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媒深度融合实践的创新举措

时间:2022-09-28 15:47:40

导语:报媒深度融合实践的创新举措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报媒深度融合实践的创新举措

摘要: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媒体融合在平台建设、融合体系、优质内容、多元服务、媒网合作等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尝试,在新旧媒体的不断冲撞和整合下,一批报业集团高效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涌现出不少创新改革典型案例。文章采用综合概述、总结列举的方法,分析综合性报业集团在媒体深度融合大趋势下不断实践的创新举措,总结得出媒体融合呈现出开发数字媒体智库、实行一体化架构运作、坚持内容创新优势、内容视频化四大特点,提出在媒体融合进一步升级的形势下,各媒体要抓住技术革新发展的机遇,尽快适应中央对媒体深度融合改革的要求,加快深化体制改革,顺应融合发展趋势,旨在激励媒体集团找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切入点,用数字技术赋能,提高质量和效率,探索融媒创新发展道路,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速做强做大新型主流媒体。

关键词:媒体融合;“智能+技术”一体化运作;创新优势;内容视频化

随着新旧媒体的不断冲撞和整合,以及全球化媒体融合趋势的发展,各大媒体对传统媒体与新技术手段融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媒体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媒体融合”的理念最早来自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指的是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简单来说,就是将报纸、电台、电视以及网站等媒介整合组织到一起,通过整理、提炼、加工,运用不同媒介传播的特点,迅速便捷地传递信息,展现新闻事件背后的真实,还原新闻的全貌[1]。新兴媒体技术不断突破传统媒体的局限性,许多大型媒体集团相继走上数字化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大媒体在体制机制改革、数字化赋能、内容出版流程与管理、重塑媒体定位等方面都加快了融合和改革步伐,建立了全媒体传播矩阵,创制了一系列融媒产品。进入“十四五”时期,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传播能力提升及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的需求更迫切,做强做大新型主流媒体、完成全媒体转型成为长期目标。综合过去媒体融合的发展历程,各媒体在平台建设、融合体系、优质内容、多元服务、媒网合作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同时也凸显出开发数字媒体智库、机构一体化运作、优质内容供给等发展优势[2]。

一、“智能+技术”,开发数字媒体智库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传统媒体转型,这些核心技术在媒体融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了信息传播领域的趋势转变。部分报业集团依托数字信息技术进行改革创新,打造“互联网+”、智慧融媒中心、云平台等,在为新闻产品输出提供选题策划、内容审核、分发渠道,以及为团队管理、人才绩效考核等方面提供服务的同时,实现集团“媒体+智库+融媒+服务”的整体构架,形成资源整合应用、优势互补的态势。媒体智库的出现是媒体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有利于推动媒体生产出更具思想性、专业性的产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化媒体融合要求,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信息资讯中心,通过媒体、智库、技术三方联动的形式,全方位建立媒体与知名专家、行业专家的对接合作机制,针对媒体新兴研究领域以及专业人员培养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加强合作与交流,并研发推广数字信息服务产品,增加了媒体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深度和产品内容传播的专业价值。不仅如此,媒体智库在打造品牌、完善自身产业结构的同时,还为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提供决策服务和信息咨询等相关智慧支持。如2021年上海市为充分发挥上海报业集团在媒体传播领域的优势,将“随申办”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入驻报业集团所属的解放日报、澎湃新闻、界面等新媒体矩阵,上海报业集团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展开通力合作,在加大“一网通办”宣传力度的同时,加强服务引导、人才培养、重点项目等方面的合作,通过政务服务与媒介的深度融合,强化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和渠道共享。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组建的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打造一流新型数据媒体智库。组建了包括社会治理和政府决策、教育与人才、健康医疗与生物医药等在内的智库群,为社会各界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和数字信息发布功能,实现全链条媒体智库生态,赋能报业集团的媒体融合发展。2017年,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整合营销机构建立重庆新媒体数字营销中心和新媒体智库,服务于区县、企业、品牌等数字传播需求主体,建设实体化运营项目,在数字技术、人才培养、智库咨询等方面与新媒体公司强强联手、合作共赢。同时还与行业协会和高校等机构联合实现深度数据连接和智力连接,共享资源,促进区域内新媒体营销传播提质增效。济南日报报业集团高度重视技术在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媒体发展的方向,在集团下属的全国第一家上市的地方新闻网站舜网成立软件研究院,为报业集团探索出一条强化技术引领的实践之路。舜网软件研究院确立技术优先原则,依托5G、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研发符合省会城市媒体特点的产品,推进“大舜云”媒体融合平台建设,相继推出的“政务云”“融媒云”“民生云”等集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平台,涵盖了政务服务、技术咨询、大数据舆情检测等内容。与此同时,集团还创新媒体融合智能采编业务系统,注重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服务,服务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以及新媒体产品的信息输出等。

二、打破旧的架构,实行一体化运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9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要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全媒体对外传播格局。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部门撤并、相加,更不是技术的直接使用,而是运用信息技术与项目、资源整合,把着力点放在体系构建上,以一体化思维全面发力,打造全息媒体、全程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新型主流媒体,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协同各方,兼顾方方面面,坚持一体化发展。过去传统媒体单位、部门分立的组织构建无法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新闻产品在内容生产、分发传播、综合运营以及管理上受到严重的制约。为保证内容生产的及时和高效,不少报业集团打通内部组织结构,建立健全新闻宣传内容采制的一体化机制,从根本上实现部门的融合再造重塑,形成统筹协调、统一管理的全媒体协作模式[2]。在报道创新和流程创新的作用下,一些具备条件的报业集团不断深入推进采编流程改革,以符合新媒体的生产规律。从全媒体内容制作、传播、运营构建起全媒体内容生产链条,打通“最后一公里”,尽可能实现信息的一次性采集、多层次生产、多角度传播。业界热议的人民日报社推动的“中央厨房”模式构建,就是向促进一体化发展方向和目标推进的架构重组与流程再造。架构重组包括设立总编调度中心、建立采编发联动平台、改革采编部门设置等,流程再造包括建立总编协调会制度、新闻线索通报制度、统一绩效考核体系等。中国青年报从最初的“报网融合”到“中央厨房”的“融媒小厨”再到逐渐升级的“融媒云厨”,不仅是深化媒体融合的流程再造,更是全媒体一体化协作的体现。同时,一些报业集团也通过调整所属报网的机构设置,进行组织人事的重构,实现媒体从业人员管理、新闻制作分发及运营的深度融合。例如山东省大众报业集团整合非时政类的报刊资源,将青岛早报、鲁南商报、潍坊晚报等七份报刊收归集团所有,使得集团报刊达到18份,在全国形成独一无二的省域报业市场。不仅如此,集团还通过重塑组织架构,再造采编流程,确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双品牌战略,打造内容、数据、技术三大中台,形成智慧云库矩阵。湖南日报社将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分设的编委会整合为报社融媒体编委会,在将原有的采编力量转向新媒体的同时,按照客户端所需的组织架构配备人员,打破编制限制、开拓人力资源成长通道,实行以融媒为主的考核方式,重塑新闻产品策划、采访、编辑、审稿、发布全流程,彻底解决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两拨人”的问题。济南日报报业集团面对全新的报业发展趋势,确立“媒体融合领航发展”战略和“融合赋能,伴生城市成长”的大融合理念,将集团下属报纸都市女报转型,集合集团各报网优势资源,打造济南报业教育事业中心,并与教育局共建济南教育融媒体中心,以教育作为改革发展的试验田,在建设教育宣传的“中央厨房”的同时,发挥区域优势和宣传优势,讲好济南教育故事。

三、融媒传播坚持内容创新优势

媒体深度融合对新闻的内容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中提到,主流媒体要向移动互联网倾斜,扩大主流媒体价值影响力版图,做大做强网络平台。在深度融合过程中,新闻产品的质量与传播效果决定了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传统媒体在内容制作方面有先天的专业优势,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只有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坚持创新,内容与形式齐发力,才能制作出鲜活、接地气、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真正抓住受众的,是有认同的内容、有价值的服务、有风格的形式。2017年,人民日报推出《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H5产品,借助朋友圈分享的特点,让用户上传照片生成自己的1927—2017年90年间的军装照片,满足了网友们的“当兵梦”,使用户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其在加强与用户互动的同时,内容独辟蹊径,上线两天浏览量就破2亿次[3]。媒体融合的语境下,新闻产品在采访、内容生产、分发传播等环节趋向统一,内容同质化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要制作出差异化的新闻产品,就需要媒体主创团队在同一事件下有不同的思考,有独到的眼光或者非同一般的见解。2019年,新安晚报融媒团队积极进行创意筹划,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在百家媒体联合采访“春游江淮请您来”活动中,将与安徽有不解之缘的唐朝大诗人李白“请来”推荐安徽,精选李白12首最为经典的作品,搭配相应的风景名胜图片,以“跟着李白游安徽”为题制作了一个H5作品,并在作品中融入中国画元素,加入古典音乐,最终作品引发了热烈反响,被网友们称为安徽的“古诗音乐手册”[3]。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加快融合发展的战略任务下,提出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创新管理为保障,打造主流媒体新媒体品牌“极目新闻”客户端。它依托楚天都市报,以提供优质一流的内容为目标,同时在微信、微博、抖音等第三方平台亮相。从2021年上线开始,截至2021年12月底,该客户端中点击量过亿次的作品达15件、过5000万次的作品35件,其中单话题阅读量最高12亿次,在全国新闻传播领域刮起一阵引人瞩目的旋风,引发广泛关注。

四、内容视频化是媒体融合的必要形式

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21)》指出,“视频化+社交化”正站在行业的风口[4]。“无视频,不传播”。媒体融合的一大特征,就是从内容到平台渠道的汇流。随着内容视频化的发展进程加快,媒体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生产图文、视频的能力,新闻产品要有可听、可视、可传的特点。当前,视频不一定能完全取代图文,但已经成为媒体融合的重要和必要形式之一[4]。在日益凸显的传播新格局面前,主流媒体在视频化形态方面,纷纷进行内容创新,“直播+”“短视频”各展其长,成为媒体融合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各报业集团纷纷入驻抖音、快手、B站等视频平台,开通账号,发布作品。但内容视频化的生产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不少融媒呈现的作品没有摆脱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思维,视频化产品少且质量较低,没有带给受众直观、简约、互动、有趣的视觉感受,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随着5G时代的来临以及受众对高清视频的期待和要求,媒体产品的内容视频化步伐也需加快[2]。央视频基于5G、4K/8K、AI等新技术,主打短视频,兼顾长视频和移动直播,定位于视频社交。其推出的《与疫情赛跑!见证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崛起》系列慢直播,因观看人数巨大,催生了2020年度现象级热词“云监工”[4]。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央视新闻联合快手推出“1+6”国庆阅兵多链路直播间进行融媒体跨屏直播互动,观看总人次突破了10亿。主流媒体正利用自身优势,结合短视频在渠道推广、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应,实现了互利共赢,对媒体融合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21年,长直播、慢直播数量显著增加,部分媒体运用“固定镜头+轻缓音乐”这种极其简单的形式,对景点进行直播。比如潇湘晨报的“云游中国”慢直播,将镜头对准芙蓉镇瀑布,吸引了60.2万人次观看。在跨年节点,不少媒体还通过视频号或商业平台等方式直播跨年,比如由人民日报客户端与快手平台共同打造的“2022温暖之夜”,推出“普通人陪你一起温暖跨年”,观看人次累计突破3190万,彰显了主流媒体的视频化魅力。

五、结语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发展规模、市场份额逐年递减,而依托计算机、数字技术等技术传输手段的融媒已经深入公众的生活,人们通过互联网、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新闻、知识和娱乐已成为普遍现象。新技术变革将使未来新闻的表现形式趋向于多样化,当前报业集团应加快媒体深度融合的步伐,采取多种举措提质增效,实践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以科学的态度,在尊重媒体融合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顺应深度融合发展趋势,为新闻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奎因,费拉克.媒介融合:跨媒体的写作和制作[M].任锦鸾,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1.

[2]曹月娟,赵艺灵.2022我国报业展露五大发展趋势[J].中国报业,2022(1):30-33.

[3]杨和宝.浅谈融媒体产品内容和形式的创新[J].新闻世界,2021(2):32-35.

[4]梅宁华,支庭荣.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2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99-100.

作者:游舒乔 单位:济南日报报业集团都市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