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专业课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
时间:2022-09-27 11:31:11
导语:景观专业课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我国城锒化建设大力开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快速建设所产生的“副作用”,譬如:城市内涝等问题影响着生态环境,也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大困扰。为此,国家住建部提出相应的缓解城市内涝,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应运而生。打造海绵质感的城市,就是要发挥城市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生态系统的作用,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这也意味着未来的数年间,景观设计类课程应当凸显海綿城市建设理念,这也将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景观设计人才,对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景观设计;海绵城市;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环境设计专业中的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工作,往往围绕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培养与城市及所处地区相适应的景观环境建设人才,因此教书育人,成就具备高素质、高水平、有专业能力的设计人员,为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人才储备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主要任务。作为大学本科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是诸多艺术设计专业院校广泛设置的课程之一。在日常实践教学中需要切实形成科学化管理,以教学为主体,将景观设计课程相关教学内容贴近城市建设发展现状,有理有据、科学灵活地展现出来。综合以上,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形成一个健全的、完备的课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海绵城市”理念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国内各地城市"雨后看海”"逢雨必涝M的现象屡屡发生。2011年以来“看海模式”频发,“年年治涝年年涝”加重,城市内涝对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及财产都造成极大的影响和损失。异常天气产生的原因,被公众认为与大肆填湖、破坏自然水体生态系统等有关。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城进湖退”,城市排水设施和管网建设滞后也成为重要因素。城市化建设中人类强制性的改造行为,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平衡,出现了很多环境问题。如国内各地“雨后看海”的内涝问题,2014年11月国家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海绵城市”这一概念。“海绵城市”,即城市具备海绵一样的特征,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打造海绵质感的城市,是从雨洪管理的角度去诠释一种可持续性的城市发展建设新模式,进而实现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海绵城市"理念体现了对雨水的合理利用,能解决异常气候所带来的过于集中的降水而造成的内涝问题。强调土地利用、水环境、水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海绵城市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建立城市、自然、人类和谐共存的发展模式,十分有利于现今改善传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生态环境。
2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
目前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景观设计领域,众多的专家学者都对该项较为新型的雨洪管理理念及技术运用于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出肯定的论述,并对其实施路径开始进一步探索。对于一线教学人员来说,能将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大环境的实时发展相一致,将符合|‘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的景观设计理念深入于课堂教学的日常,并且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掌握在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恢复被破坏的水生态系统、低影响开发、构建完善的排水防涝系统的前提下,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为主线,结合气候、地形,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将都市自然排水系统的植被洼地、浅沟和低势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滞留草沟、可渗透路面、生态屋顶等独特的海绵型滨水景观设计技术应用其中,这才能将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
3景观设计类课程定位
环境设计专业包含内容分别有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两大板块,景观设计类课程属于室外设计的范畴。就目前国内的景观设计相关课程设置而言,是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属于多学科相融合,可诠释为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营造人类美好室外生活环境。景观设计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的内容,融合了市政建设、城市规划、建筑环境、公共环境等多个领域,并且涉及艺术学、建筑学、心理学、植物学等多个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城市建设离不开学校景观设计类课程理论及实践运用的助力,环境设计专业能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专业型年轻储备人才。在实际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景观设计课程的参与度并不十分理想,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完美地连接为一体,且符合大环境的发展趋向,凸显出景观设计的专业综合性,是当前本科院校共同面临的重要议题。
4景观设计类课程在传统教学中的问题
4.1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新时代,围绕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转型,乃至环境景观行业与学科的发展,对于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的要求会更加的严苛,理论研究型的学生,在具备较高学术理论研究水平的同时也需具备较强的创新及实践能力。海绵城市建设是新时期符合社会发展趋向的国家策略,培养具备海绵城市建设发展要求,切实遵循学科行业前进步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值得深入探究。
4.2景观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在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不断摸索中,教学模式单一仍是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想培养出具备高水平的、专业化素养的学生,可通过多元化模式作为载体来实现。多元化模式是在设计课程教学基础上的补充,也是促使落实多样化的优势互补。各个模式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优缺点也不尽相同,目前常见应用于景观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有互动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模块化教学等,都需要专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课程内容因材施教,设置适合所带班级学生特点的模式,真正地将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工作高水准地落实到位。基于专业性质内容的分布,许多学校会对于不同专业的侧重点有所倾斜,譬如:环境设计专业有些院校以室内设计方向为主,景观设计方向为辅;反之也有以景观设计为主设置的院校存在。教学方向主次占比的差异化,这样的专业设置在教学资源投入、师资队伍专而强的建设上是相对不足的,且学校对于学科方向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化现象的存续。
5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系统优化
5.1明确景观类课程教学目标
景观设计类课程应当明确环境设计专业中的教学目标,清晰人才培养方案所树立的设计领域、要求。不论室内设计或景观设计,都离不开环境与人的相互协调、相互依存,学习景观相关课程的过程中应全程渗透着人与环境的和诣共生发展的思想,符合国家发展建设相关政策,学生具备应对各类型景观空间环境的设计能力,能够把控好建筑空间与景观环境的和谐性。主干课程与分支课程的安排要由易到难,学生一方面要掌握不同类型景观设计理论知识原理,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理论环节教学的过程中,需与多个设计单位形成紧密交流合作,深入实际案例,边实践边教学边学习,切实达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体验设计方案的完整脉络,深刻理解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间的联系,以此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最终目的。提升学生对景观与建筑的空间联系的认知,全面拓展他们的实践感知能力,景观类课程教学应贴近实际生活,参与是学习行之有效的途径。鼓励师生一同参与设计大赛,借助省市或者国家级技能设计比赛的良好平台,既提高自我专业水平能力,又可学习他人之所长,弥补自身不足,从而发掘自身更好的潜能。
5.2互补式教学模式,增强多学科融合
基于景观设计本身属于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性质,在课程改革期间,适当地增减重设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例如:现阶段本校开设的三门景观设计类课程分别是:公共设施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广场设计等,从作业练习、设计内容及学生课程掌握的难易度是由简至难,从设计的范围而言是从窄到宽,较为科学合理地呈现景观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板块递进关系。以往教学常以“填鸭式”灌输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辅也就意味着被动接受,同时也受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限制,未能积极地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应增加课程教学的实用性环节,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差异、认知特点后,根据个体特质进行教学设计,促成合作学习,逐步向自主钻研等模式发展。学科专业的建设顺应时代发展,补充与社会发展大环境相匹配的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理念内容,增加环境心理学、景观植物课程的设置,符合学生学习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规律,更加容易形成各门课程内容间的互相补充和脉络关联,使学科专业知识点完整紧凑,内容衔接恰当,减少重复性交集,高效整合结构框架,梳理主干知识点。
5.3“海绵建设”引入案例,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在景观设计课程开设的早期,理论课往往注重书本上的知识积累,中规中矩,不太适用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逻辑训练,技能与研究的占比轻重也是传统教学中易存在的弊端,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环。对于受限的教学课时量和教学资源,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既要符合海绵城市建设大方向,又不能脱离与改革后的新人才培养定位相一致的系统模式,需要依托新时期的改革步伐,向创新实践专业能力的水平提升持续发力。在课程制定的初期,设定教学大纲和课程考核任务时,可依据课程的分类设置,邀请相关专业设计单位参与交流讨论。将学校所在地的实际设计案例引入到教学中来,结合当地城市建设生态资源,和海绵城市建设契合的水资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于设计方法、设计思路的掌握理解,适应行业的时代要求与发展,避免教学与实际出现脱节的现象。采用专项研讨、项目拓展等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沟通交流,选择可行性较高的设计思维运用于实际项目案例中;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际的场地调研,加深学生对于方案的拓展与深化。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要求,遵循国家颁布的景观设计标准,规范完成设计项目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景观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落到实处,也促进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既了解了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专业现状,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增加竞争力,坦然面对毕业后的种种挑战。
5.4“教与学”双方的定向提升
陶行知认为,在学生求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在于教,也不单于教学,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传授了其学习思路,发散其思维,提升其学习热情,就能产生高质量的结果。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应主动求变,认知学生喜好,提升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此外,教师要在教学中成长,不断提升自己。想要教好学生,就需要教师自我提升。这就是陶先生提出的"教学合一"的传授方法,同时,也成为其独有的方法和教学手段。在今天高质量教育实施中,学生能够学习和应用现代科学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刺激学生学习欲望的最现实的因素〇5.4.1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由于景观设计课程的强大学际性质,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如果想学习综合性的、跨学科的课程,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建筑学、植物学、心理学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系统。第二,学习景观设计课程也是学习景观设计语言。设计语言和其他领域的语言相互融合,促进多种语言的融合。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素质,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语言。5.4.2多维度激励学生,建立良好教学氛围(1)课堂教学激励法。在设计教育过程中,要避免教师过分干涉限制,提升学生从多个视角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性思维没有标准答案。因此,对于不合理的设计方案,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基础,有必要提出运用上的变更,不要随意否定学生的思考,也不要发表大而空洞的意见。(2)成果展示激励法。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成果展示,互相学习。选择一个学生的优秀作品,以模范的力量带动大家,让学生干劲十足。本班的学生将优秀的作品作为教室的事例进行说明,创造班级的学习明星来刺激学生,将优秀的作品进行学校内部展示会激发学生的热情。
6总结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究是一个摸索的、长期的过程。涉及的本地区生态环境为实践案例主线,配合多个设计单位进行理论交流和方案研讨,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大的发展方向,切实贴近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本科教育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是一次新的尝试,制定教育计划、积累经验,优化课程框架,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学博.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J].城镇建设,2020(08).
[2]刘召云.探索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
[3]王迪.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宄[J].大众文艺,2017.
作者:杨圆圆 单位: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 上一篇: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新思路
- 下一篇: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精品范文
10景观设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