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时间:2022-10-02 10:24:39
导语: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前,部分农业院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弱,创新精神不足。该文结合河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特色学科,在长期从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上,通过科研实践案例研究得出四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指出针对农村市场需要、瞄准地方产业背景、征集企业需求、依托农业工程特色学科等进行科研实践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科研实践的带动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科研反哺教学,促进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关键词:农业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自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2009年起,我国大规模推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近年来专硕数量显著增长。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专硕招生数占研究生招生总数的58.5%[1-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4]。在专硕培养模式方面,谌炎辉等[5]提出依托地方产业背景,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与实践体系、双导师合作指导机制以及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改革等方面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李钢等[6]提出一条多元协同、内外整合、优势互补、学研融合的优质育人路径;孙付春等[7]提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培养专业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席文奎等[8]对石油高等院校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综合改革思路与措施进行了阐述与分析;田勇[9]分析了国家大力发展专业硕士教育的必要性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苏俊宏等[10]探索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牵引、科研赋能、课程改革”培养模式,指出科研反哺教学可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国农业大学的张学敏等[11]分析了我国涉农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困境,提出“三位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然而,由于长期受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部分院校的专硕培养模式沿用学硕培养模式,没有突出实践性、应用性的专硕培养要求。农业院校学生创新的主动性不强、自信心不足,学校的创新氛围也不够浓厚。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河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特色学科的特点和多种农业装备研发项目,围绕如何通过科研实践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开展了大量研究,形成四种特色案例,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精细化。
1农业院校科研实践特色案例探索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12],但农业院校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较少,对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缺乏了解。因此,亟须改革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更多的科研实践案例,扩展研究生培养模式。河南是农业大省,我们发挥农业院校工科技术优势,在各种科研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下四种特色案例:
1.1针对农村市场需要,参与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研究生创新积极性
在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基础上,在一系列科研实践服务活动的推动下,河南农业大学让研究生参与社会服务、进行服务调研,形成针对农村市场需要的特色课题。比如,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让研究生参与问题调研,对有关政策进行解读,使研究生意识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农村生活废弃物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带领研究生与环保公司深度合作,经过长达多年的“试验—探索—再试验”的过程,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分拣—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模式,有效缓解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在此过程中,研究生参与课题,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创新积极性。
1.2瞄准地方产业背景,参与机械化装备创新项目研究,激发研究生原始创新能力
我们在进行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常规机械化装备研制的同时,瞄准河南地方产业背景,进行经济作物机械化装备创新研制,让研究生更多地参与项目。比如,针对河南省烟草行业的需求,指导研究生对薄弱的机械化生产环节进行装备研究开发,与河南省烟草公司以及各地市烟草分公司合作进行烟草机械的创新设计与智能化研究,为提升烟草农机水平、实现烟草农业机械化探索途径、积累经验,从而达到增加作业效率、降低用工成本、绿色生产的目的。在装备设计和试验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在项目任务驱动下,研究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剖析,逐步破解难题,激发原始创新能力。
1.3征集企业需求,依托实验室,团队协同指导专硕,确保创新教育良性发展
农业工程学科依托农业农村部可再生能源新材料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农业工程训练中心以及其他省部级实验室,以企业问题为导向,签署合作项目,科研团队协同指导,以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力军,低年级研究生参与高年级研究生的部分研究工作,进行初步的科研素养训练。坚持组会制度,每周让研究生汇报个人工作,给予其适当压力,避免懈怠。确保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科研基础后再进行科研工作和参与解决企业问题,使创新教育处于良性发展过程。
1.4依托农业工程特色学科建设,积极完成各项指标,提高研究生创新质量
在农业工程特色学科建设目标下,课题组优化组合,带领农机、机械、材料等专业研究生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比如异地调研、项目查新、项目中期汇报、项目结项,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科竞赛,开阔视野,提高学术能力,协作攻关,解决农业装备难题。教师将学科竞赛题目作为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应用创新。学生在论文撰写期间,需要在科研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与处理数据,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在以上四种案例的基础上,形成以高校为主体、依托实验室的四种研究生培养闭环科研创新模式(图1)。在和企业合作的基础上,以装备产业为研究内容,四种科研实践案例形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性闭环培养。
2科研反哺教学,改革培养模式,促进研究生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1)教师在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将项目研究内容和最新成果引入课堂,使教改教法学生掌握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例如在“现代设计方法与理论”课程中,我们将烟草采收机的并行设计、小麦排种器的逆向设计等项目成果引入课堂,使学生深入理解现代设计的内涵。同时,将研制的试验装置引入课程教学,并不断优化更新。(2)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延伸和拓展研究生知识面。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等多项赛事中,农业工程学科平均每年获得奖项接近20项。学生通过参与大赛激发了创新灵感,提高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也为科研实践拓宽了路径。
作者:张秀丽 刘晓潺 陈永 周培林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 上一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经验
- 下一篇:网络教学在麻醉学科本科教育的优势
精品范文
10农业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