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时间:2022-09-21 16:05:40
导语:心理护理干预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遴选时段2019年6月~2021年6月内6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参考“系统抽样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33例),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干预结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SAS、SDS评分更低,治疗依从性更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实施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不仅可提高患者心理健康度,提升治疗依从性,同时有利于病情缓解及改善,以改善预后。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心理护理;临床疗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常见感染性疾病,是因病毒、细菌感染引发的咽喉部、鼻腔急性炎症。该病多见于儿童群体中,春冬季为高发季,通过飞沫、空气等途径均可传播。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鼻咽炎为临床常见类型,如果治疗不及时,将对患者上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甚至致残或病死,威胁患者生命。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对增强临床疗效、促进病情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次研究取6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样本对象,着重分析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遴选时段2019年6月~2021年6月内6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参考“系统抽样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33例)。对照组:男女各占20例、13例,年龄线低至20岁、高至59岁,均龄(48.42±1.48)岁。观察组:男女各占18例、15例,年龄线低至22岁、高至60岁,平均(49.06±1.6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纳入患者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有鼻塞、喷嚏、流清涕等伴随症状;②经临床检查得到证实。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认知缺陷、精神障碍问题;②并发肝肾重大脏器病变;③妊娠哺乳女性特殊期;④合并其他感染。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涉及到对患者体征指标严密监测,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指导患者用药,给予基本生活护理等。观察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实施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通过与其沟通交流过程中,掌握患者心理动态,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消除焦虑抑郁;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运用专业知识解答患者疑难,消除患者疑虑,正视疾病,积极治疗;给予患者生活照护及心理支持,可通过音乐疗法、注意力分散等方式,稳定患者情绪。(2)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健康行为,严格戒烟酒,日常多饮水,提供合理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合理调控温湿度,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定期通风;指导患者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合理睡眠,适当开展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3)健康宣教。以患者认知情况、年龄等为准,运用多样化的形式开展健康宣教,详细介绍疾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护理要点、预后等知识,增强患者认知度,获取治疗及护理配合度。(4)呼吸道护理。实施雾化吸入,给予排痰措施,及时清理患者鼻腔、呼吸道分泌物,维持呼吸道的通畅。1.3观察指标①心理健康度: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赋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抑郁倾向越严重[1]。②利用自制依从性量表对患者治疗依从率予以评估,完全依从、基本依从、不依从[2]。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连续性变量资料,为x±s形式,实施t检验;定性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或P<0.01时,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两组心理健康度比较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低(P<0.05)。2.2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详见表2:
3.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风险高等特点,患病后多存在咳嗽、咽喉肿痛、发热、扁桃体重大等表现,临床需及时开展治疗干预,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使生活质量提升。通过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宿主机耐力的研究,发现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实施有效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快疾病康复进程起到积极作用。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新型护理模式的一种,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利用心理学知识及技术,对患者心理活动加以积极影响,以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SAS、SDS评分更低,治疗依从性更高(P<0.05)。分析如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通过有效心理疏导及多样化认知教育,在增强患者疾病认知度的基础上,积极消除、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并给予患者充分关心及细心照护,帮助其树立疾病治疗、康复信心,减轻心理压力,维持情绪乐观积极,进一步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严格遵医嘱用药,提高治疗效果,进而改善病情[3]。给予患者生活指导、呼吸道护理等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身心状态,促使机体功能恢复,增强免疫力,同时维持患者身心舒适度,尽量控制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整体疗效,以加快患者康复速率[4]。综上,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康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有效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徐文凤 杨慧洁
- 上一篇:乡村振兴背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研究
- 下一篇:农机质量监督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