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优化策略
时间:2023-09-18 08:48:11
导语:小学语文作业优化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双减”政策作为“减负增效”理念的延伸与拓展,提出了减少学生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长的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而小学语文作业可以巩固基础知识、拓展学生思维,所以语文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要不断调整个人思路,以更加多元的方法优化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基于此,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依托“双减”政策分析优化作业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作业;优化策略
作业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内化语文知识,沉淀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检测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1]。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很容易陷入误区,认为书面作业布置得越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越牢固,能力就提升得越快,所以教师总是盲目地追求作业数量,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课后作业上。而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教师们开始有意识地避免这种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开始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设计数量更少、内容更精、形式更多元的作业,以达到“减量不减质”的效果,将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2]。一、传统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以写为主,形式单一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素,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3]。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信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理念,所以布置的作业大多是抄写生字、词语、句子等书面作业,认为抄写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将抄写的内容吸收、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实际上,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时,往往是比较机械的,很少动脑思考。因此,以写为主的作业不仅没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降低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各学科作业累加,学生任务繁重教师通常认为多写、多练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所以会下意识地增加书面作业的量。但是忽略了其他学科的作业量,因而当所有学科教师共同“发力”时,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量便成倍增加了。这导致学生对作业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情绪,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实践,进而出现了应付了事的情况。
(三)作业设计缺乏实效,影响学生综合发展作业既要涵盖各种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夯实基础,也要指向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知识、思维发展与能力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往往侧重让学生读、写、背,旨在加深学生记忆,却忽略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设计出的作业缺乏实效,失去了原本的作用。所以,即使教师布置再多作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很难得到提升,这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理念
(一)量少而精“双减”政策的基本要求是减少作业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对作业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更加精炼的方式引导学生高效练习[4]。同时,作业减量提质可以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时间发展兴趣爱好,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趣味性强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探索充满趣味性和未知的事物。所以,为了让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语文教师还需要在作业中融入趣味元素,包括有趣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也可以让学生基于实际情况进行自由发挥。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知欲,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重视实践语文学科是一门极具人文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小学语文教师设计作业时,需要立足于学科本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设计类型多样的实践作业,搭建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平台,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并在实践中积累和巩固理论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拓展作业功效的目的,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三、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具体策略
(一)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分层设计作业内容,以减轻学有不足学生的压力,帮助他们更加高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引导学有余力学生进行深入探索,完善其知识体系。例如,教师在讲完《腊八粥》一课后,可以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分设组词、填词、补充句子、句子转换以及句子陈述等不同难度的题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有选择性地完成作业。其中学有不足学生可以只做“必做题”,也可挑战自我选做能力范围内的选做题,学有余力学生则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完成大部分或全部作业。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夯实学生的基础,充分体现课后作业的价值,同时可以顺利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达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目的。
(二)合理设计线上作业,促使学生高效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融合。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线上作业,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转化为线上通关游戏,即提前拟定需要阅读、表达的任务,将其组合起来输入设定好的游戏程序中,同时根据难度设定各个关卡的分值,让学生在闯关的过程中再次内化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分数进一步了解学情。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为例,教师可以将生字“钝、鸽、毫、隧”和词语“迟钝、欣喜若狂、敏捷、繁衍、茹毛饮血、毋庸置疑、凌空翱翔”等放在分值较低的前几关,引导学生组词、造句,然后将句子鉴赏放至中间几关,最后几关可以让学生围绕“恐龙飞上蓝天”的过程展开探索,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基础,并体验到完成作业的乐趣和成就感。这种作业形式有助于实现“双减”的目标,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稳定提升。
(三)设计表演类作业,辅助学生灵活学习在设计和布置小学语文作业时,教师可以结合作业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促使他们主动搜集信息、揣摩文本内涵,进而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讲完《藏戏》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由组队,然后要求各小组任选一段名家戏剧,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和排练。要想成功地完成这个作业,学生首先需要搜集与戏剧有关的各种资料,从中筛选出本组将要表演的曲目,然后准确把握所选戏剧的内容、历史背景以及剧中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外貌特征等,并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制作能体现人物身份的脸谱以及符合角色造型的装饰物,再利用课后时间跟随视频学习,揣摩唱腔和人物情感,同时,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合作排练,通过不断磨合提升表演效果。最后,教师可利用自习课让各小组展示作业,也可以让学生录制表演视频分享到班级群中,让其他小组成员、教师以及家长进行评价。此外,小组成员还可以在班级群里分享本组搜集到的与戏剧有关的各种资料。通过表演类作业的设置,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和动手创作能力,也达成了“双减”的目的。
(四)设计拓展类作业,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书本中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中能够传递的信息也是有限的。因此,仅靠课堂教学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拓展类作业来扩充学生的知识库,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教师在讲完《鲁滨孙漂流记(节选)》一文后,可以布置为期两周的拓展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与课文同名的绘本,了解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且在阅读的过程中绘制思维导图,以准确、完整地展示故事的要点。同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在书本上做批注、写读书笔记,将自己当下的感悟记录下来,最后在班级中和同学、老师分享。如此既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促使他们立足整部小说再次解读课文,对课文形成更加深刻且全面的理解,还可以使他们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进一步强化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五)设计实践类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基于“双减”要求设计作业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探究中完善思维、发展自身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推动其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华传统节日”设计实践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整理我国传统节日的相关信息。整理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编制节日日历,并在日历中标注不同节日的习俗、特色美食,之后再搜集与各个节日相关的诗词,将其整理成册。学生还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节日美食,并录制视频。最后,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制作的作品带到学校与教师和同学分享,以便在此过程中互相启发、完善作业。科学设计实践类作业能够起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想象力的作用,并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教师可以此顺利完成综合实践教学任务,并使学生在探索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四、结语“双减”政策的实施是素质教育理念得以有效落实的重要表现,也是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提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贯彻“双减”理念,挖掘知识要点,缩减作业数量,精心设计作业内容,提升其针对性和导向性。另外,教师也要丰富作业形式,将听、说、读、写、做融为一体,增强作业的吸引力,促使学生多角度巩固和内化知识,进一步彰显语文作业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莉婷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七里墩小学
- 上一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法
- 下一篇:放管服背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