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英语教师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时间:2022-07-27 08:25:55

导语:职前英语教师职业素养提升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前英语教师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摘要:我国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对未来要充实到基础教育一线的职前英语教师,即高校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当前职前英语教师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增强职业认同感、提升专业化水平、优化职业素养评价机制、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等措施,以期提升职前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推动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职前英语教师;职业素养;职业认同感;专业化水平;终身学习意识

1核心概念界定

1.1职前英语教师

职前教师是指就读于师范类院校或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他们拥有较为明确的就业方向,即到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是未来教师的预备者。本文所述“职前英语教师”主要指毕业后从事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师范类专业或师范类院校在校生。英语专业师范生是我国基础教育未来英语师资的主要生力军,也是最大的职前英语教师群体,“职前培养”涵盖他们从入校至大学毕业前取得教师资格证的这个时间段内生活、学习、实习、毕业设计等各个方面和环节[3]。在“职前”这个时段内,他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师范毕业生打基础,目的是在毕业之际使自己具备一名合格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各种素养,以便入职后可以迅速适应英语教师角色。
1.2教师职业素养

国内外有关教师职业素养研究的成果较多,但对概念界定的视角不同。常扬文提出[4],职业素养是指人类在从事某职业活动时所需遵守的行为规范,即一个人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等个体行为的总和。王先华认为,教师职业素养由三个维度构成,即具有高尚师德并充满爱心,具有综合素质并充满幸福感,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并终身学习[5]。胡金频、张华等从教育信息化对教师职业素养影响的角度进行研究,指出教师应适应新的要求,不仅要注重教育理念的转变,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信息素养能力,还要做好信息化培训工作[6-7]。杨道云指出,教师职业素养不仅应包括良好的专业技能素养、跨学科综合知识结构、敏锐的信息素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及教学研究能力,还应包括高尚的专业道德,乐观向上、乐于奉献的人格魅力,团结协作能力等[8]。这一定义不仅反映出教师职业素养的综合性、全面性、发展性和可持续性,还体现出高校对师范专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2020版)提出:英语师范专业学生则不仅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应同时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而职前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则是指师范类学生毕业后从事英语教育或教学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2职前英语教师职业素养培育现状

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更加向往,但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目前的教师队伍建设却不能完全适应。社会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付出及成果,对教师的社会地位提升、精神理想追求、心理状态和道德素质建设等未给予足够重视。总体来说,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师德水平及专业水平均有待提升;教师职业岗位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岗位的吸引力不足,教师地位、待遇有待提高;教师队伍城乡结构、学科结构分布不尽合理,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还有待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亟须理顺;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师范院校获得的支持不足,而老旧的师范教育制度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需求[9]。具体到职前英语教师职业素养培育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教师职业身份认同感不强

林一钢、何声钟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中存在大量逃避身份的压抑性‘师范情结’和‘非职业化倾向’的师德取向,只有12%的师范生愿意承诺终身执教,师范生的教师身份认同感亟待进一步提升”[10-11]。英语师范生对自己教师身份的认可程度对其职前学习和职后教学生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师身份,才会有更大的学习动力和更多的投入。

2.2学科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缺少教学实践

职前英语教师普遍缺乏较高的自主构建专业知识体系和提升职业素养的意识,这与职前英语教师所接受的课程教育更倾向教学理论知识有关。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单一且缺乏实践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构建和职业素质培养[12]。李晓指出[13],大部分中学英语教师对语言普遍规律的知识缺失,对语言相关文化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掌握不够,究其原因,这与目前我国英语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有着密切关系。师范院校中的语言学课程设置以专业基础课为重,比如,以《应用语言学》《语言研究方法论》等理论性较强的专著为教材,以词汇学、语音学等分支学科作为选修课。这样的课程设置,理论性、学术性较强,但缺少教学针对性和实践性,不利于职前教师清晰把握语言普遍规律,有效理解语言、文化及语言教学的意义。职前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方面比较欠缺,很难有效地将专业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入真实的教学实践环节,往往导致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环境中的学生、教材、教学方法及课程目标相脱节[14]。此外,依托科研项目开展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目前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性不高,专业能力和学科知识较为匮乏,特别是乡村中学,甚至有非英语专业人士教授英语课,可想而知,其英语专业及学科知识不够全面、系统,英语语言能力不足。

2.3对职前英语教师职业素养的评价标准不统一

目前对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多数用人单位通过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学科成绩、专业八级成绩或国外考试机构开发的英语口语等级考试成绩来衡量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但这些成绩只能说明学生的基本语言或口语能力,并不能全面评价他们的专业能力。制订英语师范专业评级标准,完善和优化英语师范生质量评价机制迫在眉睫[15]。制订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并形成系统的反馈机制,对培养师范生的专业发展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4考评机制不够完善,学生终身学习意识淡薄

依托科研项目开展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目前师范院校对学生能力的评估主要采取终结性评估形式,缺乏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效结合。即便对学生实施形成性评价,也主要以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为依据,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等缺少系统性、过程性观察和评估。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在大学期间苗丽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前英语教师职业素养提升路径探析的学习自主性和终身学习意识也比较淡薄,这与新时代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以及高校对英语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学校应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自我规划、自我管理,适应社会和个人高层次、可持续发展需要。

3职前英语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的主要路径

2014年,教育部提出要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6年后,我国开始进入以“素养为本”的育人时代,中小学课堂教学逐步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型,而这一转型也对教师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强、分类推进实施卓越教师培养改革计划,争取培育出数以十万计的卓越型教师,而新师范教育明确倡导采用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方式培育卓越教师。总起来看,职前英语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以下几条路径。

3.1增强职前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感

新时代,国家在教师待遇和条件、荣誉等方面都给予了政策支持,比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研究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有研究证明,职业认同感与职前英语教师的学习动力、学习投入及学习成绩均呈正相关关系[17]。职业认同能为教师知识的建构提供重要的动力源泉,一旦职前教师从内心认同了自己未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他们就会按照教师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对教师这份职业就更加向往和投入,也更利于他们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学习和建构。针对这一问题,孙月娟提出[18],教育作为社会对教师职业素养的价值期待,不仅要提供内在品质保证的职业道德,还要提供外在行为导向的职业伦理;李帆提出[19],要将教师素养与学生素养对应一致;李政涛则将新时代教师素养概括为两个基本功[20],一是新时代教师要有立德树人的“大基本功”,二是要有研究学生、促进“五育融合”的“新基本功”,教师必须练就这些功夫,否则很难保证课堂教学和教育的高质量。因此,在外部环境方面,应提升对师范教育的经费和政策支持,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改善中小学教师职业岗位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在师范院校内部,要营造良好的教师职业舆论环境,给职前教师更多人文关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伦理等方面课程的建设,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增设师范德育、美育课程,推介优秀教师典型案例,塑造教师良好的教育者形象,切实开展职业生涯指导等,以唤醒和强化职前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增强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

3.2提升职前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

所谓“专业化”是指,在英语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及终身学习,逐渐获得把所学的英语相关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实践传授给学生,并从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最终成为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一般有两层意义,既指英语教师个人通过高校师范英语专业的学习,逐渐从一名新手成长为具备英语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良好专业态度的成熟英语教师,并有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成长过程,也指英语教师职业整体上从非专业职业状态、准专业职业状态向专业性质职业状态发展的复杂过程。高校应适时调整培养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完善教学计划,对职前、职中、职后的教师培训内容进行合理界定,并结合国家主导的“国培”“省培”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支持。相应地,关于培训的内容、计划、方式等,中小学也应配合进行全方位宣传,并形成制度加以推广,从而形成以国家政策为引领,以高校英语师范专业课程改革为抓手,以高校与基础教育相互结合、沟通为渠道,培养英语师范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提高其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及教学反思和科研能力的长效机制。

3.3促进职前英语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针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订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包含制订、发布及实施三个步骤。对于职前英语教师职业素养培育来说,就是要制订出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在培养过程中针对教师、学生等不同对象进行相关指标赋值、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评价,找出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提高。制订标准时可以结合我国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将语言知识、教育实习、职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力、职前教师口语水平等多维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当然,不同院校也可以实施职前教育阶段严格的教学基本功过关制度,包括英语专业技能、教育教学技能、科研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人文素养和教学资源构建等。只有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估体系,才能为培养一批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精湛、乐于奉献、团结协作、职业素养优良的中学英语教师队伍储备力量。

3.4提升职前英语教师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信息化时代,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职前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关学科专业知识,更需要培养自身终身学习的意识,提升自我规划、自我管理、不断学习的能力,这将对职前英语教师的职后乃至整个职业生涯产生长远影响。第一,师范院校应调整测评方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作为教学和对学生测评的重要手段,并调整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引导和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建立档案袋或使用网络平台等教学手段建立对学生的形成性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第二,师范院校领导和教师可以通过基础教育提升的相关会议和讲座,与更多用人单位建立沟通机制,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专业素养和阶段性教学技能形成相互分享、相互学习的长效机制。第三,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研讨和教研活动,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拟解决的真实的教学问题,引导他们践行教学理念,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和方法,反思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4结语进入新时代,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高质量育人。我们不仅要从宏观战略上高度重视,提供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为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教师队伍打好坚实的基础,还要从高校英语师范专业具体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合理改革和调整。通过提高职业认同感、夯实学科专业知识、优化职业素养评价机制、提升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等路径,全面提升职前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以期为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储备教师资源。

作者:苗丽丽 单位: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