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及建议

时间:2022-08-18 08:30:16

导语: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及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及建议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高速发展,当前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多样化。将管理模式应用到工程项目建设中,能够提高施工效果,推动工程项目的高效建设。目前,工程项目主要应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虽然此模式能够有效推动项目的开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以及不足,探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EPC总承包管理模式;问题;建议

EPC总承包意指工程项目的总承包模式,包括工程的基本设计、材料设备采买、工程施工以及监理。各个环节都会交由专业化的施工团队以及总承包公司同步完成,涉及到的成本控制工作也由总承包公司完成。近年来,EPC总承包模式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工程建设施工构建了高效模式,为工程项目建设带来诸多优势。同时该模式仍存在不足,影响了施工效果。本文将针对问题,提出科学化的管理对策,提高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应用效果。

1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特征

首先,可以充分展发挥出市场机制的作用。无论是业主,还是建筑设计承包商,都将工程项目作为投资渠道。在选择承包商时,一般会根据具体要求来完成施工工序,建筑设计方、承包商、施工方等都在积极探寻如何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其次,EPC总承包模式未建工程划分为多个承包单位,并在总承包商的协调下共同完成施工。为了选择专业能力最强的总承包公司,业主一般会将整个工程项目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工作进行分包,并在总承包商的管理与协调下,对承包商进行综合选择,要求其完成设计、材料采购、施工与安装等多项工序。最后,协调关系较为复杂。各分包商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需要在总承包商的协调下完成设计、工程构建、设备供货和施工。对于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而言,主要由工程管理部协调完成施工,此种协调模式一般会在标书中详细标明,但仍然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发生,需要分包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逐步解决[1]。总承包商务必要保障各个分包商进行有效协调与准确对接,保障工程施工的效率。而协调反馈机制也要是双向的,按照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控制工序及技术标准逐步落实,双方也要遵循这一准则。对于一些关系较为复杂的承包商组织机构,一般会采取矩阵结构、进行管理。

2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项目与模式不协调

在标准化的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中,管理方法与业主要求存在差距,进而导致二者在工作协调中存在问题,使得工程质量及工作效率难以得到提高。目前,项目承包市场还缺乏完善的机制,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企业还缺乏先进的管理观念,管理机制及管理标准较为落后,导致管理效果不理想。虽然EPC总承包模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也得到了许多业主的支持与认可,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业主的经济效益会受到此种模式的影响而降低,所以即使在当前的市场管理机制下,业主也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管理方法,该现象阻碍了总承包模式在当前建筑市场中的应用。业主在应用EPC总承包模式时,缺乏规范的操作方式,忽略了项目前期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导致后期开展项目时会出现诸多漏洞与问题。部分业主并不能对工期进行灵活变动,进而会对总承包商提出较多要求,在施工中也会过分干预,影响工程建设质量以及施工进度。除此之外,业主方并未选择专业的项目管理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在签署EPC总承包合同时,承包商要满足业主建筑施工需求,同时要想调整合同价格,必须获取业主的认可,业主的意见影响施工进度。但部分业主缺乏专业的管理能力,并未选择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对EPC总承包模式的认知并不完整,使得二者在初期谈判过程中容易出现分歧,进而对后期工作带来不利影响[2]。

2.2行业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在当前的EPC管理模式中,承包商与业主主要通过合同进行相互制约,但在实际合作中,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会使双方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而在出现纠纷时,就无法通过法律渠道及时解决问题,进而影响施工速度及施工质量。另外,在应用此项管理模式时,行业内部还缺乏完整标准。政府也并未针对此模式出台政策指导,使得总承包工作缺乏保障机制。企业要想应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需要信贷额度符合标准,但由于缺乏金融发展保障机制,导致信贷额度较低,使得EPC总承包模式的综合效果没有得到发挥。

2.3承包商与总承包不协调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工程设计方与施工方处于独立状态,受到这种状态的影响,导致资源浪费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应用EPC总承包模式,设计方、施工方以及业主可以实现有效交流,相互制约。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应用EPC总承包模式时,承包商与总承包商沟通并不顺利,二者的发展也并不协调,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部分EPC总承包管理单位并不具备设计能力与设计知识,所以在进行工程设计时,需要将设计工作承包给分包单位,但在承包过程中,总承包商无法精准把握设计质量。随着各项分包工作的开展,业主面临的风险上升,这主要是由于部分企业缺乏施工机制,只能通过多层次分包或者分包开展作业,正是受到此种机制的影响,无论是总承包商还是业主都面临着风险。比如在总承包商的要求下,分包商需要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但由于受到资金缺乏的影响,部分分包商会通过降低施工质量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在施工中甚至会存在总承包商挪用分包商资金的情况,导致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把控。除此之外,在分包商的模式下,业主会对工程质量产生更多顾虑[3]。部分工作存在偏差,导致业主与总承包商、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出现合同纠纷的,进而导致EPC模式的效果没有充分展现,工程施工进度受阻。

2.4工程监理与模式需求不匹配

部分承包商为了保障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工序,容易造成施工质量降低等问题。而工程监理工作的主要职责就是按照技术标准以及承包合同监管施工效果,并根据法律法规及时制止错误行为。但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工程监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能力,在监管工程项目时,无法发挥出监理作用,进而导致项目质量降低。而在实行EPC总承包模式时,监理工作者仍然按照传统管理模式工作,无法落实到总承包项目监理之中,无法及时发现承包商偷工减料,甚至部分工程项目并不符合施工标准。

3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优化对策

3.1转换业主观念,提升综合素质

对于业主而言,首先应当积极了解EPC总承包模式的动态,并掌握其应用方法,根据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及时向总承包商表达意见。比如业主可以拒绝总承包商再次分包的要求,保障工工质量,也能够减少因工程分包带来纠纷,提高施工效率。对于政府而言,在推行EPC总承包模式时,首先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业主工程管理的培训,确保业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以及管理水平,能与总承包商进行友好交流,保障沟通效果实现有效协调[4]。同时业主应当通过专业能力,监督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满足施工需求。对于承包商而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既要减少再次分包的情况,同时也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提高建筑施工效果,满足业主的实际需求。而在新形势下,总承包商也应当不断提高对自我的需求,使自身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取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引进专业人才,不断提高承包商水平,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3.2完善政策法规,提高管理水平

EPC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应用的时间较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新兴技术的冲击下,而EPC总承包模式在不断创新。政策法规存在诸多漏洞,部分施工环节无法可依,甚至存在执法不严的情况,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EPC总承包模式的监督与管理。同时也要对EPC总承包模式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通过科学设置监督部门不断完善法律体系,确保工程项目能够做到全过程管理,满足业主与总承包商的利益诉求,最主要的是要在法律的标准下获取经济利益。同时也要结合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并结合我国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制定与我国国情相符的总承包合同规范,加强对行业的管理,使得行业内部能够有明确的规定与标准,让承包商与业主都能够有法可依,维护经济利益,规范当前的承包市场。为了降低承包商承包工程时面临的资金风险,可以从法律角度上针对垫资,明确偿还期限及利息标准,为承包商提供法制化营商环境。

3.3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完善市场体系

在健全法律制度的同时,应当加强对建筑施工市场的监督与管理。通过对我国建筑施工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承包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在市场体系下,积极设立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业主与承包商的监督。而业主与承包商都应当建立责任部门,在出现问题时,能够由责任部门解决问题,避免出现推诿现象,提高工施工速度,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并作为二者的统一标准。与此同时,通过借鉴承包经验,加强对总承包商的监督,无论是招标阶段,还是设计、材料采购阶段,都应当在市场监管信用机制的基础上,保障各个环节的公平性,让有实力的总承包商能够得到发展,保障承包后建筑工程项目有序进行,从而在提高承包商信誉的同时,保障建筑施工的有效进行,维护市场稳定性。比如近几年,国家对从承包商的市场准入资格进行严格核查,不断满足业主需求。并落实项目责任制,提高业主认知。

3.4提升承包商的能力,保障工程质量

政府在推广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应当加强对总承包商资格的审核,保障每一位承包商都能为业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提升综合能力。首先,总承包商应当积极与业主沟通,及时了解业主的需求,通过与业主的有效交流,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减少工程施工中面临的问题,降低工程风险的发生概率。其次,在原材料采购和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总承包商应当严格把控每一环节,落实监督与管理,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也要保证项目质量,不断提高施工水平,保障施工进度。最后,总承包商应当带头减少工程分包,通过不断提升专业团队综合能力,积极培训,增强综合实力,有效降低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总承包商也应当加强与监理工作人员的沟通,并大力支持监理工作。而监理工作人员则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加强对工程施工监督,与总承包方配合,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3.5全面对接承包要求,加快队伍整合

总承包商应当符合工作资质,如设计资质。按照国家需求,总承包商不仅要具备施工资质,也要保证设计资质符合承包要求。在评定设计资质时,可以按照国家建筑行业综合实力较强的案例进行综合评估。总承包商也应当掌握工程建设的特点,通过与业主的沟通交流,制定设计方案后投标,这样既能够降低成本,也能够减少风险发生的几率。总承包商也应当积极培养专业人才,实施人才战略,要鼓励工作人员朝着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同时也要针对工程总承包各类项目培养管理人才,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也要不断完善相应的奖励制度,满足工作人员物质及精神需求。

3.6完善合同管理措施,保障经济利益

合同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控制工程成本、保障经济利益的关键所在。在总承包项目中,承包商需要管理大量合同,包括委托单位、分包商、材料供应商、保险公司、运输单位等,合同内容多样化,意味着合同管理工作既重要又复杂。EPC总承包项目的合同管理应围绕着合同承包范围、价款、违约责任、索赔等多项重点展开。但由于合同涉及到多个范围,企业项目建设周期较长,所以总承包商应当明确合同内容具体为管理的范围与阶段,避免出现合同上的分歧。对于委托方需要审核其资金来源,如若项目延期付款,则需对延期付款的保证形式重点审核。在对合同价款分段支付的合理性审核时,要确保预付款在总款项的10%以上,质保金在10%以内。承包商应当重点关注合同中的违约与索赔条款,并告知项目部为违约的可能性,包括施工进度、设计进度、施工质量等多项要素,避免出现违约行为,控制合同成本。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EPC承包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工程质量。在应用此项管理模式时,业主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当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不断制定完善的管理对策,通过对总承包公司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业主综合素质的不断,保障EPC总承包模式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苏展.EPC总承包模式下设计阶段管理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21,36(05):26-28.

[2]武金龙,郝军斌,唐华.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研究[J].四川建材,2021,47(09):200-201+207.

[3]李庆.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05):10-11.

[4]段斌.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02.

作者:王俊杰 单位:湖北中城乡香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