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

时间:2022-09-02 11:24:16

导语: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

【摘要】民办高校在经营模式上是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为主,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持充分的资金流动性,这使得民办高校要努力规避较多的潜在财务风险因素,而实现财务风险的有效管控必须依赖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基于此,本文围绕财务风险管控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出发,阐述民办高校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探讨民办高校如何实现内部控制的优化和完善,旨在提高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的管控有效性,规避财务风险。

【关键词】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控;内部控制

一、财务风险管控及内部控制简述

财务风险管控主要是指单位为规避风险和实现既定的预期财务目标,对财务风险情况的有效评估,对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进行有效识别,在此前提下对财务活动进行调节和施加影响的管理行为。在财务风险的管控实践中,财务风险按照可控程度可被划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本文主要以可控风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于可控财务风险采用的管控方法主要有风险承担、风险回避、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等。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单位在内部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管控流程和方法,以确保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资产的安全完整性以及财务相关数据的真实准确性等。按照COSO报告的内部控制框架相关内容,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要素所组成。

二、财务风险管控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分析

从宏观来说,财务风险管控与内部控制之间保持着一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是财务风险管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执行都是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预期管理目标;二是内部控制机制对于财务风险管控的有效性具有促进作用,内部控制中的内部牵制以及内部监督等制度和流程的有效执行能够实现对大部分财务风险因素的提前防控,将其控制在单位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三是财务风险管控是否有效可以形成相应的反馈信息传递至内部控制机制,推动内部控制根据反馈及时进行优化和完善。对于一个单位来说,研究财务风险管控视角下的内部控制机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充分利用财务风险管控与内部控制之间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实现财务风险管控有效性和内部控制机制的双提升,从而为单位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二是能够有效改善单位资源的应用效率,结合财务风险管控来对内部控制机制进行优化,从风险管控的视角对单位所拥有的财务资源进行科学运作和统筹规划,客观上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能够为单位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保障,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来改善内部控制机制,有利于单位利用内部控制的监督牵制作用和财务风险的有效防控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单位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从而为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财务风险管控视角下民办高校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的识别

结合民办高校的具体财务活动以及财务风险成因,可将其面临的财务风险具体识别如下:一是财务环境风险,即财务环境主要与民办高校的组织架构、制度建设以及财务决策机制等内容相关,一旦这些因素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来保障,那么在开展财务活动过程中势必会因财务环境不健全而发生财务风险;二是筹资风险,即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实现扩大规模势必要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来源仅仅依靠内部办学积累,效率不高,因此筹资是民办高校财务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在筹资过程中,负债规模和长短期负债结构比控制不佳会影响学校的偿债能力,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三是经济活动风险,经济活动的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预算、采购、收支、合同等具体业务流程中因管控约束不严而产生的潜在不确定因素;四是资产管理风险,资产是民办高校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维持持续稳定运营的核心资源,资产管理机制不完善,民办高校不仅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财务风险管控视角下民办高校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因内部控制环境缺陷而引发财务风险。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是推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被有效执行的关键,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缺陷,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务风险管控的效果。从高校的实践来分析,当前民办高校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是内部控制意识不足,即多数民办高校虽然按照要求制定了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但是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存在对高校自身运营管理流程等梳理不详细,没有找准关键风险点和控制点的现象,由此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全面覆盖学校的所有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另一方面则是对内部控制牵制机制的运用方面有待提升,主要是体现在授权审批制度方面,部分民办高校在授权审批制度制定时没有充分运用内部牵制制约原则对授权审批进行横向和纵向约束,因此在内部控制具体执行时出现了“内部人控制”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通过授权审批来进行控制的预期目标。2.因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而增加了财务风险发生的机率及其破坏程度。财务风险是民办高校面临风险中的主要一种,而风险评估机制是内部控制五要素之一,因此风险评估机制健全与否与财务风险管控的有效性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在实务中,民办高校的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缺乏风险的识别方法体系,即多数民办高校在对包括财务风险在内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时多以管理层以及相关业务人员的主观定性判断和预测为主,较少结合层次分析法、多元线性分析模型等对风险进行客观、量化的识别,风险识别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不足;其次是在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时,没有从高校整体出发进行统一规划来制定体系化的应对策略机制,而是在发生风险时被动采取具体措施,风险应对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最后是缺乏风险预警机制,风险的科学预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事前风险管控,降低其发生概率,但是在实践中,多数民办高校尚未结合自身的风险数据以及潜在风险因素,设计系统化的预警指标体系来对风险进行事前预警,风险的事前防控能力薄弱。3.因内部控制活动不够细化而引起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活动与民办高校的具体业务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具体业务的相关控制流程和方法是否具体、精细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内部控制管控的有效性,最终会反映在财务风险管控效果上,在实际工作中民办高校的内部控制活动不够细化主要体现在:关于各项具体业务的流程设计不精细,没有结合每项业务的特点进行精准的风险点和控制点识别。以预算管理为例,预算管理是民办高校在运营管理过程中较为常用的管控途径和方式。在实务中,部分高校在预算编制环节因编制内容不全面、预算无法精准囊括预算年度的所有经济活动、预算编制普遍采用基数加增长的方法进行编制、预算编制审核形式化等问题而造成预算编制结果偏离实际过多,在后续执行过程中缺乏刚性约束力和有效考评,且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缺乏较为严格的审批流程,由此导致预算的执行过程没有严谨科学的内部控制措施,预算预期目标无法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民办高校资金流、偿债能力等财务状况发生较大波动而产生财务风险。4.信息沟通不足引起财务风险管控效果被弱化。财务风险的有效管控必须依赖良好的信息沟通与传递,在运营管理过程中,财务风险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信息与沟通不足而引起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进一步增加各种利益博弈,由此而产生财务风险。民办高校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信息与沟通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信息与沟通的渠道不畅,不同业务流程和业务模块之间的数据信息在需求标准和传递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业务端数据缺乏传递至财务端和管理端的良好渠道,由此而产生了信息孤岛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最终引起财务风险管控效果的弱化;另一方面则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限,信息化仅局限于主要业务流程和财务管控等相关活动,业务流程的最基础部分往往难以做到信息化的全覆盖,而这些部分却是后续各项数据信息的关键来源,信息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这也是因信息与沟通不足而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

四、财务风险管控视角下民办高校内部控制优化和完善策略

(一)确立基于财务风险管控的内部控制优化思路、目标和基本原则

1.优化思路的明确。财务风险管控视角下的内部控制体系最终的落脚点仍是内部控制机制,只不过它的侧重点是财务风险管控,因此在实践中仍应当以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作为民办高校内部控制优化的总体框架,并在将财务风险管控的目标、具体风险因素、财务风险管控制度及流程等内容根据对应要素融入其中,以此来达到以内部控制体系优化推动财务风险管控有效性提升的最终目标。2.优化目标的重新确立。按照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优化目标包括保障运营管理的合法合规性,确保资产安全完整,为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性以及经营效率的提升提供保证等,而财务风险管控则主要是为了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及经济损失最小化,因此在对民办高校内部控制机制进行优化时应当将财务风险管控目标融入其中。3.优化的基本原则。要实现财务风险管控视角下内部控制机制的优化,应将相互制约原则、协调配合原则、岗位责任原则和审慎独立原则作为优化的基本原则。

(二)针对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可采取的优化措施

1.以财务风险管控为导向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优化。一方面,是以财务风险的识别为前提,通过对民办高校历史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梳理出所有的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点,并在此基础上以财务风险的防控理念为指导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与高校的实际契合度较高,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则是要充分运用内部牵制思维,在制定授权审批制度时,要注重纵向和横向授权的约束和牵制,杜绝“内部人控制”现象,例如,针对“三重一大”事项的联签或者集体决策等。2.强化民办高校的风险评估要素。对于风险评估要素的强化可按以下步骤来实现:第一步收集民办高校自身的历史财务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同等水平学校的相关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多元线性分析模型等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形成财务风险因素清单;第二步是以清单为依据设计相关的财务风险预测指标,然后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形成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区间,以此为依据来对民办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衡量和评估;第三步是根据衡量和评估结果及其所处的预警区间,分别制定相应的具有系统性的财务风险应对策略机制。3.完善内部控制活动以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要想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活动以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关键在于将内部控制与各项具体业务流程形成有效的对接,通过强化业务流程的过程控制来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结合每个业务流程的财务风险隐患,扩大内部控制的管控范围,细化内部控制活动的具体内容,提高其覆盖面,对经济业务所有环节都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与监督。4.依托大数据和信息共享建立新型的信息沟通平台。要提高民办高校的信息沟通传递效率和质量,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建议其依托当前的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共享技术,将其与内部控制机制、财务风险管控措施等进行有效融合,以大数据技术收集和整合不同业务流程和模块之间的数据信息,并以标准化的形式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传递至信息沟通平台供相关人员使用,真正实现不同部门、不同管理层级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岛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利益博弈,实现财务风险的管控。

【参考文献】

[1]杨想.财务风险管控视角下的高校内部控制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11

[2]何沈唯.财务风险管控视角下的高校内部控制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1

[3]王荣娟.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11

[4]李子萍.民办高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以W独立学院为例[D].暨南大学,2020.05

[5]张燕林.财务风险管控视角下的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策略[J].中国产经,2022.02

作者:白海龙 单位:齐鲁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