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学术期刊的运营与创新
时间:2022-09-16 09:21:56
导语:社科学术期刊的运营与创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网络空间的兴起与繁荣逐渐改变了学术成果的传播方式和学术共同体的交流方式,学术期刊的运营方式不断更新,由“纸刊思维”向“网刊思维”转变。长期以来,学术期刊评价与学术评价、人才评价相辅相成,学术期刊运营与学术期刊评价密切相关。当前,学术评价和人才评价标准不断改革优化,社科学术期刊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必然发生相应变化。在新媒体时代,社科学术期刊应当坚持服务学术的初心和传播学术的宗旨,抓住网络空间的机会,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社会效益,重视社会评价,创新运营方式。
一、社科学术期刊的社会影响
与大众传媒相比,学术期刊的确是小众媒体。但是,社科学术期刊与科技学术期刊略有不同,更加关切与呼应社会现实,更容易与社会公众形成情感互动。因此,社科学术期刊可谓学术期刊中的“大众传媒”,学术影响更容易溢出象牙塔,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当前,社科学术期刊依靠微博、微信、音频、短视频等媒介平台和工具获得了更多传播便利,尝试多元化传播手段,在多圈层进行传播。学术成果的传播对象不再局限于学术共同体,传播形式也不再局限于格式规范的论文。精粹性、碎片化、图像化的内容更加令人喜闻乐见,传播力更强,社会影响更大。对于社科学术期刊而言,以理论研究的学术影响为基础可以扩大成果的社会影响力,通过舆论传播和反馈争鸣等社会影响验证、深化理论研究,在学者与社会的互动中检验真问题,发掘新问题,找出有价值的学术生长点,进而促进理论研究和舆论宣传的互动发展,实现学术影响与社会影响的协同共进。
二、社科学术期刊的社会效益
社科学术期刊关注的研究主题往往是公众○沈丹李海中来向红社科学术期刊的运营创新——基于社会影响、社会效益与社会评价关注的焦点话题,在引起公众共鸣的同时,社科学术期刊能够与公众建立理性的共情系统,帮助读者建立深刻的认知图景。[1]在准确把握社会心理、捕捉公众情绪的基础上,学者的理性分析可以引导公众以宏观、审慎的态度观照过去、现在与未来,多角度看问题,让读者更好地认知自己、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社科学术期刊为学者和社会公众搭建沟通的桥梁,帮助读者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有助于凝聚思想共同体。在网络空间中,原子化的个人更容易因为某个问题得出某种看法,激发某种情感,坚持某种态度而聚集形成新的社群。以社科学术期刊为核心,以学术共同体为基础,能够形成更广泛的思想共同体。思想共同体不仅包括术业有专攻的学者和研究人员,还包括关心时代发展、思考现实问题的广大公众。构建一个宽容、平等、自信的思想共同体意义重大。在这样的思想共同体中,人们能够从容看待中国的历史轨迹和发展成就,客观评价中国经验并选择中国道路,以开放的态度进行文化交流,形成积极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达到文化自觉。[2]只有从文化自觉通向文化自为,进而实现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形成文化凝聚力和民族凝聚力。
三、社科学术期刊的社会评价
社科学术期刊的研究命题从社会生活中来,研究成果要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因此,不仅需要学术共同体的同行评价,也需要普通大众、广泛的思想共同体的社会评价。但是,现有社会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可操作性不强:以转载摘编率作为社会评价指标,实质仍是学术共同体的同行评价;以论文和期刊获奖情况作为社会评价指标,则体现了主管部门的行政意志。随着网络空间的拓展,有能力评价期刊和学术成果的思想共同体日渐壮大。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帮助下,数据采集统计的瓶颈被打破,个性的评价意见可以汇聚成共性、量化的评价结果。国外的学术社交平台如Altmetric.com、PlumAnalytics等,可以帮助科研人员衡量自己在专业领域和社交平台中的影响力,由此制定社会评价指标,采集并统计相关的动态数据。[3]在国内,学术社交媒体如“壹学者”“全球学术快报”等已经拥有了广泛的用户,社科学术期刊大力探索新媒体传播,通过多种渠道扩大社会影响。学术社交媒体和大众社交媒体的访问量、点赞量、反馈意见、阅读痕迹等指标都是可以量化统计的,这些数据都可以作为对社科学术期刊进行社会评价的基础。
四、社科学术期刊的运营创新
媒体的升级迭代为社科学术期刊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线上学术会议、抖音、B站等新的传播方式打开了象牙塔的大门,让更多人参与学术交流。社科学术期刊要更加注重即时的社会影响和长远的社会效益,将各领域学者、各级各地政府、各行业精英、社会意见领袖和广大民众连接起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推动思想沟通,达成社会共识,构建广泛的思想共同体。在坚守初心的前提下,社科学术期刊应当加强网刊思维,以运营创新迎接挑战。
(一)内容生产创新
在网络空间中,社科学术期刊要发挥编辑主体性,增强学术敏锐感,从学术生产的源头创新,从中国社会变革中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1.发掘本土议题,实现思想创新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思想创新、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不仅成为可能,也是一种必然要求。社科学术期刊要实现内容生产创新,不仅要生产新的学术成果,更要实现思想创新,发掘本土化理论、原创性观点,起到引领思想的作用。在创新思想的基础上,打造有层次、有梯队的社科学术期刊集群,通过真问题和新问题凝聚作者,吸引不同水平的读者。在论述问题的过程中,社科学术期刊应当引导作者深入浅出,在通俗中见深刻,从学理高度透视社会热点,充分发挥学术研究引领社会舆论的作用;推动学者与官员沟通对话,针对同一个问题,促进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交流,推动社会治理进步;守正创新,以学术深度吸引并鼓励社会公众关注讨论热点问题,在思想争鸣、观点争锋的过程中弥合社会分歧,增进社会理性。2.前置学术话题,实现过程创新社科学术期刊要把握当前的热点、痛点,发现并筛选出真问题,将学术话题前置,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引领学术创新。社科学术期刊要从筛选投稿转向有目标地约稿,牵头组织学术会议促进学术内容的生产,从无目的地等待学者生产学术内容,转向有目的地邀约学者生产学术内容,再进一步发展为提出问题组织学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生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科学术期刊围绕问题以笔谈的形式组织学术内容,展开小规模学术讨论,不拘泥于学术论文的范式和结构,而注重思想创新与观点碰撞。以“笔谈”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选择“标题”进行检索和筛选,2020年,国内学术期刊在中国知网共发布笔谈类稿件共154篇,2021年则有206篇。笔谈好像小型研讨会,学术期刊设置议题、组织学者生产内容,不仅有助于激发学者的思维火花,也是内容生产创新的有益探索。
(二)内容传播创新
网络为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社科学术期刊可以采用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尝试开展多种传播方式的联动,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扩大社会影响。1.深耕社交媒体,创新传播渠道当前,除微信、微博以外,喜马拉雅等音频网站和B站等视频网站在传播领域可谓“各领风骚”。社科学术期刊可以根据社交媒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术论文加以改造,甚至请作者本人和研究团队参与改造与传播,制作新文本,或者突破文字的形式,把论文以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投放到各类社交媒体中。近年来,现象级的社科学者包括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等人,他在B站发布的《罗翔说刑法》系列视频让专业学术研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观众通过弹幕和评论实时表达感想,不仅能向讲说者反馈意见,而且还能与其他观众分享体会。这种学术成果的传播方式值得社科学术期刊借鉴,学术成果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不应当局限于文字,被束缚在学术规范之中,而应当回归思想,以各种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更多的社会公众接受。只有更多的社会公众乐于接受并积极讨论评价学术研究成果,学者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形成社会影响,基于社会公众且不局限于学术共同体的思想共同体才能逐渐形成。2.召开线上会议,拓展传播对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上会议成为学者探讨问题、交流思想的新途径。与线下会议相比,线上会议可以容纳更多的参会者,既包括学者,也包括对会议主题有兴趣的公众。而且,线上会议的录屏功能可以持续地传播参会学者的思想与成果。社科学术期刊在组织会议之前,不仅要策划合适的话题,邀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参会,广泛宣传会议的主题、发言人、召开时间和访问方法,在技术层面也要做好充分准备,避免网络连接不畅等意外情况。线上学术会议不仅要吸引专家积极参会,也要向社会公众开放访问端口。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术共同体的内部联系,还能够形成溢出效应,拓展学术传播对象,形成广泛的思想共同体。另外,社科学术期刊还要考虑版权问题,保护期刊自身和学者的合法权益。
(三)组织结构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社科学术期刊存在“小、全、散、弱”的特征,责任编辑一专多能,负责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全流程工作,推动运营创新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有想法缺技术,极大制约了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因此,社科学术期刊必须在组织结构方面有所创新,吸纳新的技术力量,挖掘现有人员的潜力,重新配置人力资源。1.吸引技术人才,突破传播瓶颈对于目前的社科学术期刊来说,编辑有想法,希望追赶新媒体的传播方向,但是受现实条件的制约,缺技术、缺人手。要弥补这些缺陷,社科学术期刊可以把目光放到编辑部之外,请求外部援助,寻觅技术人才。对于广大高校社科学报而言,谙熟新媒体运作的技术人才往往近在眼前——在校学生是“网络原住民”,有想法懂技术,思维活跃,能够及时发现社交媒体的传播热点,顺势而为地推动社科学术成果的传播。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社的三份期刊《大气科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阅江学刊》先后开设微信公众号。公众号创办之初,各刊编辑负责全部工作,传播效果不理想。2018年,《大气科学学报》率先引入学生助理开展公众号的编辑、策划工作,编辑在前期策划中进行指导,负责后期审核,同时借助多种渠道开展工作,提升用户关注度,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2020年,《阅江学刊》在《大气科学学报》的工作基础上改进学生助理的管理和激励办法,鼓励他们发挥主动性,成效明显。截至2022年3月,《阅江学刊》微信公众号的关注用户超2000人,单篇推文的最大阅读量约3000次。编辑部吸纳在校学生,将他们培养成为学术期刊的技术力量,不仅能够在学术传播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还能够教书育人、培养人才,在办刊、经营新媒体的过程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地接受学术训练。2.建立期刊联盟,优化人员结构网络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技术团队对提高传播效率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无论通过大数据技术判断研究趋势、筛选选题、寻找作者,还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多元化的内容,构建传播矩阵,实现多渠道传播,都离不开成熟的技术团队。社科学术期刊在引入技术人才或者将传播服务外包给专业公司之外,还可以尝试将分散的期刊联合起来,推动组建社科期刊集群,凝聚力量,共享资源。借鉴中华医学会等大型科技期刊集群的发展经验,尝试在区域层面建立社科学术期刊联盟,例如高校社科学报联盟或社科联系统学术期刊联盟等。社科学术期刊联盟可以重新分配学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共享传播资源和技术资源。按照编辑的能力和特长,组织建立学术内容挖掘部门、学术内容生产部门和学术内容传播部门,形成区域性社科学术期刊矩阵,以问题化、专题化、专业化为办刊导向,促进集约化传播,构建学术生产和学术传播生态。3.回应内容需求,培养学术经纪人在网络空间中,内容需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社科学术期刊作为交流的媒介和平台能够把学者与受众联系起来。社科学术期刊应当将编辑培养成学术经纪人,[4]这是编辑工作的升华,是对编辑岗位的进一步分工。学术经纪人应当集中精力,跟踪学术动态,把握社会心态,及时发现受众的内容需求,寻找合适的学者回应特定的内容需求。以学术为媒介,学术经纪人可以打破学科、行业、领域的壁垒,举办读书会、讲座、培训、学术沙龙、学术会议等。学术经纪人帮助学者提高知名度,促进成果转化;帮助受众获得知识服务,满足内容需求;以内容吸引受众,以情感凝聚受众,公众基于共同兴趣和爱好加深情感交往,形成文化社群,[5]进而发展成为思想共同体。学者和受众在多层面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学术经纪人从中可以预测并判断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促进思维范式的转化。
结语
当前,我国社科人才评价、社科学术评价更加重视社会影响、社会效益与社会评价。网络空间的拓展和大数据技术的更新能够落实社会评价,将无形的社会影响、社会效益和诸多个性化的社会公众意见汇聚为共性化的评价数据。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和运营,与社科人才评价、社科学术评价息息相关。社科学术期刊要抓住社会转型的发展机会,以运营创新迎接挑战,通过内容生产创新、内容传播创新和组织结构创新谋求新发展,将各领域的学者、各级各地政府、各行各业的精英、社会意见领袖和广大民众连接起来,构建广泛的思想共同体。
- 上一篇:数字化技术在服装设计的应用
- 下一篇:船体结构设计更改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