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实践
时间:2022-08-09 08:34:14
导语:美术教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刘盛夫是知名油画家,在西方绘画的技法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考,改良了传统透视画法,并以自身的创作实践,切实推动了美术教学理论和相关创作实践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刘盛夫在油画教学上的成就,并结合其具有代表性的油画作品,将他对现代美术教育所做的贡献进行了梳理和论述。
关键词:现代美术教育;刘盛夫;透视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是在20世纪初的“西风东渐”,油画等西方艺术种类从欧美、日本等地传入中国,以及在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的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中国美术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是一部值得书写的光辉历史,无数的美术工作者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激情投入到美术教育事业中,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让中国的绘画与世界发生了接轨。广州美术学院的教授刘盛夫就是这样的一位教育家。
一、艺术生涯
刘盛夫,1923年4月1日出生于湖北沙市,他于1950年至1954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当时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师从法国留学回来的知名艺术家颜文樑、胡善馀、庄子曼等。纵观他的一生,可谓勤勉不倦,尤其是对教学的专研颇有成就。他不断地创新教学理论,在色彩、构图、透视教学等领域提出了独到的理论和见解。特别是他提出的透视图证,运用东方的智慧把源自西方的透视学进行改良,以更加简单、便捷的方式处理和呈现较为复杂的透视现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透视的本质,无愧为美术教育家。刘盛夫不仅在艺术基础技法的教学上有突出贡献,他还是中国风景油画创作领域中一位重要的艺术家,他的创作实践是对相关理论最好的注脚。
二、创新美术教学理论
透视画法是西方传统绘画的基础,是人类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透视法的萌芽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出现在壁画或者各种陶瓶上的装饰图案。透视是人类视觉感知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一个漫长过程,透视学规律和方法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起,被诸多绘画大师不断研究和论证,之后逐渐形成了一门学科,并对现代绘画产生重要的影响。直到今天,这门学科不仅涉及艺术学门类,还是建筑、地理科等理工学科的必修课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早在母校中国美术学院读书时,刘盛夫就觉得传统的透视画法即“视线法”需要进行改革,原因在于他发现19世纪中期就运用的透视“视线法”居然在20世纪50年代教学中仍然使用。在他看来,自然科学技术停滞太久是行不通的,必须进行改革,再者就是阐述理论太过于复杂,让学生不好理解,而且还存在画一张图占用时间太长、占用的纸张过多等问题。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果,刘盛夫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进行实践和试验,一心要突破透视画法。大学毕业后刘盛夫从事艺术教育工作,仍然不忘初心,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对传统透视画法进行改良,提出了“刘氏透视新画法”。经过改良的透视新画法,便于直观,图法结构易学、易画和易记,图法和步骤都比当时国际上一直沿用的“视线法”简洁明了,在造型艺术与建筑设计领域里表现出显著功效和相当高的水平。并且,刘盛夫在布鲁克泰勒“三点透视”画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以一个圆心即“同径—视距”的观点,解决了“斜俯视”“斜仰视”画法中“三点透视”无法解释和做到的问题。“刘氏透视新画法”获得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关注。1961年,刘盛夫接到国家文化部当时艺术教育司美术教材组直接通知,让他带着《绘画透视教学》书稿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美术教材审选会议,这本书当时被选为美术学院的教材,只是可惜书稿在出版前竟然无端“遗失”,这无疑对刘盛夫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这一独创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报刊都给予多次详细的报道,肯定了刘盛夫的创新之举,并且还有多家国外大学专家来信,希望和他进一步探讨,这对于刘盛夫来说又是极大的安慰和鼓舞。在透视学之外,刘盛夫在色彩、构图和造型的教学上也颇有创新。他指出:“油画、水粉水彩画以及其他需要运用色彩的绘画艺术种类,虽然它们是有不同性能的工具、材料与各具艺术特征的不同画种,并且有不同的绘画步骤和不同的艺术处理方法,但是,它们都在不同程度运用着色彩技法的规律,构成各自独特的艺术表现。”他总结色彩技法的基础表现为:“混合调色”的绘画效果,“半透明”色相薄盖底色的绘画效果,“色彩并置”的绘画效果和“色彩交织”的绘画效果,他提出初学者在色彩表现上10处不成熟之处,包括生硬呆板、晦暗干枯、缺乏光感等等,并逐一提出如何改进,增强了初学色彩的学生的信心,为他们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和方法。
三、以作品赞美自然
刘盛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年,即1950年进入中国美术学院就读,当年的中国美术学院传承更多的是林风眠开放和包容的学术主张。从刘盛夫的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有着法国印象派画家对光线在物体上产生微妙的关系的准确捕捉。自然中的光对颜色产生的影响使刘盛夫深深着迷,以至于让他一生都在观察和书写大自然。他认为优美的风景能使人热爱生活、追思故事,亦能使人神往远方和理想的未来。他是大自然忠实的守护者,用独特的风景语言为自然景观描绘一首首赞歌。当然,最令他陶醉的当属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白桦林,他多次来到这片白桦林,并用画笔创作了无数版本的白桦林,却从未感到疲倦。也许,只有这片神圣的树林,才是他心中永远的净土。20世纪70年代末,他就踏足新疆阿勒泰地区,创作了《在阿勒泰的白桦林中》《金银时节》《冰溪前的小白桦》《阿勒泰俄罗斯型的老房子》《北疆初雪天晴的早晨》等一批作品,其中《金银时节》在1992年入选日本外务省和日本亚细亚美术交友会主办的“第28届亚洲现代美术展”,在东京都美术馆展出;《北疆初雪天晴的早晨》被广州美术馆(现为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这批描绘祖国西北边陲地区优美风景的作品,体现了刘盛夫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瞬间光色,创造富于抒情气息的意境,以表现颤动人心的自然美。80年代,他重访该地区,又创作了《仲夏的白桦》《白桦树荫》《小白桦林的夏日》《喀纳斯湖边的黎明》《喀纳斯湖朦胧之晨》等重要作品。1991年秋季,七旬老人刘盛夫,克服体力匮乏等困难,再次来到北疆边陲,他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白桦林是一首优美的长诗,时已夜间三点,寂静中我又爬出了小帐篷,观察欣赏隐艳的美色……在月亮偏西的下半夜,一种‘摸抓’帐篷的响声,使我突然惊醒!定神静观四方,原来是随着点点响声,落下一些白桦树叶,在那半透明的尼龙帐篷的坡顶面上,衬出它的淡影,清风吹过,一片又一片的白桦树叶落下来,这种落意多么亲切!哦,这斯文的白桦树叶,是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永远不忘祖国边陲的优美,永远不忘边陲兄弟的辛劳和每一颗质朴、热情、善良的心。”这次他创作了《桦林傍晚》《亲和的桦林》《白桦林的傍晚》等作品。1991年之后他仍不顾年迈的身体,数次重返北疆,创作了数十件风景题材的油画作品。这些作品无不体现刘盛夫对大自然无微不至的观察,他画过无数的白桦树,没有一株是重复的,每一株他都赋予了不同的艺术语言,都倾注了艺术家从心灵传达出来的热爱。被夕阳的金黄色晕染《白桦林的傍晚》、萦绕着早晨林间湿润空气的《亲和的桦林》、片片黄叶悄然落下的《溪边的桦林》、被郁郁葱葱的绿色包围的《小白桦林的夏日》……刘盛夫的笔触时而粗犷,时而细腻,光线在笔触的变幻之中成为灵动的存在,被大自然的气息包裹着,像精灵一般吸引着观者。曾经有人评价刘盛夫的作品:“音韵融之于笔,诗意汇之于景,在诗和音乐的境界,让人无限眷恋”。确实,刘盛夫是具有诗人和音乐家灵魂的艺术家,他用富含韵律的语言把隽永的风景铭刻下来。结语书法家苏华曾经这样感慨:“刘盛夫老师少年失去双亲,青年无爱情,中年潜心学术,老年孤苦伶仃。其针砭时弊之话,实也皆颇有道理。其艺术水平甚至高于吴冠中,可惜两者差别,简直乃天地云泥矣!”而到目前为止,学界对刘盛夫作品的研究和梳理仍停留于表面。他的一生曲折多磨,给美术教育和艺术创作道路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启迪资源,也留下了很多谜团,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让更多的有心之人继续为之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盛夫.刘盛夫作品—色彩等专题备课著要和国际图证刘盛夫系列透视新画法[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2]刘盛夫.色彩与艺术[M].广州:广东省工艺美术包装装潢工业公司,1979.
作者:严伍先 单位:广东美术馆
- 上一篇:广告策划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 下一篇:专业引领+学科竞赛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