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残留在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影响
时间:2022-09-08 09:17:11
导语:兽药残留在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人们对兽药的研发和使用,动物性食品安全面临危机,规范兽药的使用范围以及用量,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才有利于动物成长。本文主要探讨兽药残留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影响,旨在提供参考。
关键词:兽药残留;动物性食品安全;影响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也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现阶段,在食品安全中,兽药残留已然成为影响广泛、具有争议的话题。这个问题既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也关系到畜牧、兽医、兽药等产业的经济利益,并且关系到国家的经贸往来、国际形象。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兽药残留是指动物体内、可食性产品中积累、储存兽药;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兽药残留是指动物体内、可食性产品中积累、储存化学物。兽药残留是存在于动物用药中的普遍现象,也是一个特殊情况。
1兽药残留的主要环节
1.1喂养环节
在喂养家禽家畜时,为了促使它们快速成长,通常喂养某些违禁的兽药,如瘦肉精等。正因为这些药物的支持,导致家禽家畜生长更快,但也存在兽药残留问题,不仅影响动物性食品的质量,也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或者监管不到位,导致养殖者持续使用兽药喂养,更加无法杜绝兽药残留,给原本混乱的喂养环节增加了更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动物性食品质量堪忧,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可以达到祸国殃民的地步。为了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应对其喂养环节进行严格规定,尽量降低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的问题,进而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
1.2检验环节
在检验动物性食品时,应对其兽药残留进行检查,根据相关规定,合格才能放行。但因为相关法规不够健全,导致检验环节过于简单,没有严格把控,进而影响检测结果。同时,相关检测人员没有参与培训,专业能力有限,导致检测意识淡薄,通常是走个过程,不会特别严格,导致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现象屡禁不止。另外,因为兽药残留或多或少存在动物体内,导致检测人员掉以轻心,认为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因此,也就没有那么重视检测工作。为了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应对检验环节有所规范,尽量把控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的问题,进而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1]。
1.3销售环节
在销售动物性食品时,销售人员还会添加化学药品,致使动物性食品更加美观或增重,导致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严重,不仅影响动物性食品的口感,也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应对其依法取缔。同时,因为销售人员缺乏法律意识,为了提升销售量或者销售额,藐视法律的存在,对法律不管不顾,做出违法行为,甚至面临牢狱之灾。
2兽药残留的主因
2.1使用抗生素
在药物性添加剂中,不管是抗生素,还是激素,因为带来较大的商业利益,促使人们对药物作用的观念有所改变,对动物的生产性能进行提升,使其逐渐发挥动物药品的功能。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抗生素不仅成为动物日粮的成分,也作为动物饮水的成分;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大部分家禽、家畜使用抗生素,导致一半的抗生素用于非治疗性目的。
2.2忽视休药期
美国FDA调查结果显示,忽视休药期,可能导致食品残留超标。现阶段,由于集约化饲养,某些用疫苗无法预防的传染性疾病威胁畜群的健康。因为从现有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从环境中清除病原,也无法从畜群中清理病原,可以施加一定的药量,对它们的繁殖进行控制,避免使其暴发。因此,养殖者基本忽视休药期,导致畜群身处危险之中,无法实施休药期,导致出现兽药残留的超标问题。
2.3使用违禁药品
现阶段,不管是氯霉素,还是克伦罗特,成为药物添加剂,既能发挥抗病的作用,也能发挥抗生长的作用。因为他们存在残留毒性,各国也开始在畜牧生产中禁止这些药物。但部分商人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仍将违禁药品应用于畜牧生产中。所以,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制定国家残留监控计划,尽量避免使用违禁药品。在国内,这项工作也在陆续开展,但因为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市场监管不够给力,在畜牧生产中,依然可见违禁药品。
2.4其他原因
除了前三个因素之外,还有其他因素。既有饲料加工导致交叉污染,也有非靶动物用药,还有动物个体代谢差异。
3兽药残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1急性毒性作用
动物吸收药物之后,在动物体内的特定部位残留,但动物对残留药物具有耐受性,所以,但兽药残留动物体内,动物不能表现异常情况;但药物被人吃进体内,肯定容易中毒。比如,体内残留克伦特罗,容易引起急性中毒。克伦特罗中毒事件,屡见报端。
3.2慢性毒性作用
在动物组织中,药物残留相对较低,每人每天从动物产品中吸收药物,不足以引发中毒现象,急性中毒的可能性也不高,但如果长期摄入,可能产生慢性中毒。四环素类药物结合骨骼的钙,不仅抑制骨骼的发育,也抑制牙齿的生长,甚至可能导致畸形;在动物试验中,使用喹乙醇、硝基呋喃、咯硝哒唑,显示三致效应。氟喹诺酮类具有光敏作用,在真核细胞内,个别品种显示致突变作用。氨基糖苷类既有链霉素,也有庆大霉素,还有卡那霉素,容易损坏前庭、耳蜗神经,导致听力下降。不管是部分碱性药物,还是部分脂溶性药物,由于分布容积较大,容易导致积累、慢性中毒。比如红霉素、泰乐菌素,既导致肝损坏,也导致听觉障碍。链霉素可能导致畸形。氯霉素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原因不仅与使用剂量有关,也与使用次数有关。在长期给药中,磺胺二甲基嘧啶可能导致啮齿动物发生甲状腺增生,并可能形成肿瘤。离子载体类抗生素不仅影响细胞的离子分布,也影响细胞的能量代谢,导致细胞产生毒性,不仅心肌敏感,膈肌也敏感[2]。
3.3特殊毒性作用
在食品中,激素残留影响青少年发育。在长期摄入雄性激素之后,打破人体的激素平衡,男性不仅容易出现睾丸萎缩、胸部扩大,也容易出现早秃、肝肾功能障碍,还容易出现肝肿瘤;女性既容易出现月经不调、肌肉增生,也容易出现毛发增多现象。在长期摄入雌性激素之后,打破人体的激素平衡女性容易出现性早熟、抑制骨骼、精子发育,也容易致癌,还可能导致女性的生殖器畸形,甚至是癌变。
3.4诱导耐药菌株
亚治疗剂量使用抗生素既可以产生耐药菌株,也可以扩散耐药菌株,还可以维持耐药菌株,已见相关资料报道。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借助基因诊断技术,产生动物耐药菌株之后,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实际上,不管是兽用抗菌药物的应用范围扩大,还是其种类增加,细菌也会持续产生耐药性。比如,鸡沙门氏菌,自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存在37%的二耐菌株;自从70年代以来,四耐、五耐菌株占有60.5%;自从80年代以来,五耐、六耐以及七耐菌株占有83.7%。这些耐药菌株既可能影响兽医临床诊断和治疗,也可能影响医学临床治疗,并缩短药物的市场寿命。
3.5干扰肠道菌丛
在食品中,抗微生物药物残留可能对肠道菌丛产生干扰,使得肠道的生物屏障被破坏。即使目前为止没有直接证据,但危险性尤为显著。
4兽药残留的控制策略
4.1健全法律法规
目前,法律法规不够衔接,与国际上相关规定无法接轨。对药物残留管理进行立法,在法制管理的过程中,纳入兽药残留监督与控制,使其依法依规运转,落实对药物残留进行监管。首先,改变多部门管理的局面,健全管理机制。对兽医体制进行改革,落实兽医制度,对兽医责任制进行建立,对授权兽医计划进行发展,从动物产品安全管理体系过渡到动物饲养环节。比如,由卫生部门管理相关问题,其他部门不要参与其中,这样方便监管以及问责,免得既无法监管药物残留问题,也无法解决药物残留问题。同时,在动物性产品中,不管是动物性产品,还是兽药,都要规定合理的残留量,采用立法的方式,对监管标准进行确认。比如,国家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体系,并督促相关领域贯彻执行,确保兽药残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4.2引进药物残留分析方法
在动物性产品中,药物残留分析方法对药物残留进行有效控制。所以,首先,筛选性多残留分析技术既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也有灵敏、便携化的特征。比如,筛选某种兽药残留物质,对动物体内准确定位,快速筛选相关问题,确保兽药残留得到检测,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免得进而销售环节,最后进入人们的身体,进而影响人们的健康。其次,联合技术高效又灵敏,比如LC-MS,在分析的过程中,既有自动化,也有智能化,对分析效率进行提升,进而节省分析成本。比如,对动物体内的兽药残留进行分析,采用自动化、智能化以及传统分析法,确保分析结果更加快速、准确,进而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因此,引进药物残留分析方法,总结相关经验,提升动物性食品安全,既有助于解决兽药残留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兽药残留监管问题[3]。
4.3完善原料环节的GMP、SSOP在应用
HACCP体系时,国内出口食品企业在控制微生物方面,不仅可以控制生物危害,也可以控制物理危害,但较难控制药物残留等化学危害。那是因为国内尚未完善原料环节的GMP(良好生产操作规范)、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所以,采用HACCP体系,对动物性食品的药物残留具有显著作用。首先,在食品生产的过程中,应完善原料环节的GMP、SSOP。对规模较大的动物性食品、相关原材料的企业,采取GMP认证制度,并对产品发放合格证。比如,在生产过程中,检查原料是否符合喂养标准,或者控制喂养数量,避免动物体内产生兽药残留,进而导致动物性食品存在安全隐患,不仅不利于动物性食品的生产,也不利于人们的健康,进而导致动物性食品生产大打折扣。同时,鼓励企业发展绿色畜牧业。比如在喂养动物时,使用无公害有机物或者新鲜蔬果,确保动物体内减少兽药残留问题,使其成为有机食品,进而促使人们健康发展。因此,完善原料环节的GMP、SSOP,注重生产环节,提升动物性食品安全,既有助于解决兽药残留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兽药残留监管问题。
4.4完善药物残留控制管理体系
对药物残留控制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有助于提升药物残留检测工作。首先,组建独立专管部门,既要引进技术,也要培训人员;比如食品监管部门,对其进行检测或者监督,使其具备使用条件,才能确保人们身体健康。其次,研发快速检测方法,对检测工作的效率进行提升。比如,研发相关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针对某些兽药进行检测,使其快速现形,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再者,投入基层单位检测力量,既要配置实验室,也要配备检测仪器、设备,还要配置检测试剂,建立与之匹配的监控制度,并建立失控时的纠正对策。
4.5提升新型产品开发投入
针对兽药残留的解决问题,首先,规范使用兽药,强化监管力度;比如有关部门应介入检测工作,根据抽查结果,督促养殖者规范使用兽药,以免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其次,既可以开发无残留的兽用药物,也可以开发对人体无害的兽用药物,还可以研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当前,已经研发某些兽用药物。既有益生素、寡聚糖、中草药,也有糖萜类、酶制剂类,还有氨基酸类、小肽类。这些既可以提升动物的免疫力,也可以减少疾病,并且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也不会产生毒副作用。然而,作为新型药品,在投入使用前,应充分论证、验证,不仅要确保其对人体无害,也要保证其对人体无公害。有关部门不仅要落实投入措施,也要实行鼓励投入举措。在多方努力下,开发新型产品,将其投入使用,使其发挥重要作用,减少动物体内兽药残留问题,有效达成新型产品研发和投入目的,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因此,提升新型产品开发投入,减少兽药残留,提升动物性食品安全,既有助于解决兽药残留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兽药残留监管问题。
5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医药水平提升,兽药也开始流行于动物喂养领域,虽然治疗了动物的疾病,但也造成兽药残留的问题,有待认真解决问题,才能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兽药残留是动物性食品安全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确保动物性食品更加安全。为了顺利推进动物性食品安全,应建立健全相关法规,规范动物性食品生产、检验、销售环节的相关行为,尽量控制兽药残留问题,有待规范各环节的程序,确保动物性食品更加安全。兽药残留危害人类,结果也较为严重。兽药残留的原因也较为明确,也可以得到控制。同时,实施控制兽药残留,属于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有法律法规、管理体系,也有技术标准以及研制、生产、使用药物,还有食品、环境监测。就理论、技术而言,不仅要建立残留分析方法,也要制定兽药残留标准。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对兽药的生产使用管理进行提升,迫切需要提升动物性食品的安全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朱爱民.兽药残留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影响[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12):2.
[2]杨李.基于统计分析下兽药残留对动物性食品安全影响的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9(27):167.
[3]阿力腾才斯克,萨仁高娃.兽药残留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及控制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6):146-147.
作者:赵银杰 卢业宏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上一篇:柔性化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 下一篇:心内科门诊患者的效果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