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

时间:2022-08-22 11:29:48

导语: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

摘要:以“互联网+”为背景,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则是以财务管理为导向,以人才发展为根本,对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则是在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中,提高人才的知识与专业技能,并拓展人才的财务管理思维,旨在实现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

一、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要求

会计改革与发展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高校财务管理的改革与转型。因此,结合地方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需要,突出实务导向,以专业人才培养,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对提高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水平有促进作用[2]。以就业发展为导向,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中,则需要从互联网资源应用、考核评价、培养手段创新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可实现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专业课程建设与转型发展为中心,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拓展,在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可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岗位适应力、工作职责、专业素养等方面的综合提升有促进作用。在“互联网+”视角下,财务管理人才的发展呈现现代化、多样化的发展,企业会计工作的内涵以及外延不断扩大,财务管理职能也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传统的会计核算转变为财务服务管理。财务管理转型要求下,财务管理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财务管理,为企业战略决策、成本与风险控制、财务绩效考评等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因此,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以确定转型为根本目标,逐步加大财务管理专业培养体系的建设,探索并逐步完善财务管理的专业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法,可实现财务管理人才的综合发展水平提升[3]。

二、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发展现状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在寻求创新发展中,仍然存在人才结构问题,对财务管理人才能力的提升与个性化发展等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财务管理人才的角度进行分析,在实现财务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中,仍然需要对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等角度进行探索,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水平提升有促进作用。2020年止,会计从业者数量不断增多。但是,高级人才数量不足从业人才的20%,这对财务管理人才的专业化发展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地方高校在对财务管理人才进行培养中,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对社会人才输送以及全能型人才培养等有促进作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则需要以岗位进阶人才培养为目标,并从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的角度,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进行探索,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的综合发展水平[4]。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发展是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对人才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等展开系统化培养。在此基础上,培养专业人才的适应能力。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要求工作人员可以熟练掌握财务报表、会计核算、企业层面的财务业务往来等相关技能。所以,在这一要求下,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要培养人才可以掌握经济、管理、会计等相关专业知识能力。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中缺少实践训练,财务管理人才在不同财务核算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无法快速适应财务核算的发展需要,影响财务管理人才的职业规划与发展前景。从社会人才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地方高校基本摆脱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进程。目前,设置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模式等,主要停留在学生的理论掌握层面,这并不能满足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分析,网络经济视角下,财务核算工作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地方高校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缺少有效灵活性。因此,改变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对地方高校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水平提升有促进作用。

三、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要求与人才培养内容脱节

财务云、电子发票、会计大数据技术、电子档案、区块链技术、移动支付、数据挖掘、在线审计等都是在“互联网+”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新型财务模式,因此,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将新型现代财务技术与财务管理融合在一起,对提高财务管理人才的综合培养水平有促进作用。但是,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中,仍然是以传统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内容为中心,通过财务管理知识进阶的方式开展系统化培养工作,弱化了现代财务管理手段在财务日常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忽略“互联网+”对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导致专业人才的适应性差,缺乏财务管理创新意识,无法在互联网环境下适应财务信息化、财务综合化发展的要求[5]。

(二)财务管理实践体系形式化

在现阶段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可靠性、全面性以及准确性等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中,重视财务管理的理论讲解,人才的财务管理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财务管理的创新以及新技术应用等会产生阻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无法实现有效的衔接,地方高校的财务管理实践活动条件不能满足全能型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难度大,对人才教育实践与创新发展等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专业人才在学习与补充自身能力的过程中,不能在实践训练中掌握新的财务管理技术,无法通过创新思维解决财务问题,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职业发展以及财务管理创新等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从岗位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部分企业认为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的理论水平不足,实际的财务操作水平缺少创新性以及适应能力,在财务管理问题分析与解决方面的综合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例如,在大数据分析以及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下,财务智能服务软件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云计算以及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等也成为财务管理人才的必备技能,但是,在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财务管理水平不足,直接影响财务管理人才的整体培养水平。

四、“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思路

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搭建科学、新型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并建立与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从专业知识进阶转化为岗位进阶,有助于全能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从培养模式改革、培养课程体系优化以及调整专业能力训练比重等角度进行完善,对财务管理人才的综合培养水平提升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云计算等新型财务管理技术,地方高校要建立专业的实践训练体系,以“对接企业真实场景、贯穿财务管理岗位的整体业务、搭建财务管理专业资源平台”为中心,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拓展,可实现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例如,以竞赛的方式,对财务管理实践进行拓展,并通过专业财务软件的训练与竞赛的方式,对财务管理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行训练,并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将理论学习与财务实操联系到一起,以产学结合的方式,提高财务管理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对培养模式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提高人才钻研、探索的积极性。从地方高校内部,建立培训研修班,并提高相关参与者的实践技能水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优化培养内容,结合财务管理人才的岗位要求,对MOOG课程、SPOG课程以及直播互动等进行拓展,拓展人才学习与交流机会的同时,可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的探索积极性以及财务管理专业的创新思维。

(二)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

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则需要从培养方式、培养内容、新型财务技术应用等角度进行拓展,对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水平提升有促进作用。第一,结合财务管理岗位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对培训知识结构进行优化,其中包含共享服务平台、财务流程设计、大数据分析下的财务比率计算、财务管理、企业财务沙盘、网络爬虫技术以及智能财务共享机制等内容。在低专业培训课程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可实现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实现人才培养体系拓展与创新的过程中,还需要从企业战略规划、财务预算、风险评估、财务管理的角度,对财务战略管理、成本与管理会计、智能会计信息系统等专业管理模式等进行课程创新设计。与此同时,利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关注企业财务环境变化,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同时,对财务决策、财务管理模式等进行拓展,提高人才的专业水平。第二,建立专业的实践培训体系,在财务管理需求视角下,引入企业实际案例,对财务管理软件进行实践操作训练,以企业数据贯穿专业培养的全过程,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财务管理实训课程,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的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从岗位需求的角度分析,企业迫切需要精通财务管理、价值挖掘、财务风险分析的专业人才。所以,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穿插多元化、智能化、移动化的特色财务管理软件的实践训练活动,培养人才的专业能力,并实现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水平提升。第三,建立学科竞赛模式,在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则需要从竞赛与专业课程对接的角度,对人才培养模式、技术训练等进行优化,通过竞赛活动的开展,提高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综合水平。例如,组织高校人才参加案例类、创新创业类实践活动,促使人才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并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达到以赛促教以及实践训练的培养目的。学科竞赛模式的拓展,则可以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创新以及财务核算、税务审计等多角度,对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训练等角度,培养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的职业素养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利用财务综合分岗位软件、ERP软件等,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中,鼓励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财务管理的实践训练中,进一步提高人才的财务分析能力以及财务管理能力。第四,改善培养关系,在校企合作的视角下,通过腾讯学堂、智慧树等培训平台,对财务管理的在线授课、知识学习、课程创新等进行优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例如,建立SPOC课程,师生之间可在课堂互动中,对财务管理案例进行讨论与学习,并通过过程评价的方式,建立案例分析报告、PPT等,在小组讨论、互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水平。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过程中,可结合地方高校的综合发展需求,对专业考核模式、实践训练等进行拓展,在校企联合授课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提下,实现人才培养水平提升。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则需要结合现代校园财务管理要求以及财务核算方式,对财务管理人才的专业能力、管理思维、职业素养等进行综合培养,在优化人才培养战略体系的基础上,可实现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水平提升。利用“互联网+”,对财务管理的网络资源进行采集,并通过信息技术,对地方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商业模式的转型与发展需求等进行分析,并结合财务管理人员本身的发展需求,对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拓展,明确岗位职责,鼓励财务管理创新,有助于提高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综合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宋粉鲜.“大智移云物区”背景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21(11):67-68.

[2]孙雪菁.智能财务背景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J].当代会计,2021(11):29-31.

[3]周雪峰,龚然然.“大智移云”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1(14):71-74.

[4]付永丽.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21,37(2):135-137.

[5]张胜智,余冬根.基于智能财务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1(2):136-137.

作者:郝素慧 卢璐 单位:郑州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