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策略
时间:2022-08-17 11:19:28
导语:初中历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轨道,这也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历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重要学科之一,要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努力探索并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应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教师通过相关的问题,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把问题当成学生学习探究的目标和手段,将课外实践教学当作检验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的标准,通过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服务于教学活动。课内课外学习一体化,拓宽了教学渠道,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厚度、深度与宽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科素养,发挥了历史课程的育人价值、功能,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正确人生观的最佳时期。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只能加强,不能淡化。学史明理,明理导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初中历史课程价值与功能的重要体现,也是培植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根基。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不能局限于课本、课内,更不能将历史知识进行生搬硬套,或简单地组合。而是指导、引导学生拓宽学习渠道,把课内与课外学习一体化,不断创新学习方法,以丰富学生的阅历与体验,感悟与内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学习认知能力、是非判断能力、自主构建知识能力。使其家国情怀的境界得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形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尝试。
一、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所谓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通过相关的问题,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把问题当成学生学习探究的目标和手段,同时,将课外实践教学当作检验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的标准,通过课内和28IJILINEDUCATION课外的有机结合,服务于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问题是培养学生认知以及情感的催化剂,通过“教师问学生”“学生问老师”“学生之间相互提问题”等形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1]。问题,是学生探究的源泉,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也就不可能实现深度学习,高效学习,所以要注重符合学情问题的设计。课内设计的问题,可以课外解决;课外生成的问题,可以课内解决,实现课内课外学习一体化。课外实践学习与运用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学习过程,增强了感性认识,改变了思维定势,丰富了生活经验,使内化理解得以提升,是高效学习的另一条溪径。在学习中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学习者的求知欲就很难激发出来,学生就难以主动进行深入思考,这种学习往往具有形式主义和表象性。由此可见,缺乏问题的学习,就会缺少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于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而言,它能够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引导,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问题意识,从而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和发展[2]。
二、应用初中历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现代社会发展视域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给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3]。课内外一体化所强调的是课内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学习相统一,这无疑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从本质上来说,历史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的作用,而且扮演着教书育人这一重要角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层出不穷。但从实际教学成效来看,仍然存在很多局限性,表现为教学方法单一,注重讲述,缺乏互动,老师讲,学生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难以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在历史教学中,把课内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将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必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学生的自主探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对学生加以指导,让学生在分析和探究中主动去思考,用正确的历史观去评价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深度思考对我们的启示,从而促进学生自我升华,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二)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历史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活动缺乏一定的有效性。这不仅与教师自身知识与能力相联系,而且与历史学科的教学方法方式有关。从某种角度来说,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作为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谋划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技能,拓宽教学渠道与视野,营造优质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开路引渠,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索欲和自信心,从而提升教学质量9作为学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Xvf某一问题及知识点、知识线、知识面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得失,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学以致用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三)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改革最终的目标,就是为了落实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合理内核。然而,一些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以“我”为中心的问题,重传授知识,轻学生主体,致使讲得累,学得苦,学生的差异性得不到尊重,所以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避免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学习和机械背诵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可以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参与度是衡量面向全体的重要标尺,只有参与度达到100%,才能体现出面向全体学生,才能让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不断思考和研究,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从而发挥历史教育的最大价值,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三、初中历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有效策略
(一)在课外资源的辅助下,开展课内教学
部分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单一的主要原因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重点内容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经常通过高强度的背诵形式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将历史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出来。因此,为了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就需要合理利用课内外资源,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在学习“抗日战争的胜利”时,教师充分挖掘历史教学资源,适时补充课外资源,开展课堂教学。尤其是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抗日将士陵园,也可以走访参与过抗战的老战士,让学生在相应的环境和场景中,对历史情况以及人物事迹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增强其学习体验,进而提升历史教学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主要原因是历史知识点较多,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内容庞杂。为了获得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结合学习内容,实施创建相应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激活,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教师课前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人,提前给学生布置教学任务,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课外完成,问题如下:1.请你从政治、军事以及经济和对外政策方面,来探讨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2.林则徐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3.《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和主要内容是什么?4.有人认为,林则徐禁烟引起了鸦片战争,如果当时没有开展相应的禁烟活动,是不是英国就不会发起鸦片战争,对此你怎么看?在教师授课前,学生已经有了思考,对于重点或者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学生会集中注意力去倾听。以问题1和4为例,可以将这两个问题分组进行重点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掌控教学实况,并适时介人,进行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探究取得实效。同时’通过这种探究合作学习形式,能够将学生的不同观点集中在一起,进行质疑、补充完善和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探究与创新能力。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拓宽学习渠道
初中历史教学仅依靠教材,无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把握。因为教材中的内容,在某种条件下会给学生思维造成一定影响,使得学生教学思维固化。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进行拓展,让其在课外相关活动中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历史资料和素材,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外自觉搜集与历史教学有关的文献和资料,实现课内外相互补充和指导,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证。还是以“鸦片战争”为例,初中历史教材中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我们讲到鸦片战争,必然会提及林则徐这一重要人物。然而,教材中却没有对禁烟运动进行详细介绍,只是大概描述了一下林则徐的禁烟活动。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闲暇时间上网搜集关于林则徐禁烟活动的相关资料,也可以建立班级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推送相应的视频和文章,让学生通过课外去阅读和浏览。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对林则徐有更多的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鸦片战争相关知识及重大事件。对于学生学习和搜集到的课外文献资料,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加以利用,也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个性化引导,还可以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将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以短视频的形式,发送至相应的学习平台上,供学生课外学习和复习。应用这种教学方式,久而久之,不仅能够拓宽历史教学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参与到各类历史知识的学习中。
(四)通过重大历史事件,强化育人价值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为了纪念这类事件,国家会设定相应的纪念日,这些历史事件在某种条件下,对学生历史学习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作用。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会涉及“南京大屠杀”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给学生播放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相关视频进行教学导人。其次,教师带领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让学生了解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以及结果。最后,让学生阅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分析和讨论,为什么南京大屠杀会被列为国家公祭日?有什么现实意义?用问题引领学生分析和探讨这一历史性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归纳历史事实的能力。除此之外,在完成这一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安排相应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开展关于牢记历史和勿忘国耻的相关课外宣传活动。另外,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以“历史”学习内容为主,让历史教师参与其中,作为评委,对该活动进行评价,通过间接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外教育。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历史教学更具系统性和全面性,学生在学习相关课堂历史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课外实践能力,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比如,课外宣传活动的实施,能够让学生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立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综上所述,作为历史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进行深刻理解和把握,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发展特点以及教材内容,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历史知识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正确历史观,促进“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郭秀清.排舞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3(3):100-101.
[2]胡筱萍课内外一体化”历史教学新探[J].教育(周刊),2017(38):21,
[3]戴榕泉.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3):22.
作者:史清芳
- 上一篇: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应用价值
- 下一篇: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路径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