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赏析模式分析

时间:2022-08-19 09:03:06

导语:音乐作品赏析模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分析

【摘要】音乐作品赏析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音乐赏析者对音乐作品的想象、感知、理解等一系列审美活动,更是音乐赏析者自身情感与音乐情感的融汇共鸣的过程。音乐作品赏析对个体审美能力、艺术感知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助力于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对此,依据音乐作品存在的形式,分析音乐作品的创作特点,论述音乐作品的赏析方式,并提出音乐作品的赏析能力提升路径,旨在达到音乐作品赏析实践的有效性模式。

【关键词】音乐作品;创作特点;赏析模式

音乐作品是个体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通过聆听、赏析音乐作品,丰富人们的情感与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音乐艺术素养,促进人们的良好发展。从音乐作品的创作与存在形式来看,音乐作品具有较为深刻的主题与情感,以情感为主线带动音乐赏析者情感,实现音乐赏析者情感与音乐情感的共鸣,让音乐赏析者从中获取较多的艺术审美元素,也提升音乐赏析者音乐作品的赏析与鉴赏能力,助力于音乐赏析者艺术道路的发展。

一、音乐作品的存在形式

在音乐作品赏析之前,深刻地明晰音乐作品存在的形式与方式,促进音乐赏析者对音乐作品的良好欣赏与探究,以此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情感、思想,也为今后音乐作品创作、欣赏、鉴赏提供保障。通常情况下,音乐作品的存在形式包含:乐谱方式存在的音乐作品、乐音运动方式存在的音乐作品、心理运动方式存在的音乐作品。

(一)乐谱方式存在的音乐作品

音乐是以乐谱形式呈现的艺术作品,乐谱是音乐作品创作者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结果,是音乐作品创作者以乐谱的形式记录自身创作思维的过程。音乐创作者运用纸笔记录音乐创作思维过程,使之凝固成型,通过音乐作品创作者的进一步加工,使其成为音乐作品的乐谱形式。从音乐作品创作层面而言,音乐作品创作者运用乐谱将自身内心的活动与声音呈现出来,在此背景下,音乐作品赏析者通过识谱,以情感为主元素,可探究音乐作品中的内在情感。从艺术层面出发,乐谱与文字存在关联性与差异性。乐谱与文字的关联性,可通过乐谱增添文字信息,通过文字信息的展示,使音乐作品更具有情感抒发性;乐谱与文字的不同性,乐谱的呈现是音乐人思维创作的结果。通常情况下,一些乐谱是可以用文字识别的,以文字呈现更凸显乐谱内在的含义。同时也存在乐谱是不可识别的,其在无法运用文字表达的基础上,以乐谱呈现使音乐作品更具独具一格。文字与乐谱作为音乐作品欣赏中的重要内容,两者存在的差异性与相同性,使音乐作品欣赏与赏析,更具独特的魅力性。

(二)乐音运动方式存在的音乐作品

音乐作品依靠于乐音运动方式存在,是音乐作品表演者根据乐谱的识别界定,结合自身对乐谱的理解,然后进行音乐表演的创作的结果。基于乐谱只是轮廓式地记录音乐作品,音乐创作者的思维活动,结合一些乐谱的创作无法运用文字识别这一特点,表演者在音乐作品识别中,需要运用自身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创作能力、领悟能力,去丰富其中的内容,通过艺术动作的展示来体现音乐作品中的审美元素。在艺术发展领域中,以乐音运动方式存在的音乐作品,表演者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工作来识别与欣赏音乐作品,从而进行音乐作品的展示与二次表演创作:一是对音乐作品的乐谱进行深层次地理解;二是从乐音运动方式层面,了解音乐作品中乐谱信息的具体“所指”,以此为契机,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行艺术表演的展示,达到音乐作品赏析实践的有效性模式。

(三)心理运动方式存在的音乐作品

在音乐作品欣赏中,音乐家的演奏、指挥、演唱等形式,都是建立在对作品的欣赏与理解基础上,之后进行呈现相关的艺术运动。如果一部音乐作品没有艺术家去欣赏、鉴赏、表演,那么这部音乐作品会失去其创作与呈现的价值。在音乐作品赏析中,听众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理解是音乐创作者、欣赏者、表演者一切活动的出发点,通过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呈现,为受众面打造音乐意境,使听众融入其中,促进音乐作品与听众情感之间形成共鸣,从而提升音乐作品的创作价值。由此可见,在音乐作品欣赏中,心理运动方式不仅是音乐呈现的一种形式,也是音乐作品二次创作欣赏的一种方式。基于此,音乐作品的赏析应立足于音乐作品心理运动的方式,加强对音乐作品心理运动方式的探究与思索,从而以音乐作品的呈现,打动受众面,增强音乐作品赏析的价值性。

二、音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一)富有想象色彩

音乐彰显自身独有的艺术性,可记录艺术信息,也可呈现艺术信息。在音乐作品创作中,一些音乐创作者以自身思想情感为媒介,使音乐作品与生活融合衔接,通过艺术加工创作出独具一格的音乐艺术信息。同时,在音乐作品赏析中,人们以情感为基点探究,思考其中的艺术信息,可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思想与情感,通过个体对音乐作品内在情感的想象与思考,实现作品情感与欣赏者情感之间的共鸣,增强音乐作品的赏析能力。可以说,想象色彩是音乐作品创作及赏析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借助这一音乐作品的创作特点,更好领会音乐作品中的创作思想。例如,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创作者较为重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融合,通过乐谱文字等,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使生活信息在自身艺术加工中得到升华,让音乐作品增添了幻想与神秘色彩。

(二)反映民族特色

音乐作品创作的另一特点是反映民族特色,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人们的民族情感较为澎湃。同理,在艺术领域中音乐作品创作者将自身民族情感、情怀融入其中,呈现音乐作品的民族性特点,音乐作品的民族性特色也是音乐作品赏析的另一特点,以音乐作品为导向,让音乐赏析者立足于民族,通过对民族音乐作品、民族文化、民族思想、民族精神等信息的探究,更好地领会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性,提升音乐作品赏析及创作的成果。比如:我国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音乐作品就融入了大量的民族性元素,《渡情》《千年等一回》都融入了中国民族性的信息,包含黄梅戏、京剧等,让音乐作品凸显民族风格,提升中国音乐作品的辨识度,使其更具民族性特点。诸如,歌曲中的循环音儿ChinaChina,彰显作者爱国情怀,也带动听众爱国情感,增强作品的艺术鉴赏与欣赏能力。

(三)表达个人思想情感

音乐作品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其创作之初,是记录、传承一种思想,呈现表达个人思想情感的艺术创作。艺术创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无法运用主观意识表达的情感可寄托于艺术,以艺术为媒介,记录、呈现、传递自身情感信息,以此刻画作品中的思想、内容、情感以及人物等信息,使音乐作品更具情感性。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作品中融入作者的思想情感,呈现命运抗争的思想,也表达了贝多芬自身在悲惨命运中永不言输的精神,引领人们向美好的生活前进。

三、音乐作品的赏析方式

(一)音乐节奏

在音乐作品赏析中,注重音乐节奏的赏析,以音乐节奏的赏析方式为主,达到音乐作品赏析的有效性。在音乐作品赏析中,音乐节奏融入其中,既要重视对作品创作背景及思想的认知与了解,更重视音乐节奏的把握,从而更好地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性信息。例如:在《雨打芭蕉》中,演奏过程中的时强时弱,打造了雨水打在芭蕉上的情景,并以音乐作品旋律的呈现,刻画出生动的雨打芭蕉的小岛生活情景,同时节奏的呈现抑扬顿挫,使人们在聆听作品时,感受到南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以作品的情感带动听众的情感,使听众的情感得到升华。《雨打芭蕉》作品中,音乐节奏在其中的运用,让音乐作品整体风格呈现艺术性与曲折性,使作品更具赏析性。基于此,在音乐作品赏析中,音乐赏析者应对音乐节奏进行把握,从而提升音乐作品赏析的水平。

(二)音型划分

音乐作品赏析中音型划分是其中的重点,也是重要的音乐作品赏析元素内容之一。音型在音乐作品中的体现,使音乐作品呈现一定的意境与情绪,让音乐作品的形象更为丰满与丰富。音型在音乐作品中反复呈现,贯穿于音乐作品的始终,呈现统一性与科学性的艺术特征。在《雨打芭蕉》中,作品的音型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为:小三度、大二度与小三度、三小度与大二度,通过动人的旋律与艺术渲染,为听众呈现良好的艺术情景,增强音乐作品艺术鉴赏的自身魅力与价值性。因此,在音乐作品欣赏中,音乐赏析者应重视音型划分在其中的运用,以音型划分更好地探究音乐作品的艺术信息,也更好地呈现艺术信息,为听众打造艺术意境,从而增强对音乐作品的赏析能力。

(三)演奏形式

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有独有的演奏形式,音乐作品因演奏形式而独具一格。而在音乐作品赏析中,演奏形式也可作为音乐欣赏的一种手段,为音乐欣赏者良好的音乐作品鉴赏提供保障。例如:《我的祖国》,用演奏形式进行作品赏析,以演奏形式探究作品的思想情感、艺术信息,了解作品中演奏旋律的抑扬顿挫,从而促进音乐作品的呈现与创造。基于此,音乐赏析者在音乐作品赏析中,要重视演奏形式的把握,从而增强自身音乐欣赏能力。

四、音乐作品的赏析能力提升路径

(一)积累优秀音乐作品

在音乐作品赏析中,提升音乐赏析者的赏析能力,需要其积累大量的音乐作品,研究音乐作品中的演奏形式、音乐节奏、思想情感等信息,从而更好地辨别与识别音乐作品,增强自身艺术感染能力。例如:通过开展艺术欣赏活动,浏览赏析多音乐作品,探究音乐作品的不同风格,包含民族音乐作品、民间音乐作品、西方音乐作品、古典音乐作品等等,探究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并了解作品中的内容、旋律、节奏和合声等信息,以此提升欣赏者的音乐艺术鉴赏能力。同时,融入到各大音乐会中,品味多元的艺术作品,探究其音色、节奏、旋律,体会其中的美,从而助力音乐赏析者艺术道路的发展。

(二)传递音乐基本知识及技能

在音乐作品欣赏中,重视传递音乐基本知识与技能,使鉴赏者具有较高的音乐欣赏能力,从而提升音乐欣赏水平。如传递音乐作品的基本构成、音乐家的创作背景、音乐创作技巧、创作思维等,提升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与鉴赏能力,使音乐赏析者获取音乐作品中的魅力。同时,针对音乐基本信息的传递,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先进技术的支撑下凸显艺术信息传递的新颖性,不断增强音乐欣赏能力。

(三)增强人文素养

在音乐作品赏析中,重视音乐赏析者人文素养的培养,强化历史文化、本土文化、西方文化教育。例如:在音乐作品欣赏中,立足于作品内容,加强对音乐作品相关文化信息的传递,包含民族性、艺术性等信息,丰富艺术鉴赏者的思想及情感,使其更好地进行音乐作品赏析。同时,也增强音乐作品赏析者的社会阅历与生活阅历,增强音乐赏析者艺术创造能力。

(四)提高艺术感知能力

在音乐作品欣赏中,重视音乐赏析者艺术感知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艺术发现能力、艺术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艺术观察能力、艺术聆听能力,从而为音乐赏析者欣赏艺术作品助力。基于此,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实践,应重视学习者的艺术感知能力培养与教育,创新艺术教育的形式,加强学习者审美能力教育,引领学习者探究美、欣赏美、发现美、感悟美,从而提升艺术教育实践的成果,助力于学习者艺术道路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音乐作品的赏析实践,从艺术视角探究音乐作品的生成模式及创作模式,以此为基点,开展音乐作品赏析活动,增强音乐作品赏析者赏析能力。基于此,在艺术道路发展中,应重视音乐作品的赏析与辨别,不断增强艺术学习者的音乐素养与音乐鉴赏能力,为其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阿曼尼沙·玉苏甫.学生音乐作品分析能力在手风琴演奏中的重要意义[J].大观(论坛),2021,(07):51-52.

[2]高佳欣.泰勒曼音乐作品在浪漫主义时期沉寂的主要因素探究[J].黄河之声,2021,(13):134-136.

[3]胡琦弇.“文化语境”下小学音乐教学中西方音乐作品的融入[J].基础教育论坛,2021,(17):64-65.

[4]吴雪梅.在音乐教学中茶文化音乐作品起到的促进意义解读[J].福建茶叶,2021,43(05):239-240.

[5]李莉.基于新文科视域下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解读方式与演奏路径[J].黄河之声,2021,(09):151-153.

作者:万雯丽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