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15 11:49:16
导语:政务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也在逐渐提升,尤其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整体现代化建设,目前来看,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政务信息化建设程度会直接关系到其日常业务开展效率及准确性,因此,今后政务部门应该提升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虽然我国基层政务部门在当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信息化建设条件不充沛、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存在信息安全隐患等。今后,政务部门应该针对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解决措施,从而促进政务部门高质高效开展业务。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当前来看,我国政务部门已经将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具体来说,政务部门信息化建设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会涉及信息联网建设、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等多个方面,当前最为集中的信息化表现形式则是电子政务。对于电子政务来说,其主要是指各级政务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信息传递及共享等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政务部门各项公务开展效率,也使得政务部门多项工作开展获得了有力辅助。我国部分政务部门在推行信息化建设时,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其对问题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了信息化建设无法进一步推进,因此对政务部门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非常有必要。
二、政务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公共行政绩效提升
对于政务部门来说,其具有公共行政特性,政务部门在日常运转过程中,信息化理念及技术的融入可以使其工作效率明显提升。由于政务部门日常运作所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并且工作流程较为繁杂,传统的人工或半人工管理方式很难实现对多种信息的有效整理、检索及利用。而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政务部门公共行政工作中之后,实现了网络办公、远程会议、虚拟平台构建,这也使得以往政务工作所受到的时空限制被解除,使得信息交流更为及时、便捷,促进了公共行政绩效水平提升。
(二)强化了公共行政成本管控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我国政务部门在开展公共行政业务时,成本管控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具体来说,公共行政成本主要包括政务部门为社会提供生产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时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投入,这也使得公共行政成本具有多样化特征。而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降低当前政府各种公务处理成本,实现了公文电子化处理、信息资料网络传输及管理系统开发应用,使得行动管理流程得到了有效优化,最终降低了公共行政成本消耗。
(三)使得公共管理更为公开透明
将信息化理念融入政务部门公共管理工作之后,使得公共管理更为公开、不明,这也为今后的公共管理工作开展创造了良好外界环境。从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情况来看,其正处在不断完善的重要阶段,是以互联网平台作为主要依托,这也使得政务开展更为方便、高效,可以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接受全社会监督,进而提升了公共管理工作的整体透明度[1]。
三、当前政务部门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化建设条件缺失现象
对于我国各级政务部门来说,在开展信息化建设时,依然会面临资源、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尤其对于基层政府部门而言,上述制约更为严峻。目前来看,我国很多政务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依然缺乏资金支持,同时,想要使广大公务员队伍可以有效适应信息化工作模式,其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整体来看,我国政务部门信息化建设条件并不理想,这也是导致政务信息化建设推进速度缓慢的关键原因之一[2]。此外,很多政务部门在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时,往往过于追求信息化建设层面共性,而忽略了对当前政务部门发展阶段的准确判定,并且忽略了政务部门自身所具备的特殊性,这也导致了信息化建设与当前政府实际条件不符的情况经常出现,致使很多基层政务部门盲目模仿上级单位开展信息化建设,这也势必会影响最终信息化建设综合效果[3]。
(二)领导层面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高
从当前我国政务部门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往往有很多政务的领导层,对信息化作用认知较为浅显,并没有将政务部门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甚至片面地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技术部门的工作,对政务部门整体运转发展的推动不大。在当前我国政务部门运作过程中,技术部门实际上只是整个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推动者之一,而真正发挥关键作用的还是政务业务部门,技术部门与其他部门只能发挥辅助作用,在实际开展信息化建设时,技术部门不可能有效起到调节其他多个部门完成信息化建设任务的作用。由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政务部门运转模式较为固化,这种运转模式往往与当前的信息化管理机制存在较大冲突,再加上人员主观因素影响,这也使得很多政务部门领导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高[4]。
(三)公务员自身信息化意识不强
传统的政务业务理念对公务员影响根深蒂固,虽然现阶段我国国家级政务各级机构已经提倡信息化建设多年,但从我国各级政务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这与很多基层公务员自身思想观念较为落后有直接关系,其对信息化重要性认知存在偏差,在实际开展本职工作时,依然以传统的业务理念为指导。从当前我国政务部门公务人员结构组成情况来看,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不合理等现象,部分部门的公务员年龄较大,并且还有一些公务人员知识结构不完善,并不能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本职工作[5]。甚至还有一部分工龄较大的公务人员对信息化建设存在抵触心理,片面地认为信息化建设会增加他们的工作量,并且提升日常工作难度。
四、“互联网+”背景下政务部门信息化建设对策分析
(一)领导层要提升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在政务部门开展日常工作时,部门领导发挥了重要引导及指挥作用,是推动整个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这就需要领导层人员意识到自身建设重要责任,充分协调各个下属部门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由于政务信息化建设是内容较为庞杂,是一个长期性过程,因此需要单位领导及部门领导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各部门职责进行合理安排,保证信息化建设持续性开展[6]。在政务部门信息化建设方案实施前期,应该注意将软件系统开发作为重点,从而保证今后政务部门业务开展的便捷性,但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增加当前政务部门个别工作岗位工作量,并且使得以往常态化工作模式发生一定改变,这可能会导致部分岗位工作人员不习惯,这时候需要单位领导及部门领导发挥自身带头作用,鼓励员工调整工作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新计划建设目标实现[7]。
(二)强化对员工信息化意识的培养
之所以信息化建设目标在我国很多政务部门迟迟没能实现,主要与一线员工自身信息化意识较为薄弱有直接关系,很多政务员工由于对信息化技术的认知程度较低,因此在信息化建设制度落实时,往往存在一定抱怨心理,不积极配合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今后,政务方面在正式开展信息化项目建设之前,应该主动强化基层员工信息化意识,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班及相关理论知识讲解活动的方式,促使基层员工对信息化建设有更为深入的认知,并且了解信息化建设对提升政务日常业务效率的重要作用,使得员工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政务部门运转发展的主要趋势[8]。在对员工信息化意识进行培养时,需要企业领导层人员有一定耐心,要根据当前政务部门运转情况及基层员工实际工作能力、工作习惯确定培养模式,从而促使员工实现思想上的转化,进而积极配合政务部门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
(三)健全政务信息化安全保障制度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虽然信息化建设机制在我国政务部门得到推行,但并没有确立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安全保障机制,这也使得很多时候政务部门的业务信息面临安全性问题。因此,今后政务部门在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时,应该注意确立更为严谨的信息化安全保障机制,将安全保障机制与信息化建设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对当前信息供应链、网络平台、软件系统的保护,具体来说,政务信息化安全保障制度的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大对我国信息化产业的研发力度,提升信息化基础产业技术水平,这就需要各级政务部门有更为鲜明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态度,针对知识产权产品开展产权维护工作,积极引进多种实用性强的信息化安全技术,将其应用到当前政务业务信息安全管控工作中,可以尝试引用通信线路安全技术、病毒防护技术等[9]。其次,基层政务方面还应该确立更为完善的信息资源安全管理制度,资源安全管理制度的设定与完善是一个持续性过程,需要政务相关领导人员有一定耐心,根据当前政务部门信息网络系统实际运行情况确定网络安全管理模式,并且制定出一套更为规范的信息化操作准则,将这一准则落实到政务部门日常业务管理工作中,保证广大公务人员在开展岗位工作时,可以按照标准规范来进行计算机软件及设备操作,这样可以明显降低因为人为因素引发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再次,政务部门还应该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体系,要保证管理体系涉及内容广泛性,具体应该包括网络公共安全秩序、电脑设备安全运转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定期安全检测、人员信息访问权限等几个方面,这样才能使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用得到有效发挥。最后,要注意加强公务员队伍信息化安全教育力度,引导公务员队伍在开展日常岗位工作时树立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防止外界病毒入侵[10]。综合来看,想要使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取得良好效果,应该积极构建其相应的网站平台及维护管理规范,通过自上而下的梯度管理方式来开展电子政务安全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政务部门电子政务系统日常运转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四)尽量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开发公司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开发公司数量越来越庞大,但其技术水平却参差不齐,各家信息技术公司鱼龙混杂,其技术体系完善程度存在较大差别。政务部门在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时,应该选择一个与当前政务单位运转发展情况相适宜的信息技术开发公司,要保证技术开发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团队综合素质较高,同时还要对信息技术开发公司整体规模进行明确,并且确定其社会声誉及行业口碑,这样才能使政务部门后续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更为顺利。在进行招标文件制定时,应该将信息技术公司的规模要求、人员结构要求、入行时间要求、资金成本要求等详细体现出来,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的各项要求来开展招标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最终中标的信息技术公司与政务部门当前实际信息化建设需求相符合[11]。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我国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于各级政务部门来说,也开始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整体来看,虽然信息化建设理念在我国落实时间较早,但在具体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时,并没有发挥理想效果,主要由于政务部门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相关领导人员提升对政务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并且进一步加大资金、精力投入力度。同时,还应该注意对政务部门基层公务人员的信息化意识进行持续性培养,之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我国政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没有发挥应有效果,与基层公务人员自身信息化意识较为薄弱有直接关系,需要政务部门相关领导人员清晰意识到这一点,转变以往的工作人员工作思维,通过定期开展宣传培训的方式,促使基层公务人员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岗位业务开展的促进作用,这样才能使其更为积极地提升自身信息化技术水平,从而使得岗位工作开展更为高效、精准。此外,我国政务部门在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时,还应该对信息资源安全予以充分重视,构建起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安全管控机制,将其与信息化建设工作一同开展,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化资源收集、整理、检索、利用的整体安全性。政务部门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性过程,需要有高素质技术人才及先进信息化技术对其进行支撑,这就需要政务部门加大对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在保证人才本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要对其信息化技术水平有所要求,保证其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本职工作。还要注意对信息技术公司进行严格要求,信息技术公司是提供信息化技术体系的单位,只有保证其整体专业性,才能使其所提供的信息技术体系完善性得到保证,进而促进“互联网+电子政务”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璇.“互联网+”背景下天津社保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9.
[2]黄小根.浅谈“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系统工程,2016,10(2):115-116.
[3]杨燕.论政府参与模式对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基于湖北和上海的实地调研[D].华中科技大学,2016.
[4]刘振峰,覃娜娜.浅谈“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系统工程,2016,28(10):46.
[5]叶信跃.基层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信息与电脑,2017,10(19):41-43.
[6]刘涵.益阳市长热线现状及其“互联网+”发展探索[D].国防科技大学,2018.
[7]李明福.大数据背景下泉州公安信息化建设研究[D].华侨大学,2019.
[8]白成易.本溪公安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D].沈阳师范大学,2017.
[9]金明.“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地区政府信息化建设探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2):223,225.
[10]李胜琦.基于互联网+的规划信息化建设新思路[C].//2016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16:187-190.
[11]杨娜.信息化建设推进“放管服”改革[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26(41):46-46.
作者:郑德刚
- 上一篇:8S管理理念在高校摄影实验室的应用
- 下一篇:装配式建筑结构整体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