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现状
时间:2022-09-28 10:42:47
导语:高职院校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现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飞速发展,涌现出众多革命性的科技变革,推动全球性产业重塑和经济结构调整,深刻改变社会生活的同时,对就职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未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趋势,问题解决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中《问题解决》教材开发及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基本原理将其进行逻辑性转化和合理化移植,最终形成高职院校问题解决能力教材开发研究成果。
关键词:问题解决;高职院校;教材开发;高阶能力;生活技能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进步、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对就职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知识传授和技能传承的传统院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的人才已经达不到社会的要求。学生在实际的、未知的、充满变化的环境下通过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来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并为时代发展贡献自己的能力和智慧。这一理念已经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和教育界的认同和重视。
1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起步较晚,高职教育教学与一般的大学本科及研究生教学、成人教育教学、中小学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高职教育要结合高职学生特点,瞄准高职教育目标,结合真实教学实践,契合社会发展需求,设计和选择适合高职教育本质的教学方法,进而进行教材建设。开发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具有时代特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教材体系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1]。鉴于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及高职院校中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相关研究的匮乏,对于高职院校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亟待加强,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问题解决》教材开发进行研究。
2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相关研究现状
2.1本科教育中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情况
本研究以“高等教育”+“问题解决”作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进行了文献检索,对国内的高等教育中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相关情况进行了现状分析,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2]。1)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调研与分析,发现本科高校中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2)通过权威数据分析和调查,对高校本科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结果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3)针对研究群体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使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来提升问题解决能力。4)从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和研究视点入手将问题解决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且深入的研究。
2.2基础教育中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情况
本研究以“基础教育”+“问题解决”作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进行了文献检索,对国内基础教育中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相关情况进行了现状分析,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以基础教育中某一学科为平台,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掌握中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中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结构的构建及相关培养策略。2)通过对问题解决教育的实践研究,运用心理学相关机制和心理学到教育学的科学映射关系,研究中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问题。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在不同特征群体的发展特点,从而探索提高不同群体的问题解决能力的高效方法。4)从培养中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维度,研究现行不同教材版本的结构和内容。
2.3高职院校中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情况
本研究以“高职”+“问题解决”作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对近十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只找到一篇名为《基于问题解决为导向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文章,其仅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维度,提出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3]。
3研究设计与过程
3.1确定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过程为:以本科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中《问题解决》教材开发及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进行逻辑性转化和合理化移植,最终形成高职院校问题解决能力教材开发的研究成果[4]。
3.2资料收集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在CNKI中对以下五方面近10年文献资料进行了详尽查阅:1)本科教育中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相关研究;2)基础教育中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相关研究;3)高职教育中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相关研究;4)高职教育特点及基本原理;5)其他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其中,第一类收集并查阅文献7篇,第二类收集并查阅文献篇,第三类收集并查阅文献1篇,第四类收集并查阅文献5篇,第五类收集并查阅文献7篇,共25篇。
3.3资料整理与分析
3.3.1本科教育与基础教育中问题解决教材开发研究相关成果1)教学实施中注重学生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对现实事物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和认知基础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所以需要学生以自身原有的经验和认知为基础,通过实践和体验建构起新的且适应自身认知体系的经验和能力。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起来的,注重学生基于自身原有经验和认知的实践,并以此来吸纳和建构新的认知体系,发展新的能力[5]。在问题解决教学实践中,学生必须是问题解决的实践主体,即学生是发现问题的实践主体、分析问题的实践主体、效果评价的实践主体,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6]。2)教学评价更加开放和科学。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为教师评价学生,且评价标准统一,这样的评价适合知识性和技能性教学评价,如问题解决这类能力培养的教学评价应该更加开放且必须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达到效果。教学评价不仅关乎教学效果、学习效率,同样对学生兴趣发展、人格健康、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小的影响[7]。问题解决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它更强调以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教学过程来真实地实践、体验、感悟,从而建构和发展自身能力,所以不同学生面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思考,从而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以学生本身为主体,进行开放式、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这样能够升华问题解决教学的价值和意义[8]。3)灵活恰当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问题解决教学是师生共同实践、体验、感悟实际环境中的问题从被发现直到被解决的整个过程,其中会生发出各种各样新的分支型的小问题,这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互动,还需要灵活恰当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能把问题解决过程的整体性和深入性充分挖掘出来。要把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地调动起来,同时还要把控好课堂发散的边界,使授课过程既要有活跃的氛围又能紧扣授课目标。这需要灵活有效地运用诸如现场演示、沙盘模拟等教学方法来组织授课过程。4)围绕问题开展教学。问题解决教学区别于传统知识和技能传授的教学模式,要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学生全程的有效参与和师生互动使得问题最终得以妥善解决。关于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步骤,一般问题解决主要分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方案、确定方案、实施方案、效果评价六个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基础和条件,后一步是前一步的深入和发展,六步之间具有严谨的逻辑联系,且用问题这一主线贯穿整个过程[9]。3.3.2高职教育特点及基本原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由此可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和基础教育的特征[10]。1)高职院校学生特征。2020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高职院校学生的高考分数相对较低,如:2021年河北省高考总分750分,本科分数线为412分(物理类)、454分(历史类),专科批的分数线为200分。高职院校学生既有中专毕业生,也有高中毕业生,生源结构复杂[11]。所以,高职院校与本科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特征有明显的区别,这也要求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必须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水平。除此以外,高职院校学生对实践参与性强、协同娱乐性强、技能操作性强的课程表现得更为积极。2)高职教育课程特点。在课程名称上,高职教育与本科院校很类似,但其在各自体系的内涵上却存在明显差异。本科院校课程设置是以标准的学科进行分类的,而高职教育则是以各个产业领域内的技术技能为基础进行分类的[12]。高职教育专注于培育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注重系统化的技能培养,而本科院校注重学科内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研究。因此,高职教育课程至少要有职业定向性强的课程目标、应用技术性强的课程内容、实践参与性强的课程组织、产教结合的课程实施等特征。3)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特点。基于高职教育目标、高职学生特征和高职课程特点,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应多采取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实践性教学等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新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注重授课过程中的沟通交流环节,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等多层次、立体化的互动交流[13]。
4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1问题解决概念
从本质上讲,现实状况与理想状况之间存在差距就会产生问题,如果通过一系列工具、方法和操作使得现实状况达到了理论状况或理想状况,这一过程就是问题解决,能够有效、及时地完成这一过程的能力,就是问题解决能力。看似经常被人们忽视的各种问题,其实是推动我们不断进步和优化的阶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自己正在不断地成长和发展。或许每个人都遇到过走路的时候鞋带自己松开的情况,但很少有人将这一情况当作是一个问题来看待,而是俯下身去将其用原来的方法系紧后再继续走路。这样的话,鞋带松开的情况可能还会再次发生。如果我们发现鞋带容易自己松开后将其作为一个问题来对待,开始分析解决它的办法,并最终创新出一种不易松垮的系鞋带方法,自此以后我们用新的方法系鞋带,就彻底解决了鞋带在走路的时候容易松开的问题。所以,问题与我们随时随地相伴,问题解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远。
4.2问题解决教学的基本程序
针对问题解决教学的基本程序,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给出过多种不同的理论表述,但本质上都是将从问题的发现直至问题解决的过程划分为几个有逻辑联系的阶段。经过对文献的研究及实际教学经验的总结,笔者将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划分为如下6步:1)发现问题;2)分析问题;3)制定方案;4)确定方案;5)实施方案;6)效果评价。
5对策与建议
经过对本科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中《问题解决》教材开发及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再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基本原理将其进行逻辑性转化和合理性移植,经过分析研究形成高职院校《问题解决》教材开发模式。为了实现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目标,提出学生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过程应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方案—确定方案—实施方案—效果评价”六阶段。第一阶段,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开端和基础,有很多真实存在的问题是因为没有被及时且有效地发现而一直得不到解决,也就无从谈起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懂得善于发现生活中问题的重要性,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第二阶段,分析问题。即要界定问题的性质,探寻问题的根源。培养学生面对问题和困难时自信积极的工作态度,培养积极稳妥的工作作风和紧张有序的工作习惯。同时,养成注重事实、注重逻辑的思维习惯,有意识地应用科学管理方法提高工作质量,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第三阶段,制定方案。即确定任务目标,制定实施方案。让学生充分认识目标引领作用,养成“先定目标、后定方案”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减少做事的盲目性和无效性。同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事物的多样性和环境的多变性,克服照抄照搬的本本主义和墨守陈规的经验主义,努力实现目标坚定性和方式灵活性的统一。第四阶段,确定方案。选择合理高效的一套问题解决路径是至关重要的,要学会评价问题解决方案的方法,形成相应的决策能力。让学生懂得重视正确抉择的重要性,认识到“路线比方法更重要”,形成整体考虑问题的大局观和因地制宜的辩证观。同时,形成果断处理问题的习惯,讲求时效性,体现可行性和满意原则。第五阶段,实施方案。即将预设解决问题的思路实践化。让学生树立严格的时间观念,有意识地运用科学管理方法提升工作效率,逐步形成合理的计划,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14]。同时,重视行动的重要性,认识到行动既是解决问题的核心环节,又是发现新问题的开端,形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思维模式,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第六阶段,效果评价。使学生树立标准化工作理念,形成质量第一的价值观,养成对事物、活动客观评价的态度。同时,使学生养成对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高度认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之中,其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变革,必将重塑各个产业、重塑职业,对就职者提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学生除了掌握精湛的技术,也必须具有强大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素养,才能胜任未来的职业,才能为国家发展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寇鑫 刘双 肖飞 单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策略
- 下一篇: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桩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