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优化措施
时间:2022-07-26 08:44:34
导语: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优化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水利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农田水利、饮水工程更是关乎百姓生活质量、生命安全的核心行业。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利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有计划发展建设模式对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简要论述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性,分析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从人才队伍建设、革新经营理念、加强政策支持、信息化建设、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五个方面探究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转型升级
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是指在水利经济领域广泛运用当前世界前沿、先进科技理念,现代工艺设施,新型工艺设备,科学管理方法与信息化管理体系,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不断提升水环境承载力,实现水利经济与社会、人类、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并以水利经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相对于传统水利经济而言,现代化水利经济更加契合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以水利建设综合治理水环境、恢复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缓解水环境污染,并以社会合力为支撑将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理念贯穿于现代化水利发展建设的全过程之中,进而真正实现水利经济发展建设的现代化转型。
1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性
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是新时代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资源永续利用的动态化、持续性过程,也是对传统水利经济模式的颠覆与革新。综合来看,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化水利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与经济体制现代化的基础与必要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持续推进,城乡居民、社会运转、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显著提升。但我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地区差异性较大,部分区域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加之我国水利经济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粗放式增长,在水资源调配、水利工程建设、低效的、粗放式的农业灌溉中浪费了大量水资源,导致水问题愈发突出,并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阻滞因素。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从生态环境与水利经济相互协调视角出发,对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社会生产用水等进行统筹规划、细致安排,转变粗放式水利经济发展模式,将水资源调配及水环境保护做细、做实,对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
1.2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是水利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的先决条件是转变传统以“解决人类水资源问题”为核心目标的水利经济经营管理理念为以“专注水资源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水利经济经营管理模式。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下与未来相统一的基本原则,面向当前的世界格局、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多元化生态价值观念、多样性生活方式,坚持“发达社会以发达水利为保障”的发展建设目标导向,保证水利经济与社会、群众生活、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将水利经济置于宏观政策环境、微观产业集群之上,确保水利经济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以发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水利经济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们享有优质的水源条件与水环境建设服务,为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产业发展服务。[2]
1.3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是解决社会水问题的必由之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水利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但因历史遗留的治水模式问题,现行水利经济管理体制难以解决新时期日益复杂的水问题,如农村饮水质量不高、政府与水资源市场间关系界定不清晰、水资源综合治理技术与工程设施不完善、水环境治理条块分割、水资源浪费与过度消耗居高不下等。水问题不仅制约我国高质量经济体系建设,而且会威胁社会的安定和谐。在此背景下,探寻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建立水环境综合治理责任体制、完善水利经济发展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水资源市场主体创新意识成为水利事业发展的主流趋势。现代化水利经济的发展建设,能够立足实际、聚焦问题、面向未来、顾全大局,将制约社会和谐稳定的水问题逐个击破,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与恢复水环境、扩大水利事业的社会效益。
2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现存问题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水利经济领域开始探寻可持续发展路径,并在技术创新、人才培育上下足工夫。但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是一项复杂性活动,需要资金、技术、新型理念等多元化条件的支撑,当前我国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尚处于初期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2.1人才队伍不健全,水利经济发展落后于时代步伐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现代化水利经济建设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水利企业也积极探索经营管理模式、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但现代化水利经济依然存在人才队伍不健全、水利经济发展落后于时代步伐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其一,部分水利经济领域从业人员思想认识水平较低,对水环境综合治理、水利经济与社会及人类生活的协调理解不够深入,未能以创新发展的眼光看待水利经济发展建设相关工作,以经验驱动解决现存问题,导致水利经济发展建设相关工作效率偏低、作用难以发挥;其二,现有水利经济发展建设从业人员技能结构僵化,缺乏对先进、前沿科技理念、科学管理方法、工程设计及建设技术的深度学习与实践应用经验,终身学习意识薄弱且技术水平难以满足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形势。
2.2经营理念滞后,制约水利经济现代化转型
当前我国水利经济经营管理通常采取条块分割形式,即由省、市、县等水利相关主管部门对区域内的水资源调配、水利工程建设、水价制定、供水等进行规划。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导致防洪减灾、城乡供水、防治水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存在诸多矛盾,不能有效衔接。实际上,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素,以流域或水文地质单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能够上下转换,上游与下游之间的水资源相互影响,灌溉、供水等功能相互联系。水资源系统性、整体性的特点与“单打独斗”“各自为政”“顾点不顾面”的条块分割式水利经济管理体制产生巨大冲突,导致某些区域水资源过度开发,下游区域出现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甚至会诱发部分区域自然灾害。[3]
2.3政策支持不足,水利企业科技创新动力薄弱
水资源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水利相关企业有别于其他市场经济主体。一方面,水利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融资难、利率高的问题。水利企业在科技创新、业务拓展与承接项目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实力薄弱,需要采用资金筹措方式保证发展资金充裕。但当前我国部分地区政府对水利相关企业的融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导致其缺乏创新动力致使发展受阻,难以为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提供主体支撑力量;另一方面,水利经济受宏观政策与经济环境影响较大,大部分水利企业难以及时获取政策信息,导致其经营发展方向有误。该问题反映出部分地区政府对水利经济的政策引导力不足,未能制定完善的水利经济发展建设规划、方案,导致水利企业缺乏明确的导向,加大水利企业科技研发与经营成本,不利于水利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2.4信息化建设不完善,难以形成社会合力
水利经济信息化建设是适应全球信息化发展潮流、改造传统水利的迫切需求。从概念层面来看,水利经济信息化建设是指深入开发与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实现水利信息共建共享,并促进水利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的过程。当前我国现代水利经济信息化建设存在三方面问题:其一,缺乏完善、科学的信息化建设技术标准,水利经济信息化系统整体性、联动性不足,难以实现水利信息资源的高效率流通,不利于建设权威性、高效性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其二,复合型、创新型水利经济信息化建设人才匮乏。水利经济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维护需要采用诸多新型信息、智能与电子技术,但现有人才知识与技能结构单一,缺乏信息技术利用能力,导致水利经济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水平偏低、后续运行维护难度较大,难以发挥水利经济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其三,对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与更新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将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于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中,且防洪抗灾预警、信息联动等功能不健全。[4]
2.5水利经济与生态环保脱节,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以生态环保理念为导向,注重经济与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但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实行的水利经济发展模式、经营管理策略等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注重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开发区域水环境承载力、水污染现状及未来发展形势预测,缺乏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程度的评估,尤其是在农田灌溉、供水、发电等水利工程决策、建设过程中存在水土流失及水体污染等问题。此种以经济效益为驱动的水利经济发展理念,不仅会降低公众对水利经济的认可程度、损害水利相关企业与机构的形象,而且会制约水利经济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3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优化措施
3.1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含量
人才是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的“软实力”基础。为解决当前水利经济发展建设从业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优化人才结构,建议以高校为育人主阵地,由地方政府引领高校积极建设现代化水利经济管理、工艺设备研究、新型科技研发等专业集群,以高校教育的专业性、系统性与有序性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充足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后备人才。同时,实行人才引进政策,适度提升水利行业平均薪资与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优质人才扎根水利事业领域,为经济模式开发、技术创新等贡献力量。此外,加大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主要从观念上改变以经验为驱动、以主观思维为支撑的工作理念,鼓励其创新求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水利经济现代化转型。
3.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水利企业创新
各地政府需积极培育现代化水利经济市场主体,加大对水利相关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一要鼓励金融机构为水利企业项目实施、技术研发、业务拓展等“量身定制”融资产品,依托供应链金融、优质社会资本拓宽水利企业融资渠道,保证水利企业将充足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之中,研发出更加先进的水利工艺设施、新型仪器设备与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为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奠定基础;二要加强政策引领,在水利经济规划阶段充分考虑水利企业发展情况、经营模式与经营领域,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整合中小企业从而形成规模效应,保证政策信息在产业内流通,以此保证水利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性与转化率。
3.3完善信息化建设,改进水利管理模式
围绕现代化水利发展建设目标,适度超前地建设水利经济信息化平台与系统,实现水利信息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此,需要以世界先进、前沿的技术建设覆盖全流域的水利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将流域内水利部门、水利企业及相关机构整合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之上,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经验分享、技术推广、信息交流、成果共享。同时,要在水利经济重点领域突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如在防洪抗灾中积极建立洪涝灾害预警机制,借助传感器、无人机等技术收集水情信息、降雨量、水面高度等信息,结合历史数据及工作经验及时发现洪涝安全隐患,制定应急预案。再如在水利工程建设普及BIM等计算机辅助设计、管理等技术,提升水利行业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3.4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明确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重点
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应当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以此构建以流域为单元的污染预防、控制、生态修复与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利用现代科技模拟水陆生态系统污染过程,预测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趋势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水情的分流域、分阶段水利经济发展建设规划与具体实施细则。与此同时,加大水环境修复及保护等水利工程建设力度,结合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城乡居民用水需求等对灌溉、发电、供水等水利设施进行建设与运行维护,保证水利设施符合城乡一体化发展需求,切实解决当前社会发展的水问题。
4结语
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水利经济模式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也是解决当今复杂水问题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现代化水利发展建设中存在人才队伍不健全、经营管理理念滞后、政策支持不足、信息化建设不完善、水利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脱节的问题。为此,应当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革新经营管理理念、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信息化建设并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以此优化现代化水利经济发展建设模式,提升现代化水利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乌云格日勒,杨永军,邢振梅,等基于绿色发展背景下的区域水利经济管理的思考[J].现代农业,2021(3):68-70
[2]滕鲁燕水利经济发展中水利企业重要性探析[J].中国市场,2021(6):68-69
[3]张俊华水利经济发展的创新思维[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10):81-82
[4]苗勇地方水利经济发展途径探究[J].中国市场,2020(27):29-30.
作者:高彩虹 单位:渑池县水利局
- 上一篇:古诗词艺术歌曲艺术特征研究
- 下一篇:应用型高校生物工程类专业内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