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类公共艺术教育改革路径

时间:2022-09-28 09:00:56

导语:高校舞蹈类公共艺术教育改革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舞蹈类公共艺术教育改革路径

摘要:舞蹈类课程是各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学的重点构成,该课程以自身独有的教育形式和艺术特点在转变以往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充分弥补了传统非艺术专业学生对舞蹈领域的认知缺失。鉴于此,课程教师应对舞蹈类公共课程的教育重要性加以了解,尤其是在新文科背景下,应对文科教育开展的价值导向性给予高度重视,要时刻秉持立德树人理念,更为深入改革推动舞蹈类公共艺术课程。本文主要对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舞蹈类公共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文科背景;高校;舞蹈类;公共艺术教育

新文科属于国家实现现代化教育和高等教育强国而提出的建设学科之一,其与“新农科、新医科、新工科”占据同等地位。针对新文科建设内涵,众多研究人员在多角度下对其价值和导向性做出解读,其中有学者认为新文科所指向的是要将中国魅力、中国价值充分弘扬。近年来,大部分高校相继开设了舞蹈专业,甚至把该内容纳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构成,从艺术本质讲,舞蹈其具有较强的审美功能,在高校教育中对其进行推广不仅可使大学生群体综合能力明显提升,同时也可进一步优化其艺术鉴赏力,因此各院校及教师应对该课程加以重视,不断优化其教学模式和内容,以促使其教育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发挥。

一、高校舞蹈类公共艺术教育实施重要性

(一)可强化学生艺术素养与身体素质

从课程角度分析,舞蹈类公共艺术课程,其与音乐课程不同,音乐所注重的听觉艺术,而舞蹈更多的是为人带来美的享受,舞蹈本身动态性极强,通过合理的创作可将人体主观情感在肢体动作上完美呈现。而通过持续性学习舞蹈类艺术课程,大学生可直观感受到身体各机能的变化,尤其是舞蹈中通常包含延伸、跳跃以及静态造型等不同动作,并且在节奏变化、高低空间配合下,想要高质量完成一套动作,需要学生群体反复练习方能达到标准。而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大学生精神意志和身体素质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同时对其艺术素养提升也有极大促进作用。以创作类舞蹈实践课程为例,通过实践课程的开展以上教育优势也可进一步提升。高校开展舞蹈类的公共课程,并非是为培养专业化的舞蹈人才,其目的只是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优化学生主体综合能力[1]。而教师通过结合学生发展实情针对性开展教学指导可为大学生群体带来更多创新观点,并且这种启发性作用毫无功利性。学生通过模仿教师、自行尝试舞蹈创作、加入舞蹈思想、完成最终作品的一套学习流程,其对舞蹈艺术认知会更加深刻,这种主观上认知并非由教师传授,而是通过自主创造活动所获得。该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可依据自身喜好选择舞蹈动作素材,并且也可按照创作主题与情绪进行艺术编创,由此获取的课程作品对学生来讲十分珍贵,其不仅可以充分体会舞蹈艺术感染力,同时对于舞蹈类理论课程学习也会更加投入。

(二)是各高校落实美育的关键构成部分

在新文科背景下,各高校应立足于该项建设任务要求为中国培养更多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综合素质过硬的社会人才,而公共艺术课程的开展与推广是强化大学生群体综合素质、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公共艺术教育所强调的是全面落实美育,而舞蹈类艺术课程则是美育实施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各高校对舞蹈类课程重视愈发升高,其原因是该类课程对于增强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其个性化发展有重要引导作用。仍以舞蹈创作为例,该课程作为舞蹈类公共课程的构成内容,其在教学时可通过肢体探索等环节有效锻炼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而学生通过学习不同肢体动作也能重新了解和发现自身优点和长处。除此之外,舞蹈类公共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其将联想、思维、身体等多方面充分结合,属于一门综合训练课程,所以通过对该类课程的深入学习,大学生群体身心皆能更好发展。

二、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舞蹈类公共艺术教育开展原则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新文科背景下,高等教育院校在开展舞蹈类公共课程时,需明确该部分学生与专业舞蹈生不同,所以在面对非专业学生群体时一定要对其差异性充分了解,并且在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时也应以此为前提。课前教师可通过问卷调查、谈话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学习程度以及学习期望展开调查,在全面了解后教师可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与方案,在保证教学进度和质量的同时将以往单一性教学路线转变为双线同时进行。例如,在教学舞蹈单一造型时,教师要求将时、空、力的发展变化加入,此时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舞蹈基础的大学生能够快速理解该知识,并迅速投入动作变化学习,反之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磨合。

(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高校教育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所以如何能够在舞蹈类公共课程中将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全面激发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教学实施中,若想通过《舞蹈鉴赏》以及舞蹈创作等课程将学生学习自主性调动,教师应注重学生个性化挖掘,如此使学生思维不会受到过多局限[2]。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转变自身专业性教学框架,尤其是针对肢体动作等实践类课程,“教学示范”的合理度应严格把握,一旦出现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教师应善于转变思路,尝试由学生进行教学示范,该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手把手指导,通过结合学生肢体动作摆放展开教学讲解,尽量在课堂上以“学生对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在后续的舞蹈创作实践中,为激发大学生对舞蹈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也应深入挖掘学生心中想要体现的舞蹈思想,在肯定其表现力的同时适当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高校舞蹈类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现存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对于公共艺术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且校园中舞蹈也一直承担着重要角色,在教育部所颁布的课程指导方案中特别强调,各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创造教育条件、科学设置艺术教育课程,以此将公共艺术教育作用充分发挥。但目前通过调查后发现,仍有部分因素严重制约着舞蹈类公共课程的实施效果:首先是对于舞蹈艺术高校管理者并未给予高度重视,部分学校在开展该类艺术课程时并非设置舞蹈教研室,尤其是理工类院校对于艺术教育实施忽略现象更为严重;其次,高校内大学生主体艺术基础应进一步提升,因部分地区中小学并未将舞蹈作为重要课程,从而导致高校内大多数学生并未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过系统化的舞蹈教学,所以其个体舞蹈能力不足,而在面对舞蹈类公共课程时也难以短时间提高自身能力,因此该类课程引导作用无法彻底发挥;第三,教师力量及教学氛围也应进行优化,目前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开展中舞蹈专业教师欠缺,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第四,教学方式和活动也应不断创新,要做到多样化、互动化发展,为使高校所开展的公共艺术教育中舞蹈课程能够发挥更大作用,教师应该不断结合学生兴趣及需求构建全新教学模式,实际却是当前部分教师所选择的舞蹈形式过于单一,不仅难以激发学习参与兴趣,同时对其综合能力提升也十分不利[3]。最后,各院校应保证公共艺术教育资金充足,通过资料显示,各高等教育在自然科学层面上投入的经费数量庞大,反之在艺术教育上投入十分有限。因此,院校应明确资金保证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只有在艺术教育上投入充足的资金和人力才能保证舞蹈类公共课程教学价值彻底发挥。

四、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舞蹈类公共艺术教育改革路径

(一)增强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保证,因此在开展舞蹈类公共课程教育时教师应将激发大学生主体兴趣作为首要任务,首先教师可利用新颖、精简且带有较强启发性的课程导语,以此将舞蹈教学难点和重点加以体现,该方式是引导学生进入舞蹈教学活动与内容的重要行为方式。教学前,教师可结合所要讲解的舞蹈内容设置艺术导语,全面激发学生情感和认知兴趣,引导其思维发散,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而这是实现艺术效应的关键所在。只有紧抓学生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并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理想状态。其次,教师也可优化教学方法,增加教学趣味性,以往进行舞蹈公共课教学时,通常教师会遵循系统化、科学化的方法展开。例如,各关节的灵活性练习,包括脚的位置训练等活动皆具有一定科学性,但若一味要求高校非专业大学生按照舞蹈演员一样进行单一训练,其只会认为训练难度过高,过程枯燥,长时间影响下必然会对该课程丧失学习兴趣。在新文科背景下,对于课程教学优化教师应明确所谓学习兴趣指向的是一种意识倾向现象,更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对于舞蹈课来讲,部分教师认为艺术课本身则带有较强趣味性,因此无需花费过多时间激发学生兴趣,但事实并非如此,少数学生因自身能力不足等因素在面对舞蹈课时会呈现较强抵触心理,而针对这部分学生应着重突出舞蹈课趣味性特征[4]。例如,教师可以以群体游戏的方式进行肢体教学,“木头人”这一游戏大多数学生皆有参与经验,所以教师不需讲解过多游戏流程,但特别要求游戏中一旦数到三,参与游戏的学生要立即摆出舞蹈动作,不可有任何摇晃,且该动作摆放要标准,一旦失误重新来过。通过该方式不仅可提高大学生教学活动参与动力,同时也可在游戏中由教师逐一纠正其肢体动作,提高舞蹈掌握精准度。

(二)完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及评价体系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具有受益学生多、辐射面积大等诸多优势,所以课程设置时各院校可对舞蹈类选修课类别加以丰富,通过基础授课这种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舞蹈教学,提高其教育影响力。以舞蹈实践、舞蹈欣赏两类课程设置为例,各院校可结合当前大学生喜爱度较高的瑜伽和现代舞实施教学,通过该方式为学生提供舞蹈学习和实践的广阔平台。此外,针对西方舞蹈欣赏的课程教学,可尝试以双语教学的方式完成,如此既可提高其艺术素养,同时也可让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显著增长。美国高校中,舞蹈教育发展已十分迅速,其教学内容通常包含大众舞蹈教育、专业舞蹈教育,以及与舞蹈相关的艺术文化教育等诸多内容,并且美国高校也逐渐打破单一化人才培育模式,其更注重培养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人才,而这与中国所提出的新文科建设要求高度契合,所以中国高等院校在围绕舞蹈公共课进行教学创新时可立足自身发展不断学习先进经验。

(三)优化课程内容,加强理论实践结合

以往的舞蹈类公共课开展教师更为注重理论课教学,如在进行舞蹈鉴赏课时通常教师会选择经典舞蹈作品,在带领学生观看作品的同时讲解整个作品内容、背景以及内涵精神,反而是对学生意见了解等方面涉及较少。为改善此问题,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应对理论、实践结合加以重视,首先理论知识学习,对于从未深入接触过舞蹈艺术的非专业学生来讲,课前教师应对舞蹈艺术概述进行分析,并通过引导其了解舞蹈种类、艺术特征、动作美学规范、表现形式以及结合舞蹈作品案例等方面促使其欣赏思路能够得到有效拓展的同时对基础舞蹈审美知识也能充分掌握。其次,突出视听觉感受,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观看”属于舞蹈鉴赏基础条件,但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鉴赏和审美能力,教师需要求学生学会用耳听、用心看,教学时,教师可选择更多优秀舞蹈作品面对学生能逐一讲解、感受、体验和进行评价,而并非仅是让学生对舞蹈演员的动作、服装和表演技巧进行欣赏,教师应做到将舞蹈表现手法、创作思想无意识渗透在课程讲解中,并要让学生由此体会审美享受过程。以《雀之灵》为例,该作品鉴赏时教师应着重表明舞蹈家是利用肢体语言在对孔雀形态进行模仿,并且也可尝试将《碧波孔雀》与《雀之灵》进行对比展开教学,尽管两个作品性质相似,但其动作词汇编创、舞蹈表现手法、舞蹈风格等有极大差异,所以视觉冲击和感受也有明显不同。教学结束后,为突出实践运用,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基础动作和手型进行尝试,通过音乐的配合,随着节奏变化让学生亲自感受孔雀舞的律动和舞蹈风格,由此也可更深层的感受舞蹈魅力。综上所述,在新文科背景下,舞蹈类公共课程可使大学生艺术素养及综合能力大幅提升,因此教师应通过增强教学趣味性,完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及评价体系,优化课程内容等多种方式促使该项课程教学价值能够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侯清睿.基于新媒体背景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2022(02):41-42.

[2]李晖.“互联网+”时代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J].大观(论坛),2021(12):148-149.

[3]王文举,沈小静,张建宝.新时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三重检视[J].中国高等教育,2021(Z3):30-32.

[4]张杰,杨佳西.在网络技术影响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09):146-147.

作者: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