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套曲创作风格分析

时间:2022-09-20 11:24:37

导语:声乐套曲创作风格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声乐套曲创作风格分析

摘要:《冬之旅》是奥地利浪漫主义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Schubert)最为知名的声乐艺术套曲之一。作品歌词选自威廉·缪勒(WilhelmMüller)的同名诗集,共有24首曲目。曲目结合了诗歌文字中的悲剧性特点,且融入德奥民族音乐的传统元素与早期浪漫主义萌芽阶段的音乐风格。通过钢琴的和声音响对歌唱进行结合与补充,在强调每一首歌曲独特个性的同时注重音乐作品的整体统一。本文通过从作品钢琴伴奏的角度出发,分别探讨钢琴伴奏在作品中所呈现的和声性特点、结构性特点以及织体伴奏的特点,从另一个独特的视角重新阐述舒伯特声乐艺术套曲《冬之旅》。

关键词:舒伯特;《冬之旅》;钢琴伴奏;创作风格

舒伯特在整个音乐历史上可被称作一位高产的作曲家,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有1200多首作品,其中艺术歌曲就有600多首。就连被誉为天才的莫扎特都无法与之相比。当然在除了在数量方面非常多之外,同时还大大提升了德奥艺术歌曲在西方古典音乐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尤其是在钢琴伴奏方面,舒伯特对于艺术歌曲的创作所表现出来了一种全新的生命力。在西方音乐发展过程中,钢琴因其丰富的和声表现、宽广的音域以及洪亮的音色等优点被作曲家及演奏家多应用与独奏与协奏。但是舒伯特让诗词、歌唱与钢琴彼此相互结合,在充分表现艺术歌曲中诗歌与歌唱技巧的艺术价值情况下,钢琴伴奏也获得了在艺术表现当中极高的地位。“舒伯特凭借其天才的创作能力和高超的演奏技法将钢琴伴奏的艺术高度和音乐性进行了大幅度地提升,自此之后钢琴伴奏开始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演奏和欣赏价值的艺术表现形式”[1]。所以19世纪之后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逐渐形成了钢琴伴奏已经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和声音响,而是作为艺术表现重要参与者的角色当中,为德奥艺术歌曲以及之后的所有艺术歌曲形成了关键性结构范式。《冬之旅》这部作品就是将钢琴技术参与到艺术表现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其钢琴部分的表现力已经与歌唱部分相媲美甚至可以说凌驾于歌唱之上,有的作品可以将钢琴部分拿出来单独作为一首独立的音乐。“在这部作品中,舒伯特对钢琴技巧的灵活运用,尤其是织体的控制大大超出想象,使得那些简单的钢琴技巧与音乐作品中的形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不再是单纯的技巧应用,而成为音乐生命力的一部分,毫无矫揉造作之嫌,让人在朴素的情感抒发中感受到最亲近灵魂的快感”[2]。因此在分析《冬之旅》创作风格的同时,从钢琴伴奏的角度入手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与认识。

一、《冬之旅》钢琴伴奏中呈现的调性和声特征

人们在欣赏一首音乐的时候,和声往往是仅次于旋律的容易被感知到的东西。而在《冬之旅》这部艺术套曲中,和声则是被钢琴伴奏所制造出来的。同时这一系列被安排在一起的和声顺序排列则形成了另一个被我们感知到的东西即调性特征。在整部作品中,大调性的作品占全套作品的1/3即8首,而小调性的作品则占了剩余的2/3(16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冬之旅》这部作品给我们定的情感基调就是忧郁、暗淡以及悲伤等。同时除了统一的调式之外,还包括利用大小调的频繁转换以及游移给人带来紧张以及焦虑等主观感受。“舒伯特曾称《冬之旅》为“可怕的歌”,可见这组歌曲充满了悲剧色彩。作为舒伯特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冬之旅》作于舒伯特去世的前一年,包括了其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现实的无力,但同时也是其音乐成就的总结”[3]。《冬之旅》这部作品在调性方面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对作品中和声的安排逐渐在打破传统古典和声范式,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纯八度和声的运用。纯八度和声在古典和声运用当中是极少被使用的,但是在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其运用的身影。在作品第2首《DieWetterfahne》(中译为《风标》,f和声小调)中的部分乐句以及第18首《DerstürmischeMorgen》(中译为《风雨的早晨》,c和声小调)整首都使用了纯八度来为旋律的和声安排,从而由此获得更加增强的旋律性以及更不稳定的音乐情绪。这种突破传统和声之外运用方式正代表了舒伯特正在逐渐脱离古典主义的影响,转向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而这些创作意图使得简单朴素民间曲调更加生动形象,音乐情感更加细腻,同时更是让《冬之旅》这首作品成为区别于其他作品的不朽之作。“舒伯特创作艺术歌曲时,总会将自己的新想法融入进去,因为他渴望为每一首作品的旋律赋予新的内涵,这样会使钢琴伴奏部分更细腻、丰富,值得研究”[4]。

二、《冬之旅》钢琴伴奏中呈现的结构性特征

舒伯特艺术歌曲中最常用的曲式结构大多为通体歌以及分节歌为主,这也是德奥民歌中常用的音乐结构形式。在《冬之旅》这首作品当中,这种民歌常用的音乐结构形式则被作曲家普遍地运用在对于旋律与和声的创作当中。“舒伯特处在古典与浪漫主义的交替阶段,古典遵循的是理性,意味着规矩。而浪漫注重的是形式,抒发着主观性……后者对于浪漫主义风格语汇的表现来说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因为这种歌曲允许诗歌歌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具有自己的音乐表现”[5]。总的来说,处于两个时代交替之间的舒伯特在对音乐曲式结构的应用上更加倾向于运用发展的眼光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主观感受,从而使音乐旋律与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可以融合得更加自然与紧密。那么,我们分析《冬之旅》曲式结构在音乐中的应用则需要从通体歌与分节歌这两种主要的形式入手。

(一)通体歌在《冬之旅》中的应用形式

通体歌主要的音乐发展形式为通篇一气呵成的乐思自由发展而成,较少甚至不重复使用音乐的素材,在音乐的发展中具有单向性。旋律、和声与织体的发展随着音乐的发展而改变,从而保证音乐统一的同时还具备向前发展的动力,通常会用于叙事性以及戏剧性较强的音乐中,整体上乐思并不拖沓,直线发展,可以更好地适应叙事性诗歌的情节连贯性,以及突出诗歌中不同人物形象或者故事的对比性。例如舒伯特最为著名的艺术歌曲《魔王》就是典型的通体歌形式。在《冬之旅》这首作品中这种形式也较为常见只是并不占大多数,例如第9首《Irrlicht》(中译为《鬼火》,b小调),第11首《Frühlingstraum》(中译为《春梦》,A大调转a小调),第12首《Einsamkeit》(中译为《孤独》,b小调)等。并且音乐整体长度也并不长(歌词单向发展与短小的段落导致音乐不能反复使用)。在《冬之旅》的第11首《春梦》当中,我们仅通过钢琴伴奏的表现就可以将音乐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部分,每一个部分都被赋予了不同织体的伴奏,且调性也在F大调、降e小调、降G大调、降B大调与f小调之间迅速切换且不重复,此种安排正适应了《春梦》歌词当中主人公在美梦与现实当中的纠结与痛苦心态,作曲家运用客观与理性的表现手法充分地体现了诗歌中主观的情感表达。

(二)分节歌在《冬之旅》中的应用形式

分节歌则与通体歌不同,是指用相同的一段旋律配以不同的歌词,这种形式适合分段型诗歌的发展结构,可以更好地把握音乐的整体性和逻辑性,同时便于听众对于旋律的记忆。然而分节歌的缺点在于旋律较为单一,重复程度较高,如果反复使用同一段旋律会使音乐显得单调乏味。而在《冬之旅》这部作品中,作曲家在简单的分节歌的基础上更多地使用了拓展形式的分节歌。拓展形式的分节歌在结构安排上也可以分为发展式分节歌与变化式分节歌。1、发展式分节歌发展式分节歌是针对旋律的发展进行结构的不同程度的变化,结构多为一段或两段,在音乐发展的中间或结尾处对和声或织体进行适当的增减。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作品的第八首《Bückblick》(中译为《回眸》,g小调),乐曲在原有的A与B两段的基础上发展出类似A段的新的素材,且最后又回归到A段之上。在结构上形成了发展又回归的形式,且这个发展是有目的的发展,不像通体歌那种外延式的单向进行,而是在有限度的范围内围绕主题进行变化,在使音乐更加丰富的同时且不脱离主题,在素材方面保证了音乐的整体性与发展性的紧密结合,在内容方面保证了旋律走向与诗歌韵律的艺术表现高度契合。2、变化式分节歌变化式分节歌是作曲家在突破原有民歌的固有格式的情况下做出的对音乐丰富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在《冬之旅》中分节歌的形式在整个作品中的使用频次高达18首,而变化分节歌在这里的应用就更加频繁,它的使用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是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最典型的例子为作品第1首《GuteNacht》(中译为《晚安》,d小调-D大调-d小调)、第5首《DerLindenbaum》(中译为《菩提树》,E大调-e小调-E大调)、第7首《AufdemFlusse》(中译为《在河面上》,e小调-E大调-e小调)等等。其中第1首更多的是作曲家对音乐在和声和调性上的改变。而第5首和第7首除了调性上的变化之外还有旋律及伴奏织体上的变化,第5首《菩提树》除了调性变化之外还有旋律的变化,作曲家在改变旋律的走向同时维持节奏的相似性使得音乐听起来似乎有了新的材料。而第7首《在河面上》的织体形式运用了至少5种,且其变化次数高达7次。甚至还用声部的切换把旋律放在钢琴的低音声部对织体进行丰富。在这种创作形式的加持下即使旋律重复了多次,但是从听觉上来说并不感到单调,这就是作曲家对于变化分节歌的成熟运用使得音乐的丰富性更加强烈,也使整个音乐的艺术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冬之旅》钢琴伴奏中呈现的织体特征

既然从钢琴伴奏的角度来认识一部作品,那么还有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方面就是伴奏织体的组织形式。前面我们谈到钢琴伴奏是舒伯特艺术歌曲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艺术表现上有着几乎与旋律相同的地位,甚至可以说钢琴伴奏部分在艺术歌曲当中其实是作为另一个声部而存在的。在《冬之旅》中,钢琴伴奏的地位则犹如灵魂丰富着整个音乐的表现。我们通过乐谱可以看出作曲家在钢琴伴奏中运用了古典时期最常用的伴奏音型,其中包括柱式和弦、分解和弦、连续的三连音与震音等等,但是这些并不能成为《冬之旅》所代表的典型特色。能称其为典型的则意味的个性突出,特点鲜明,而《冬之旅》最典型的特点就是织体变化的多样性。在前面的例子我们知道作品第7首《在水面上》短短70个小节的作品运用了5中不同的伴奏音型且重复了至少7次以上。这说明几乎每10个小节就有一次织体类型的变化,而10个小节在这首音乐中大概就是一个乐段的长度,这种安排正好符合变化式分节歌的发展形式。这种高频率伴奏织体的变化几乎很少见于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中,舒伯特对于艺术歌曲伴奏织体的运用已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次,在伴奏织体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隐性”复调织体的运用。通过《冬之旅》乐谱可以看出,这部作品的钢琴伴奏都是主调织体形态,但是这仅仅是片面地把钢琴伴奏部分与旋律割裂开来单独去观察的结果。如果将伴奏与旋律结合起来观察,就会发现伴奏中始终有旋律与歌唱部分对应发展。例如作品第4首《Erstarrung》(中译为《冻僵》,c小调)中的伴奏低音部分为单独发展的旋律。这个伴奏单听起来就是一个左手旋律加右手三连音伴奏音型的乐曲,但是加入歌唱部分之后就会发现伴奏和歌唱部分形成了一个对比式的复调关系。那么这种隐性的复调关系也直接证明了钢琴伴奏在舒伯特艺术歌曲中作为声部而存在的证据。

结语

《冬之旅》作为舒伯特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歌曲,在钢琴伴奏方面呈现出来的特征有别于同时代其他作曲家的风格。其在调性与和声的方面始终保持着区别于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逐渐地解放思想,向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靠拢。在结构性方面作品在遵循德奥民歌的典型曲式结构(通体歌与分节歌)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从旋律、和声以及织体的变化对分节歌进行发展。在织体的运用方面,始终使钢琴伴奏与歌唱旋律部分保持着有机的统一,使钢琴伴奏不仅仅是音乐旋律的陪衬,而成为音乐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从钢琴伴奏的视角来看《冬之旅》,我们会发现这部作品的创作特点不仅仅体现在音乐的旋律部分,而是所有的元素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参考文献

[1]张蕾.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钢琴伴奏音乐特征[J].艺术研究,2020,(06):63-65.

[2][3]张蕾.舒伯特艺术歌曲《冬之旅》钢琴伴奏之我见[J].音乐生活,2014,(06):72-73.

[4]沙莎.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征——以《冬之旅》为例[J].戏剧之家,2022,(08):63-65.

[5]杨秀丽.情为体声为用——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多重性解构[J].黄河之声,2019,(21):51.

作者:王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