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美育渗透研究
时间:2022-08-16 09:36:04
导语:高中历史课堂美育渗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新课程新教材的“双新”背景下,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有效地进行美育渗透。高中历史课堂进行美育渗透的关键是搜集、整合美育素材,设置美育情境,引起学生“共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使学生通过“美”的认识、感受和欣赏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完成对美感的升华,让“美”升华为严谨、高尚、厚重和智性的历史之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美育渗透;美育素材
美育思想的产生由来已久,西周周公的“制礼作乐”就是美育思想的彰显,春秋时孔子的“六艺”即是美育课程,由此奠定了古代美育的思想基础。到了近代,伟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赋予美育以新的含义,并提出凡是学校开设的课程,都有助于美育。新时代的美育即审美教育,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美育素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美育渗透,将审美情趣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历史教学中,笔者结合“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谈谈个人见解。
一、美育立意的思考
笔者在课程准备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不能“为了美育而美育”,而是注重历史学科的主体性,紧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避免将本课变成“历史故事会”或者“美术鉴赏课”。美育渗透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并不冲突,两者相辅相成。教师要挖掘美的素材,设置美育情境,在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规范下,将美逐渐升华为严谨﹑高尚﹑厚重和智性的历史之美。第一,历史之美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根植于这一时空下的社会渊源。恩格斯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了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脱离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美,也没有凭空想象的美,所有的美都有其深刻的社会渊源。三国至隋唐文化繁荣得益于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杜甫的《忆昔》呈现了开元盛世的繁荣盛况。经济的发展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官僚体制与选官制度的成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人才基础,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唐朝诗人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作诗态度,使得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其中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千古绝唱。而文化的交融促进了文艺创作的多元化。同时思想的交融对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所以唐朝出现了以杜甫为代表的儒家诗人,以李白为代表的道家诗人,还有以王维为代表的佛教禅宗诗人就不足为奇了。第二,美的呈现应基于史料实证。认识美只能依据现存的史料,只有对现存的史料进行搜集、整理、运用,才能加深学生对美的认识、感受和欣赏。有关美的史料相当丰富,其也决定了美是复杂的,师生需要通过对美的形式、内容、影响进行深度的理性的历史解释,才能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之美。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基本能概述三国至隋唐文化之美的发展脉络,知道这一时期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等。除了将基本史实描述出来,学生还需要依据史料探求这一时期文化成就突出的深层因果关系,基于教师提供的史料,通过师生共同合作探究,得出这一时期文化成就突出的物质、人才、文化基础。第三,美能培育家国情怀、传承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的复古,模仿重现,也不是盲目排外,孤芳自赏,而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去芜存菁,推陈出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之美的现实意义在于引发学生对文化自信的思考。文化自信是学习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其具体表现为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本课的学习,文化自信首先体现在思想融合之中坚持儒家传统文化,在佛教逐渐对中国产生广泛影响时,韩愈率先举起儒学复兴的大旗,从传统儒家思想中汲取理论反驳佛教思想,最终在宋朝大儒的努力下,儒家思想得以复兴,儒学的官方统治地位更加稳固,佛教再也无力动摇儒家的正统地位。其次体现在文艺创作时,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是李白的自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追求悠闲惬意的生活,这是王维的自信;迁想妙得,以形写神,善用高古游丝描,这是顾恺之的自信;舞剑中悟得绘画之道,吴带当风,这是吴道子的自信。文化自信还体现在科技方面,这一时期有无数孜孜不倦的科学工作者,他们创造出了浩如星海的科技成果。“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教材内容丰富,一幅幅插图、一段段故事无不体现着历史之美,彰显历史人物之美、艺术之美和科学之美,而塑造学生崇高的审美理想和健康人格,是本课美育立意所在。通过“美的领略”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再现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笔者将本课的教学主题定为:领略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之美。在教学主题的统领下,将教学内容分为四个子目,分别是世道治乱与思想多元———思想交融之美;自觉创作与情感宣泄———文学艺术之美;成果涌现与世界领先———科学技术之美;中外交流与广博情怀———文明互鉴之美。
二、美育素材的运用
在课程准备与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美育素材是高中历史课堂进行美育渗透的关键。历史之美包含历史人物之美、艺术之美、科学之美,笔者以“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为例,谈谈如何从这三个方面运用美育素材。一是历史人物之美。历史是由人创造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及其波澜壮阔的经历构成的生命史诗。历史之美首先体现在历史人物之美,历史人物之美重在内在美,“人格美”“精神美”“心灵美”等都属于历史人物的内在美。本课提及的历史人物颇多,诸如魏晋的陶渊明、王羲之、顾恺之、裴秀、法显;南北朝的祖冲之、贾思勰;隋唐的李白、杜甫、颜真卿、吴道子、僧一行、玄奘。这些历史人物各有各的闪光点,各有各的内在美,并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共同推动了这一时期历史的进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这些人物的历史细节,包括人物的特点、人生经历等,将其作为素材补充到教学中去。比如提到南朝范缜时,其曾与齐竟陵王有过争论,竟陵王信奉佛教,相信生死轮回,范缜不信富贵因果,以树花作比,风吹花落,有的花落到茵席上,有的花落到了粪池里,指出这都是风吹的缘故。他还打趣地表示,落到茵席上的花就是竟陵王,落入粪池的花是他自己。此次辩论之后,范缜整理思路,撰写了《神灭论》,从理论上冲击了佛教的生死轮回论。简短的故事,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反映了范缜的辩论智慧,树立了范缜“反佛斗士”的形象。又如正是基于对美的追求,王羲之长年累月练习书法,最终形成刚强苍劲、遒美健秀的书法风格,成为一代书圣,学生通过畅谈王羲之,将艺术精神之美内化于心,从而提升对人物之美的理解。西晋裴秀身为司空(宰相),政务繁忙,还抽出时间将前人的地图学经验、技艺去粗取精,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四处考察,终于绘成工程浩大的《禹贡地域图》。教材只是两三句话介绍了玄奘法师前往印度求取佛经的史实,教师提供相关史料,让学生感受玄奘这一人物之美,从玄奘西天取经,带回大量佛经,推动中国佛教发展中认识到玄奘的历史功绩,从玄奘口述,弟子记录成文的《大唐西域记》中,了解到玄奘沿途考察西域﹑印度等地区并记录当地风土人情,促进了中外交流,其书也被称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通过了解玄奘取经过程的万般艰辛,让学生意识到作为当代中学生要学习其勤奋刻苦、持之以恒、不图名利、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研习历史人物之美,品味其身上美的意志、美的心灵,使学生与其达到“共情”,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趣。二是历史艺术之美。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无数精美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凝聚了人类智慧的成果,蕴含着无穷的历史艺术之美。历史艺术之美重在形式之美,主要指艺术作品之美。本课教材呈现的艺术作品也颇为丰富,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龙门石窟的佛像、敦煌莫高窟的《胡旋舞》壁画、雕版印刷的《金刚经》等。以文学为例,诗歌与民歌是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体裁,通过教师提供的诗歌与民歌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曹操的《短歌行》气势豪迈,掺杂着悲情。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则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悠然恬淡的美好生活场景。南北朝的民歌则让我们感受了地区差异之美,北朝的《地驱民歌》与南朝的《华山畿》描述的都是等待一个不能来的情人,展现了北方的豪迈奔放、南方的婉约清新。唐朝不同时期诗歌的风格也不一样,以此引出社会变迁对唐诗的影响:身处盛唐的李白,其诗作充满浪漫主义;身处中唐的杜甫,经历过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诗风平实浅进,以诗写史;杜牧身处晚唐,社会矛盾尖锐,其通过咏史来谴责当时的统治者。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沉浸式教学,用故宫博物院开发的欣赏馆藏文物的App,通过3D技术呈现艺术作品,将学生的目光一下子拉到三国至隋唐时期的中国,让学生在虚拟现实中感受艺术之美。当然,更有效的方式是实地观看和考察,与艺术作品来一次亲密接触。三是历史科学之美。历史教育中的科学美主要表现在科学的形式美、内容美和求真美。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科学家,其创造出了浩如星海的科技发明。这些科技发明本身具有形式美﹑内容美,如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屹立一千多年不倒,桥身的设计雄伟壮丽,左右对称,各有两个拱洞,用于泄洪,桥上的栏杆石雕精美灵动,整座桥巧妙地运用结构力学的原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呈现这一时期的主要科技成就,挑一两个重要成就讲解即可。学生如果深入科技发明的学习中,就能了解其外在的精美巧妙,感受其形式之美;就能了解其为社会服务的内容,感受其内容之美;就能了解科学家对真理孜孜不倦地追求,感受其求真之美。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地呈现这些科学之美,让学生感知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之美,学生就能为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而赞叹不已,相信学生会沉醉于科技发明的形式内容之美,折服于科学工作者的求真之美,进而激起学生追求美的欲望,增强其对中华科技文明的认同。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新教材的“双新”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进行美育渗透是有必要的。浩瀚历史中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同时存在,文学艺术和科技成就硕果累累,美与丑的对比也随处可见。教师应深入挖掘、整合、运用美育素材,设置美育情境,引起学生“共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使学生通过“美”的认识、感受和欣赏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骆向韶.中学历史教育中美育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2]黄武.中学历史教学的美育初探[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3]彭泽波.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的美育功能试探[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4]王厦,栾玉峰.历史教学美育功能的开发———“文艺复兴运动”的教学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21):24-30.
作者:孙星星 单位:合肥一中教育集团北城分校
- 上一篇: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改造与应用
- 下一篇:中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教学程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