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型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2-09-06 09:28:01
导语:高校新型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该文以新工科的时代内涵为切入点,分析了企业转型过程中人才需求的特点,研究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吉林省内三家企业为对象,结合实际提出快速适应性人才培养思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建设、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实战技能培养、以交叉融合为导向的知识能力培养。通过跟踪调查结果,验证了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
关键词:新工科;适应性人才;培养;高校
作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而面向先进制造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是迎接这一历史性挑战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从新工科的时代内涵入手,分析企业转型过程中人才需求的特点,研究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吉林省三家转型升级企业为调查对象,结合实际提出快速适应性人才培养思路,并通过跟踪调查结果验证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
1新工科的时代新内涵
“新工科”的“新”具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即新兴、新型和新生[1]。“工科”是指高校的工程学科,“新兴”是指全新出现的学科领域,如半导体材料转化出的精密芯片技术、石墨烯材料催生出的超导元件技术;“新型”是对传统学科进行的转型升级,比如传统的机械学科正向人工智能领域转化;“新生”是指由多个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交叉复合学科,比如动植物学科与机械学科交叉形成的仿生学科等。学科一般是在人类对已有技术领域进行概括归纳后形成的系统性认知,具有历史阶段性。然而,社会发展往往超前于学科认知,因此,新工科的设置必须具有时代前瞻性,应该代表最新的产业发展方向[2-3]。
2企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特点
随着人工智能和先进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崛起,各领域的交叉融合不断加深,企业转型对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持续旺盛。企业转型升级通常涵盖三方面要素:一是创新能力升级,即研发能力、生产方式、新材料和新工艺升级;二是管理效率上的升级,旨在优化升级管理制度;三是节能减排的升级,旨在降低能耗,充分利用绿色及可再生资源。为保障吉林省内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人才供给的顺畅,吉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2.0版)》,对人才激励政策做出全面阐述[4]。笔者以吉林省三家企业为考察对象进行跟踪调查。此三家企业均为高新技术企业,且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分别从事轨道车辆零部件制造、汽车整车设计和建筑施工设备研发。通过跟踪调查发现,企业需求的新型人才主要有八个方面特征——有系统性知识、有强烈进取心和责任感、有较好的组织才能、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有较强的表达和交流能力、有创造性、有积极的人格、善于学习。针对上述八个特征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图1),包括技术创新能力、问题处理能力、项目实践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从而将一系列素质和能力整合起来,构成适应性人才胜任力的典型特征。在企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提高人才的岗位胜任力,是提升人才适应力的决定性因素[5]。
3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3.1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建设
结合企业和行业的特点,分析企业未来所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有目标、有侧重地开展在校学生培养,缩短企业人才培养周期[6]。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为例,课程设置除了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以外,还包括专业拓展课程。通常情况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经过了多年教学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些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适应企业岗位工作的知识储备。专业拓展课程则更侧重企业实际需求,在教学科目、内容等方面不断调整变化,难度高、实践性强,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企业的产品升级和技术转型做出快速调整,需要学生具备开发、试验和数据分析的能力,要求学生既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3.2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实战技能培养
调研的三家转型升级企业虽然生产方式不同,但都遇到了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系统运用效率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浪费了大量资源。该系统的核心思想是“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精益生产”即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常规生产,通过流程再造消除不合理环节;“敏捷制造”是指通过特定流程有效调集企业资源,实现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调整[7]。企业ERP效率的提升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人、机、料、法、环”生产管理五要素的有效衔接,初入工作岗位的高校毕业生对此会感到茫然无措。因此,掌握探究问题和分析原因的方法尤为重要,这是培训技能建设的核心内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均开设了拓展课程模块,要求学生结合企业实际的ERP案例进行问题分析和原因排查。通过问题树法或鱼骨法查找导致问题的初步原因,利用思维法则确定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采用“相互独立、完全穷尽”法则,即MECE(MutuallyExclusiveandCollectivelyExhaustive)法则,利用“排除法”和“5问法”锁定问题的关键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上述方法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在岗位工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3.3以交叉融合为导向的知识能力培养
新工科具有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特征,因此,新工科人才应当具备跨学科的交叉协作能力[8],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具备科学性和前瞻性,不断打破学科边界。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要求学生既掌握常规电路原理,熟悉机械结构,能够编写控制程序,又了解常用材料的力学特性,具备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培养学生的交叉融合能力,首先要优化课程设置,依托培优班、实验班和公选课等平台,建设跨学科、跨专业的智能制造专业课程,积极支持不同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资源共享,允许和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院选修相关课程。其次,以基础和前沿相结合、系统与拓展相结合的原则,从多学科挖掘教学素材,更新完善教学内容。最后,转变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转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相互协作,使学生个体成为合作主体。
4新型适应性人才培养成效
4.1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明显提升
自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成为试点以来,我校在三届毕业生中连续培养了50余名新型适应性人才。他们在工作岗位中成长速度较快,其中两名毕业生就职于吉林省的一家汽车设计公司,即本文跟踪调查的三家企业之一,并参与红旗车的整车研发项目,已成为该企业支撑转型升级的骨干力量。其他毕业生分别就职于浙江、江苏和广东的民营企业,部分人员能够带领团队参与并完成产品试制的全过程,正快速成长为企业核心人员。
4.2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断增强
依托新型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均得到明显提升,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得到锻炼,智能制造专业团队已成为学校科研创新的关键力量。学生参与设计的“电子调光台灯”获2021年度吉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其他参赛作品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吉林省赛区中荣获一等奖5项和二等奖3项。
4.3就业率和好评比例显著提高
我校近三年的就业率为82.7%~85.6%,其中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作为试点培养的新型适应性人才就业率在2021年达到100%。这些新型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深受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阿尔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美的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的欢迎,同时还有数名毕业生被中职学校录用为实习指导教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5结语
新工科背景下的快速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岗位强化能力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9]。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切入点,同步开展师资队伍、学术能力和人才培养三方面建设,探索新型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毕业生知识推理、综合运用、技术创新和沟通交往等各项能力,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动力,也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26-35.
[2]梁丽华,朱雪,陈莎莎,等.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规格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1(9):69-72.
[3]文进,赵春霞,陈海霞.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21(9):21-23.
[4]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省委省政府印发《若干政策措施(2.0版)》[EB\OL].(2021-02-28).
[5]程丹,聂树树,桂庆.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经理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8):74-75.
[6]林健.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传统工科专业转型升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4):1-10,54.
[7]刘树华,鲁建夏,王家尧.精益生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8]孙和军,王海侠.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J].大学教育,2016(12):120-121.
[9]朱恒伟,张琦,马洪新,等.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汽车教育,2019(22):208-210.
作者:王兴宇 杨卓娟 苑恒轶 李毅 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上一篇:腕管综合征中医传统疗法治疗研究
-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方向建设与人才培养探讨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