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
时间:2022-08-19 11:20:28
导语: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档案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治理的基础工作,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结合,其要求管理人员不断充实完善档案资料管理,不断提高档案利用价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档案辅政资政的作用,提高档案“收、管、存、用”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水平,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坚强支撑。随着档案实体数量与日俱增,档案种类日益繁多,对如何有效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档案工作变革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论文从现代化、规范化、服务化、高效化4个维度阐述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分析了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路径,为企业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升级、探索创新“低成本、高效益”档案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信息化;档案管理;创新举措
1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概述
2014年,国家档案局发布《电子档案管理基本术语》,对电子档案管理作出了明确的定义,是指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电子档案及其他数字资源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可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体系。2020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修订通过,其中新增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专章,规定电子档案应当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电子档案与传统载体档案具有同等效力,可以电子形式作为凭证使用,为档案工作变革与转型、创新与发展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法律保障。企业档案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是企业经营的真实记录和重要资产,见证企业的发展历史。企业档案管理在规范企业管理、辅助生产经营、维护企业权益、推进依法治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凭证和参考作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档案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集中走向集成的阶段性举措,具有资源信息化、信息有序化、超越时空化、检索便捷化等特点,可以实现档案数据的长期保存和资源共享,有利于推进档案工作更加现代化、规范化、服务化、高效化。
2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2.1推进档案工作的现代化
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依赖纸质档案,信息化程度比较低,极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档案查阅的便利性不足、使用的效率较低。例如,在审计过程中,为审查2018-2021年工会经费这一费用发生情况,只能通过明细账定位该纸质凭证进行查阅,这项工作耗时耗力。如若企业领导人员需要紧急调阅历年重大活动的资料进行重大决策,需要在本地档案馆检索查阅,如此不便的管理方式极易贻误时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通过信贷系统、结算系统、OA办公系统、财务管控系统等形成经营管理、党政办公、财务管理等各类线上资源,随着档案工作信息化的推进,针对各类系统产生的电子档案实行一体化运行,可以改变传统档案单一的使用方式,方便相关查阅人员远程通过网络快速准确地检索到所需的资料,满足企业档案信息获取便利性的需求。
2.2推进档案工作的规范化
狭义的档案管理是指对文书档案、营业凭证、会计凭证资料的管理。广义的档案管理是指企业成立后,一切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的、应归档保存的档案均可以被纳入档案管理之中,需要对其进行日常归类收集整理,在协同办公系统录入档案的关键信息并加以保存,在一年之后移交档案归口管理部门保管,需要全流程闭环管理。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使其更加合规,充分调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整合企业内部管理资源,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内部资源的使用情况,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2.3推进档案工作的服务化
档案对外是开展审计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内是评估企业发展情况、管理水平的风向标,可以详细了解企业各项金融业务、经营管理、人员岗位配置情况,企业领导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专项管理,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企业档案信息为企业作出内部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企业在决策时更及时、准确、高效地掌握内部业务、管理、技术、人才等信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严重的决策失误,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助力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2.4推进档案工作的高效化
企业档案的产生不是孤立的,其不仅涉及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还需要外部企业的协同,尤其是财务公司与银行的资金往来较多,产生的资金明细和交易数据较多。如果企业单纯保存纸质档案,不仅极易产生遗漏,而且效率低下。通过数据集成,档案信息化可以使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快速传递和共享原始档案信息,不仅可以整合和共享分散、孤立的档案信息,而且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传递档案信息,能够做到“一站式”有效地服务档案信息使用者,减少纸质档案的传递和保存,更加绿色、经济。
3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企业档案工作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管理模式也正在由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向信息化、网络化管理转变,但部分企业仍然存在档案库房趋近饱和、纸质档案数字化转换率不高、管理方式滞后、存储保管易损坏、人员不够专业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制约了企业内部档案管理中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1档案信息化管理机制不完善
档案工作不是一项独立的收尾工作,而是在产生、收集、整理、存储的闭环中产生的业务活动。因此,在员工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具备先行意识和倒序思维,注意前期环节形成的文件收集和归档过程,更加注重上游工作的源头控制机制,避免事后整理时一些工作的重复劳动或无法补救。上一项工作的结束,又是下一项工作的开始,并且为下一项工作提供了参考意义。例如,下一年的工作安排和绩效指标必须基于当年的业务情况,而不是“拍脑袋,定目标”。在这些决策中,档案工作发挥着先行性、引领性、服务性的作用。因此,企业在开展档案信息化管理时,应制定一套完善的“收、管、存、用”标准和流程,将管理机制嵌入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档案信息化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标准性,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
3.2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有限
目前,随着企业经营时间的增加,产生的纸质档案越来越多,而档案库房趋于饱和,企业档案备份的介质、库房等基础设备存在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委托第三方档案保管机构进行保管,但同时存在损坏、泄密、丢失等安全性风险。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档案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也成为未来企业档案管理的必要内容。档案信息化发展趋势是指建立企业数字档案馆,使得档案管理更加数智化。目前,针对“云计算”“数据库”等智能技术的开发不够深入,配套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防火墙”的加强、“隔离网”的修筑也需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
3.3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企业的档案信息化意识薄弱,对档案工作在企业发展战略体系中的定位不够明确,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人员配置、基础设施、资金保障等资源投入有限。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企业其他部门的兼职人员,缺少专业人员,常常出现一人身兼多个管理角色的情况。随着档案管理向信息化、科技化方向发展,管理人员缺乏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的能力,这种情况将导致企业档案管理专业能力的降低。在企业档案收集、移交、借阅和归还等各个环节中,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思想认识不足,导致企业档案收集整理工作不到位,归档时效性差,内容不完整,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给企业未来的档案管理埋下很多隐患与风险。
3.4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创新滞后
现阶段,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改革较为缓慢。目前,纸质档案的数字化转换率不高,档案管理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的集成受到限制。除了协同办公系统中“收发文管理”与档案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其他应用的整合仍需加强,档案管理系统对信息资源的二次、三次的深度开发功能尚未完全实现。档案库存量接近饱和,面临档案实物存储的压力。确保档案信息安全也面临着技术手段落后的考验,如何通过数据加密技术来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路径
为适应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加快各类档案的数字化进程,结合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可以从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机制、全面丰富档案信息化资源、提升档案工作服务水平和利用价值、打造档案人才队伍、强化档案信息化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夯实档案管理基础、加强队伍建设、挖掘档案价值,真正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4.1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机制
档案信息化管理主要应该从档案数据资源、业务管理及监督管理3个方面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档案管理提质增效。第一,严格落实国家档案局和上级提出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求,进一步梳理完善企业档案规章制度体系,结合业务范围修订企业电子档案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统一规范电子档案的分类、档号等档案数据的管理机制,按照要求及时归档并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使履责有据可依、管理有章可循。第二,近年来纸质档案的寄存、系统集成共享等档案服务蓬勃发展,对此,要及时开展专题档案业务管理标准研究,对档案资料分类标准、排序要求、资料整理、台账内容等提出明确、统一的要求,并增加法律责任方面的规定,制定安全与保密管理规范,提高档案资料电子化比率和归档及时性。第三,要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监督管理机制的作用,对档案工作开展在线日常督导,并纳入年度评估考核,不断提升档案监管质量和效率,让监管有迹可循,努力夯实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4.2全面丰富档案信息化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新型档案载体不断出现,如电子档案、音频档案、视频档案,等等。只要内容应该归档,就应及时进行规范化管理。相关人员应积极研究新业务、新媒体文件归档模式,扩展和完善“应归”范围,做到企业业务、投资拓展到哪里,档案管理就延伸到哪里。开展专题档案研究,开展重要人物、重要活动、重要专题档案建设。加快推进各类档案的数字化进程,实现重要非涉密存量档案100%数字化、增量档案100%电子化目标,完成室存声像、实物档案数字化。加快推进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解决企业本部和各分支机构现有档案库房趋近饱和、纸质档案数字化转换率不高等难题,立足企业内部档案现状,构建起企业高质量、高效能、全方位的数字化档案馆(室)。
4.3提升档案工作服务水平和利用价值
在明确档案资料管理要求的基础上,按照类别、部门、事项、时间等不同内容,对历年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梳理,建立档案资料管理台账,并统一编号归档保存,确保企业档案资料规范、完整,做到可以随时查询、随时提取,确保档案信息化有扎实的数据支撑,循序渐进推进档案数字化,实现档案业务“线上+线下”双轨道运行。继续做好档案宣传,发挥档案资源优势,通过举办专题展览和“国际档案日活动”等,普及档案知识,宣传档案价值。实现档案远程利用,使档案利用者免去舟车劳顿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服务,充分发挥数据资产和档案资源的功能作用,为中心工作开展提供辅助支撑,不断推动新时代档案工作高质量开展。
4.4打造适应新时代的档案人才队伍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形成、谁整理”的要求,细化职责分工,尤其是强化“前端”业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将档案管理嵌入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档案应归尽归。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参加国家档案局组织的业务培训、国网企业优秀案例评选和企业课题研究等工作,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档案安全隐患排查、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强化“管案必须懂业务”的理念,档案工作人员要了解企业经营业务,具备指导各条线工作、各载体档案管理业务的能力。健全完善相关考核激励制度,激发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创新活力,在相关领域作出专业业绩和成果,不断提升档案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
4.5强化档案信息化安全保障
全方面构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不仅需要适应新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带来的挑战,也需要进一步筑牢纸质档案资源的安全新防线。首先,新的档案存储载体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衍生涌现,优化升级的存储载体容量越来越大,安全系数也越来越高,既要把握机遇,积极应用这些性能更强的档案存储载体做好资料备份工作,又要充分利用数字签名技术对档案信息层层加密,确保档案的安全可靠;其次,配置适宜档案保存的库房和设施、设备,加强档案库房标准化建设、体系化监管、高效化管理,加强档案库房巡查和整体管控,以信息化赋予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最后,健全档案安全应急体系,将档案工作纳入整体的应急管理体系当中,做到防患于未然,制定应急方案,提高安全应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茹.浅谈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J].办公室业务,2020(6):74-75.
【2】於欣颖,韩丽丽.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创新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20(20):100-101.
【3】靳莉.企业档案管理风险防控研究[J].兰台内外,2019(18):48-49.
【4】刘冀平,龚丽.浅谈企业档案管理安全风险防控与措施[J].机电兵船档案,2019(1):87-89.
【5】张丽莉.浅谈在企业档案管理实践中如何实施改革创新[J].兰台内外,2020(32):22-24.
【6】胡玲玲.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改革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9(18):127.
【7】韩振涛,陈子琦.构建数字档案馆,与时代同行[J].英大金融,2020(128).
【8】于晓娜,王健.数字档案馆建设最优路径研究[J].兰台世界,2021(S2):57-58.
作者:郝晓娇 单位: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
- 上一篇: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税收探讨
- 下一篇:汉语言文学毕业生服务基础教育对策
精品范文
10企业市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