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专业传统工艺课程建设研究

时间:2022-09-07 09:02:14

导语:服装专业传统工艺课程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服装专业传统工艺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以研究课程思政为切入点,探究中国传统服装工艺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思政;服装传统工艺;应用型课程

高校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加强新发展阶段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与内容。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神,运用现代思维进行有机转化,注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将技艺加以创新性应用,使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服饰融入现代时尚生活而更具生命力。高校服装专业教学需要坚定学生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和对传统的坚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我在思政背景下建设了一门浸润传统服饰文化底蕴的传统技艺与时尚创新的工艺课程。我院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艺工结合,以工为主”,本课程的整体设计着眼于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线的传统课程模式,以具体的项目制任务为载体来设计教学过程,任务设计秉承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从单向到综合循序渐进,注重传统工艺传承,注重产教创融合,建成以工作化过程为特色的教学模式。

一、课程建设目标

1.加强课程团队建设团队成员为一线任课教师和大型企业技术骨干,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行业企业经验,团队成员将针对“传承和发扬服装传统工艺”的课程目标进行探索与实践,通过教研活动和产教融合的开展,提升双师型教师技能水平,提升项目申报率、专利申报率、论文发表率。2.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库能够体现最新的服装制版和工艺技术的教学研究成果。将《中国服饰传统工艺》课程的主要理论与实践教学全部录像上网,实现学生自主网络学习。3.教材建设根据来自于教学一线的真实教学情境和典型案例分析进行教材建设,将主流产品、主流技术、主流工艺融入教材中,让学生感受所学内容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他们学习、实践的热情和探索、创新的激情。4.产教融合将创新意识、文化传承、科学观、生态观、人文素质、可持续发展等引入课程,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创新,与企业联合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开发,遴选适合产教融合的教学内容,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共同进行服装产品开发,建立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中国服饰传统工艺》课程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同时与我院旗袍学院合作,邀请旗袍学院主理人江苏省苏派旗袍推广大使开设讲座,同时也承接旗袍学院合适的项目,让学生开拓眼界并且得到更多的锻炼。5.创新创业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服装专业竞赛以及企业真实项目训练,实施情境化服装传统工艺教学,强化传承与创新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主动自我构建知识体系,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

二、课程建设思路

本课程立足于传统文化思政教育,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手工艺融入课程体系,在保持其历史精神和深厚的精神内涵的同时,融入新材料、新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传承非遗技艺的精髓,坚定学生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和对传统的坚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传统的以学科知识结构为逻辑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在教学中坚持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任务课程化为基本原则。在教学中根据我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服装企业提供的岗位要求和技术标准设计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和课时数来确定学习领域的内容,并建立“过程、能力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评价标准,保障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

三、课程建设内容

1.搭建教学项目的框架对《中国服饰传统工艺》课程的内容框架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方式”的重构,课程由七个项目组成(如图1),每一个学习情境由易到难推进,技术要求逐步提升。2.确定学习实施步骤的标准(1)具有轮廓清晰的学习任务,有思政教育内容,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2)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特定传统服饰教学内容;(3)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4)引入企业相应岗位的技术要求和标准;(5)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6)学生自己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7)具有一定难度,不仅是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对传统工艺进行继承和创新;(8)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和学习方法。3.形成课程的特色请工艺大师开设讲座,与学生近距离接触,向学生传授传统工艺文化,使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手工艺,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服装设计的创新实践中。坚守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养成教育”,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反之,学生也能为传统技艺注入新鲜血液,将流行时尚和现实趣味带进传统技艺中,通过应用型课程的项目教学让二者相辅相成。以特定任务为项目,以实训车间为情境氛围,基于工作过程典型任务转化知识技能,整合纸样与工艺技术,教学过程理实杂糅、直观演示和抽象知识交错呈现,环节紧扣,具有教学内容连贯性、理实高度衔接性,深化对实际生产过程的理解,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凸显学生实操能力和职业专业技能培养。

四、课程案例———水乡服饰传统工艺提取

我院地处苏州周庄,周庄作为江南古镇是一座璀璨的千年圣地,是吴越文化和江南文化的汇聚地,为此本课程组织了一次“探寻吴文化”的活动。学生从中了解到水乡服饰是在其“稻作文化”———以水稻种植为中心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下,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八件套”服饰(如图2)———包头、肚兜、拼接衫、穿腰束腰、作裙、大裆裤、卷膀、绣鞋。水乡服饰在用料、裁剪、缝纫、装饰等方面都极其讲究,于是我们将收集的图片和材料进行了汇总和提炼,总结出镶拼、滚边、嵌条、褶裥、纳、绣、带饰、纽襻等传统工艺。在了解了水乡服饰的工艺特点以后,组织学生进一步研习工艺方法,通过分组对水乡服饰工艺进行重点分析,并将工艺步骤记录了下来,进行了整合、提炼、分析与研究,记录复原了水乡服饰的制作过程。总结出苏南水乡妇女服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其滚、镶、嵌的装饰工艺又是特色中的特色。通过引导,学生整理出统一规范的“水乡服饰滚、镶、嵌工艺制作方法列表”,我再将其融入到《中国服饰传统工艺》课程教学中去。

五、结语

现如今,中国传统服装元素已广泛渗透到国潮服装设计中,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品味,以此继承和推进了传统文化。在思政背景下《中国服饰传统工艺》应用型课程的建设,为培养高质量的服装专业人才服务,为继承和创新传统手工艺服务,为提高服装工艺生产质量服务。希望有一天,我们不可替代的含有传统服装基因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畅销全球,让全世界人民感受到我们的民族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徐长琴,刘洁聪,郑培心.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思考[J].山东纺织经济,2020(04):51-52.

[2]唐淑娥.服装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J].西部皮革,2020,42(04):128.

作者:叶蓓 王巧 单位: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