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影视剧音乐与古典诗词的表现方式
时间:2022-07-21 09:20:55
导语:现代影视剧音乐与古典诗词的表现方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87版《红楼梦》堪称影视剧的经典之作,其中的音乐插曲更是家喻户晓,广受喜爱。通过音乐与中国古典诗词相结合的方式,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通过分析《红楼梦》影视剧中的部分音乐的唱法、词曲和声音等要素,浅析现代影视剧音乐与古典诗词相结合的表现方法,探究其塑造方式。
关键词:87版《红楼梦》;插曲;民族唱法
87版《红楼梦》是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摄制的一部古装连续剧,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改编。由王扶林导演,陈晓旭、欧阳奋强、张莉、邓婕等人主演,并邀请了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沈从文等多位红学家参与制作。该剧一经播出,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重播千余次,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1987年上映的电视剧《红楼梦》,其文学底蕴丰厚、改编剧情生动,堪称中国电视剧的经典。除了剧情上贾史王薛的兴亡盛衰、宝黛二人的爱恨纠葛之外,最令观者印象深刻的,当属《红楼梦》影视剧中的经典音乐,声声余音绕梁、字字扣人心弦。《枉凝眉》中的“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至今仍在无数中国观众的耳边悠悠回荡。可以说,《红楼梦》中的组曲在中国古典诗词和现代音乐的结合上有着一定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传播力,其表现方式更是为后世的影视剧音乐提供了巨大的参考价值。主要体现在唱法改良、词曲表现和声音塑造三个方面。
一、婉转抒情的唱法改良
《红楼梦》系列音乐主要采用的是民族唱法,民族歌曲唱法是中国歌曲艺术的根,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母系社会时的“弹歌”“劳动号子”,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在中国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融入戏曲元素的真声唱法、六、七十年代以马玉涛、朱逢博等老艺术家为代表的真假音混合唱法,和上世纪八十年代融入美声的新民族唱法。民族歌曲的唱法的基本特征在于声音甜美、音调高亢,富含多种民族文化,贯穿着中国古今历史、南北地域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中华民族色彩。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组曲,作曲与唱腔相辅相成,依靠王立平先生深厚的艺术功底所打造出的美妙动人的曲作,和演唱者陈立凭借其独特的民族性嗓音和浑厚的民族唱法,将这一系列扣人心弦的音乐带入大众的耳中,成为了影视剧音乐中的传世之作。但是,《红楼梦》组曲中所运用的民族唱法并非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歌曲的唱法,而是在原有的唱法基础上进行的科学改良。早期的民族唱法以真声为主,声音细腻,带有淳朴的自然风情,缺点是发声的位置较为靠前,依靠的是口腔与头腔的共鸣,因而气息较弱,流动性不强,声音也较为淡薄,在演唱中难以呈现出婉转、萦绕的诗意效果,且对演员的嗓音寿命也有一定的损伤。这样的唱法,运用到《红楼梦》的诗词曲调当中,不足以营造出抒意的情感表达。因此想要与《红楼梦》的意境相结合,通过音乐打造出如泣如诉的故事氛围,选择一种合适的演唱方式,并与中国传统的唱腔、诗词曲调相融是十分必要的。要解决这一难题,“新民歌”唱法的出现至关重要。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音乐界开始将目光投射到西方音乐,通过引进传统的“美声”的发声方式,与原有的民族唱法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歌”。“新民歌”的优势在于声音圆润明亮,咬字温和,音域宽广,且在高音中通常能够带有泛音。《红楼梦》系列音乐通过采用“新民歌”唱法,解决了唱腔与曲词的矛盾问题。这样的唱法特点使得其能够很好地与中国古典诗词相融,婉转悠扬,极具表现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技巧难度,促使唱法的风格多样化,深广受观众喜爱。以《红楼梦》系列音乐中的《枉凝眉》《葬花吟》《晴雯歌》等作品为代表,诞生了“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类连绵悠扬、情凄意切的经典歌曲。一方面,体现了古典诗词与传统音乐的成功结合,另一方面。也为诗词与音乐的创新开拓出了新的可能,促进两种艺术共同发展。可以说,民族唱法的改良,造就了《红楼梦》组曲中的现代性和传播性,使得这一套曲目成为了大众耳熟能详的音乐,传唱至今。加之与悠扬的曲调,精美的歌词相结合,既有利于影视剧的情感表达,突出人物性格、情感与命运,也能够很好地在人物环境中通过听觉语言激发观者的情感共鸣,营造出抒意、萦绕的表达效果。
二、含蓄蕴藉的曲词表现
《红楼梦》整套组曲中,歌词除了序曲之外,均选自曹雪芹的原著《红楼梦》中的文字,不加以运用任何现成素材,是王立平先生在精心研读原作后,经过反复推敲与慎重选择,从原著中凝练而出的。歌曲《聪明累》中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结合嘲弄的乐曲、语调,在剧中表现了王熙凤回顾人生时的自我反省与思考。男女对唱的《红豆曲》“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绿水悠悠,绿水悠悠。”表现出了人生的愁苦大悲。这些出自曹雪芹笔下的歌词,词藻优美,凝练精致,富含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情感表达,造就了《红楼梦》影视剧中的众多“名场面”,对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描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作曲上,王立平先生巧妙地将音调、和声、乐器相互协调,共同体现出浓厚的中国民族风格。12首音乐的编排相互联结,形成了一个整体氛围,奠定了愁红怨绿的情感基调。在节奏的表现上结尾多长音、颤音,给人以一种诉说之感,如《枉凝眉》《分骨肉》等,《枉凝眉》是《红楼梦十二支曲》中的一支,作为太虚幻境中的判词,描写了宝黛二人之间的爱情理想因世事变幻而破灭,林黛玉悲痛离世,泪尽天亡。原著中宝玉听完后感叹,称有一种“但其声韵凄惋,竟能销魂醉魄。”之感,同样,在《红楼梦》影视剧中的音乐《枉凝眉》就通过羽调式的音乐风格营造出悲凉、凄婉的效果,达到了原著中所刻画的情感色彩。在《分骨肉》中,表现的是探春风雨飘摇,远嫁海外时与骨肉亲人难舍难分之情,分离之悲愤,末世之凄哀。词曲都在结尾部分达到了情感的高潮,“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挂。”中的“去”一字的音域被有意放大,将声音放开,随之音乐大起大落,达到一种“嚎啕洒泪”的情感状态,哀痛悲戚。将听众带入到了无限的沉思哀鸣当中,形成悲叹婉转的音乐风格。词曲相容所呈现出的经典音乐,一方面源自曹雪芹本身的文学造诣,另一方面源自王立平先生对于角色情感的充分理解。以《晴雯歌》《秋窗风雨夕》为例,《晴雯歌》整体曲调舒缓,古朴简洁,节奏相较于组曲中的其它插曲更为欢快,而晴雯的结局凄惨,判词中“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暗示晴雯将在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期结束自己的一生,《晴雯歌》欢快明亮的节奏正是用于反衬她的悲苦人生结局。“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总结了晴雯性格直率、天真叛逆,不肯泯灭人格的个性特征。“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在曲中重复了三遍,层层递进,在反复吟诵中给予听众不同的情感表达,在最后的“空……牵……念……”中情感迸发,语调悠长,婉转悲凉。而林黛玉的《秋霜风雨夕》则出现在《红楼梦》的第45回,黛玉犯了嗽疾,卧病在床时与前来看望的宝钗交谈,宝钗对她的关心,使她心生悔恨愧欠之意,觉得自己日常多心,以至无故生了许多烦恼,自误到今,因而产生了懊悔、悲凉的情绪,又羡慕宝钗有母兄,而自己寄人篱下、无依无靠,于是借着悲凉秋景,拟照《春江花月夜》,写下一篇《秋窗风雨夕》哀悼自己的身世,描绘了一个凄风苦雨、悲怆苍凉的秋夜,以感念自己的人生境遇。全曲中“秋”字共出现了10次,以秋景中的残花、败叶、清亭,表现出黛玉的寂寞、孤寂、幽怨。王立平先生对这一段的处理采用了同一旋律的反复吟诵,使得歌曲更为连贯,与黛玉本人的纠结、起伏、颓败的个性相连,充斥着凄凉、落寞与心酸,听众听时,仿佛黛玉望见淅零淅留的雨点飘打在窗棂上,哀思着自己飘零的身世和短暂即逝的人生,悲痛之际静坐于窗前写诗,以叹人生凄凉,这一系列情景骤然呈现在眼前。将黛玉的敏感多情和对命运不公的无可奈何,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宛转连绵的声音塑造
在声音塑造上,演唱者陈力的歌喉圆润清澈,明净有力。陈力原非专业歌手,而是自小学习京剧,在王立平先生看来,她的声音清澈明亮,朴实干净,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三年多的时间里,她在王立平先生的引导下,力求与原著作品进行深刻的情感联结,尽可能更为真实地贴近人物形象。在演唱方式上,她一改早期传统的民族唱法,并融入科学的美声中所强调的真假声相结合的混合声,陈力所运用的这种新式的民族唱法,为了渲染音乐气氛和感情高潮,会在正常的气口之外加以补充其他气口,注重气息的灵活运用,利用声带的弹性更加平衡地、全面地使用腔体营造共鸣。在这一表现上,陈力充分发挥了她深厚的戏曲功底,即“腹部丹田式呼吸法”,使得气息充分灌入到声音表现中,绵长而持久。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在演唱古典诗词所改编的歌曲中,对歌唱者的咬字吐字也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传统戏剧强调以字带声字正腔圆,歌唱者必须咬字清晰,字与字之间停顿精巧,字字力度准确,才能够呈现出中国民族唱法的精髓所在。陈粒在演唱过程中运用了相当多的吐字咬字技巧,如在《枉凝眉》中,有意将原词中的长音“啊(a)”,的发音改为靠后的“昂(ang)”,充分提高声音位置,避免在演唱过程中应开口音造成的位置偏低、声音无力等现象。除此之外情感的把控能力也十分考验演员对于歌曲的理解能力,陈力之所以能够驾驭这一系列的扣人心弦的音乐作品,除了其自身优异的唱功外,也与她的共情能力有关。此时的陈力正在经历其人生的最低谷,女儿年幼、丈夫身患癌症去世,孤身一人的她不得不抗下现实生活的重担,因此她的演唱皆具有心如刀割的之感。尤其是《枉凝眉》中“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陈力在这一句的表现中音域降低,运用了带有哭腔的、颤抖的吟唱方式,用饱含含情感的声调将黛玉的“凄凄切切”的人物性格展现出来。在《分骨肉》中,乐句较长,节奏较慢,对演唱者的气息要求很高,陈力在对气息和情感的处理上恰到好处,“恐哭损残年。”中有意将“哭”字放大,突出重音,颤抖地表现出哭腔的感觉,到了“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时渐渐进入平缓,表现出探春担心父母哀伤过度,伤损残年,不敢大哭的压抑情绪,而在最后“奴去也,莫牵连。”连唱了三遍,使之情感骤然爆发,震撼人心。在《晴雯歌》中,主要采用真声演唱,声音欢愉灵动,“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语气温和,娓娓道来,将晴雯灵动活泼的人物个性融入声音中,结尾处缓慢拉长了尾音,意味深远,使听众久久不能释怀,具有强烈的诉说感。在黛玉的《葬花吟》中的高潮部分“天尽头,何处有香丘?”,陈力出字有力,吐息急促,结合乐中的鼓点,将黛玉的悲愤之情迸发而出,词曲韵味与唱腔达到高度的融合统一,深入黛玉内心的情感表露,具有强大的穿透力,达到令心灵为之震撼的效果,使得原词中无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的情感内容以音乐的形式呈现,为听众带来了无穷尽的意味和情感共鸣。
四、结语
1987年版的影视剧《红楼梦》,无论是剧本、拍摄、演员,还是场景、道具、化妆,都堪称是不可逾越的经典。而《红楼梦》系列音乐,更是在内容的基础上的凝练升华。随着其代表作《枉凝眉》《葬花吟》等音乐的唱响,将该时期的影视剧音乐作品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电视剧《红楼梦》插曲中的古典诗词。通过略带戏曲风味的民族唱法,结合曹雪芹笔下的惊世绝艳的曲词,以悲凉惆怅的情感演唱。在听觉语言中,品味剧中人物的悲喜将历史文化与音乐相结合,将角色性格于曲中的情感基调相容,其风格呈现出“满怀惆怅,无限感慨”的艺术氛围,彰显出中国古典文化的意蕴和传统音乐的韵味。使得《红楼梦》系列曲目能够成为伴随着岁月缓缓流淌,深深入驻在人们心底的天籁之曲,造就了一个时代的经典。
参考文献:
[1]陈敏.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秋霜风雨夕》的演唱分析[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20.
[2]范梦娣.声乐组曲《红楼梦》浅析——以《分骨肉》为例[J].戏剧之家,2020(20).
[3]张宇莹.87版《红楼梦》插曲中林黛玉的音乐形象塑造[J].艺术大观,2021(24).
作者:胡霁雯
- 上一篇: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分析
- 下一篇:企业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