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负压置换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影响

时间:2022-07-27 11:51:22

导语:鼻负压置换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鼻负压置换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影响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肺炎是儿童住院的重要原因,也是全球1岁以下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尤其是<6月龄的患儿。早期临床表现为流涕、鼻塞、咳嗽、声音嘶哑等,同时可能伴有发热,之后很快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喘憋、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3]。相关研究显示,婴儿期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与反复喘息和哮喘直接相关,严重者肺功能受损可持续10年以上[4-5]。目前,儿童RSV肺炎无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予以抗感染、雾化平喘、吸氧补液、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等对症治疗[6-7]。RSV感染后由于气道大量黏液产生,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气道阻塞,患儿会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喂养困难等。当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2%时,需要氧疗[8],相应的病程也会延长。鼻负压置换治疗是一种无创技术,具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通气的优点[9]。因此,本研究探讨鼻负压置换治疗对RSV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择我院儿童呼吸科2021年1—7月收治的70例RSV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病历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病历单号为对照组,病历双号为试验组。在研究期间,严密观察所有受试者,病情需要时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诊断符合《实用儿科学》(第8版)的RSV肺炎标准[10](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鼻咽部脱落细胞内RSV均阳性);(2)年龄1~12个月,均为足月正常出生体质量儿;(3)入院时患儿经皮SpO2值在92%以下,需要鼻导管给氧;(4)患儿监护人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病毒或细菌感染患儿;(2)合并任何慢性疾病的患儿。1.3团队与分工成立团队,团队由2名医师和4名护士共6名成员组成。2名医师包括1名儿童呼吸科的副主任医师,主要负责治疗工作;1名儿童呼吸科轮转学习>1年的儿科医生,主要负责患儿的筛选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4名护士中1名为副主任护师,从事儿科护理工作>20年,负责研究的质量控制;1名主管护师,从事儿童呼吸科工作>10年,负责患儿家属的日常宣教及鼻负压置换治疗操作;1名护师,从事儿童呼吸科工作>5年,负责数据收集;1名护师,硕士在读,负责资料整理与分析。1.4方法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包括抗感染、雾化吸入、持续鼻导管吸氧1L/min、静脉补充液体等治疗,向患儿家属介绍病情和给予心理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鼻负压置换治疗,具体内容如下:(1)协助患儿取仰卧位,将枕垫置于肩下,头后仰,观察患儿下颌部和外耳道口呈垂直后协助保持该体位;(2)使用0.5~1.0ml37℃的生理盐水注射液顺患儿鼻腔滴入,将吸引连接管连接电动吸引器,鼻塞头连接患儿鼻孔,进行负压吸引,设置压力为80~150mmHg(1mmHg=0.133kPa),吸引3~5s/次,间隔10s,共操作6~8次,反复冲洗直至两侧鼻腔无分泌物吸出为止。在操作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负压压力,避免对患儿鼻腔或神经造成损伤,鼻负压置换选择在每天的早、中、晚各实施1次。1.5评价方法(1)住院时间;(2)总病程:发病至治愈天数;(3)鼻导管给氧时间:停氧时间由专门负责的副主任医师根据患儿情况决定[10];(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推荐可以根据患儿喂养量、呼吸频率、胸壁吸气性三凹征、鼻翼煽动或呻吟、血氧饱和度、精神状态等将RSV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8]。由1名经过培训的护士在患儿入院时收集一般资料和SpO2值,由1名经过培训的医师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分别于治疗后第2d、第3d、第4d评估病情严重程度。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RSV肺炎患儿住院时间、总病程及鼻导管给氧时间比较试验组患儿治疗后住院时间、总病程及鼻导管给氧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RSV肺炎患儿不同时间病情严重程度比较两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治疗后第2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d和第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鼻负压置换治疗可缩短RSV肺炎患儿的住院时间、总病程及鼻导管给氧时间炎症所致气道阻塞是RSV感染的主要致病机制。由于患儿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引发感染,鼻腔黏膜充血水肿致分泌物增加,患儿不能有效清理分泌物,尤其是小月龄的患儿。黏液蓄积在鼻腔,出现鼻塞、流涕,甚至吸吮困难、张口呼吸,如继发细菌感染,则会加重患儿病情,治疗周期延长,加重经济负担。及时清理鼻腔内的分泌物可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采用鼻腔吸痰的方法,但鼻腔吸痰易导致患儿长时间哭闹,引起鼻出血,甚至严重的刺激和呕吐等[11-12]。近年来,鼻负压置换逐渐被用于治疗儿童鼻窦炎和呼吸系统疾病,已取得较好效果[13-15]。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住院时间、总病程及鼻导管给氧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鼻负压置换可将冲洗液滴入鼻腔,利用负压原理清除鼻腔内的鼻涕、炎性分泌物或病菌,恢复鼻腔自身的排毒功能,从而缩短病程,减少住院时间。并且,鼻负压置换为无创、刺激性小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患儿因操作带来的痛苦和不适,更易让患儿家属理解、接受,并配合治疗。3.2鼻负压置换治疗可显著减轻RSV肺炎病情严重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从鼻内负压置换治疗后第3d开始,RSV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较对照组患儿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佩玲[15]探讨了鼻腔冲洗法应用于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其结果表明鼻腔雾化冲洗后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与本研究结果类似。RSV肺炎早期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等,患儿在无外界帮助的情况下无法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常导致张口呼吸与低氧血症,而鼻负压置换治疗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少局部水肿和液化干燥分泌物,从而改善黏膜纤毛清除率,达到彻底清洁气道的目的,进而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儿舒适度。本研究结果显示,鼻负压置换治疗后的第3d,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较对照组才有了显著降低,而在治疗后第2d,两组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并无统计学差异,这表明鼻负压置换可能需要多次重复的治疗后才可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然而,多次重复的鼻负压置换治疗可能会给患儿带来不良反应,本研究并未观察多次重复的鼻负压置换治疗对患儿可能产生的影响,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作者:吴记梅 周金艳 单位:湖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