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综合医院医疗纠纷分析

时间:2022-09-08 11:23:56

导语:三级综合医院医疗纠纷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三级综合医院医疗纠纷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福建省某三级综合医院2016-2021年发生的40起医疗纠纷案件,分析医疗纠纷发生原因,提出预防医疗纠纷的建议。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式,利用EXCEL分析医疗纠纷的科室分布、处理途径、赔偿金额、发生原因。结果:医疗纠纷发生和理赔金额最多的科室是外科,医疗纠纷处理方式均按照法律法规程序进行处理,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医护人员对病情评估预判不足、误诊误治漏诊和医患沟通不足。结论:预防医疗纠纷需要常态化开展医疗纠纷警示教育;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增强医务人员责任意识;建立良好畅通的医患沟通机制和推进医疗机构后勤管理精细化。

[关键词]综合医院;医疗纠纷;分析对策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护人员在阻击疫情传播和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在社会上形成了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但相关文献发现各级各类医疗纠纷仍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患者作为医疗服务的核心主体,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服务过程中因医疗过失和非医疗过失导致患者生命权、健康权受到损害时,患方必然通过各类手段主张自身权益。医疗纠纷处置得当对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成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密切关心的课题。本文通过福建省某三级综合医院在2016-2021年发生的40起医疗纠纷案件,分析医疗纠纷现状、发生原因,探讨减少和妥善解决医疗纠纷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福建省某三级综合医院2016-2021年发生的医疗纠纷。本文医疗纠纷指的是通过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第三方调解、行政调解及司法诉讼的案件。

1.2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福建省某三级综合医院近6年共40例医疗纠纷,汇总医疗纠纷发生科室、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处理方式、赔偿金额等相关信息,主要数据通过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医院基本情况

该院为福建省省属三级综合医院,设有床位505张,共有执业医师250名,执业护士391名,病房开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重症医学科、眼科、耳鼻喉科等11个临床科室。近年来,诊疗量保持相对稳定趋势,全年门急诊量约70万人次,出院患者约1.7万人次,手术人数约7000人次。

2.2医疗纠纷总体情况

在40例医疗纠纷案件中,2016年9起(22.50%),2017年3起(7.50%),2018年7起(17.50%),2019年9起(22.50%),2020年3起(7.50%),2021年9起(22.50%),该数据表明该三级综合医院医疗纠纷发生例数呈现隔年交替上升的情况。

2.3医疗纠纷发生科室分布情况

从2016-2021年医疗纠纷分布的科室看,手术科室如妇产科、骨科、急诊科发生的医疗纠纷例数最多,占医疗纠纷总数的52.50%(见表1)。手术科室因患者病情复杂、手术风险大、谈话告知不全面、医疗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容易出现术中、术后达不到患方预期而发生医疗争议。急诊科发生医疗纠纷的例数也较多,在所有发生医疗纠纷科室中排第三,说明在急诊科接收患者发病急骤、病情凶险、变化迅速,如果医护人员不具备较强的基础理论、跨学科的知识、技术水平和处理能力,极易因沟通不畅、救治不及时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在40例医疗纠纷中,有2例因后勤管理不善导致发生医疗纠纷,其中1例因地板湿滑导致患者摔倒行骨折手术,另1例患者因家庭矛盾在未安装防盗窗的病房跳楼自杀,这提示医院后勤管理部门要及时排查医院日常管理中的隐患,避免因管理不到位发生不良事件。

2.4医疗纠纷处理途径情况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发生医疗纠纷时,医患双方可通过自愿协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诉讼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5种方式解决医疗纠纷,根据医疗纠纷档案统计,该院医疗纠纷主要通过自愿协商、人民调解、法律诉讼3种途径解决,经医调委解决的有24起,通过院内调解的有9起,通过司法诉讼调解的有6起,通过行政调解即医疗事故鉴定的有1起。随着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及医责险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通过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的案件不断下降,通过医患调解委员会和司法诉讼解决的案件呈增长趋势,该院医患调解委员会和司法诉讼案件解决比例从2016年的33.33%提升至2021年66.67%(见表2)。

2.5医疗纠纷理赔情况

将40起医疗纠纷按照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急诊科、医技科室和行政科室进行分类统计,经分析,该三级综合医院累计赔偿348.75万元,其中外科涉及的医疗纠纷最多。在外科发生的21起医疗纠纷中,涉及赔偿的医疗纠纷案件共21起,赔偿金额高达233.64万元,占赔偿总金额的66.99%,其次为急诊科,虽然仅发生4起,其中2起医疗纠纷案件均发生患者死亡且患方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赔偿金额达82.84万元,占赔偿总金额的23.75%(见表3)。

2.6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分析

在2016-2021年发生的医疗纠纷中,按医疗过失分析,基本可分为手术评估预判不足、手术过失、操作不当、沟通告知不足、误诊误治漏诊等八大类型(见表4)。排在前三位的是病情评估预判不足(37.50%)、误诊误治漏诊(22.50%)、沟通告知不足(15.00%)。因此,在提供诊疗服务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陷均易导致医疗纠纷,笔者认为应加强诊疗环节的规范管理,督促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加强医患沟通,强化沟通技巧,提升诊疗服务各环节质量和水平。

3讨论

3.1常态化开展重点科室医疗纠纷警示教育

该院2016-2021年医疗纠纷数量整体呈现出隔年交替上升的趋势,部分原因在于医疗机构尤其是重点科室如妇产科、骨科、急诊科未常态化开展医疗纠纷培训,未详细剖析在院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警示教育不够,导致重点科室医护人员在一段时间未发生医疗纠纷后出现思想松懈、医患沟通不到位等情况,最终因诊疗过程中的医疗过失行为或非医疗过失行为引发医疗纠纷。因此,要切实提升广大医务人员医疗纠纷防范意识,每年开展医疗纠纷案例警示教育,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让医务人员充分熟悉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督促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活动中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利与义务不打折扣地落实各项诊疗规范常规,既要行使权利也要履行义务[2]。医疗机构要制定并严格落实医疗行为过失、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从制度设计、纠纷处置、责任追究、总结经验教训等方面入手,切实为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筑起一道坚厚的“屏障”。

3.2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增强医务人员责任意识

研究发现,该医疗机构因病情评估预判不足、误诊误治漏诊引发的医疗纠纷占总数的60.00%。相关调查显示,住院患者中4%-16%的医疗差错可以避免,医疗过程缺乏规范统一的操作流程,缺乏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是相当数量医疗纠纷、医患矛盾产生的根源[3]。医疗质量安全是医疗机构管理的核心,没有质量就没有医疗安全,因此,医疗机构要把医疗质量和安全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制定完善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结合国家印发的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注重发展学科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和自身培养,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医疗安全教育,培育一批敬佑生命、医患和谐共处的医疗管理团队。

3.3建立良好畅通的医患沟通机制

据报道,有70%-80%的医患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畅引起的,医务人员沟通技巧和手段的匮乏,导致医生和患者之间信任缺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患关系的紧张。本研究发现,因沟通告知不足导致的医疗纠纷共6起,且均为外科科室,占所有医疗纠纷的15%。针对医患沟通告知不足的问题,医疗机构应当制定术前谈话标准流程,充分告知手术风险及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尤其是告知替代治疗方案并说明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推广多学科协同谈话,对于部分高风险、非计划、疑难危重等患者,涉及到多学科医生参与救治的应由多学科主刀医师共同谈话,通过采取术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的措施,降低患者及家属过高要求的心理预期,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从而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观可能性[4]。

3.4落实医疗机构后勤管理精细化

该院有2起因医疗环境修缮不及时导致的医疗纠纷,其中1起因为地面湿滑造成患者在医院就诊时摔伤后手术,另有1起因家庭矛盾在未安装防盗窗的病房跳楼自杀,以上2起医疗纠纷造成的赔偿总金额在6.6万元,虽然赔偿金额不很高,但是暴露了医疗机构后勤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因此,医院后勤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重点科室、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安全巡查工作,强化与临床医技科室协同合作,做到后勤和安保的精细化管理。医院各部门通过自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尽快作出整改,相关区域从业人员要落实好岗位职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为广大患者及医护人员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就医及工作环境[5]。

作者:陈建华 郭立伟 单位:福建省立金山医院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医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