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探讨
时间:2022-09-05 11:15:54
导语: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粤西古村概况
粤西地区古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点。当前,粤西地区古村落整体分布较为集中,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著名的粤西古村如阳江地区古村落等分布在粤西地区,在当地独特的自然气候和生产生活环境中发展形成。这些古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或依山傍水,或临靠海边,其功能也有所不同,或是为了抵御山匪而修建,或是为了方便渔民的生产生活而修建,大体来说与当地的历史环境与人居特点紧密相关。以八坊村为例,其具有集建筑、美术和民俗于一体的独特文化价值。八坊村地处茂名信宜市镇隆镇,地势平坦开阔,村内有八座牌坊,民居连绵成片,规模较大,村内有名的大洪国王府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村中的建筑造型古朴,有着繁复美丽的装饰,同时其合院式的建筑布局使得村落形成了精巧整齐的面貌,文化氛围浓厚。粤西地区的古村落群数量巨大,其在规划布局时严格按照一定的秩序,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契合。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粤西古村多用鹅卵石和蛮石,与当地景色相搭配,并装饰有各种自然植物,这种水、建筑、地形相结合的特点使粤西古村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当前,粤西古村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粤西古村的活化利用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粤西古村保护与活化利用现状保护现状古村落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孕育了深厚的民族和地域文化,是承载一代代人乡愁和美好精神向往的家园。粤西古村规模较大,有名的古村落数量较多,对其进行保护具有现实意义。从其保护现状来看,当前针对粤西古村的开发利用以保护为主,通过对域内的古村落进行收集整理并制定相应的村落名录,众多古村落得以在现代化的城镇建设和开发中被保留下来。由于部分古村落的建筑已经出现倒塌或无人居住的情况,因此在对其进行保护时,除了拆除部分建筑外,对于保存良好的村落民居应采取加固、更新等措施。为了在保护建筑群落的同时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不少古村落修建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如村民文化广场、公共厕所、马路等,在不改变村落现有文化结构和建筑特点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手段对其加以保护。但同时,由于保护的手段较为单一匮乏,且不少古村落地处偏远地区,出现了许多古村落的经济发展活力不足,许多建筑被村民自主拆除,并修建为现代化建筑的情况,还有一些古村落已经消失。从粤西地区古村落保护的现状来看,经费缺乏、古村落完整群落较少、保护程度不高、缺乏保障措施等仍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活化利用更新现状
在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上,围绕古村落保护的乡村建设和经济建设也在大力开展。当前,为了实现对粤西地区古村落的活化利用与更新发展,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合作开展对古村落的经济开发工作,其中一大创举就是对古村落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以及研发特色周边产品。一方面,古村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加快对古村落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后,村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其以村民自主创业和招商引资为举措,发展特色旅游业,并与当地的生产生活特点相结合。如大澳渔村、泥沟村等古村落的开发利用,它们分别以特色渔业和侨乡文化为指引,与本地特色的民风民俗相结合,打造了集特色民宿居住、文化旅游、特产销售等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另一方面,粤西地区范围广泛,有着丰富的古村落种类和文化内涵。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古村落的常态化保护,可以以特色民宿文化为中心,在充分考察当地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建设博物馆、文化馆等形式整合和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粤西地区古村落是粤西地区建筑和民俗文化的重要代表,必须做好对其内涵的传承和发扬工作。只有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工作理念对相关文化资源进行活态开发利用,才能确保粤西地区古保护策略
1.增强保护意识,引导原住民回流
对古村落建筑进行活态开发利用,必须要增强保护意识,并进一步引导原住民回流。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服务与号召能力,深入基层一线,对古村落村民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和保护古村落意识教育活动,鼓励当地居民减少对民居建筑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改善居住环境,主动参与政府主导的文化资源开发活动。村民要认识到古村落的特殊意义,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原住民回流建设家乡。如不少古村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村民可以依托当地的文化优势,发展特色旅游和服务业。
2.建立保护管理机构
对古村落要坚持保护优先的策略。要充分响应政府号召,以古村落居民和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为主力,协同建立保护管理机构,并加大相关的人力和维修资金投入,进而保护好古村落宝贵的文化资源。首先,要建立专业工作机构,落实管理责任。由文物部门牵头,当地村民对村内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登记和整合,形成相应的民居目录。如扶参村对村内的石牌坊、石桥、石碑刻、祠堂等进行登记管理,组建了一支由当地村民、乡镇干部和政府文物部门工作人员构成的文物保护小组。其次,古村落的不可再生性使得维护和修缮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大,除了政府财政拨款以外,还要吸引更多社会企业和爱心人士捐款,进而落实好对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并为后期的开发利用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3.构建旅游发展模式
粤西地区古村落民居的建筑造型独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艺术价值。粤西古村受自然环境和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文旅融合TheFusionOfLiteratureAndTravel民俗文化的影响,特产种类丰富,民俗文化多样,可以适当构建旅游发展模式,以特色旅游业为主导,兼有服务业、农业、加工业等各类产业类型,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发展动力。还可以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拨款下,适当对本地民居建筑进行加固和修缮处理,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招商引资,鼓励更多企业和商铺进驻,并联合本地的产业开发特色旅游产品。通过“一村一品”的形式深挖本地旅游资源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活化利用更新
1.村落肌理的保护与更新
部分粤西古村的经济发展缓慢,传统建筑相对保存良好,形成了较为整齐的建筑面貌。当前,在活化利用粤西古村,发挥其促进乡村振兴和建设作用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村落肌理的保护与更新工作。一般来说,要结合当地的建筑布局与村落构造进行分团化管理,如对村民进行分户管理,以5—6组为佳;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联通道路,不同的组团之间要形成联系。针对每组建筑民居,可以采取个性化的保护和开放利用方式,分别开展产业活动,从而在保护其特色风貌的基础上激活建筑群的经济发展活力。
2.建筑空间的营造与再生
为增强古村落的建筑功能,实现活化利用,应当适当对建筑空间进行营造和再生,从而升级建筑的综合功能,在不影响建筑原貌的基础上适应经济建设与开发的需求。粤西古村临山靠水,可以将沿河地区重点打造为休闲空间,营造品茶赏景、娱乐戏水的空间;将山地地区则重点打造为居住区,发展特色民宿业,在升级建筑功能的基础上提升其服务性能。还要适当对本地建筑进行更新和调整,加强对村落街道基础设施的修建,加强环境美化,如在街道两旁种植本地特色花卉植物。同时,要适当保留本地建筑装饰特色,统一风格,打造优美的村落建筑风貌。
3.对村落生态节点的打造
在对粤西古村进行活化利用改造的过程中,为充分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要做好对古村落生态节点的打造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对民居中的山、水、土地、村落进行生态结构的布置和优化。以梅州桥溪村为例,其原有明清时期修筑的众多客家民居,绿化环境以周边山林为主,同时兼有河流,因此其生态节点可主要集中于传统客家建筑、周边山林和河滨地带等。在构建生态节点的同时还可充分考察当地的经济产业特点,做到生态节点与产业经济相结合,塑造旅游品牌,在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
4.村落乡土文脉的激活
当前,本地居民外流,人口空心化是众多古村落存在的普遍问题。为提高古村落发展活力,为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更多人力资源,要主动采取措施,激活村落乡村文化的文脉,以便使特色古村落民俗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在充分采集古村落文物与建筑信息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构建文化展示馆,复活碉堡戏楼和祠堂等传统建筑,重新开展节日民俗文化活动。同时,为了打造乡土文化品牌,可制定乡规乡约,激发古村落村民的亲缘联系,从内部激发古村落文化的活力,激活村落的乡土文脉。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古村落不仅是重要的文化资源,还是广大农村人民赖以生存的精神文化家园,而在对古村落进行综合保护、活化利用与继承的过程中,对古村落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其保护和开发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孤立、静态化的保护。当前,由于与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历史传统相结合,同当代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结合,粤西古村的文化魅力得以凸显。在相关政策文件的支持下,研究和保护粤西古村的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坚持与粤西本地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灵活开展保护与利用工作,以实现对古村落的科学治理,在谋求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当地的文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芸.粤西地区古村落文化与遗产传承保护研究——以苏二村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1,42(05):67-69.
[2]黄叶凡,黄华明.粤西地区塘口古堡群保护与开发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05):8-9.
[3]车璐,彭慧蕴.基于空间句法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研究——以绵阳市魏城镇铁炉村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22,37(01):59-66+100.
[4]魏成,成昱晓,钟卓乾,等.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施与管理评估体系研究——以岭南水乡中国传统村落为例[J].南方建筑,2022(04):46-53.
[5]林立英.乡村振兴背景下福建黄田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2,42(04):130-133.
[6]黄义华,刘燕荣.深入学习乡村振兴、留住乡愁的重要论述——聚焦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金溪样板[J].河北农机,2021(11):105-106.
作者:雷芸 单位:湛江科技学院
- 上一篇:百合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 下一篇:共享时代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