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艺术与传播科技融合发展研究

时间:2022-09-09 11:35:10

导语:魔术艺术与传播科技融合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魔术艺术与传播科技融合发展研究

随着媒体融合进入纵深发展阶段,传播媒介的更迭、媒体平台的联动正不断促进着新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转型。媒介环境学派学者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认为,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将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媒介演进所带来的全新尺度将不断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以及思维的习惯。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杜威在论及传播现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曾指出“社会不仅因传播而存在,它就存在于传播与传递之中”。显然,作为社会文化重要载体的艺术也是借助于媒介而存在和传播的,并且不同时期的媒介形式变迁也塑造了不同的艺术特征和审美需求。魔术兼具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是一种利用科学原理、复杂手法和特制道具来营造视觉幻境的艺术门类。在多媒体深度交互、传播科技日益发达的数字化时代,魔术在表现形式、生产逻辑、传播效果等方面都迎来了不同程度的转型和创新。

一、数字化时代魔术艺术的基本特征

(一)视觉化形式提升节目观赏性

魔术表现的是幻象,但其表现形式却是建立在真实时空的真实物品之上的,因此也是真实的。然而,新媒体背景下,魔术也出现了镜头化、视觉化的特点。传统魔术表演需依托现场,而视频只能作为现场表演的记录。所以当魔术作品出现在剧场屏幕、电视镜头或者网络平台上时,可以实现跨媒体叙事,加深观众对作品的理解。故而视频时代的魔术,可以完全依靠镜头完成,如YouTube上创作者“男巫ZachKing”的作品,就是依靠剪辑和特技来实现奇幻效果。虽然这类魔术的视觉效果会更加显著,对受众的感官冲击也更为强烈,但是对于视频后期手段的使用也引发了魔术界的争议。有研究者认为,拍摄下来的影片由于视野受到限制,且并非有观众在场,因而不能称之为魔术表演。此外,视频魔术打破了以往的线性叙事思维,表演无需布景、铺垫,镜头所到之处表演即刻开始,镜头切走表演随即结束,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魔术效果的展现。然而,这类魔术往往较难进行完整的现场表演,因此具有更多的虚拟性。依靠剪辑、运镜等技巧的视频魔术也因此陷入了视觉效果极强却难以进行实战的悖论当中。

(二)多媒体技术增强文化交融性

不管是现场表演的魔术还是视频魔术,都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而随着多媒体交互技术的发展,技术与魔术的配合使其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融进一步增强。在舞台魔术、近景魔术中,VR、AR等技术已成为魔术师创造幻境的重要手段。如2017年江苏卫视推出的魔幻综艺节目《超凡魔术师》中,多位国内外魔术师都曾借助AR来增强表演的美感;2018年央视春晚,魔术师蔡威泽也是通过声光电和全息投影技术实现了魔术的表演效果。在视频魔术中,魔术动作往往与背景音乐的节奏相配合,字幕、特效的使用也比较普遍。实际上,魔术历来与舞蹈、杂技、音乐、古典文学等艺术元素紧密相融,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魔术的创作将更加丰富多元。此外,动画、游戏、电影等艺术元素也不断融入魔术表演,魔术与其他门类艺术的结合将更加深入和灵活。

(三)新型变现渠道强化商业性

对魔术从业者来说,其收入来源主要依赖票务出售、出场费以及道具销售。在网络平台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魔术师借助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发布碎片化、多媒体化的表演片段,积攒人气,为现场表演引流。在道具营销方面,以往观众需要先观看表演才能知晓某种道具,而数字传播时代的网友则可以直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推广了解各种新型道具。文字、图片相辅相成的推广方式为道具赋予了更多想象空间,日益精美的演示视频使道具的效果展示更加全面,魔术道具的销售能量被激活,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魔术产业的发展和道具的创新。此外,网络直播也进一步拓展了魔术从业者的变现模式,如著名魔术师刘谦就在腾讯视频出品的《鹅外惊喜》节目中担任固定主播,通过魔术表演吸引魔术爱好者以及普通网友的关注并进行商品带货。可见,数字传播背景下魔术行业的商业性得到了进一步释放。

(四)深度互动模式塑造多元性

在短视频平台、网络直播平台等移动互联网终端上,魔术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与受众的互动。在网络中,他们不仅是魔术师,也是网红、明星。弹幕、评论、打赏等社交元素的运用可以不断拉近魔术师与观众的距离,增强魔术爱好者的关注粘性,并有助于吸引圈外的受众参与交流。同时,剧场屏幕、电视镜头、网络平台之间的跨媒介互动,也为魔术师多元角色定位的转移和流动提供了灵活性。抖音创作者“高雨田大魔王”成功登陆浙江卫视《请吃饭的姐姐》、江苏卫视《点赞!达人秀》等节目,在网红的基础上强化了自己作为魔术师的身份;知名魔术师刘谦、简伦廷加盟B站,加拿大知名魔术师申林运营Instagram(国外的社交平台),也成功实现了从魔术师到网红的角色转型。“魔术师”“网红”“明星”等多重角色定位相互交织,促使魔术从业者在身份认知、业务范围、工作方式等多个方面实现拓展和创新。除此之外,传播者与受众、媒介与媒介之间的深度交互还有利于草根人才的发掘和培养,从而为魔术行业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二、关于数字化时代魔术艺术发展的思考

(一)视频编辑技术丧失神秘感

不管视频魔术究竟算不算真正的魔术,视频编辑技术的使用都确实丰富了魔术效果的呈现方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修饰、掩盖了表演的瑕疵,有助于魔术师、创作者提供更高质量、更具视觉冲击力的魔术作品。然而,剪辑技术的滥用也容易使观众形成对魔术的误解。与心灵魔术、预言魔术中观众认为“有托”的心理相类似,一旦表演或作品中出现视觉冲击力较强的魔术效果,观众便容易想当然地以“剪辑”“特效”“电子屏幕”等概念加以解释,这不仅会极大地损害魔术的神秘感,还可能挫伤魔术创作者和道具生产者的积极性。

(二)非线性逻辑破坏行业伦理

根据魔术界的萨斯顿三原则,在魔术表演前,演出者绝不能透露接下来的表演内容;魔术师不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对同一批观众第二次表演相同的魔术;魔术表演过后,魔术师绝不能向观众透露魔术的秘密。但在数字传播时代,信息的呈现遵循着非线性逻辑,观众在观看魔术视频时可以随意通过快进、或以倍速来调整进度,魔术作品也可以在演出后随时重播、慢放,并通过视频软件逐帧分解,魔术的秘密在此基础上也更容易被破解。这种非线性逻辑带来的影响在客观上对魔术界的行业伦理造成了破坏,虽然这些变化不在魔术师的可控范围之内,但魔术界依然有必要对此做出回应,如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积极倡导受众形成正确的欣赏方式,引导大众形成对魔术行业规范的尊重意识。此外还应推动魔术作品版权保护工作的落实,积极开展专题研讨,推动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和立法保护。

(三)视觉化趋势削弱文化属性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即艺术不应仅作为感性的对象,也应具有理性因素,使心灵受其感动,从而得到某种满足。魔术效果虽然是非真实的,但表演中所传递的精神理念却并非是虚拟的、空白的。如《超凡魔术师》中郭汛杰的作品《丝路》,通过投影技术营造视觉幻象,其内涵却是表现对中华文化的弘扬。不过,新媒体艺术过分重视新技术和新媒体的运用,忽略作品与人的内在关联,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数字传播时代视觉化艺术的兴起往往是以削弱精神属性为代价的,一些作品过分追求感官刺激,强调炫技而淡化了文化内涵,导致部分内容出现了浅薄空洞、意境不高的现象。而魔术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思辨性,媒体技术配合下的视觉化魔术拥有生成文化意义、引发受众共鸣的潜力,注重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将有助于进一步满足人们对感知体验和精神世界的探索。

(四)泛化主体凸显行业隐忧

互联网平台的发展降低了用户自我展演的门槛,在其赋能下,越来越多的民间魔术师、草根创作者依靠流量的助推建立起自身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在魔术新秀获得更多发展通道的同时,流量效应也催生出了一堆人才泡沫,部分手法、演技不过硬的魔术师过于容易地获得走红机会,不利于魔术产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还会使魔术秘密暴露于网友面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除了表演主体,魔术的接受群体也在数字时代不断泛化,部分魔术节目、道具营销为了迎合普通受众的需求,刻意向“无手法”“入门快”等方向倾斜,这不利于民众形成正确而深入的魔术观。其实,魔术的内核离不开戏剧表演,而对于这类需要一定欣赏门槛的艺术类型来说,观众并非越多越好。因此,与其追求数量上的“多”,深耕核心受众并在此基础上满足“头部”市场外的“长尾”需求,才是魔术产业健康发展的合理路径。

三、结语

魔术表演涉及心理学、表演学、艺术学等多重领域,是一种兼具科学性、娱乐性、戏剧性的艺术门类。在数字化时代中,视觉艺术被赋予了娱乐性、商业性等不同特征,现代视觉艺术的发展正在不同程度上重塑着传统视觉艺术的概念。以魔术为代表的视觉艺术需要借助多媒体手段不断完善表现形式、创新业务模式,同时也要有效应对科技进步可能带来的隐忧,推动魔术艺术与数字媒体的交互创新,为数字传播时代艺术与科学的深度融合和交错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作者:赵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