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及语文教学实施路径
时间:2022-09-30 08:30:23
导语:优秀传统文化及语文教学实施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不但肩负着汉语言知识教育的责任,也承担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使命。初中的语文课教学在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如何以有效的途径,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语文教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则是需要不断深省与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策略
语文教学是语言与文化的教学,无疑初中语文教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的重要途径。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切实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探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路径研究,不仅对于中学生文化品格的塑造,价值观的指引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需要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教学设置的现状、成绩因素等客观现实进行具体分析,同时需要全面考量初中生的实际特点与需求,探寻适合于学生的文化传承活动与交流平台,探寻实现潜移默化教育的途径。
一.深挖活用传承传统文化
从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的教学内容来看,其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均全面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尽管初中部编语言教材的内容各个单元从体裁到主题变化多样,但每个单元都没有与中国传统文化断了联系。各单元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针对初中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有效进行的前提是对文化内容的深入剖析与细致梳理。需要从整体规划的角度把握教材的内容设置,形成文化教育的总体格局,以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选文系统为例,每一单元选文主题各不相同,第一单元选文《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季节》、《古代诗歌四首》都以“自然景色”为主题;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二首》、《<世说新语>二则》以“亲情友情”为主题;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以“学习生活”为主题;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以“人生观教育”为主题;第五单元《猫》、《动物笑谈》、《狼》以“动物与动物”为主题;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寓言四则》以“传说想象”为主题。尽管每一单元的主题各不相同,但每一部分内容都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都和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文化品格塑造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景色”直接关联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亲情友情”直接关联中国传统的家文化与仁义礼智信教育;“学习生活”直接关联对初中学生的价值观养成与学习品行培养;“人生观教育”直接关联传统的价值观念的继承与发扬;“动物与人”直接关联人与自然,以及处事态度教育;“传说想象”直接关联想象力的养成与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这样,每一单元的主题正好可以作为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主线。按照教材规划的主题将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形成语言知识教育与文化传承培养的双线教学格局。所谓“厚积薄发”,要实现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就不能对相关内容点到为止、泛泛而谈;而需要对文化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广泛收集。拿第六单元的选文《女娲造人》来说,文章叙述了女娲造人的过程,表现了远古时代的人们对人类自身起源的好奇、探索和丰富的想象力。这篇文章内容本身就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讲解这篇文章时,融入对中国悠久历史的文化脉络以及传统女性婚姻文化的介绍,不仅扩展了课堂内容而且对于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树立文化自信具有积极意义。这就需要对女娲相关的历史文化故事全面进行探究,除了造人、补天,这些众所周知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故事以外,女娲还是婚姻的始祖母,同时唐朝李冗《独异志》中关于女娲兄妹婚传说以及河南周口流行的关于女娲砍断竹节、踩碎龟壳的小故事颇具趣味性。对于这些内容的合理引入和知识扩展,并不会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而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又大有助益。(二)甄别归类“忍痛割爱”文化内容的融入必然涉及必要的教学扩展,这种扩展以课本为出发点却不能局限于课本。扩展文化知识的引入,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导向,让学生将学习的视角放宽、放远,不局限于单纯的课本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守好语文课堂中传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责任田”。在具体的教学操作过程中,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相关文化内容进行必要的甄别与调整。以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选文《唐雎不辱使命》为例。除了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以外,这篇选文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事件的历史文化背景;“寡人”的来历;专诸、摄政、要离的相关历史;“布衣”涉及的服饰文化;“跪”体现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等内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考虑到教学时间、学生的接受程度、辅助课堂语言知识的效用等方面,不可能将这些内容全盘导入,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选择。从初中语文知识教学的角度讲“事件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理解文选的意义起着重要作用,这部分内容的引入可以有效服务知识教学。“布衣”相关服饰文化的引入有助于引发学生学习传统语言文化的兴趣,比如“石榴裙”“纨绔子弟”“绅士”这些我们现在常用的词语,其来历都和传统服饰、传统文化相关。这部分知识在开阔学生文化视野、梳理文化自信方面作用突出。对文选中“跪”的深入解读,既有助于理解文选意义,也能体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语文为“语言与文化”的学习。就教学时间安排来看,“事件的历史文化背景”可在课堂教学之初进行,服饰文化对应文选的中间位置,“跪”的解读位于篇末位置,三者时间安排比较均衡地穿插于课堂之中。相比之下,“寡人”的来历与专诸、摄政、要离的相关历史虽然也具有生动性、趣味性,但无论就其作用而言还是课堂时间分布来讲,并不如前三者合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要舍得“割爱”,而不能将整理出来的文化内容全盘带入课堂教学。
二.深入浅出解读传统文化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而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实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熏染教育。这里不需要学生记住多少知识点、背诵多少诗文词句,而是在学生的思想上形成印记,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自觉地保护和传承我们悠久的文化历史。
(一)古为今用,贯通教学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文化解读,不仅需要注重例证选取的古今传承而且需要结合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将未知与已知巧妙结合,并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导引。对于现代的少年来说,他们不喜欢学而无用的东西,头脑中往往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的错误印象。要使文化教育与文化熏染入脑入心,就需要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并注重于初中生性格特点的有机结合。以初中文言文教学为例,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硬骨头,与其他的课文相比相对枯燥,难度也比较大,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就格外需要注重相关例证的选取与文化的引导。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尽量用学生熟知的内容来引入教学,将知识以学生“踮踮脚尖”够得着的方式逐渐铺排。比如在讲解难于理解的古代汉语词语知识的时候,可以用现代汉语的成语进行引入,现代汉语的许多成语中的单个词保留了他们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因此,学生虽然不一定明确这些单个字的意义但是却十分熟悉整个成语的意义。比如说,大多数学生也许不知道“一见钟情”中“钟”的意义,但是他们对什么是“一见钟情”这个成语却十分熟悉。大多数学生也许会误解“痛哭流涕”中“涕”的意义,但是他们对什么是“痛哭流涕”这个成语却十分熟悉。用学生熟知的成语引入会拉近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对于这些熟知的东西中的未知有可以很好的调动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引入,可以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词汇的古今变化,从而自然而然的引入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当然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底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那么在相关内容的扩展中,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正确的价值引导。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篇目选择很注重这种价值导向,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要与教材选文导向具有一致性。比如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选文中的白居易的《卖炭翁》,此单元的文化主题应为“体悟民生疾苦”,也就是文化教学的主基调应定位于此。虽然单纯从传统文化扩展角度讲,与白居易相关的典故“小蛮腰”很具趣味性,却与整个单元的文化基调相悖,这便不适合进行课堂引入。
(二)文化与考分相得益彰
初中的语文教学不得不面临“分数”问题,对于知识点的总结貌似比文化的熏染更重要,对于采分点的归纳似乎比能力的培养更重要。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一个误区,好像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与知识教育是冲突的,似乎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就不得不把知识点的教学放在首位,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学科,初中语文的考试分数本质上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识记。文化熏染和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不应该是集中于课堂的机械性教学,而应该是带有导向性与延伸性的扩展教学。如果能将重点知识与相关文化有机结合,不仅不会占用“取分”时间,而且能恰切地实现沉浸式的有效教学。在提升课堂学习效果的同时,以兴趣引导的方式实现延展性学习。以初中学段的文言文教学为例,文言文中的词汇语法知识相对枯燥,学生学起来并不容易,然而文言文阅读又是必考题目。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想要使学生学有所获、融会贯通,知识点的讲解必须与文化熏染同步,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文言文教学中,不但不会抢占知识要点的教学时间,反而对学生领会知识、养成兴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邹忌讽齐王纳谏》如果集中于知识点进行文言文翻译,开篇“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教师直接翻译为:邹忌身高八尺,相貌光艳美丽。这样逐句翻译下去,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的情绪。然而如果结合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往往会使课堂“活”起来。同样的内容“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教师在翻译的同时,引入“尺”的长度问题介绍。现在一尺约为33.3厘米,那么邹忌是不是快三米了?这样的问题一下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介绍历朝历代尺的长度不同,周代一尺合今23.1cm;秦时一尺约23.1cm;汉时一尺大约21.35到23.75cm;三国一尺合今24.2cm;南朝一尺约25.8cm;北魏一尺合今30.9cm;隋代一尺合今29.6cm;唐代一尺合今30.7cm;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正是因为历朝历代尺的长短不同,我们才有“大丈夫”(一丈为十尺)、“七尺男儿”、“五尺童子”这样的称呼。所谓“邹忌修八尺有余”其实按照当时的长度应该一米八多。这样的文言文翻译,避免语言知识的枯燥性同时,实现了知识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值得指出的是,初中的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教师文化素养的支撑,语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文化底蕴直接决定着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三.课外延展融入文化熏染
语文教学是根植于底蕴的教育,始于课堂却不能局限于课堂,始于书本却化成于生活。针对初中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从课上走到课下,从第一课堂走进第二课堂。下面就潜移默化的作业布置和妙趣横生的第二课堂简单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问题。所谓“潜移默化的作业布置”是指给语文作业换个外衣。初中的课业学习迫于升学的压力比较繁重。在某种意义上说,“作业”意味着更加繁重的学习,但是如果换一种形式,可能作业就成为了娱乐,反而可以调剂紧张的课业学习。比如针对情节性较强的重点文选,像八年级上册的《藤野先生》,可以采用课本剧排演形式的作业安排。在进一步巩固教学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本创作能力。在具体操作中,可以结合教学时间,灵活调整合理布置,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排演。对于学生来讲,这样的作业少了一分枯燥,多了几分趣味,整个作业的完成过程更注重过程性教育。所谓“妙趣横生的第二课堂”是指以建立兴趣小组、开展主题班会形式进行文化熏染,将对语文的学习贯穿到课下。一方面可以针对语文学习内容开创一些创新性形式。比如学习了《唐雎不辱使命》,可以开展以穿越为主题的“我问唐雎”“我是秦王”“只准你说文言文”诸如此类的沙龙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班级已有的活动形式,将相关内容贯穿进去。比如利用一次主题班会进行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辩论或演讲活动。这类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来讲,有助于其自我获得感的实现。要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现状,研究适合学生的文化教育方式,解决繁重课业任务与文化教育的冲突,也离不开对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定位。通过对语文课程的系统把握与深入解读,结合初中学生知识体系和性格特点,尝试找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路径,这既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客观要求,也是其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主观需要。
参考文献
[1]孙俊.浅谈沉浸式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J].语文建设,2021.(10)
[2]周文峰.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21.(10)
作者:张丽霞
- 上一篇:窄矿柱沿空巷道顶煤变形控制研究
- 下一篇: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