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纪检队伍压力管理对策

时间:2022-09-30 14:40:27

导语:高校纪检队伍压力管理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纪检队伍压力管理对策

摘要:高校纪检队伍承担着我国高等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和使命,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分析高校纪检队伍的压力来源,基于积极心理学PERMA模型,探讨高校纪检队伍职业心理压力缓解渠道,探索高校纪检干部心理压力管理措施,确保纪检工作高质量开展。

关键词:高校纪检;积极心理学;PERMA模型;压力管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的主力军,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的压力不断增大,需要他们提高政治站位,排除畏难情绪,主动担当。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推动纪检监察干部担当做事、积极做事、勤勉做事显得尤为重要。PERMA理论由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研究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样才能使人变得更幸福,认为“心理学不应该只研究人类的弱点和问题,而应该同时关注人类的美德和优势”,主要内容就是PERMA模型,其五个幸福元素是“正面情绪(PositiveEmotion)、投入(Engagement)、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人生意义(Meaning)、成就(Accomplishment)”。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应从积极心理学模型中汲取养分,提高纪检队伍的职业认同度和幸福感,促进纪检工作高质量开展。

一、高校纪检队伍的压力来源

笔者对高校纪检队伍的职业压力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从工作的满意度、工作任务的繁重程度、人际关系压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秉公执纪与人情关系的挣扎、职业特性与个性释放的冲突、人员紧缺与繁重工作的矛盾等是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预期与现实情况之间的落差导致失落情绪

相关数据表明,超过一半的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的社会预期与纪检工作的现实情况存在落差。人们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普遍印象为形象好、受人尊敬,可以调查处理别人的违规违纪问题。正因为此,他们对自身的要求更加严格,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同时,高校纪检队伍的工作强度和难度较大,而且很多情况不被其他部门理解。较高的社会预期与现实情况的不相符,难免会让高校纪检监察干部产生失落感。

(二)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与繁重工作的矛盾导致职业倦怠

高校纪检部门任务繁重,不仅要完成上级纪委安排的工作,还要配合学校党委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任务。然而,有些高校的纪检部门人员缺乏,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随着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部分工作人员是近两年从其他岗位选聘进入纪检监察干部行列的,有的还兼职教学、科研或者学生管理工作。此外,部分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反映,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协调变牵头、牵头变主抓、主抓变负责”等问题,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三)坚持秉公执纪与人情关系的挣扎影响工作热情

高校纪检队伍与被监督对象多为同事甚至是朋友,在工作中有时会觉得抹不开面子,而一旦真正推进办案,难免会“得罪”领导和同事,影响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由于高校纪检队伍交流的范围有限,纪检监察干部被交流的部门可能有人曾被纪委调查和处理过,为避免以后产生尴尬的局面和紧张的人情关系,一些纪检监察干部持有“多种花”“老好人”的心态,在监督执纪过程中放不开手脚,无法有效激发工作热情。

(四)纪检职业特性与个性释放的冲突引发心理焦虑

第一,打铁必须自身硬。纪检队伍既是“纪检人”也是“社会人”,特殊的身份使得这支队伍处于重重监督之下,稍有不慎,就易招致非议。另外,被监督对象往往对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敬而远之,导致他们特别是年轻的纪检监察干部的人际圈子越来越小。第二,由于纪检工作的特殊性,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中接触的往往是负面信息和负能量,这就需要他们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和较强的抗压能力。实际上,高校一般不会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活动。长此以往,工作压力与心理焦虑可能会使他们更加封闭,让别人觉得纪检监察干部都很严肃,不善交流,进而疏远跟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高校纪检监察干部职业压力的成因

(一)人际关系复杂,缺乏必要的疏导渠道

高校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中国共产党赋予的光荣使命,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在日常监督工作中必须敢于“当包公”,铁面办案“唱黑脸”,难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状态,甚至产生焦虑情绪。一些干部担心在纪检岗位工作一段时间以后,经过学校内部轮岗,在纪检岗位“得罪”的同事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自己的新岗位工作,从而增加心理负担。另外,有的监察对象个性独特,行为极端,自以为是,听不进不同意见;有的人在与纪检监察干部交流过程中带有敌对情绪、抵触心理,认为纪检监察干部总是在找他们的麻烦,进而拒绝交流。这些给监督执纪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二)工作压力大,畏难情绪在所难免

伴随“三转”的不断深入,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求更加严格、任务更加繁重。为了维护高校良好的政治生态,纪检监察干部的压力更大。但是,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编制有限,干部提拔交流的力度较小,职业晋升空间有限。有的干部长期在纪检监察岗位接触、处理不良信息,容易产生心理倦怠;有的干部由于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加点,不能很好地照顾家人,造成家庭关系紧张。这些难免会使纪检监察干部对工作产生厌烦、抵触甚至畏难情绪。

(三)学习交流少,激励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很多高校对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近年来,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纪检监察干部的压力随之增大。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素养直接影响着反腐工作的成效。这需要纪检监察干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高校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日常工作和业绩了解不全面,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不利于充分调动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另外,缺少专业的复合型纪检监察干部,纪检部门监督检查和查办案件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基于PERMA模型的高校纪检队伍压力管理对策

(一)增强积极情绪体验

纪检工作人员要重视监督执纪过程中的积极情绪体验,不断获得正向的激励,积极主动作为。可以通过举办趣味文体活动或公益活动等提神振气,增强团队凝聚力,强化团队意识,缓解紧张的情绪。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的先进评选活动等,树立先进典型,强化榜样引领,用身边的正能量感召和激励一批人。反腐工作十分辛苦,从业者不仅要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还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具有很强的抗压能力,以确保各项纪律刚性执行,进而不断增强积极情绪体验。

(二)体验投入的心理状态

投入是一种感觉到时间停止、完全沉浸在任务中而忘了自我的心理状态。无论何种职业、何种岗位,沉浸式投入的工作状态都非常利于职业人的成长。因此,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首先要提高对纪检监察工作重要性、责任感的认识,不断深化“三转”,聚焦主责主业,静下心、沉住气投入工作,体验投入工作所获得的自我效能感。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的领导也要从关心纪检监察干部的心理压力角度出发,开设心理课程,组织心理拓展训练,关心干部生活,促进干部成长,实行人性化管理。要积极营造心理减压的办公氛围,如摆放绿植、播放易于放松的音乐、张贴名言警句等,还可以组织纪检人员做工间操等。纪检监察干部要注重个人减压,适度锻炼身体,经常听音乐,多跟同行倾诉交流,根据个人特点培养多种兴趣爱好,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另外,不断学习沟通技巧,减轻人际关系压力,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马丁·塞利格曼认为积极很少见于孤独的时候,个体在生活中经历的闪光点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都与他人相关,也就是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学校应高度重视年轻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使其适应高校人际交往的环境,建立平等、信任、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纪检监察干部真正实现心理成长。推荐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年轻纪检监察人员为优秀后备干部,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其次,要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让纪检监察干部心系人民。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纪检监察干部需要铁面无私、心系人民,需要对党和人民负责。应帮助纪检监察干部理顺纪检人际关系,以解决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多、执行性不强等问题。同时,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分期分批邀请上级纪委、财务、审计、法院、检察院、法制办等部门领导、专家对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专题业务培训,增加与同行交流业务的机会,获得同行的心理支持,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是提升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四)体会自我实现的意义

马丁·塞利格曼认为意义是指个体认为超越自我的东西。很多高校纪检监察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勇敢履职担责。很多纪检监察工作需要纪检监察干部在短时间内及时、有效地完成。面对外界压力,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坚持原则,以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处理案件,加大反腐力度。高校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增强政治引领意识和能力,将政治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各方面,必须把对党忠诚作为首要政治原则。

(五)提升自我成就感

马丁·塞利格曼认为,成就并非追求快乐或者意义的副产品,而是最主要的元素。纪检监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提升自我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自我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纪检监察干部既是“打铁人”,也是“社会人”。随着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向专业化、年轻化转变,其多元化特征逐渐显现。要科学设置纪检监察机构,理顺组织关系,从待遇、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方面予以支持,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高校纪委的权威性。同时,要科学设置考核机制,结合纪检工作的特殊性,建立和完善符合纪检队伍的考核评价体系,让纪检监察干部能够一心一意干工作,打通纪检监察干部的晋升通道,让能作为、敢作为的优秀纪检监察干部能够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近年来,党中央对反腐工作越来越重视,高校的反腐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反腐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应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帮助高校纪检队伍快速成长、切实发挥作用,推动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开展。

参考文献:

[1]彭复生,丘文婷,王玫武,等.高校纪检监察干部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82-86.

[2]李加美.新时期高校纪检干部队伍建设路径探索[J].法制与社会,2019(33):228-229.

[3]李丹.正向激励在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运用思考[J].法制与社会,2020(4):161-162,170.

[4]刘岩.基于PERMA模型提升企业员工幸福感的方法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3):92-94.

[5]宁萌.基于积极心理学PERMA模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8):178-181.

作者:顾滢 周昭安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执纪审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