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如何提升医学生就业能力

时间:2022-08-31 08:54:25

导语:新形势如何提升医学生就业能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形势如何提升医学生就业能力

【内容摘要】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社会就业竟争力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成了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就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毕业生;医学生;就业能力

随着我国青少年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每年毕业生数量呈稳步增加。据统计:2014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2015年人数达到749万人,2016人数达到770万人[1],2019人数达到了824万人[2],医学生也不另外,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一、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面临“二难问题”[2]。当今社会,一方面毕业生抱怨“就业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抱怨“招聘不到合适人员”。1.“一岗难求”。(1)“供大于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取消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毕业生统筹分配的政策,由原来的“包分配”、“铁饭碗”依赖等待模式转换成竟争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积极进取新模式。由于每年毕业数量的增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聘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聘用时研究生越来越抢手,专科生乃至本科生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有些医院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岗位,也能招来硕士生,甚至博士生,一些权威医院学历要求要985或211学校,甚至一些县级医院临床专业也要求硕士以上学历;还有一些附属医院和市级三甲医院招聘护士要求本科以上的学历,使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2)用人医院的就业歧视[3]。不少医院在招聘护士时要求身高在1.58米以上,且容貌较好,导致身材矮小的毕业生产生自卑心理,降低就业自信心。有些私立医院考虑到女性有孕期和哺乳期,为了降低成本,男女都可以从事的岗位,在聘用时男士占优势。很多用人医院在招聘时明文规定有医生资格证、护士资格证和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优先,无形中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增加了很大的就业竟争率。2.“一人难求”。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发生变化,就业价值取向功利化。(1)毕业生自身因素。当今大学毕业生都是“90后”甚至“00后”,随着时代的进步,他们的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都优越于“70后”和“80后”,导致他们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就业观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少学生,在择业时重视个人价值,缺乏必要的社会价值,存在“眼高手低”、怕吃苦的现象。思想上已从过去注重社会贡献向注重经济地位转变,在择业单位选择时盲目追求“体面”“环境好”“福利、薪水高”“个人发展空间大”公立医院,在选择业地点选择时倾向于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的医院,而不愿意去基层医院、私立民营医院、社区医院、“三支一扶”或经济欠发达、条件艰苦的地方就业,凸显就业价值取向功利化。(2)毕业生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融入到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系统中,家庭条件的好坏在大学生择业时有重要的影响[4]。家庭条件好的家长一般主张孩子去考研、出国深造,将来可在大中型医疗机构或高等医学院校工作,不仅自己前程似锦,同时还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家庭条件不好农村的家长也不希望孩子到基层工作,认为孩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脱离农村,如果又回到基层工作,不仅没面子,而且没前途,希望去大城市发展。调查显示,10.9%的医学生宁愿待业也不去基层就业,93.3%医学生不愿意扎根基层[4],毕业生愿意去“基层就业(西部计划、选调生等)”占比仅为1.2%[5],造成基层用人单位出现“一人难求”的现象。(二)“毕业即就业”意愿不强,创业意识淡薄。调查显示:毕业生选择“毕业即就业”的比例占45.3%,“拟升学/出国”占33.2%。各种原因选择“暂不就业”占10.1%,“创业”占3.7%[5]。有些毕业生不是就业难,而是就业意愿不强,公立医院进不去,基层医院不愿意去,求职挑剔,期待过高。从而等待、观望、高不成低不就,没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且创业意识淡薄,就业价值观和就业心态不端正。(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不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对未来没有一定的规划、目标和方向,抱着毕业后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调查显示:44%的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方法、步骤等仅有模糊认识,只有11%的大学生有比较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6]。职业生涯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起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生涯规划可以确立人生的目标和计划,从而不断发掘自我潜能,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提升成功的机会。(四)就业能力缺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涵盖面很广,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社会实践经验能力、职场礼仪能力、沟通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学历、在校所获荣誉以及政治面貌等。有些毕业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都不够扎实,不能有效地将课堂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去,在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时达不到应聘岗位的要求;有些同学不懂职场礼仪,不重视仪表仪容,沟通能力欠佳,心理紧张、语言表达不清楚,不能灵活机动的回答面试官的提问,不知道如何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示在考官面前,侧面反映了学生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导致失去自己心仪的岗位。不少学生在就业择业时,完全依赖父母和家人,不主动出击,等待家人找好单位后直接工作,就业能力缺乏。(五)就业指导专业性不强。近年来,高校为了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目前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课一般由二级学院的就业工作人员、学管人员和辅导员担任,不少任课教师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获得就业相关资格证书的教师只是少数,而就业指导课是专业性特别强的课程,尤其对医学生的就业指导体现得更为突出。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如: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思想指导、就业相关政策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和就业技巧指导等,由于有的任课教师专业知识不够丰富,有的基本上照本宣科,课堂枯燥无味,导致部分学生对就业指导课不感兴趣甚至旷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使得就业指导课没有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学生就业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六)其它因素的影响。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节奏,全球经济重挫,失业人员不断增加,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压力。高校原本一个月的寒假期延长到3~4个月,有一些学生不能及时返校完成实验,导致论文不能按时发表直接影响毕业和就业。用人单位暂停所有线下招聘活动,学生只能线上参加招聘,简历不是石沉大海,就是不合心意;使得即将找工作的毕业生心情焦虑、迷惘和困惑,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表现更加明显,担心“毕业即失业”,严重影响了很多学生的求职计划和高校的就业工作计划,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当前,虽然我国疫情基本控制,但全球疫情还在不断加快蔓延,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应届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在社会招聘中本就没有优势,就业形势更显严峻。

二、提升医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一)提高综合素质,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少大学生的综合素养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应聘时专业知识的欠缺,笔试、面试、沟通、心理、礼仪等方面的表现不佳,让他们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医学生除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学好社会学、人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就业能力应从低年级就抓起,一年级就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大学生的指路明灯,可以指明生涯发展方向,使人生少走弯路,激发追求理想和目标的动力和潜能。通过规划教育使学生朝着制定的目标不断努力,为就业夯实基础。(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学校和家长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就业价值观教育。首先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记医学生誓词: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进行红医精神、抗疫精神和白求恩精神教育,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为了人民的健康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大爱精神,培养学生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的价值观。在择业时不要把自己的利益、享乐摆在第一位,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国家的就业形势和招聘单位的招聘条件,脚踏实地地选择就业岗位,不好高骛远和不切实际,要有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意识。医学生就业不一定是在公办的大医院才有出息,在基层、社区、民营、企业职工医院等单位同样能体现个人价值。同时还可考虑一些和医学相关的新兴行业,如:美容整形、康复保健、老年健康管理等;还可报名“三支一扶”、大学生选调、大学生参军等,多渠道的开辟自己的就业途径,提升就业机会。(三)加强自主创业的意识,鼓励医学生积极自主创业。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引导学生把创业作为实现理想和体现自身价值的一种途径。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自己就业问题,还能为他人创造就业岗位,对落实国家就业政策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积极宣传国家在自主创业方面相关扶助政策,政府尽可能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方便和帮助,除资金帮扶外,还尽可能地减化相关手续,在全社会形成支持自主创业的氛围。并开展创业教育和相关的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四)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提高就业能力。就业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关健。一是提高就业指导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任课教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从思想上使任课教师认识到自己肩负着学生就业指导的重任,学校定期派送任课教师参加就业指导培训和参观学习,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努力提高就业指导的质量。二是不断探索和创新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大力开发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邀请事业成功的校友进行现身启发和引导,分享成功的经验,提高学生的择业信心。三是积极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学校要及时为学生提供新的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一个双向选择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总之,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旻生,李琦玮.就业创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71~79

[2]岳少博,谢利德.结合用人单位反馈,探讨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12:121~122

[3]罗开元.大学生就业简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197~203

[4]杨琼,吴媛媛.促进和引导医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对策研究[J].就业指导,2015,2:31~34

[5]李强,张文静.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8(33):152~153

[6]徐晶,狄庆锋.医卫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7):35~36

作者:漆小凤 陈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