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时间:2022-08-08 08:33:36

导语: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一、全国应急管理专业发展概况

2020年以来,我国高校开办应急管理专业有三种模式:安全应急类学院增办专业(例如武汉理工大学、西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类学院增办专业(例如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山西警察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经管类学院增办专业(例如沈阳化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由此,不同模式下的应急管理专业特色鲜明,交叉融合性凸显。表1列举了截至2022年不同高校开办应急管理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

二、武汉理工大学应急管理专业培养

武汉理工大学于2020年9月招收应急管理专业本科生,在应急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条件建设、师资拓展和学生交流上已开展2年的培育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并与多家高校开展了经验交流。

(一)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

目前,应急管理专业紧密结合安全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专业,逐步突出应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形成“三领域(大数据应急管理、城市韧性管理、应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六能力(调查与风险识别、数据收集与情报分析、情景建模与模拟仿真、空间绘图与可视化分析、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策划实施、协调沟通与危机公关)——七核心(运筹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灾害监测与预警、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应急决策理论与方法、城市安全地理信息系统)———八特色(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概论、应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应急能力评估、交通安全分析与评价、灾害心理学、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系统工程、大数据技术)”的多元交叉型复合知识培养体系。与此同时,学校开展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突出应急管理专业的强实践导向,设置了多项独立实验课程。并积极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多元互动培养人才,与湖北省应急厅、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中建三局、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各类单位建立了“政产学研”体系。

(二)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挑战

1.专业建设融合度要求高应急管理专业特点是多学科融合,涉及管理、经济、安全、计算机通信、机械、材料、化工、新闻传播、法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同时对应急救援、应急装备、安全生产、通信技术要了解其中的基本原理,甚至要熟悉。宽学科要求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存在方向疑惑和知识点压迫问题,教师在授课时存在交叉重复的知识点冲突及多学科知识点融合备课压力。2.产学研特色难协调应急管理的产学研应用领域要求具体而专业,涉及诸多行业标准规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存在一定的难度。各个教师所精通的领域难以快速集成,例如施工风险、粉尘爆炸、职业卫生、火灾报警等都是细分领域,而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都需要多领域专业知识和经验融合。大型企业的安全应急部门提供的实践实训流程规范而系统,但岗位和需求有限;中小型企业的安全应急场景复杂,岗位和需求庞大但散状零碎。3.类应急专业竞争压力大应急管理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下设专业,偏管理,注重分析、决策、沟通和策划,相对安全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应急装备技术与工程、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等类应急专业而言在技术和应用上显得薄弱,因而在实用技能,甚至就业岗位上存在一定的泛性,当前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岗位需求认知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安全岗、质量岗和评估岗。

三、应急管理专业发展建议———基于武汉理工大学办学

(一)以本为本,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

应急管理专业“T”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深入,并且需要突出OBE(OutcomeBasedEducation)理念,将产学研结合点深入教学过程中,编制多套案例库、项目库、数据库,全方位支撑应急管理知识点贯穿学生的培养过程。例如将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实训、应急管理调查实践等认知实习、专业实习转变为“案例大赛”或“应急调查模拟行动”,学生提出实践需求,教师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最终以案例分析比赛或者情景剧表演赛创新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切实将应急管理的严谨思维与丰富的实践场景融合。

(二)教学相长,激发教师创新实践力

由于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仍在探索中,诸多课程体系的完善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过程,新的安全应急问题在社会经济中层出不穷,应急管理的教师必须保持一个持续不断学习的心态,坚定信心,挖掘应急管理知识的创新点。教师要将新发现的安全应急问题,积极主动地抛出来给教师群体和学生们,激发教师们创新实践探索的动能。尤其是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学院可以开展安全应急科普教育,同时建立应急管理院校合作交流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三)优化资源,打造多层级应急教育体系

目前,全国各开展应急管理专业的高校联系紧密,相互之间的沟通频繁。而实际上,诸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学府都招收应急管理方向的研究生,尤其是高校密集的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武汉等地可以建立应急管理本科-研究生-校友多层级应急教育联合会,协同创办应急管理联合行动小组、应急产业联合会、应急教育宣传基地等,积极发挥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商务部门等合力优化资源,避免重复建设的同时,重点突破,创新应急教育体系。

作者:敖艺璇 刘泽林 刘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