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兴观群怨说与绘画的社会功能
时间:2022-09-26 16:42:17
导语:谈兴观群怨说与绘画的社会功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兴观群怨”为历代学者在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研究方面提供了批判的理论依据。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兴观群怨”这一儒家美学思想在艺术领域同样具有深远影响。“兴观群怨”说是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下形成?存在哪些文化内涵?绘画艺术的“兴观群怨”在艺术领域中如何体现?“兴观群怨”在绘画艺术中是否存在内在逻辑关系?在现当代的绘画创作中如何建立“兴观群怨”观?本文旨在阐述“兴观群怨”的文化背景与内涵、分析绘画艺术中的“兴观群怨”论、了解内在逻辑并探讨现代社会如何建立“兴观群怨”观。
关键词:兴观群怨;社会功能;孔子;绘画
“知人论世”——只诵读他人的文学典籍却对作者所处时代、社会背景一无所知则无法深入探究“兴观群怨”的内在意蕴。孔子生活于奴隶制度走向崩溃、封建制度正在代之而起的春秋时期。此时,是拥护变革、促进新兴封建制度的发展还是反对变革、维护没落奴隶制的存在,每一阶层、个人都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孔子亦是如此。“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学习《诗经》在于完善自身修养同时感发情志、观风知俗、团结凝聚以及怨刺上政,以此作用于政治。“兴观群怨”无不在强调《诗经》的功用价值,体现中国古代对文学社会作用的重视。《论语·阳货》里提出“兴观群怨”说主要是对诗在社会作用的概括,这一经典美学思想在艺术领域同样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再次印证了在春秋末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背景下诗(文学)与乐(艺术)是相互依存的状态,“兴观群怨”作为孔子以“诗三百”教化世人的典型代表起到治国安邦和礼乐教化的社会作用。
一、绘画艺术中的“兴观群怨”论
(一)“兴”与罗中立的《父亲》
在原始时期“兴”的意涵更多体现于图腾文化,由元素、形态、色彩等反映远古人类的生活状态和意愿倾向。先秦时期“兴”是一种具有艺术意味的活动,与乐、舞相辅。在这样的艺术活动中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总的来说,“兴”是强调感发情志、充实人心、引起共鸣与认同的社会功用。大众面对呈现在眼前的画作思考:图腾样式的深层含义是如何体现的?透露出远古人民怎样的审美期待?在近代的绘画形式中“兴”又是如何展现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思想界百家争鸣。人们的价值观念、主体意识以及艺术的表现意识深化,由此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创作的客观环境。所以,反映在艺术创作方面:艺术家的主要表现对象转换为对周围环境及普通百姓的情景再现。表现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画作充实人心、精神“互通”。《父亲》体现现实主义的风格并通过肖像画的形式表现,呈现一位经历岁月磨砺、饱经沧桑的普通老农民形象,笔者认为绘画作品不仅有再现社会问题、触动情感的作用,也有发人深省的功能性,使观者站在这幅画面前足以引发思考对于阶层、人民生活以及全社会的关注,最终激起广大艺术接受者的共鸣。
(二)“观”与绘画中的审美期待
“观”在文学范畴中指国家体制、社会环境、道德风尚等,在诗歌中得以较为真实的映射,使得普通民众在文学作品中观察出政治和风俗的盛衰状况。“T形帛画”的深层意涵则呈现在汉代厚葬之风盛行的状况。引魂升天内容是封建统治阶级寄托渴望成仙的遐想,透过这件汉代绘画艺术作品帮助后世了解该时期的丧葬制度,有别于《周礼》《礼记》等文字论述而拥有更为直观的视觉感受。宋代苏汉臣的《婴戏图》具有一定的审美期待作用和政治导向作用,画中将婴孩的娇憨姿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反映了宋代初期的社会稳定、人口激增。同时画作有效的“观”出宋代社会人口问题及社会状况。与其具有相似功能的年画,如合家欢、看花灯、戏婴图等,夹杂着“神祇护宅”的思想观念的年画作为张贴之用,制作时艺术家积极融入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敬神意识,反映出农民美好的生活愿望。
(三)“群”与珂勒惠支的艺术影响
“群”则认为诗歌具有可以让人沟通情感、团结凝聚的作用;在艺术方面的体现——创造美的主体“艺术家”珂勒惠支,她以绘画作品演绎无产阶级生活和斗争的真实写照。1930—1940年,中国进步木刻青年无论是创作思想还是绘画技法,都深受到珂勒惠支的影响。1931年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则是珂勒惠支在我国革命美术运动中深远影响的直接体现。鲁迅将珂勒惠支的《农民战争》组画带至中国,组画中《耕田的人》《磨镰刀》以及高潮部分《反抗》、起义失败的《战场》和最后的《俘虏》等7幅作品,传达出1525年德国农民大起义中团结、不屈与反抗的艺术精神和鲜明的绘画语言的指引与影响下坚持奋斗。此刻,版画创作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联。其中胡一川先生的木刻作品《到前线去》作为其间版画的典型代表,通过粗犷豪放的刀锋以及思维严谨、刀法细腻的画面元素构成激起群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新兴的木刻版画画家通过“群”沟通情感、团结凝聚成功地实现已掌握的艺术体系和实践之间的转化,由复制版画转变成为传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品。
(四)“怨”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怨”指文学作品具有现实批判的作用。正因为有社会生活中矛盾的存在所以赋予305篇《诗经》中怨刺诗以价值。社会动荡、礼崩乐坏引起士阶层的不满因而产生了许多感时伤世、忧国忧民以及呈现内心讥讽的“变雅”和文学作者为百姓的“变风”作品。最为典型的代表作品是《鄘风·相鼠》,通过最直接、露骨的语言,明则描述老鼠实则讽刺当政者的“无礼仪”。毕加索作为当代立体主义画家中极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他于1937年年初接受国家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格尔尼卡》。在其创作构思期间发生德国空军轰炸格尔尼卡的事件,基于此社会环境,他的创作既展现出对战争行为的抗议,也表现出对逝去的同胞哀悼。
二、绘画艺术中“兴观群怨”的内在逻辑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及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兴观群怨”论作为传统的、辩证的文艺观具有一定的关联、递进的逻辑性存在。首先,由绘画这一艺术形式所体现出的“兴”进而促使观者产生的审美共鸣是实现其他艺术功能的前提。绘画艺术的“可以兴”,则建立在物的兴发与内在情感融合的基础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此处的“兴”的范畴更为宽泛,不仅局限于大自然,人类社会同样可作为外物触发画者的创作欲望。无论原始美术还是现当代绘画都是基于实践、体验,产生兴趣、情感后潜移默化透露情感的作品。好的作品不完全依靠文字描绘,基于画面内容与表现形式拥有相同的情感投射足以使观者驻足观赏产生审美共鸣。这便不难解释为什么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或经典的画作难以引起大众的共鸣,例如:对于《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画面构成形式以及内容表现不了解的情形下则无法产生观者美感的共同性。由此可知,一是语言、文化阻碍,对于表现内容没有基本认知和背景分析的能力;二是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与西方现代审美系统格格不入;三是西方国家的社会情感价值体系和中国的情感判定依据大不相同由此便缺少情感的“共通”。其次,“观”是“兴”的基础,由“观”映射社会环境而画者接触的环境则是创作感发的源泉所创意与写作。在,同时“兴”又可反作用于“观”。“怨”是“兴”的表现内容之一,也是“群”的目的所在,从而引起社会大众的“兴”与“怨”加强“群”的作用体现。“怨”是更进一步的“兴”,最终转为审美批判,无论是绘画主题还是表现手法,皆可透露画家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最后,绘画艺术“可兴可观可群可怨”的社会功用是不可孤立看待的部分,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一种功能可以是另一个功能的基础,相互作用;一种功能可以因另一种功能的参与更为全面;一种功能也会因为另一种功能的缺失而无法实现。“兴观群怨”可以较为整体地概述为绘画革新运动成功的四项功能,各个部分的融合统一的整体性会远远超越个体价值。
三、建立绘画创作的“兴观群怨”观
“兴观群怨”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功能是不尽相同的。建立在国家的政治体系、经济发展、文化背景下理论转向实践之后产生的新艺术形式。“兴观群怨”论形成了绘画创作中新的美学思想。在《现代艺术哲学》中,美学家H.G.布洛克曾说:“艺术的最大力量之一,在于它能够引导我们从一个陌生的或奇特的观点去观看事物。”由艺术家作为传导功能的主体,通过“观”具有创新性的视角去观察社会以及民俗状况等,拓宽普通大众观察绘画作品的新视角,在此情状之下绘画得以折射出某种社会现状。在绘画创作阶段的“兴”通过“望”获得,在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从中获得新的境界与美的感受。例如画家罗中立通过客观事物获得共同的情感映射和审美角度并以此作为艺术构思的开端。在绘画创作过程中的题材选择、主体选定、形象安排等皆起源于“兴”。在学习或进行绘画创作时首先应有像珂勒惠支、毕加索以及罗中立等具有真实的情感体现。如何能够让大众具有美感的共同性这是绘画创作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创作者对观察、提取、归纳、总结和绘画语言、形式的转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终绘画作品与观者架起精神沟通的桥梁才能使绘画“兴观群怨”。
四、结语
“兴观群怨”说在春秋时期更多体现在《诗经》这一典型的文学作品中,将人民归至描绘的范畴,突出社会生活中艺术具有的强大感召力和指引作用、教育功能,其作为传统的、辩证的文艺观。但在现当代的艺术创作中“兴观群怨”观对画作的审美鉴赏与批判等问题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以“兴”“观”“群”“怨”四部分的审美理论联系罗中立、宋代苏汉臣、毕加索、珂勒惠支以及他们的绘画作品一一阐述绘画艺术中的“兴观群怨”说来进一步剖析绘画的社会功能。通过了解其中相互联系的内在逻辑关系,着眼于“兴观群怨”观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对于绘画创作应当逐步提高修养、开拓眼界的要求,同时可以感发情志通过绘画的表现形式达到观风知俗的功能。“兴观群怨”说的社会功能还并未完全在当下的艺术潮流中凸显,依旧需要诸多的艺术工作者和接受者共同努力。
作者:周彦 单位:郑州大学美术学院
- 上一篇:高职设计色彩课程教学研究
- 下一篇: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