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08-28 09:11:24

导语: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教学改革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以职能和行业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深化正常人体学教学体系改革,优化教学内容,重塑课程标准,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平台,围绕专业特点,开展“知识-能力-素养”一体化教学。在讲授医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职业素养,培养符合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

【关键词】正常人体学;护理;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从事某项职业的基础核心条件,是从业者在工作中展现的基础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对职业工作的兴趣、职业工作的专业能力以及个人职业性格等多方面[1]。护理工作是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护生的职业素养显得格外重要。正常人体学是护理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职业素养的形成具有启蒙意义。如何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构建医学思维模式,提升职业素养是教学的重难点。现就我校护理本科专业正常人体学教学中,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开展的教学改革进行总结。

1优化教学内容,重塑课程标准,采取整合式教学

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2]。我校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围绕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护生的认知规律,兼顾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强化“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突出特色,面向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编撰了《正常人体学》。《正常人体学》课程设计以正常人体组织结构与功能为核心,围绕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发生发展及其生命活动的规律展开。从职能和行业需求为出发点,在讲授基础医学知识的基础上从职业需求为出发,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3]。重新修订课程标准,制定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和职业目标的4级教学目标。采取整合式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树立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医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2线上线下结合,围绕专业特点,开展“知识-能力-素养”一体化教学

该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以系列3D解剖学软件和人卫试题库为辅助教学工具。在学习通建立配套线上课程。围绕专业特点,立足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开展“知识-能力-素养”一体化教学。

2.1课前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授课教师课前需做充足的准备,学生课前准备也至关重要[4]。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让学生了解本次课的基本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导向本次课的主题。我们将部分教学内容前置,在学习通平台发布本次课程内容和要求,录制简短的预习视频,每个知识点讲解不宜过深,以学生对知识点熟悉了解为目的,随后以测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同学们认为的重点难点。这样,既能够使同学们比较轻松的了解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又可以根据预习反馈,在随后的线下授课环节,有侧重的讲授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消解难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在课堂互动板块发布与本次课内容相关的主题讨论。同学们也可以把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放在讨论区,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基础联系临床,在“知识目标”的基础上,渐进式地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持之以恒、不断探索的职业素养。

2.2课中抽丝剥茧,以“生”为本提升职业素养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知识、能力、素养等全方位的综合。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综合职业能力和高素质的应用型护理人才。在授课过程中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以理论为基础,以问题为引导,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2.2.1以案例分析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正常人体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医学基础课程,服务于临床,是学习临床专业课程的桥梁和基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专业特点,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为此,我们采取案例分析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在临床问题选择时要注意,授课对象为大一新生,还没有进行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临床相关知识比较欠缺,问题选择要更加贴近生活和专业实践,才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信心和热情。同时,问题的设置要紧扣本次课的知识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掌握该问题中所包含的基础理论知识,从基础理论知识中概括出案例的临床内容,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的提升。如:在脉管系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设置了以下问题,肝硬化患者,晚期出现腹壁浅静脉曲张、呕血、便血及脾肿大等症状,试用解剖学知识对上述现象加以解释。——巩固肝门静脉系统的组成及结构特点;治疗某位阑尾化脓性炎症患者,若经手背静脉网桡侧滴注抗生素治疗,药物到达病变部位要经过哪些解剖路径?口服一片药,经胃肠吸收后,经哪些途径作用于肾?——巩固体循环的组成及特点,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联系,回顾消化系统的组成及营养物质在小肠的吸收,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采血和输液的位置有哪些?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实现课堂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和生活实例的有机融合,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了解与之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强化基础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将结构与功能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对相关疾病的重视,了解引发疾病的危险因素,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升职业素养。2.2.2理论与实验融合,采取理实一体沉浸式教学传统的基础医学课程多采用先讲授理论,后进行实验的教学模式[5]。容易造成理论与实验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陶行知先生提出一体式教学,其核心思想是在“做”上“教”。教学并非简单的“教+学”,要打破教+学的教学模式,构建“教、学、做”相结合的一体式教学。在正常人体学教学中,我们开展理实一体式教学,并将分组协作、角色模拟、形态学绘图等融入其中。以心血管系统教学为例,将学生2~3人分为一组,通过理实融合,学生一边学习动静脉的组成和分布,一边在标本模型上找到相关的结构,同时,在活体寻找和触摸动脉搏动点,使抽象枯燥的形态学内容变的具体形象。小组成员间相互协调、互帮互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实验内容设置更加贴近临床和实践,融入了更多的人体健康理念和常规指标检测。例如:在心血管系统针对心音听诊、血压测量、心电图检查、心率脉搏检测等实验,采取角色模拟互换的方式。学生两两一组,分别扮演患者和医护,并进行角色互换。实践结束,每组学生分别谈谈作为“患者”和“医护”在检测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同时,通过角色模拟和互换,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和共情能力,从而提升职业素养,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2.3课后趁热打铁,基于线上平台做好延伸巩固

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代表课程学习的结束,丰富的课后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课后,我们基于学习通线上平台,通过课后测验、笔记展示、绘制思维导图、重点难点分组讨论录制讲解视频等方式开展课后活动。通过测验,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错误率高的习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录屏答疑。答疑视频放入网络课程供学生复习。展示笔记和绘制思维导图,可以督促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小组讨论、视频讲解可以提升团队协作精神,沟通和自我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同时,在评论区开展话题讨论,鼓励同学们发起各类讨论话题,鼓励同学通过查阅文献来解决问题,弥补课时不足的影响,对课堂内容进行延伸和巩固。

3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

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期末考试和过程性评价两个方面,各占总评成绩的50%。期末考试从题库随机组卷,过程性评价包括课程签到、教学互动、随堂测验、课后作业等环节。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核。

作者:杨玲 吕叶辉 吴学平 刘丽 杨智昉 单位:上海健康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