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工程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时间:2022-09-30 11:27:42

导语:生物制药工程课程教学模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物制药工程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在加快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本文对改善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制药工程”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实践不足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打造多元教学团队、拓展新型教学方法及建立有效考核标准等措施,强化课程实践教学的比重,突出工程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质量,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产学研用;生物制药工程;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生物工程专业

生物制药工程是安徽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学校)生物工程专业设立的一个学科方向课程,是学校专业特色课程之一,也是学科主干课程和双学位课程。生物制药工程学科重点是运用基因组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研发蛋白质和核酸类药品,学科交叉性较强,是综合性的基础专业课程[1]。正因为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涵盖的专业类别多、专业交叉性强、研究内容覆盖面广,导致在目前有限的课时内难以兼顾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逐渐暴露出轻实践、“一言堂”、考核缺陷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理论+实践”的融合结构系统,探究新型的生物制药工程课程学习模式,对提高专业人才质量,满足行业、企业专业岗位人才需求显得尤为重要。“产学研用”把传统高校教育内容同社会生产、科研实际、教学等人才培养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以教学传播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高校教育和以直接掌握生产实践经验、实际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与实际教学模式的结合,有利于培育专业技术知识过硬和职业竞争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2-3]。因此,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的指导精神,对学校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制药工程课程的“产学研用”新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1明确课程教学机制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及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学生培养目标为导向,对课程大纲进行重新设计,主要分为理论模块、应用实践模块、科研模块及产业实践模块,建立“产学研用”融合式教学机制。(1)理论模块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了解生物工程背景下药物的制备方法及产业生产现状。教师应借助实验室优势,充分了解相关方向的前沿进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自身知识储备。(2)应用实践模块以制药产业实际需求为指引,开展基于科研/企业项目的各种实践活动。如参与某课题组的“核桃内生细菌HB1310发酵棉秆水解糖液产油的代谢基础和分子改造”项目,指导学生参与相关实验,提高学生对生物制药的认知,加深学生对制药行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3)科研模块需要以任课教师为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相关科研竞赛,如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满足学生对实验仪器及耗材的需求,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技能、科研思维等综合素质。(4)在课堂理论、实验室实践、科研竞赛等校内教学环节基础上实施产业实践教学模块,可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产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配备企业实践专业指导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实践进展和效果,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择业、创业竞争力。

2打造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也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5]。因此,想要实现“产学研用”各模块的融合,必须要打造与之匹配的教学队伍。同样地,“产学研用”教学团队的建设也可分为4个方面。(1)在高校教学方面,以专题报告的形式邀请相关专业的教师,结合各自擅长的科研方向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2)积极引进实验中心教师,在实验室指导实践教学。(3)聘用在本学科承担过重大科研项目或取得较高成就的生物制药领域相关教师为顾问,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根据不同的研究背景进行实例教学,提高教学内容的知识性与新颖性。(4)在产业教学方面,邀请著名校友企业家或聘请校企合作制药企业高水平的生产、研发人员做兼职教师,将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成果、技能等带到课堂。

3提高教师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老师一般也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在“产学研用”的合作教学模式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应积极关注生物制药相关企业单位,加强校企合作,积极联合企业申报横/纵向基金,进一步加深对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现状的了解;关注生物制药相关研究进展,不断巩固自身专业知识,明确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其他专业课程与生物制药工程之间的联系,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

4丰富教学手段

形成多元且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构建基于“产学研用”要求的教学机制,创新生物制药工程课程教学方法。(1)产业方面的内容可采用案例式教学,能够将学生有效地带入实地生产的情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制药企业当前生产遇到的技术瓶颈等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在课下查询资料、实地考察分析并形成初步解决方案,鼓励其与企业兼职教师进行积极讨论。(2)在科学研究的教学方面,组织学生参加与生物制药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及教师团队主持的科研项目等,要求学生作为项目相关活动的主要实施者,负责项目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的设计、具体的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总结,从而有效促进科教融合,引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其团队意识,提高其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学效果。(3)在当前的课程教学模式下,虽然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但生产实践参与较少,造成毕业生向生物制药生产一线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困难。因此,需要增加生物制药相关的实践课时,适当增加学生去企业单位锻炼的机会,强化学生的生产实践技能,缩短与岗位的磨合期。

5完善考核方法

传统生物制药工程课程教学以理论考核为标准进行课程完成度的评价,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教学效果。为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将生物制药工程课程的考核从产、学、研、用4个方面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划分,其中理论教学、科研及应用实践教学成绩由教师团队对应教师评价,产业教学考核由教学团队全部老师评价。此外,应适当降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理论试卷成绩比例,提高实践、科研等的比例,如调整试卷考核占比50%,应用实践教学占比30%,产业教学占比10%,科研教学占比10%,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技能、科研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6结语

针对传统生物制药工程课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产学研用”教学机制,通过打造教学团队、提高教师能力、丰富教学手段和完善考核方法等措施,为培养创新性强、符合行业需求的技术人才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新育,王凤芹.高等学校《生物制药工程》课程的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45):130-131.

[2]许应楠,陈福明.基于协同理论的职业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及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4):43-48.

[3]尤祖明,迟强,潘明财,等.产学研用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4):108-112.

[4]郭明,胡芳玉,吴荣晖,等.基于“产学研用”背景下的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机制研究[J].大学化学,2019,34(5):1-8.

[5]邓丽娜,申玉香,封功能,等.产学研用背景下《基础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广东化工,2020,47(1):195-196.

作者:唐松 王远丽 李艳宾 赵杰 张琴 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