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科研问题及管理对策

时间:2022-07-22 08:29:29

导语:研究生科研问题及管理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研究生科研问题及管理对策

[摘要]通过组织网络座谈的方法,搜集了研究生群体对自身科研状况的描述与评价,以此为基础,从改进研究生管理的角度,提出科学制定防控政策、升级优化数据管理、全面保障授课质量、积极调控研究进度、创新引导科研方向、主动调节身心状态等对策,保障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形成“管建结合,以管助研”的新局面,助力研究生群体科研水平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研究生;科研活动;管理对策

一、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常态化,给高校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调整与改进教育管理方式,以利于研究生群体顺利完成学业并为未来做好准备,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例如:于伟等认为应当在疫情防控时期健全研究生教育管理法规制度,强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法律意识[1];胡育璐针对疫情期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党员示范、舆论引领、家校共管等对策[2];余芬等指出身处隔离状态下的研究生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强调心理疏导等管理手段的重要作用[3];付四清等关注疫情期间医学类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从关爱学生、促进就业等角度提出建议[4];周云连等调查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认为疫情期间研究生的进步程度与其自主能动性及导师的监督管理都有较大关系[5];郭丽媛等提倡利用PBL思维提高学生在疫情期间的自律能力[6]。总体而言,目前关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研究多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援助方面,得出的结论普遍适用于全体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而与研究生最重要的本职任务——学术研究的关系不甚紧密。为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本文首先要探明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常态化防控是以哪些方式影响研究生群体的科研活动的,再以此为基础继续探讨如何改进教育管理方式,以消除制约因素并使研究生更好地承担自身学术角色。

二、研究生科研活动面临的问题

2021年下半年,研究者依据“最大差异选择法”[7],在黑龙江省西南部高校内选取180名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涉及工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等12个学科门类,各选取15人),通过组织同一学科门类的研究生参与网络座谈,搜集各研究生对所处疫情防控环境下自身科研状况的描述与评价。对调查对象提供的信息进行整理,研究生科研活动受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校科研时间

2020年多采取分期分批的错峰返校办法,研究生的返校时间常安排在本科生之后。期末阶段,各高校依据课程考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学生有序分批离校,研究生的离校时间通常又安排在本科生之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研究生的在校科研时间。科研活动的连续性有待加强。

(二)线上线下授课相结合成为常态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系统的专业课程学习。受一些突发状况影响,还是会出现部分教学活动调整到线上进行,或者在线下被调整课时的情况。相较于纯粹的线下或线上教学,师生双方在协调线上与线下交流的过程中会在课堂管理和通讯维护等方面面临不确定性,需做出更多准备以保障课程知识的充分传授和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三)与科研有关的实地调研或实习活动

科学全面的实地调研能够为学术研究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高质量的实习活动能够提升专业素养并为后续的研究活动积累经验。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执行严格的校园管控措施,有效保障师生健康。以管理学类研究生为例,该群体的研究内容与社会生产经营活动高度相关,多数研究生都会根据自己选定的研究课题,联系走访相关企事业单位,实地考察、参与各类管理活动;受特殊情况影响,实地调研和企业实习均受到了较大限制。从事学术研究对脑力体力的消耗都很大,因此科研活动的高效开展,离不开健康的身心状态作保障。需要研究生树立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探寻适当途径来调节身心状况,以最佳状态投身科研活动。较好地处理文体活动与科研活动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生科研问题的管理对策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研究生管理部门、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本人应当协调一致通力合作,共同而有区别地发挥各自作用,从以下几方面改进研究生管理活动,促进研究生群体科研水平的稳步提升。

(一)充分听取研究生诉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政策

政策执行到位,是教学、科研等一切校内活动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而执行到位的前提又是政策制定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以保证校园内各项活动的平稳有序进行。确定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总则,高校还应根据校内群体活动规律的不同,制定细则。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决策机制,在管理者与研究生之间建立通畅的信息传达与反馈渠道,可通过发放问卷、单独谈话或组织座谈等方式,倾听并参考该群体的意见和建议,以此为基础科学决策,保障其合理开展科研活动的权益。

(二)优化排查流程及研究生健康数据管理

研究生管理人员可从优化排查流程、完善研究生健康数据管理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在优化排查流程方面,可从精简信息传达反馈环节入手,例如将“管理部门-辅导员-班级负责人(班长)-全体研究生-班级负责人(班长)-辅导员-管理部门”这一信息传递模式中的两个“班级负责人”环节去除,让研究生辅导员承担更多责任,直接与全体班级成员建立联系;在留有足够时间余量以确保向管理部门及时反馈排查结果的前提下,辅导员还可以根据所负责研究生班级的教学科研时间表,建立在课间或整点时刻发布通知的排查机制,使学生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能够更加专注。在健康数据管理方面,研究生管理人员应不断强化自身数据处理能力,建立并完善研究生信息数据库,准确全面掌握所有学生与各类疫情排查相关的个人信息,必要时向学校的网络计控部门或信管专业师生寻求技术支持,在“个人基本信息+活动轨迹信息”的支撑下,力争实现数据获取便捷化、人群排查精准化、表格填报自动化,为研究生科研活动连续性的提高给予更多帮助;同时严格执行保密措施,确保数据库中的信息只用于疫情防控,保障研究生个人信息安全。

(三)全面保障授课质量

专业课程的学习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形成的基础,要调整的课程,应尽量延续线下教学,研究生管理部门应准确掌握课程调整情况,履行监督责任,确保授课时长不压缩,授课质量不降低。对处于健康监测状态而只能通过网络直播进行同步学习的研究生,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交互功能,密切关注该群体的线上学习效果,积极回应其合理的学习诉求并做好学业援助,同时配合研究生管理部门完成线上授课的监督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研究生管理部门还需与高校的教务处、网络计控中心等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完善教学设备的运行管理,并争取专项经费用于研究生教学设备(主要指实验室的新媒体设备)的维护与升级,为研究生授课质量的持续改善提供更多支持。

(四)积极调控研究进度

需要研究生管理部门、导师及研究生的共同努力。管理部门在给研究生设置完成选题、预答辩、正式答辩等任务的时间节点时,指导学生制定紧凑的研究计划,打好提前量,研究启动之后还应持续关注学生的实际进展,必要时协助学生对原有计划做出调整,以保证各项研究任务在管理部门设置的时间节点之前完成。研究生本人更应积极主动地推进研究行动,未雨绸缪,例如需要与企业合作才能完成的科研任务,研究生本人就要与相关企业保持联络畅通,及时知晓对方及其所在地的疫情防控要求,利用机会窗口抓紧收集数据,对科研进度的管理是一个适合“层层加码”适度超前的过程,学生越积极地行动,就越牢固地掌握了应对各类突发状况的主动权。

(五)拓宽研究视野,引导研究方向

以更加广阔的视角,提出关于把握发展机遇或者应对未来挑战的真知灼见。研究生导师应切实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实现这一认知上的转变。例如,对于工程类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可以从基础设施、专用设备、工艺流程、通讯物流等角度引导其考察疫情防控活动中呈现的现实需求,以此为起点寻求工程领域的创新,提高应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师范类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特殊教育需求,探索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要素的影响,探寻新形势下促进受教育者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新途径;经管类研究生导师应引导学生提高时势敏感度,积极关注社会动态,结合疫情变化趋势从特定岗位、特定企业活动、特定行业等多个视角预测经济新业态,再思考如何通过改革经济活动,助力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健康长久发展。导师对学生的科研选题进行积极的指导与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研究活动的前瞻性,有助于研究生提振信心,使其摆脱面对众多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却无所适从、犹豫观望的状态,拓宽科研视野、解放选题思路,找到值得深入挖掘的研究方向。

(六)深入开展健康管理

健康的身心是科研活动得以高效开展的基础。针对部分研究生未能较好调节身心状态、进而影响科研成效的情况,研究生管理者可以从外部环境的改善入手,例如对研究生活动的公共区域进行适度美化,体现出人文关怀,引导研究生关注生活中的积极因素,促进其心理状态的改善。辅导员、导师们应当引导研究生在科研场所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通过组织小规模但有创意的文体活动,在专业或学院范围内评选并奖励“健身榜样”“文艺标兵”等,激发起研究生参与文体活动的强烈动机,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我鞭策中克服惰性、提振信心,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维护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进而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去。

四、结语

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在科研时长保障、科研效率提升、授课质量维护、实习实训推进、研究方向引领、身心状态管理等方面面临着新挑战。因此,研究生科研管理活动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积极调整:制定防控细则时充分听取研究生科研诉求,持续完善信息数据库并优化排查流程,线上线下监管以保障授课质量,自上而下合理调节科研进度,放眼长远积极引导研究方向,内外疏导促进身心素质提高,做到充分协调各管理主体,调动多方力量,形成管理合力,创新管理模式,促成“管建结合,以管助研”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于伟,宗燕兵,张晓媛.常态化疫情防控视野下研究生法治教育[J].中国冶金教育,2021(5):101-104.

[2]胡育璐.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1(12):67-68+72.

[3]余芬,李艳梅,陈晨.浅谈疫情防控期间对研究生管理的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20(42):301-303.

[4]付四清,吴文珊,肖瑶,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医科研究生的教育与管理[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11):2-5.

[5]周云连,张园园,陈志敏.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科研状况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5):50-51.

[6]郭丽媛,仝建波,邵亮.疫情防控背景下化工类研究生的科研管理对策[J].广东化工,2021,48(4):247+249.

[7]潘绥铭,姚星亮,黄盈盈.论定性调查的人数问题:是“代表性”还是“代表什么”的问题——“最大差异的信息饱和法”及其方法论意义[J].社会科学研究,2010(4):108-115.

作者:赵云龙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