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传染性胃肠炎预防措施
时间:2022-09-20 10:51:44
导语:断奶仔猪传染性胃肠炎预防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仔猪养殖中,早期断奶仔猪胃肠炎的发生率较高,不仅影响仔猪的健康发育,也降低仔猪养殖效益,所以在早期断奶仔猪的养殖中,需要提高对于胃肠炎问题的关注,明确引发仔猪胃肠炎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断奶仔猪胃肠炎发生率,促进仔猪健康生长。
关键词:早期断奶仔猪;胃肠炎;预防措施
仔猪养殖相较于成年猪的养殖有更高的难度,由于仔猪免疫能力较差、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常受到养殖环境、饲料、微生物病原菌等的影响,造成仔猪胃肠炎,影响仔猪的正常发育。特别是在早期断奶仔猪中,出现胃肠炎情况多伴随严重脱水,仔猪各项功能的发育还不完全,难以有效抵抗疾病,更加大了断奶仔猪的死亡率。因此在早期断奶仔猪的养殖过程中还需要做好预防措施,高质量预防断奶仔猪胃肠炎发生,保障仔猪养殖效益,促进仔猪健康成长。
1流行特点
在一般情况下,猪群非常容易感染胃肠疾病,其它畜禽类未能体现易感染性,各个期段和猪个体都极易被这种病菌侵袭,出生一周左右的仔猪受传染风险最高,致命性也最大,而断奶猪和成年猪在被胃肠病菌侵袭后,往往都会体现出较轻的反应,在猪年龄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受传染风险性和致命性也会逐步降低。企业内部被传染猪和携有病菌猪个体属于直接病菌源,通常而言,病菌都会寄生于猪个体分泌出的乳汁、粪便等分泌物中,进而对饲料、水源、器具、设施等造成污染,病菌经气道、肠道攻击正常猪。这种病菌如果在猪群中存在,必然会高速扩散,4~5d后会扩散至全群。胃肠病菌的传染会有季节性的高峰峰、低谷期,高峰期往往都会体现在当年的第四季度和次年的第一季度,初被病菌侵袭的地区会体现流行性发展态势,以往被污染过地区会呈现分散性态势。
2临床症状
各个期段猪个体被传染到胃肠炎病菌后,所导致的显性症状都明显不同,其中处于保育期仔猪受伤害程度最明显,其显性症状会有困乏、泻肚、体重下降、脱水严重、体毛颜色暗淡。猪个体粪便体现出乳黄或浅绿色,其中会有没能完全消化的乳块,气味强烈,出现这样的病症若不及时进行防控,发展到后期就会表现出个体体重明显减轻、贫血现象显现,体温升高等症状,发病时间大约为7d;处于断奶期段的仔猪若被胃肠炎病菌传染,会表现出腹泻、纳食少、粪便色灰黄等症状,并掺杂未能完全消化的食块。发病时间大约为7d,腹泻症状消除后疾病会有好转,不会导致生命危险,然而可能会明显妨碍猪个体稳定成长,继而发展到僵猪状态,导致猪群死淘率明显增加;成年猪个体和哺乳期猪个体在被传染胃肠炎病菌后,具体病症多呈隐性,尤其是孕期母猪更是不见任何征兆;哺乳期猪个体被感染病菌后免疫力急剧下降、体温升至40℃以上,泌乳量也不断降低,进食少并伴有腹泻,经过4~7d的治疗,症状会见好转或消除。
3早期断奶仔猪胃肠炎原因分析
仔猪胃肠炎是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仔猪免疫能力较差、消化系统功能不全有关。而在仔猪胃肠炎的案例中,早期断奶仔猪的胃肠炎发生率更高,直接影响断奶仔猪的生长与发育,可能导致仔猪死亡,造成养殖经济效益的损失。为能够预防早期断奶仔猪胃肠炎,还需要明确胃肠炎发生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1仔猪自身消化系统功能不全
由于早期断奶仔猪年龄较小,其消化道与消化酶系统的发育还不健全,所以仔猪在消化道蛋白酶的分泌上存在不足,对于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能力较差。当仔猪养殖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时,仔猪摄入的蛋白质大多无法消化分解,会直接进入肠道系统,蛋白质在肠道系统中的堆积易发生变质,而后损伤仔猪结肠。结肠损伤情况下,又会造成结肠对水分的吸收功能减弱,从而造成仔猪肠道内水分增多,刺激肠道蠕动,引发胃肠炎症状,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仔猪胃肠炎脱水,以致仔猪患病后的死亡率升高。
3.2仔猪断奶应激反应影响
早期断奶仔猪由于断奶后食源的变化,而仔猪在自身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的发育上还不完善,在饲料喂养中会造成仔猪的营养应激,直接刺激仔猪小肠的吸收功能,造成小肠吸收能力降低,肠道活力减弱、消化酶分泌能力下降,这就直接影响仔猪对于饲料的消化与吸收,饲料进入肠道后无法被有效吸收,造成仔猪胃肠道的不适反应,也降低仔猪营养摄入水平,减弱免疫能力,所以提高了胃肠炎及其他疾病的发生概率。
3.3饲料不适宜造成胃肠炎
早期断奶仔猪由于断奶后需要喂养饲料,因此具有一定的应激反应,而此时如提供给仔猪的饲料不适宜,将严重影响仔猪的消化与吸收,则更易造成仔猪饲养中疾病的发生。一般来说,早期断奶仔猪的胃底腺发育不完善,因此在胃酸的分泌能力上不强,且缺乏乳酸的产生机制,所以造成仔猪胃内的pH较高,引发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断奶早期仔猪如饲养过程中饲料未经严格筛选,饲料中大肠杆菌、霉菌等经喂养进入仔猪胃肠道系统,则更容易打破肠道菌群的平衡性,造成消化系统紊乱,引发严重的胃肠炎症状。
3.4仔猪免疫力较低
刚出生的仔猪在免疫系统功能上还不完善,未断奶前通过母乳获得相应的抗体,能够达到抵御疾病的效果,但由于母乳中获得抗体所形成的免疫力并不能够长期维持,在断奶后免疫力则逐渐下降。因此早期断奶仔猪的免疫能力较低,特别是30日龄的仔猪,断奶后抗体降至最低水平,基于该阶段仔猪还未建立自身较为完善的免疫系统,抗病能力较弱,如出现饮食不当、消化吸收不全、细菌感染等情况,易引起胃肠炎等症状,影响仔猪健康水平。
3.5微生物感染引起胃肠炎
早期断奶仔猪在细菌、病毒的抵抗能力上较差,易受到各类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与影响,从而造成各类疾病。其中,常见造成仔猪胃肠炎的病原菌有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猪孢球虫等。在断奶仔猪的养殖中,多种情况皆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例如在断奶仔猪的饲养环境中存在致病微生物,可能造成外源性感染,而在饲料、水源中存在致病微生物,则会进入胃肠道系统并大量繁殖,造成胃肠道内肠道菌群紊乱,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形成仔猪胃肠炎等症状。
4早期断奶仔猪胃肠炎预防措施分析
早期断奶仔猪在疾病抵抗能力上较差,自身免疫系统与消化系统的发育也不完善,所以在胃肠炎症状的预防措施中,还需要在饲养过程中施加干预,更好地提高仔猪的免疫功能、肠胃机能,从而避免仔猪胃肠炎发生。
4.1调整仔猪胃肠道机能
考虑到仔猪胃肠道功能发育还不健全,在断奶后免疫能力也随之降低,还可能产生营养应激,所以需要为断奶仔猪进行早期营养干预,调整仔猪胃肠道机能,从而促进断奶仔猪更好地适应断奶后的饲养模式。仔猪断奶后,可以从喂养的仔猪饲料中入手,通过饲料营养元素的搭配,均衡配比各类营养元素,使得饲料更好地满足仔猪的消化吸收需求,或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添加剂,以达到提高仔猪食欲的效果。通过早期进行营养干预的方式,能够促进仔猪胃肠道功能的改善,提高营养元素的吸收水平,进而减少胃肠炎等胃肠道症状的发生。
4.2减轻仔猪断奶应激反应
由于仔猪在断奶后多产生营养应激,造成仔猪营养吸收不均衡且引发多种疾病,所以在确定需进行断奶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仔猪断奶应激。一方面,在仔猪生产后1周左右,可以通过开食诱导的方式,选择味道较好、质量较高的颗粒料吸引仔猪,诱导仔猪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吃食,为仔猪断奶后适应饲料喂养提供支持,减少断奶后营养应激;另一方面,在仔猪断奶的方式上,可以采取逐步断奶的方式执行,通过每日减少仔猪哺乳次数、增加饲喂次数的方式,减轻断奶后营养应激。在这种方式中,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仔猪喂养的饲料,并在仔猪断奶施行3~4d后更换饲喂环境,减轻环境应激影响。
4.3加强饲料管理
早期断奶仔猪在进行饲料喂养的过程中,饲料的质量不仅影响仔猪的生长质量,也影响仔猪健康水平,所以在饲料的管理上需要进一步强化,保障饲料营养搭配适宜、每日采食量适宜、饲料储存方式科学;首先,在饲料的营养搭配中,需要保障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比例适宜,避免蛋白质过多造成肠道内腐败反应引起胃肠炎,也提高仔猪饮食后营养水平;其次,在采食量的控制上,正式断奶前的仔猪每日采食量需控制在600g以上,从而促进仔猪消化系统发挥功能、保障仔猪营养摄入、提高仔猪免疫力;最后,在饲料的储存中,需要预防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做好饲料卫生管理、防潮管理。总之,早期断奶仔猪在胃肠炎症状的发生概率上较高,这与仔猪饲养中饲料营养搭配、断奶仔猪营养应激、仔猪免疫系统及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等因素相关。而为了能够较好的预防胃肠炎症状对仔猪的影响,在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中,需要做好预防干预措施,包括早期调整仔猪胃肠道机能,促进其胃肠道功能的提升,以开食训练与逐步断奶等方式减轻仔猪断奶营养应激,进行饲料管理保持饲料营养搭配适宜,合理控制采食量等。
作者:马希瑞 单位:威海市环翠区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
- 上一篇:电视新闻媒体融合转型路径
- 下一篇:歌曲春思曲创作特征与演唱处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