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产业与就业创业教育的互动机制

时间:2022-09-28 11:34:46

导语:非遗文化产业与就业创业教育的互动机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非遗文化产业与就业创业教育的互动机制

【摘要】当前,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本、进课堂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化的新型教育体制,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高校是传统文化的引导者,另一方面,高校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艺术人才。基于此,笔者对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与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互动机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非遗文化产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互动机制

根据时代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应该与时俱进地进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同时,高校应加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先育人再育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川剧是我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民族精神与时代艺术的融合体,是西南地区影响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川渝民俗文化的艺术“内核”。在高校教育中融入戏曲教育,不仅能够传承地域文化,还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非遗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构建更完善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机制,可以将非遗文化产业融入校园,充分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实行产教融合,以对外合作交流为主要教学模式,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继承和发展高校川剧的现实意义

(一)继承的意义

在高职院校开展川剧艺术教育,从本质上讲,是由川剧艺术的自身特性决定的。在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中,川剧融合了各大声腔体系(高腔、弹戏、昆腔、灯戏、胡琴等),并结合地方性语言特色,将“唱”和“舞”相结合,用身体语言讲述人物故事,逐渐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地域风格。川剧是巴蜀文明的精华,早在2006年就被收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逐步唤醒了国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川剧教育也逐渐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将川剧艺术教育引入高校课堂,可以有效避免文化割裂,帮助学生树立多元文化观,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发展的意义

近年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被纳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为了保护和传承戏曲文化,弥补各地方专业院团戏曲人才的缺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与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从2012年以来先后与成都市川剧院、重庆市川剧院、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签订了川剧专业技术人才定向培养协议,培养优秀川剧传承人,为各专业院团输送优质川剧人才,先后共培养川剧专业人才114名,相比其他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来说,这个数量远远达不到弘扬和振兴川剧的需要。目前,虽然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及各高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但开展活动的方式比较单一,大多都是以专业院团送剧目进校园,或者请专家开展戏曲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活动,而且,在川剧艺术的教育过程中,多数教育方式仍然停留在“研究”层面[1],即对理论梳理、唱腔设计、史料汇编等方面多有侧重,造成受众规模较小,传播渠道有限,在课堂教育方面模式较为单一,导致愿意学习川剧的学员少之又少,学习了川剧毕业后转专业的人数居多,选择继续从事川剧事业的人屈指可数,这说明,川剧艺术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难以为川渝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带来创新动力。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提高高校川剧教学质量,高校应该“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改进美育教学,积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实践型、创新型川剧人才,肩负起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责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产教融合的实践模式下,优化课程设置,构建文化传承氛围,保证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常态化发展。

二、川剧教育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互动机制分析

(一)创新开发课程内容,夯实学生理论基础

要想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笔者认为,需创新开发课程内容,从川剧的本质内涵和艺术精华入手,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统筹课程安排,从课程开发的三个维度制定周密的授课计划。首先,在统筹课程安排方面,将戏曲表演课程纳入每届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3至4学期。第一学期的戏曲表演选修课以学习戏曲理论知识和戏曲赏析知识为主;第二学期以学习戏曲唱腔、唱段为主要内容;第三学期至第四学期以学习戏曲身段及表演为主要内容,并且,第三学期至第四学期的课程按长课和短课执行。长课指的是大课、连课,以4节小课连堂,基本为180分钟一节;短课指的是小课,基本为90分钟。长课安排基本以学生学习大型剧目片段、折子戏、大幕剧,打造参赛作品等综合表演及唱腔训练类型的课程为主要内容;短课集中以理论课程、欣赏课程、集体单一动作组合授课等形式开设。第二,创新教学形式,指在理论课、欣赏课、唱腔课、表演课的基础上,融入创作课程。其中,第一学期的理论课程与欣赏课程是基础授课形式,是所有学生的必学科目;第二学期及第三学期的唱腔课、表演课针对有表演和模仿兴趣的学生,这些学生可以继续选修该课程;第四学期融入创作课程,该课程针对对戏曲有浓厚兴趣或是在川剧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在创作课程的日常授课中,还可以融入校外观摩、实践环节,一学期可组织两到三次左右的户外专业院团戏曲表演观摩课程,让学生现场感受川剧的艺术魅力并积极参与实践。此外,学生的期末考核可采用学期期末汇报展演代替常规小组考核的形式进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期末汇报可让学生将服、化、道集于一体进行展演,让学生更有角色代入感,为今后的舞台表演打下基础;同时,考评组成员可邀请行业内专家共同参与学生的期末考评,并对学生的现场表现进行实时评价,让校外专业院团参与其中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更可以为高校创设为专业院团输送优质人才的平台,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机会。第三,高校还应该将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将乐理、声乐、视唱练耳、舞台实践、形体训练、戏剧表演等方面的内容与川剧教学相结合,对川剧身段训练和表演进行实例分析,通过这几个维度,以艺术实践活动为中心,全面提升川剧普及度,最终实现全面育人、体验化育人的目标,为学生今后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点面结合,构建文化传承氛围

点面结合是指,以教学内容为“点”,将艺术实践作为“面”[2],从“个体”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最终构建浓郁的川剧文化传承氛围。首先,高校应该构建“内引外培”机制,将各级专家学者、民间川剧艺人、各高校戏曲专业的教授、曲艺协会工作者等引入高校内部,以“顾问”“特邀嘉宾”的身份进行川剧文化知识宣讲,将当前川剧就业形势、发展形势、社会人才稀缺度等情况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并指导自己的学习。目前,专业的川剧表演教材较少,如果条件允许,首先,学校可以邀请校外专业人士与本校戏曲表演课专任教师合作编纂适合本校的高校川剧教材以供学生学习;其次,学校应该实施“外培”策略,定期组织本校授课老师和学生到艺术剧团观摩学习川剧表演,组织师生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也可以让本校的戏曲表演艺术团跨出校门参加非遗文化高峰论坛、艺术节等文化交流活动;同时,高校可与当地的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构建合作关系,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进基层的形式为学生搭建艺术实践平台,还可让学生与专业院团演员同台演绎川剧,助推川剧与高校曲艺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文化传承氛围。

(三)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合作

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需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要想培养优秀的川剧人才,就要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培养机制。同时,川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要想促进非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可以在高校内部设立非遗(戏曲)文化传承技能大师名家传帮带基地,创建人才培养工作室,工作室可以聘请各级戏曲专家组建强大的专家授课团,让学生一一与各专家进行结对,除教授川剧中基础的身段表演、基本功技巧外,还要将川剧中除变脸、吐火外那些鲜为人知的各类绝活绝技传授给学生,例如,川剧绝技翎子功中的28个凤点头,旦角的踩跷功,2.5米的长水袖功,生角的帽翅功、髯口功、吐獠牙、藏刀等绝活。通过拜师学艺,将研修课程与艺术基础相结合,作为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主阵地[3]。其次,高校还可以实施定向培养机制,开展校企合作、校团合作,将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协会引进高校产教融合计划,创建人才培养新机制,将双主体培养模式作为推进人才发展的主要动力,打破川剧人才出现断层,非遗文化传承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扩大传统戏曲教学的影响力。此外,在日常教学和授课时,教师应该创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教师的评价与专业院团的评价相结合,把教师对学生的课外指导和理论传授,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参与演出的成果、活动的反响等融入评级机制,将非遗教育落到实处,在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基础上,保证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常态化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继承和发展高校川剧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多元文化戏曲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实践型、创新型川剧人才,可以推动校园美育教学和地域文化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高校传承戏曲文化应该创新开发课程内容,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统筹课程安排,点面结合,建设“内引外培”机制,构建文化传承氛围,实施产教融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余雁鸿.非遗文化传承与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研究——以贵州非遗培训基地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6):12-13.

[2]苏江,黄文萍,郭琳.非遗视域下打造东莞特色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研究——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简衫工作室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01):372-373.

[3]孙丰蕊.“非遗进校园”与“现代学徒制”——高职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角色与功能再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3):25-29.

作者:岳阳娟 单位: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