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苍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8-23 10:46:57

导语:北苍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北苍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为顺应“十四五”时期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河北省将北苍术纳入精品品牌建设行列,省内主产区燕山产业带所种植的北苍术药用成分含量高、性状优良,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通过实地调查及文献查阅,运用SWOT分析法对燕山北苍术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因素进行分析,充分挖掘北苍术产业的发展潜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并针对壮大产业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北苍术;SWOT分析;产业发展;燕山产业带

近年来,河北省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和特点,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规模化发展,逐渐形成“两带三区”产业发展格局[1]。其中燕山产业带地处河北省北部,野生药材资源丰富、种植模式多样,北苍术作为当地的重要道地药材,性状优、苍术素含量高、带动增收效应佳,成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虽然燕山地区北苍术种植历史悠长,但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对小规模种植户的带动作用滞后,还存着种植标准化程度低、种源繁杂等问题,制约着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燕山北苍术产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因素分析

1.1优势因素分析

1.1.1产区道地优势燕山产业带以低山丘陵、森林与草原为主,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满足了北苍术对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及水质资源的需求,被誉为适宜北苍术生长的“黄金纬度带”[2]。统计数据显示,燕山地区北苍术产量约占全国的1/3,苍术素含量超过中国药典标准含量的75%,自古至今均为公认的上品,产区道地优势明显[3]。1.1.2产业集群优势截至2021年燕山北苍术总种植面积超过3.55万亩,绝大部分由百亩以上种植户或示范基地所种植,能充分发挥规模化的优势。在产业资金的支持下,建成了省级北苍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一体化的组培育种实验室,可实现年培育种苗1500万株,同时设有约700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在农业农村局牵头下形成了“企业—政府—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了种苗提供、技术推广、销售服务的产业体系,为燕山北苍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1.1.3技术指导优势近些年,燕山两县农业农村局同河北农业大学、承德医学院等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种质基因、技术改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与农业技术推广站共同组织技术培训,注重药农种植技术的提升。构建技术交流平台、提倡专业种植户带动小农户:隆化县组建了北苍术产业联盟,既为专业种植户提供了技术交流平台,又与小农户之间形成技术包联;青龙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繁育经基因筛选的优良种苗,提供田间管护技术指导。1.1.4效益驱动优势随着近些年新冠疫情影响及“大健康”观念的推广,北苍术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仅凭目前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供需关系的作用下,河北产北苍术价格自2013年以来涨势明显,10年间已经从40元/kg上涨到200元/kg,年均增幅达到40%,2021年调研数据表明,亩均效益已经在万元以上(附图)。相较于其他中药材,北苍术预期种植效益空间大,农户种植积极性强,带动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1.2劣势因素分析

1.2.1种质种源掺杂目前市场所流通的种子种苗质量优劣不等,野生与外来种源掺杂,一批种子存在不同种源地、不同性状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药材产量及药用价值,更对优质种源保护、道地药材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4]。虽然现在有不少企业提供优选的种苗,但供应量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1.2.2种植规范化程度弱由于北苍术人工驯化较晚,缺乏规范化的种植管理,种植技术目前正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对选种育苗、田间管护、产地加工等环节形成规范体系,种植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弱。种植管理粗放往往会造成中药材品质不佳,既体现在影响外观、药用成分含量、药材产量,又影响优质品牌与产业发展前景及药农的种植收益。1.2.3加工能力不足燕山产业带北苍术初加工及深加工能力均较弱,经实地调查发现,当地缺少科学、先进的技术及设备,目前的加工水平仅局限在药材清洗及烘干。在深加工领域的资质申请也进展缓慢,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饮片加工资质,其技术水平仅能实现初加工需求,直接影响北苍术产业的全链发展及药农的种植收益,北苍术的全株综合利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提升。

2燕山北苍术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因素分析

2.1机遇因素分析

2.1.1政策利好机遇进入“十四五”时期,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以“六化发展”为主线,推动北苍术种质种源、种植生产、品牌销售、质量追溯等环节的高质量发展,隆化县、青龙县两地将中药材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近日印发的《河北省道地中药材产业集群2022年推进方案》中,一系列举措为北苍术产后加工、仓储物流保驾护航。2.1.2市场需求机遇在市场刚性需求背景下,北苍术市场用量逐年增大。数据表明,目前国内北苍术年需求量超过1万t,其用途也逐渐向多领域扩展。在药用领域,北苍术作为“化湿败毒颗粒”配方的主要成分之一,对治疗新冠肺炎起到重要作用,也可作为健脾化湿药物应用于日常保健;除药用领域之外,北苍术在动物饲料、空气消毒剂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使用量不断增加,北苍术产业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

2.2挑战因素分析

2.2.1疫情下成本走高近些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省内各药材品类种植用工费用水涨船高,不定期的防疫封闭增加了仓储及物流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药农的种植收益率。调查数据表明(附表),不同种植规模、不同种植方式的药农投入人工费用差异较大,3年种植周期内需投入人工2800~4200元,大规模种植户亩均净利润在16800~18500元、小规模种植户在13800~14200元。随着用工费用及仓储运输费用的增加,不仅会降低北苍术的种植收益,对省内其他药材品种种植生产而言都是一大挑战。2.2.2品牌建设能力亟待提升“十四五”以来,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将北苍术列为“高质量”发展药材,推动地理商标认证、打造优势品牌。相比较于省内“巨鹿金银花”“行唐防风”品牌,北苍术品牌建设分散、缺乏统一的商标认证,市场中燕山所产的北苍术品牌就被冠以了“隆化”“祖山”“青龙”等标志,当黑龙江省及甘肃省陇西产区的优势品牌资源涌入,势必会对省内北苍术品牌建设带来冲击,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2.2.3质量安全存在隐患近些年中药材质量问题频发,根据市场抽样检测数据显示,质量不合格药材大约占据全部药材的30%。目前市场中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现象常有,病虫害等田间管理手段粗放,农户盲目滥用化肥与农药,导致市场中流通的药材及其产品存在安全隐患[5]。

3基于SWOT分析的燕山北苍术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3.1把控源头质量安全,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加强源头质量把控,要保证从选种、种植到加工的标准化管理,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优质种苗繁育基地规模、提高繁育水平[6];建立种子种苗市场监管体制,防止外来品种与劣质品种在市场中掺杂流通;加强野生北苍术资源保护,鼓励遵循道地特色的仿野生种植模式。同时,应加强北苍术标准化生产水平,发挥产业集群、规模化优势,以大户带动小户,以政府、科研单位提供交流指导平台的方式,引导农户进行精细化田间作业。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站等单位应积极进行土地轮作宣传与指导,推荐轮作效果佳且效益好的农作物,在推动北苍术产业发展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户收入。

3.2大力发展加工企业,助推产业升级

燕山北苍术产业集中于种植与销售环节,加工能力弱、产业链条的延伸范围较窄,经济价值尚待深入挖掘。一方面,药材加工企业与中药饮片公司应紧抓当地资源优势,积极更新生产工艺,在保障质量的情况下,满足北苍术在初加工环节的全部需求,从而吸引更多农户加入;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来大型医药企业入驻当地,并鼓励本地公司业务向深精加工维度延伸,开展多产品研发工作,提高北苍术全株利用率与产业附加值,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事前价格订单手段,加大并保护农户利润空间,刺激农户种植积极性,从而壮大北苍术产业规模,带动当地经济的有效发展。

3.3实施品牌驱动战略,提升产品知名度

全面推广完善流通产品的品牌认证及生产源头追溯,以严苛的标准推进高端精品品牌建设,充分发挥燕山道地优势,打造“隆化北苍术”“祖山北苍术”地理标志认证,支持区域品牌与企业商标并用,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7]。提升各类经营主体的品牌意识,既体现在品牌声誉保护又体现在自主的品牌推广,提倡当地种植户在网络媒体中宣传燕山北苍术文化、展示种植技术及北苍术产品。燕山两地可联合设置专门的北苍术推广中心,充分发挥互联网、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介的传播作用,将市场目光吸引到燕山,为全面推出道地北苍术品牌打下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亦赫.河北省中药材生产布局及区域比较优势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8):192-195.

[2]侯桂双,张强,饶悦,等.秦皇岛市北苍术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21(7):34-36.

[3]温之雨,及华,王琳,等.河北省道地中药材———北苍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1(1):105.

[4]王娜,尹海波,陈吉祥.北苍术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J].种子,2021,40(2):133-138.

[5]魏子鲲,韩乔,王亚荣,等.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21,25(3):34-36,49.

[6]王军亮,张立彭,魏军团.提高北苍术种子产量与质量的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18):45-46,49.

[7]任品安,李晓林,黄晶,等.基于SWOT分析道地附子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J].中草药,2019,50(13):3255-3260.

作者:陈嘉丰 朱嘉炜 王建忠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