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教育培训共享信息化探讨
时间:2022-09-26 15:16:25
导语:农民教育培训共享信息化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数字化改革逐渐成为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推动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也逐步迈向数字化,信息化平台成为培训的重要途径与有效补充。本文以建设湖州市区域农民教育培训共享信息化平台为例,提出了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构建了浙农云在线课堂、湖州农民学院线上学习资源平台、区域线上资源三部分组成的平台总体框架,详细阐述了平台建设各部分的具体方案,为区域农民教育培训共享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供一个样本参考,实现区域教育培训资源共享。
关键词:农民教育培训;区域共享;信息化平台;浙江湖州
乡村建设是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改革将加速推进乡村建设迈向数字时代部分,技术嵌入赋予乡村建设主体一定的行动能力[1-2]。在此基础上,乡村人才振兴也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快速发展起来。“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的模式也由此孕育而生,该模式不是简单地融入互联网技术,更是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升级和改革创新,有效促进了农民培育工作的转型升级[3-4]。信息化平台则为“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能够利用农民碎片化时间,提升农民的学习效率,打破知识传播的时间、空间壁垒,充分发挥其在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增强农民教育培训效果、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5-6]。本文以建设湖州市区域农民教育培训共享信息化平台为例,提出了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构建了平台建设的总体框架,详细阐述了平台建设的具体方案,为区域农民教育培训共享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供一个样本参考,助推区域教育培训资源共享。
1区域农民教育培训共享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现实意义
1.1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2021年中央1号文件确定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各方面振兴。建设区域农民培训线上教育资源平台,助推农民培训迈向“互联网+”的共享信息化模式,加速乡村人才振兴。借助“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共享信息化平台,为本地农民学员提供自己产业所需的农业知识与培训资源[7]。
1.2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需要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赋予浙江新的使命。7月19日,《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公布,其中第二大条中的第2小条“大力建设全球数字变革高地”明确要丰富在线教育方式,第五大条“拓宽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有效路径,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先行示范”中的第29小条“大力实施强村惠民行动”、第30小条“创新实施先富带后富‘三同步’行动”都赋予乡村建设新的使命。借此契机,区域“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共享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将推动农民培训迈向“互联网+”的信息化模式,助力乡村人才的培养,带动乡村的整体发展,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一份力量[8]。
1.3农民教育培训数字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农民教育培训一般都在线下开展,近年来逐渐采用线上自主学习+线下理论与实践考察相融合的方式,这样的培训方式局限于培训班期间的学习与提升。区域“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共享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可以摆脱培训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同时可以辐射区域农民,从而由短期培训逐渐演变成长期培育。区域“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共享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农民培训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区域农业的产业类型与实际问题,给农民提供一个真正有帮助的线上资源平台。
2共享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
2.1加强浙农云信息化平台在线课堂建设
借助湖州农民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各类市级培训班,同时征集高校相关专业课程,构建浙农云田间在线课堂课程库,每年累计50~100学时。实现区域共享,辐射各乡镇培训机构与民营机构。同时,培训期间让学员借助浙农云App在线学习专题课程。
2.2打造湖州农民学院线上学习资源平台
整体升级改造公众号或增设小程序,以期满足湖州区域农业的学习需求。建设目标包括微课系列、创新创业系列、农业政策汇编、教育培训资讯、农业生产快讯5个模块,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的推送,打造区域农民培训线上教育资源的优质平台。
2.3整合区域线上学习资源整合
湖州市三县农民学院分院、市直分院与12个直属教学点的在线学习资源,依托湖州农民学院官方网站,增设在线学习模块。学习模块作为线上资源平台的良好补充,可以实现全市区域内农民教育学习资源的共享,更好地满足农民学员的学习需求。
3共享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总体建设框架
区域农民教育培训共享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分为浙农云信息化平台在线课堂、湖州农民学院线上资源平台、区域线上学习资源等3个部分,总体建设框架如图1所示。
4共享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具体方案
4.1浙农云信息化平台在线课堂
4.1.1构建田间在线课堂课程库,实现区域共享。根据浙江省农业厅要求,培训班必须开设线上学习课程,培训班学员通过浙农云App加入班级线上学习课程。线上课程由培训机构在田间在线学习系统内付费挑选,或者免费挑选本机构上传课程。在线学习系统页面如图2所示。湖州农民学院作为市级农民培训机构,承担全市的农民培训任务。依托所开设的市级培训班,培训的同时录制课程。同时,依托湖州农民学院与湖州职业学院合署办学的优势,向高校征集相关专业的视频课程。根据不同产业类型、层次分类汇总,每年累计50~100学时。因此,每年录制的课程作为湖州农民学院田间课堂在线课程库,一方面作为同类型培训的在线资源,方便学员反复学习;另一方面辐射各乡镇培训机构与民营机构,便于在开设类似培训时挑选课程,实现区域共享。4.1.2加强浙农云App的推广使用,实现区域普及。浙农云App是一款面向农民朋友,聚集了各类农业优秀科技教育资源,提供在线学习、互动交流、服务对接、农技推广等农业综合性服务的App。未来乡村的面貌一定是美丽乡村与数字乡村的升级版,数字转型是一种必然趋势。目前,“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模式是一次十分必要的改革与调整,也是为了适应未来数字化乃至智慧化的发展要求。针对目前农民学员的现实情况,每次培训班可专设2个课时的App教学课程,掌握浙农云App相关学习功能,力争2年内App学员使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
4.2搭建湖州农民学院线上资源平台
4.2.1湖州农民学院线上资源平台框架。乡村振兴需要多维的技术支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强调“要着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9-10]。因此,新时代中国乡村的全面振兴,需要科学技术在乡村场景中的合理运用,进而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资源平台的建设是数字乡村人才培育的重大实践。平台依托微信公众号或者小程序,总体搭建框架包括微课系列、创业案例专辑、农业政策汇编、教育培训资讯、农业生产快讯等5个模块,实现区域共享,进一步扩大农民学院的知名度与影响力。4.2.2湖州农民学院线上资源平台具体模块建设。一是微课系列模块。按照湖州市主导农业产业进行分类与汇总,具体包含水果种植、蔬菜种植、农作物生产、畜牧兽医技术、林业技术、园艺技术、养殖技术等产业,目前已有不同系列100余节微课。接下来,将进一步针对现阶段湖州市各区(县)热点农业类型,分季节、分空间、分品种,按全周期管理每年制作10~20节课程,短而精,适合农民学员的学习习惯。二是创新创业系列模块。该模块分为创业基地、创业导师与创业案例。宣传报道农民学院认定的农民大学生创业基地及省、市、校三级创业导师,采用“文字+图片+微视频”方式,扩大传播面。利用创业案例指导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认知市场、分析市场、定位创业,同时帮助创业者掌握产品市场行情和周期规律,增强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目前,创业案例已出版三辑,每辑10个案例,对在读农民大学生具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计划以“文字+图片+微视频”的形式,每年出版1辑,用于学习与推广。三是农业政策汇编模块。汇编最新的农业政策文件,解读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三农”问题的指示。在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背景下,解读《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乡村振兴法》等热点文件,模块采用“精简文字+视频解读”方式,重点突显农业农村部、省政府、湖州市对于农业产业的主导方向与扶持政策,更好更及时地为农民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四是教育培训资讯模块。及时发布“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国家开放大学等招生及报名信息,帮助有需求的农民及时获取信息。提前发布农民学院组织的培训班信息,扩大宣传面,开通预报名通道,增加生源,让更多有培训需求的农民朋友能够及时获取培训信息。五是农业生产快讯模块。联合浙江大学南太湖农技推广中心,共同推出农业生产快讯,针对不同时节的不同农作物、农业生产方式,不定期推出相关的生产、病虫害、气候等方面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简短快讯的形式展现,帮助农民快速接收有效信息。
4.3整合区域线上学习资源
4.3.1统筹全市农民学院线上资源。湖州农民学院下设市直分院、三县分院,依托湖州农民学院官方网站,增设在线学习模块。统筹全市农民学院线上学习资源,分产业、分层次、分阶段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线上资源库,实现全市区域内资源共享,打通农民学习的新渠道。4.3.2规整教学点教学资源。针对招收“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或承担农民教育培训的直属教学点,分专业、分产业规整现有在线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嵌入湖州农民学院线上资源平台、湖州农民学院官网在线学习模块,辐射区域各乡镇教学点,为本地农民提供更全面、更翔实的教育资源与农业信息,助力农民培育提质增效。
作者:高靖 单位: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 上一篇: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问题及对策
- 下一篇: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