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育人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时间:2022-09-14 11:31:50
导语:大学语文课程育人教学改革实践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是集工具性、人文性与审美性为一体的学科,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基础性关键作用。在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如何激活大学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培养出具有独立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毕业生,是当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文章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总结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改革经验,探讨不足和需求改进之处,以期能够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育人;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根本。我党历来重视以德育人、以德治教,始终把德育摆在突出位置。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全校性公共基础课。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本院)的大学语文就由二级学院自主开设,也曾作为全校性选修课存在过一段时间。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语文陆续整合了口才训练、阅读欣赏、文学鉴赏、写作训练等课程,成为本院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但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意识形态越发多元开放,传统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模式和教师讲解灌输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本院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影响了课程的育人成效。因此,课程组借助学校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契机,大学语文课程组积极进行调整和探索,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课程教学目标细化精准化,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材规划建设,并探索可行性的课程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经过四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切实有效的课程育人方案。
一、精选教学内容,开展任务驱动的主题教学,实现教学实训一体化
在过去的教学中,因为育人理念的缺失,大学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立德育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关注文化知识传播和文学欣赏价值,没有兼顾学生的思想引导和精神塑造,妨碍了大学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充分发挥和体现。课程组认识到这一问题,精心选取教学内容、设计主题活动,尝试项目教学,使学生的说、学、做知识体系相互融合,将大学语文的语言技能训练和精神育人功能融为一体,实现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课题组根据德国教育专家弗雷德教授项目教学法的经典理论与典型案例,尝试将语言知识、文史知识、口语训练、文体写作的知识点拆解、整合、重组后,置于每个单元主题项目中,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安排阶段性任务,使知识融会贯通、相互兼容、互相促进,形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实训一体化。目前,本院大学语文课程选用教材为姜南主编的“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大学语文》(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二版)。课程组选择其中的经典文章,将之设计成五个主题活动项目,形成听、说、读、写实训教学体系。在“以史为鉴、厚学载道”主题单元,课程组选取的篇目有《论语》《孟子》《庄子》等,针对性安排的实践活动是“共读文化经典、吟诵名篇名句”活动和春秋时期文化知识竞答,引领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在“家国情怀、胸怀天下”主题单元,课程组选取的篇目是《国殇》《北方》《我爱这土地》等,针对性安排的实践活动是参与江苏省语委组织的“说普通话、读经典书、颂爱国情”活动,组织诵读最喜爱的红色家书以及“学百年党史,讲红色故事”视频比赛等,引导学生在多维度解析和赏鉴作品的同时,体会作者家国情怀、上下求索的民族精神,构建雅正审美价值观。在“亲和自然、诗意人生”主题单元,课程组选取的篇目有《临江仙》《定风波》《春江花月夜》等,针对性组织了“苏轼是不是佛系青年”“是否该感恩挫折”辩论活动,让学生领悟古人生活智慧,熏陶审美情趣,在文化思辨中思考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在“学以致用、工匠精神”主题单元,课程组选取的篇目有《都江堰》《天工开物》《女娲补天》等,针对性组织的实践活动是“规范使用汉字”社会调查纠错活动、“寻找手工老物件、工匠精神新时尚”展示活动,引领学生了解农耕和商业文化,培养其热爱劳动、尊重科学的职业精神。在“感恩惜情、修身养性”主题单元,课程组安排的篇目有《鹊桥仙》《牡丹亭》《致橡树》等,针对性组织了“爱情亲情友情”主题演讲和“情诗十三行”征集活动等,让学生去反思亲情,领悟友情、爱情。在每个主题单元的教学中,课程组都将教学目标进行拆解和细化,并具体化为一个个可操作性的任务,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让学生带着任务学,带着问题做,在不断积累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小组合作、交流沟通以及统筹协调等职业素养,在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中实现总体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在学期初设计规范好主题项目的运行程序和方法,形成一套可操作性的、稳定的模式,便于学生参与和教师考核[1]。师生之间、学生小组成员之间还要充分沟通、磨合,以便主题项目的学习效果达到预期目标。选取的篇目和安排的活动可以根据专业需求灵活调整。
二、合理利用信息化资源,改革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实效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而是起到帮助和引导作用的人,学生是有能动性的参与主体,是主动建构者。所以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双向交流的过程,而非教师单方面的输出。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味输出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反映和互动,导致他们的求知欲下降、价值感无法呈现和满足,课堂效率较为低下,教学内容也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而无法拓展延伸。这就导致大学语文课堂很难深层次地呈现思政教育的内涵,充分发挥精神育人的学科优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知识的信息化传播模式已经进入中国教育领域,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丰富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工作载体,才能使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跟得上时代发展和满足学生需求。所以,课程组合理利用爱课程、智慧树、超星等在线课程平台和线上学习软件,依据BOPPPS模型,将教学过程分为导入、设定教学目标、课前摸底、参与式学习、课内评估、回顾总结等6个环节,构建了一个学生与教师的双主体互动模式。在每个主题项目中,学生带着教师在课程平台上发布的阶段任务,主动探索、发现和尝试,对所学的问题预习并查阅资料,建构自己新的知识体系。教师负责指导和引导,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营造团体合作的平台,构建已知发展区和新发展区之间的链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兴趣被激发,课堂教学的整体实效得到提高。另外,每学期开始,课题组都使用问卷星、金数据等调查软件对学生的大学语文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在线调查,掌握学生的学科基础和学习需求,提高教学针对性。雨课堂、西窗烛等小软件在课堂训练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供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自主查阅资料,还可以实现小组互动答疑,提炼强调重难点,有效提升学生合作探究、求同存异的能力。计时器用于学生口语训练、读书分享或者限时演讲时,公平公正,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抢答器和在线选人功能用于教师线上教学或者上课提问无人应答时,能够起到“鲢鱼效应”,活跃课堂气氛;配音秀软件,多用于诗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配音效果,单人使用或小组合作皆可,不但给每个人提供才华展示的平台,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普通话水平。很多小软件都有存储和回放功能,可供师生回顾总结,也为课程考核提供依据。总之,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多媒体资源,把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知识讲解与素质教育、能力训练、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因势利导,自然而然地实现了情感、性格、思想的塑造功能,切实提高了课堂实效。
三、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注重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把育人工作贯穿到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全过程,而不是依赖于课堂的几十分钟,努力实现育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做到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做到课堂教学和课后继续教育的有机结合[2]。课程组根据本院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职业能力需求,制定了大学语文课程育人在不同年级的教学侧重点。对一年级学生,侧重于角色转换与适应的启蒙教育,包括爱校爱集体教育、正确的“三观”教育、道德修养与人际交往引导,确保学生更好更快融入大学校园;二年级学生处于准职业人的成长时期,侧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待专业技能的态度、劳动品质教育等,倡导阅读文学类、人物传记类、历史哲学类书籍,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转移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三年级学生处于从校园向社会过渡时期,教学中注重职业素养、职业理想信念教育等,树立学生的就业信心,正确对待就业,主动进行择业[2]。这样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又提高课程育人的针对性。在利用第一课堂讲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课程组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设计很多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不断强化和检验学生知识内化情况,将原来单一的理论传授转化成生动的价值引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2],努力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的全方位覆盖。这样既增加趣味性,紧贴时政,又能拓展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比如,有学生就“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典故,表达国家间互联互通的重要性,来阐述自己对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加快改革开放的治国理念的深刻理解;有学生就汉·桓宽《盐铁论》中“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的句子,表达新时代接班人要审时度势,把握自我发展的机会;有学生就“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阐述青年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向伟大的共产党一样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担当起属于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在“学以致用、工匠精神”主题单元,为了养成学生科学严谨的作风,增强人民群众语言规范意识,课题组发起了“规范使用汉字”社会调查与纠错活动,让学生走进街道社区,认真检查路牌、标语、广告、招牌的规范用字情况,做好收集、整理、拍照留存以及信息化处理工作,并和部分商家进行了友好的沟通交流,向他们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传达规范使用汉字的长远社会意义。学生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评价过程中,可以得到多种情感体验,如主动交往的心态、合作共赢的精神、自我价值的实现等。同时鼓励学生拍摄微剧,记录活动精彩片段,在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等自媒体上发布,扩大活动影响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实现三个课堂的全方位协同育人,拓展了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实现途径。
四、课程考核多样化,学习评价过程化
考核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从课程育人的角度来衡量一门课程考核方式是否具有科学性与可持续性,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核指标与课程教学目标的契合度;二是能否将学生学习过程、行为和成果转化成可测量的学习证据;三是能否对学生形成促进和激励,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热情,形成学习能力迁移;四是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教师管理组织。考虑到以上因素,课题组在考核方式的改革上,力求做到考核指标可测量化、考核评价过程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通过对学生进行观察、感知、交流、合作的综合形式,鉴定课程教学的综合效果[1]。具体来说,大学语文课程采用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个人考核包括课前预习情况、课堂出勤率及参与互动情况、课后作业完成质量及反馈情况,共40分;小组考核由小组合作项目构成,每次活动由组长负责管理组织,提交组员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性资料和成果,小组间也有相互评分环节,满分20分;课程阶段性测试和学期末测试占30分,测试方式有在线练习、撰写小论文、PPT展示汇报、现场解说等多种形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实践附加分10分,包括提供阅读教师推荐书目的读书笔记、报刊上发表文章、语言文化类竞赛获奖等,均赋予一定分值的奖励。课题组设计的考核方式指标,有80分左右是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就能得到,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掌握主动权。余下的分值,需要他们积极参与小组互动,付出额外努力或者充分展示特长才能得到。这样,既保证了课程的基本合格率又提高了考核的区分度。在实际教学中,课题组还考虑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灵活调整实践活动的内容和附加分,探索专业课程与大学语文协同育人的方式,提升大学语文在服务专业和人才培养中的实际效用。
五、结语
本院大学语文进行课程育人教学改革实践两年多来,课题组持续通过督导听课、同行研讨反馈、学生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教学效果展开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的方式改变,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参与度,而且增强了教学实效性、促进了教学相长、知行合一[1]。学生在书籍阅读量、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职业能力、自我价值呈现和课程满意度等各项测评中,数据均有明显上升。课程建设也初显成效,在修订了国家规划教材的基础上,部分教师以课程教学实践作为依托,参加省级、校级青年教师职业技能比赛获得了奖项,课程思政教改课题获得了教学成果奖。但是,课题组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一是主题活动项目和阶段任务的设计还需要反复雕琢、不断细化;二是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知识结构需要不断更新升级、多媒体应用能力有待提高;三是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需要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赵京立.大学语文课程精神育人功能实现的方法和途径——以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18,22(2):65-68.
[2]罗馨.“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实现路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0.
作者:吴芳 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钢琴艺术指导课在管弦器乐教学的作用
- 下一篇:1+X证书课证融通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