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特点与表现形式研究

时间:2022-09-30 08:41:26

导语:舞蹈艺术特点与表现形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舞蹈艺术特点与表现形式研究

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迎来了新挑战,融合媒体不但对当代人的舞蹈审美水平产生促进作用,而且增加了舞蹈艺术的丰富性。因此,应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梳理舞蹈艺术创新思路,继而为当代人带来更深刻的艺术体验感,提高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可度,实现舞蹈艺术的良性发展,满足当代人的艺术追求。

一、新媒体时代对舞蹈艺术的具体影响

(一)有利于传承舞蹈作品

新媒体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海量信息的有效传递,且能够支撑虚拟信息的广泛传播。而舞蹈艺术是以视觉冲击的表现方式向大众传递艺术美感。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刚好可以为舞蹈作品的深度传承起到助推作用。传统舞蹈动作传承多依靠面对面传授或舞蹈动作的纸质记录,此种传承模式显然会出现时效性差、脱离真实情境等情况。而新媒体时代下,舞蹈作品可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如网络平台、数字影像,以促使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并欣赏舞蹈作品。这种方式易于保存,能够为人们积攒更丰富且真实的舞蹈作品。尤其对于舞蹈学习者来说,能为其提供直观的指导服务。因此,新媒体时代在传承舞蹈作品上拥有显著的效果。

(二)有利于促进舞蹈创新

舞蹈艺术需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变化与大众的喜好进行创新与发展,既不能完全违背传统舞蹈艺术思想,又不可一味忽视创新元素的采纳。而新媒体时代下,舞者会有深度交流的机会,在汇总多方灵感、借鉴先进创作经验的前提下,促进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凭借全新的舞蹈作品赢得大众的喜爱。

(三)有利于推进全民舞蹈

新媒体时代具备一定的共享性、交互性特征,在新媒体时代下,舞蹈艺术能吸引更多专业舞者和舞蹈爱好者,在同一场景内,就舞蹈作品、舞蹈动作提出个人看法,由此产生全民互动的空间效果。新媒体还能依据共享平台,实现舞蹈作品的广泛传播,继而在分享作品的过程中,促使更多人转化为传播者甚至是创作者。

二、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特点

(一)舞蹈虚拟化展示

在新媒体时代下,舞蹈艺术以虚拟化展示彰显艺术价值。以往无论是舞蹈作品表演,还是舞蹈动作的编创,多在实体空间内进行,以面对面传播的方式扩大舞蹈艺术的影响力。新媒体时代使舞蹈艺术形成鲜明的虚拟化展示特征。实际上,舞蹈艺术之所以具备虚拟化特点,是因为互联网技术具有虚拟性,其能够随时根据动态图形技术的模拟演示方法,在舞台上打造虚实结合的视觉环境,甚至可以将原本实打实呈现在舞台上的舞者,以虚拟人物模拟演示形式进行表现,而且可以将舞者不易在现实情境中实现的舞蹈动作借助虚拟技术、三维仿真技术呈现在观众面前,由此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如虚拟歌手“洛天依”“初音未来”等,此种以歌声与柔美的舞蹈动作而进行表演的艺术形式,可以直接在舞台上以虚拟表现的方式呈现,加深观众对舞蹈艺术内涵的深刻理解。在2021年的网络春晚作品中,中国歌剧舞剧院曾与虚拟人物“公孙离”合作了《一舞惊鸿》舞蹈作品,以跨时空交流的方式,引领观众欣赏舞蹈作品,深入了解大唐的艺术风采,利用虚拟的舞蹈动作,还原大唐舞姿的绚烂之美。

(二)渗透舞蹈情感

在新媒体时代下,舞蹈艺术也将逐步渗透情感理念,以此形成情感化表现特点。传统舞蹈艺术中,常通过舞蹈动作的编创,实现舞动内容的全面表达。如《孔雀舞》,模拟孔雀开屏等动作,表达孔雀的高傲。而新媒体时代,侧重于舞蹈形式的表现,从往日内容与形式的均衡关系中逐渐向舞蹈形式倾斜。如在舞蹈动作中加入杂技元素。舞蹈形式的侧重促进了舞蹈情感的深层次表现。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时,不再单纯关注舞蹈动作的美感,而是通过舞蹈形式的欣赏形成自我反思,致使舞蹈作品能够为自己带来更强的心灵感受。传统舞蹈艺术是以动作代替声音传递心声的一种方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情感表达特征。而新媒体时代下舞蹈情感更加深刻,且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如2022年河南春晚,先后推出舞蹈《祈》《唐宫盛宴》《国色天香》等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舞蹈作品,为观众深度展现舞蹈美学价值。而此类重点在于传承传统文化的舞蹈作品,其影响范围的扩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新媒体的应用。作为地方卫视,其观众规模有限,而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大力宣扬,许多未能如期观看河南卫视节目的观众,也能从短视频软件、互联网平台上及时关注到精美的舞蹈作品。由此使观众在感知舞蹈艺术美感的基础上,也能培育观众的爱国情怀,将渗透于舞蹈作品中的情感逐步传递给观众,真正意义上体现情感化表达特点。

(三)综合化呈现艺术

新媒体原本就是与传统媒体相对应提出的概念,而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舞蹈作品,既能传承传统舞蹈艺术的美感,又能依托新媒体技术,增添多样性的表现元素,由此表现出舞蹈艺术的综合性艺术特点。作为以动作为基础传递艺术价值的一种艺术形式,融合了歌声、影像、伴奏等多种艺术元素的舞蹈作品具有全方位的鉴赏价值。观众除了能从舞蹈动作中感知艺术美感外,也能从综合表现的舞蹈内容中获取审美体验。如《母陀螺》,作为富含哲学思想与文化内涵的手舞作品,利用了工业摄像头、透视屏,实现手部影像的实时采集,在投影的过程中,拓展舞蹈表现空间,此种融合多种艺术元素的舞蹈作品,具备独特的综合性特点。[1]

三、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

(一)人影协调互动形式

在新媒体时代下,舞蹈艺术以人影协调互动形式展现艺术价值。实际上,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起源时间可追溯至1980年,主要是指在舞蹈艺术表现过程中,依据三维技术、抠像技术等新媒体技术,对舞蹈作品进行创新设计。此种表现形除了包含专业舞者外,也需要新媒体技术领域、摄像领域等人才的支持,以叙事与舞蹈动作结合的展现方式,为观众带来新鲜的舞蹈观看体验感。在传统舞蹈创作中,常需要背景投影的方式,渲染舞台氛围,如传递青春气息的舞蹈,可以在背景图像上展示蓝天白云等带有活力元素的影像。虽然可以起到舞台环境烘托的作用,但缺少一定的创新性,且灵活性与交互性较为薄弱。而新媒体时代下,能够依据人影互动的表现形式,打造契合度更高的舞台环境。如添加新媒体元素后形成的舞蹈作品《自然》,是集合了风力、阳光、降雨等自然元素,将传统室内平面舞台设计成在户外建筑墙面上的立体空间,而后借助威亚工具,为舞者带来悬浮感的艺术表现方式。依据流体动力学理念,映衬着蓝色调与黑色调人影互动场景。观众欣赏该作品时,能深刻感知自然的独特魅力,在四名舞者弯曲视角的表达方式下,原本单纯的舞蹈动作呈现出全方位的展示特征。

(二)动画形象直观形式

新媒体时代下,舞台上能够展示更多以往难以出现的舞蹈形象。其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即为动画形象。由于动画形象大多属于虚拟人物,即使由舞者进行“Cosplay”,也很难实现百分百还原。而动画舞蹈表现形式更能吸引观众。事实上,在动画片段中,也不失艺术内涵的展现,甚至每一个动画形象都能实现品质的有效传递与精神内在的表达。如海尔兄弟侧重于勇敢智慧、迎难而上精神品质的推崇,蓝精灵重点在于传递善良质朴的品质。因此,若能依托新媒体技术,以动画形象作为舞蹈动作的载体传达艺术美感,则能丰富舞蹈内容,增强其感染力。动画舞蹈表现形式能够吸引更多非舞蹈从业者的关注,吸引动画爱好者观看。[2]在动画创作中,除了描述故事情节外,也常在动画场景中展示舞蹈动作。如《凉宫春日的忧郁》里的团舞、《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里的舞蹈、《JOJO的奇妙冒险》里的舞蹈等,许多动画都以舞蹈动作表达情绪、渲染环境。由于动画更受儿童的喜爱,可以促使儿童在观看动画片时,对其中表达的舞蹈内涵产生兴趣,甚至可以模仿动画舞蹈动作。这是目前新媒体技术下充满新意的一种舞蹈创新方式。

(三)视听美学装置形式

舞蹈艺术依托多媒体技术获得的创新形式,还包含视听美学装置表现形式,它是以舞台元素的融合设计为基础,为舞者布置契合度更高的舞美场景,且搭配特定环境与特定空间,让观众关注整体场景过程时,将舞者看成是舞台的一部分,而非舞台的主体。此种表现形式往往融合了室内装置舞蹈与实体空间景象,给人更具震撼力的视觉感受。在视听美学装置形式中负有盛名的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画卷》舞蹈,利用影像技术在矩形空间内展示画卷气息,还借助卷轴装置与舞者的协调配合,使舞者在卷面上自由洒脱地展示舞蹈动作,观众从视觉上将卷轴、卷面与舞者看成一体。此种表现形式还有《Pulse》,采用了素描、绘画等多项技术,使用60块三维面板,促使原本空间场景上的静态线条,在舞台灯光照射下变得活灵活现。在全新的舞蹈艺术表现形式下,可以汲取多领域的新媒体应用经验,确保观众在感知艺术美感时,也能深受鼓舞,从而对舞蹈艺术产生向往。

四、新媒体时代深化舞蹈艺术表现形式的实践路径

(一)融合传统舞蹈艺术特征

新媒体时代下,要想进一步深化舞蹈艺术表现形式,应当有效融合传统舞蹈艺术特征。新媒体时代的舞蹈,并非一味地否定传统舞蹈艺术形式,而是以一种包容的方式,对传统舞蹈艺术进行设计,由此获取美学价值更显著、艺术形象更深刻的创新成果。舞者在以新媒体技术编排新的舞蹈动作,或是相关人员重新布置舞台环境时,都要在传统舞蹈艺术场景中予以补充。比如在传统舞蹈动作展示中,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为其打造灯光缭绕、五彩缤纷、空间拓展等环境效果,从而映衬出艺术特色,也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以往舞者侧重于肢体动作、表情语言的展现,而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自然要以多样的创作手段,增添舞蹈艺术的新意。因此,舞蹈艺术的融合表现应当成为关键性创新方式。

(二)拓展新媒体技术范围

新媒体时代对舞蹈艺术产生的深远影响,不仅集中于舞台表演上,还体现在舞蹈艺术传播上。如在向舞蹈爱好者或者学习者进行舞蹈艺术内涵讲解时,可以将智能投屏以及编辑软件等新媒体技术作为舞蹈知识传递的载体,从而为舞蹈学院的学生提供更细致的讲解服务。尤其在慢动作演示上,可以利用投屏方法,打破传统舞蹈艺术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让更多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丰富的舞蹈艺术形式。与单纯采取示范法比较,其有利于促进人们对舞蹈艺术表现形式的深度理解。所以,在舞蹈艺术表现形式上,应当对新媒体技术应用范围进行合理拓展,拓宽舞蹈艺术宣传渠道,扩大舞蹈作品影响范围。[3]

(三)规范舞者舞台舞蹈动作

新媒体时代确实增加了舞蹈艺术的新意,但舞者在舞台上依然需要以规范的舞蹈动作传递艺术美,而非一味地依靠外在技术手段,导致舞蹈仅具备单调的形式,而缺乏深刻内涵。舞蹈是依靠肢体动作以及舞者形体,表达艺术美感的一种表演方式。在确保舞蹈艺术于新媒体时代获取良好发展的同时,要加强舞者动作的规范性,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因为舞蹈艺术在新媒体时代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为了促进舞蹈艺术的有效传承,无论是传统舞蹈艺术形式,还是新媒体表现形式,舞者都要坚守舞蹈艺术的创作立场,重点关注舞蹈内容的表达效果,将新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手段予以应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将呈现虚拟化、情感化、艺术性、创新性的特征,依据人影协调互动、动画形象直观表现、视听美学装置等形式,从融合传统舞蹈艺术特征、拓展新媒体应用范围、规范舞蹈动作等路径,获取全新的舞蹈艺术发展动力。舞蹈艺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优化改革,有利于打造全民舞蹈活动环境,提升舞蹈艺术的发展质量,改善舞蹈艺术的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尤梦瑶.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特点与表现形式研究[J].艺术评鉴,2022(03):66-68.

[2]马依拉·鲁提甫拉.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特点与表现形式探究[J].明日风尚,2021(11):190-192.

[3]罗希.新媒体时代下舞蹈艺术的特点与创作策略[J].艺术大观,2020(30):91-92.

作者:薛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