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学生心理探讨
时间:2022-08-12 11:24:03
导语: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学生心理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小学语文学业评价中,对学生学业评价心理进行探讨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发现不健康的心理反应权重比例,并从学生、学校、家庭等层面给出改进建议,从而使学生在语文学业评价中逐渐具有健康的心理反应。问卷以时间为序,针对学生学业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心理反应及面对评价结果时的心理反应,认识到了其影响和危害,并给予了必要的心理辅导,进一步完善了评价的促进功能。
【关键词】语文;学业评价;心理反应;心理干预
一、关注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学生心理反应的意义
“双减”背景下,我们要特别关注作业评价对小学生心理的反应。小学语文学业评价中学生心理反应主要有两种:健康心理反应和不健康心理反应。对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业评价中的心理反应进行探讨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发现不健康的心理反应权重比例,并从学生、学校、家庭等层面给出改进建议,从而使学生在语文学业评价中逐渐具有健康的心理反应,提升评价的激励功能。小学生的语文学业评价心理反应按时间来分可分为评价前、评价时、评价后的心理反应三个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评价前不良的心理反应主要有紧张、担心、厌恶等现象;评价时的不良心理反应主要有紧张、害怕、遗忘等现象;评价后的不良心理反应主要有紧张、担心、害怕、厌恶等现象,在这一阶段更需要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反应进行干预,使他们的心理得以调节,逐渐将不良心理反应带来的影响转化为可利用的、有效的资源,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朝向良性发展。
二、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学生心理反应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我们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心理绘画疗法。尤其是“心理绘画疗法是指心理学专业人员通过应用绘画和心理咨询的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分析、测试和咨询的方法。”“图画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投射性,它可以反应人们内在的情绪和情结。它可以绕过人们的防御心,在那些线条、构图和色彩中栩栩如生地展现人们的内心世界。”“画上的每一笔线条、每一块图案都是自己内心的反映,它要比现实的你更坦诚、更直白。当你能够读懂这些画时,这说明你已经可以真正和自己的心灵开始交流了。”此方法主要运用在小学语文评价前、后的心理干预中。
三、学生对评价结果的心理反应,调查统计数据和现况分析
我们分别针对小学语文学科在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以及“学生对评价结果(成绩)的心理反应”,设计相应调查问卷。此次调查共访问47人,发放问卷各47份,共188份。从四个方面对学生的敏感心理、文饰心理、对待评价结果的态度、厌恶心理进行了调查。1.在《敏感心理调查问卷》中,有四个维度:分数高低、他人评价、是否公正、是否有指导作用。统计后可知,多数学生最关心的是分数的高低,其次是他人的评价,而对于语文学业评价给自己的学习带来多少启发和思考,关注的人不多。从统计的数据和分析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评价结果的指导价值和意义还没有正确的认识,还不会根据这一结果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不会从中找到自己的短板和优势。因此,如何让学生正确看待评价亟需引导。2.所谓文饰心理,是指学生在没有获得理想的语文学业评价结果时,产生的一种防御心理。这种心理反应的表现有三种:一是投射心理,即以“别人和我差不多”为自己开脱;二是“怨天尤人式的心理反应”,即把出现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客观因素;三是合理化———“自我精神安慰式的心理反应”,以此获得心理平衡。从《文饰心理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当评价结果不理想时“没关系,努力就好”的“自我安慰”反应占的比重是最大的,约占51.8%,其次是投射“没关系,很多人的评价结果同我一样”,具有这种心态的学生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因此也就影响了自己进一步的成长和提高。3.学生的其他想法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一是无奈、认命,占11.2%;二是后悔自己不认真,占3.7%;三是担心父母的批评,占7.4%。这样的态度属于申辩心理,由《学生对语文学业评价结果的心理反应———态度调查问卷》中可知,22.2%的学生会及时向老师反映情况,7.4%的学生接受结果,并反映情况,提出对语文学业评价结果的看法,申辩个人的观点,70.4%的学生不会提出意见,申辩自己的看法。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比较关注自己的成绩,即使他们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评价,或者对这样的评价结果有疑义,但也会接受与个人实际情况不符合的评价结论。因此在小学阶段,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待提高,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不畏权威、独具特点的个性心理品质。4.从《学生对语文学业评价结果的心理反应———厌恶心理调查问卷》中可知70.4%的学生是不厌恶这样的评价结果的。不厌恶的原因有四种:成绩每次都比较高、功夫不够、没关系努力就好、对自己知识掌握有帮助,最后一种占比最大。学生厌恶语文学业评价结果的原因有三种:担心同学疏远、担心父母批评、学习成绩不好,最后一个原因占比较大。这一现象表明,学生在面对成绩时,大部分学生不厌恶是因为可以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检测出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以促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大部分学生厌恶的原因仍然是成绩不好,有担心,有顾虑。一方面我们要营造良好和谐的语文学习环境,正确面对学生的成绩;另一方面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成绩观,语文学习观、成绩观要从学生和成人同时做起。
四、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学生心理反应如何完善评价,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
从这次的调查情况来看,当前小学生在语文学业评价中的心理反应既有积极的意义,也有许多不良心理因素,导致学生无法积极参与语文学业评价,不利于学生正确利用语文学业评价所获得的信息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要使语文评价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心理反应有效地削弱,转化为健康的心理反应,进一步完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促进、激励功能,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家长和学校教师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做好语文学业评价的学习讲座。作为学校层面应该在开展学业评价之前,协同各任课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以主题队会等易被学生接受、理解的形式,开展关于语文学业评价的意义和价值的通识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业评价对自身茁壮成长的重要意义,为此做好以下几点。1.学生理解语文学业评价的意义,了解试卷、题型,充分了解语文学业评价的难度,从而降低学生不必要担心的心理反应。2.做好家校沟通,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语文学业评价观”。3.学校要建立好良好的语文学业评价氛围。(二)评价结果的处理。1.学校层面:“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公布学生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一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对考试的结果应加强分析指导,重在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而不应成为给学生‘加压’的手段。”2.家庭层面:作为家长要清楚地认识到分数虽然能说明一些问题,但并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帮助孩子寻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制定今后的奋斗目标最重要。而不是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然后批评、指责甚至是打骂,给孩子在语文学业评价过程中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阴影。3.班级层面:营造温暖班集体,让学生找到归属感。每个孩子不管成绩好坏都渴望受人尊重、被人理解、被人关心,尤其渴望能够融入集体之中。对于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孩子,不应被同学戏谑、集体排斥,应该关心他们,理解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乐于改进。4.个人层面: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成绩观,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语文成绩。学生要认识到对于个体的价值评价不仅仅体现在分数本身,考试评价也不是达成理想的唯一途径。考试评价是查漏补缺很好的途径,学生应积极利用试卷上反映出来的知识薄弱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三)有针对性地适时做好语文学业评价前、评价后的心理干预。我们在实施心理干预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心理绘画疗法。在语文学业评价前的心理干预有了效果,对即将面临的考试评价减轻了压力,只是在真实地面对试卷时,面对自己的成绩时压力又增加了。“喜欢”这一心理反应在“语文学业评价前”人数占55.6%,“评价中”占65.4%,“评价后”占81.5%,喜欢的人数都已过半,尤其是评价后,喜欢的人数占绝大部分;“不反对”这一心理反应,在语文学业评价前占70.4%,评价中占74.1%,评价后占77.8%。这些数据都充分证明,心理干预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四)改变单一的纸笔测试。“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要本着“以生为本”的思想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让学生参与到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制订中来,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形成并开展教师评、师生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同时,建议探索、尝试采用真实评价。“简言之,真实评价就是基于真实任务情境的评价。真实评价是在对传统测验的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测验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现,远离真实的生活情境,而不能考查学生形成假设、进行推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真实评价则改变了教师知识的唯一来源的僵化思维,让学生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自己探究问题发现知识。”(五)注重语文学业评价过程的人文关怀。语文学业评价应实行素质评价,应充分体现对学生发展的关怀,以语文学习过程为主体进行评价,如对语文知识的获得、获得语文知识的方法,语文知识是否转化为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情绪、态度等方面的评价。学校及教师应做学生的赏识者。以个体的健康发展与成长为评价标准来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努力,欣赏学生的进步,建立彼此信任的友好关系。学校教育只有做到以学生为本,才能真正体现出语文学业评价的人文关怀,就可以较好地维护学生心理的安全和健康。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姬天舒,李艳丽.心理绘画疗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6.
[3]严文华.心理魔法壶(心理解析新理念)[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4]朱建军,蔡晨瑞.我画我心:意象对话解读人心[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王芳 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和路小学
-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现状及优化策略
- 下一篇:小学识字教学如何渗透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