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路径
时间:2022-09-08 11:07:32
导语: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当今社会进入互联网、信息化环境,高职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高职汽车学院思政课与创新创业教育于“互联网+”视域下的融合、发展,可以在汽车专业类课程中使用“互联网+思政课+创业”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现汽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促进学生掌握有关汽车维修、智能等各种技术要点。基于此,为实现高职汽车学院思政课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本文分析其创新创业教育特征和融合必要性,明晰“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对高职思政教育的影响,重点探究二者融合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思政课程
1引言
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而创新创业教育对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思政课作为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与素养的重要课程,通过以“互联网+”为基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动机。因此,探究二者在“互联网+”下的融合路径是必要的。
2“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特征
在信息化社会发展环境下,创新创业教育不再局限于线下,教学手段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将线上与线下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教育模式个性化明显,更为符合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其教育特征如下:
2.1技术深度融合
“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展开并非单一使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其本质是“互联网+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形态。通过将“互联网+”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数字化思维、互联网技术一并融合至该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进而将教学实践上升至思维高度,利用技术赋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效果的改善,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终极教育目标。
2.2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视域下,学生学习方式、习惯等发生改变,学生愈发注重线上教育资源的获取,对网络技术的依赖有所提高,在该情况下,“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也随之更新。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信息教育资源,教学资源类型和数量得到极大丰富,而且,在互联网思维的驱动下,技术已经成为双创教育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为满足当前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新学习需求,以往单方面知识灌溉模式被打破,发展为更为积极的互动探索,外加图形图像技术、VR虚拟情境、混合式教学模式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加持和新型教学形态的丰富,像是汽车专业相关教育得到极大优化,学生创业学习体验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高[1]。
2.3开放程度提高
作为一项系统性教育工作,“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与行业发展相适应,在信息化背景下,此类教学实践更为开放、灵活。在教学内容上,通过结合最新的产业结构变化、商业机会等,新教学案例层出不穷;在教学形式上,MOOC等教学方式深度融合,学习资源大规模整合,课程设计也得到优化,这给具有创新创业需求的学习者提供良好教育服务;在目的上,信息化教学方式扩大知识覆盖面,真正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教育上的供给侧改革。
2.4师生关系重塑
在互联网环境下,师生关系得到优化,学生恢复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与教师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学相长作用更为明显。而且,新媒体社交等平台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了创新创业参与者之间信息交流速度和完整性,信息不对称性逐渐被改善。
经济的全面发展使得汽车行业日益繁荣,汽车市场壮大、扩大,导致社会对汽车相关人才需求增加,并呈现一定的人才短缺状态。通过在汽车学院思政课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将课程科学连接汽车行业,根据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性人才,可以说,这是汽车学院学生成为职业化人才的必经之路。虽然高职院校基本具有内部、外部实践教育基地,但是有关创新创业的教育明显不足,创业意识较差,但是通过将其融入汽车学院思政课,能够利用相同的育人目标、公共教学目标,为该行业和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使其在校期间形成汽车相关职业核心素养,并在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综合提升学生观察力、合作力等。同时加强学生对社会环境与需求的认识,帮助学生规避创业风险,提高其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升高职汽车学院教育质量。
4“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对高职思政教育的影响
思政教育兼具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能够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实现观念和形成良好行为品质,尤其是就业观,通过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入要求培养高素质人才,解决高职学生毕业就业难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后,思政教育的教育职能作用将可以进一步解决社会以及院校等领域的难题。具体而言,“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对高职思政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教学观念的改变,使用互联网思维营造开放学习环境,增强汽车学院学习学习的视听感受,激发兴趣;二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将前沿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KAB教学理念等,立足于院校创新创业特点构建多层次教学模式;三是教学内容的改变,思政教育对高职学生能力培养具有极强促进作用,尤其在学生价值观念方面,能够有效促进这些思想意识的生成。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则会促进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体系中就业观念的形成,并依托于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提升学生未来发展的创新创业能力。而且,在“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丰富,间接更新了高职思政教育中有关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这也要求高职思政教育注重成型理念、责任意识方面的培养与树立,在具体创新创业实践中引导学生转变自身思维习惯,结合具体社会形势和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明确创业压力、创业准备等,使其在清醒的认识何为创业,以此提高学生适应能力,正确看待未来发展问题[2]。
5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路径
5.1更新理念,创新课程模式
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应正确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利与弊,综合考虑汽车学院学生未来发展需求、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以及院校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思政课程模式和内容设计,同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建立高职思政教育模式。具体而言,将创新创业时代理念融入至思政教育教学活动中,定期开展创新创业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机会,在此过程中,要以创新创业为指导,教师应注重有关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的思考,从而完善思政教学工作。在开展交流活动时,院校和教师要以互联网为载体,从技术应用层面将思政教育目标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相融合,进而在高职院校教育系统中使二者成为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在教学目标上,思政教育主要面向学生创新创业时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则是采用实践形式对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以此实现教学目标的融合;在教学体系上,充分发挥互联网社交平台的交互式作用,强化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实时掌握教育进度与问题,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坚持思政教育相关理论于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理论指导地位,使其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创业理念。最后,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进一步细化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及时补充最新理论知识和案例,提高思政课程模式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进而逐渐形成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长效机制[3]。
5.2结合现有资源创新高职思政实践平台
为实现高职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充分融合,高职院校还可以根据现有系统资源创新高职思政实践平台,加强知识理论和实践教育的结合性,扩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空间。比如,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利用思政实践平台,增加其创新创业板块,为学生提供便利。教师可以建立创新创业辅助微信群、QQ群等,学生有需求、有问题可以直接线上联系,教师为其提供实时咨询服务,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实践问题。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重点放在知识点讲解上,之后利用在线多互动方式使用实践平台要求学生根据当前行业难点问题进行线上语音讨论等,激发学生主动能动性,围绕汽车行业展开创业讨论,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格局,一方面促进学生掌握思政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提高其创新创业意识。同时定期开展创新创业相关讲座活动,一方面将最新创新创业知识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平台与机会。此外,还可以将该平台应用于课堂教学,利用平台丰富创新创业案例开展教学工作,要求学生分组分析案例并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亦或是利用互联网使用线上动态化教材,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等,充分发挥线上教育资源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5.3加强校企实时互动
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时,还要在原本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合理提高企业话语权,让企业感受到重视,进而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促进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融合。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基于汽车学院创新创业实践与相关企业之间成立专业沟通部门,为双创实践的开展和思政教育的优化提供意见交换空间,避免信息不对称性。在对汽车学院思政课程融合调整与重构时,尊重来自企业的建议,进而将行业内容融入至课程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于思政课程的融合深度,提高课程创新性、实践性和有效性。其次,邀请企业员工前往院校开办讲座,挑选优秀思政教师前往企业定期任职,进而使思政教师更为准确的了解汽车行业、相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发展方向,不断更新思政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准确、有效的就业指导。最后,基于“互联网+”构建模拟向上实践平台或基地,在企业和院校的共同作用下,为学生提供真实虚拟实践空间[4]。
5.4落实健全的实践成果保障机制
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于高职思政教育过程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正确就业观念、创业观念的前提下逐渐形成并发挥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动力,使其勇于面对挫折的同时,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顺利过渡身份。因此,在进行二者融合时,应围绕教育目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注重课程成果的转化与保障,正确定位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政教育,从而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可靠制度保障。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针对汽车学院相关创新创业活动给予学生合理的支持与鼓励,并在入学时就根据学生学情、就业目标等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每学期结束后实时调整就业规划,并根据学院专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多提供学生汽车相关创新创业实践。与此同时,为满足学生学分要求,高职院校还应对学分机制进行调整,比如允许创新创业成果或是创新创业竞赛名次可以转换为学分,提高学生参加此类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和院校要不断推进思政教育体制改革,结合最新政策正确定位思政教育,强化其导向作用,进而以创新创业为核心完成学生的成果保障机制。另外,汽车学院教学内容颇多,为打开学生发展思路,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树立互联网营销思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学科交叉教育,比如市场营销、新媒体等,不断提高学生的互联网思维水平,让学生在具有较高思想政治意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较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必要情况下,高职院校还可以允许学生调整学业,比如保留学籍等,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保障。
6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深入融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因此,在“互联网+”视域下,应利用互联网促进课程融合、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和保障机制、加强校企实时互动等,从而提高融合深度与速度,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雨锦,王春宝,王媚.高职院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探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6(2):66-69.
[2]高聪聪,张博峰,郭忠庆.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高职"汽车电脑与总线技术"教学模式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1,46(16):222-224.
[3]余蕾.高职院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以长江职业学院机电汽车学院部分专业为例[J].科技资讯,2020,18(25):116-117,120.
[4]赵新宇."双高"背景下高职学院思政理论课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14):230-231.
作者:贾颖慧 刘夏冰 单位: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互联网+教育环境备课策略
- 下一篇:创新创业教育怎么融入思政课
精品范文
9创新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