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绿色建筑节水技术研究

时间:2022-07-20 08:45:28

导语:地区绿色建筑节水技术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地区绿色建筑节水技术研究

摘要:文中通过对株洲地区2018-2020年绿色建筑中的建筑节水技术统计与分析,总结了绿色建筑节水设计技术要点及方案,为绿色建筑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节水;技术措施;统计分析

随着人们对建筑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绿色建筑具有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节约资源、环境宜居等特征[1],代表了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对给排水专业而言,主要任务就是节水,通过非传统水源利用、节水系统、排水系统、节水器具与设备等几个方面来实现节水[2]。2018-2020年间株洲地区按照湖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共创建绿色建筑标识42个,其中公共建筑15个,居住建筑27个。本文从2018-2020年收集的株洲地区绿色建筑项目数据出发,分析了株洲地区绿色建筑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现阶段株洲地区绿色建筑中建筑节水技术设计要点与技术措施。同时基于湖南省绿色建筑节水设计及评价标准相关规定,对绿色建筑节水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适合本地区绿色建筑发展的建筑节水技术。

1株洲地区绿色建筑现状

1.1标识数量

通过对2018-2020年间株洲地区获得的42个绿色建筑设计标识[2]项目的数量、面积及星级比例数据等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现阶段株洲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由图1可知,近3年株洲地区的绿色建筑星级标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湖南省从2018年起,一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机构下放促进了各地区绿色建筑标识的不断增加。

1.2星级比例

如图2所示,株洲地区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中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分别为27个、15个。15个公共建筑中公寓2个、综合建筑4个、商业建筑4个、教育建筑3个、交通建筑1个、办公建筑1个。一星级项目39个,二星级项目3个。目前,株洲地区绿色建筑主要以一星级为主,且居住建筑的数量均高于公共建筑。这说明地产开发公司已经认识到了开发绿色建筑项目的重要性,另外,政府和管理部门也越来越重视绿色建筑对节能减碳的重要性,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2绿色建筑节水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节水技术是因地制宜的适用性技术,其满足标准要求并适用于本地。本文通过对2018-2020年间株洲地区所有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中节水技术进行统计分析[2-3],从非传统水源利用、节水系统、排水系统、节水器具与设备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株洲地区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建筑节水技术[4-6]。

2.1绿色居住建筑节水技术

由表1可知,12个项目采用了雨水收集措施,用于该区内绿化灌溉、道路广场冲洗及景观水体补水。2个项目设置了景观水体,并采用收集的雨水进行补水。13个项目采用了自动喷灌节水灌溉/微喷灌措施。17个项目采用了生活、商业和消防各自独立的给水系统。供水分区,各区按照压力大小采用变频供水设备加压供水。5个项目设置了减压设施减压供水,减压后保证各用水点处供水压力不大于0.2MPa,在保证节水器具最低工作压力的同时限制超压出流。16个项目采用了雨污分流制。只有1个项目在公共活动场地、人行道、露天停车场等采用多孔材质铺地,以利于雨水入渗。18个项目采用的卫生洁具的用水效率等级均达到三级标准。12个项目采用了高效阀门和水管,有效保证供水安全和避免管网漏损。

2.2绿色公共建筑节水技术

由表2可知,4个项目在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了防止误接、误用误饮的安全保障措施。5个项目的绿化灌溉采用了高效节水的喷灌方式。1个项目采取了雨水收集措施。4个项目采用了自动喷灌节水灌溉/微喷灌措施。11个项目采用的卫生洁具的用水效率等级均达到三级标准。

3讨论

绿色建筑节水技术还存在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随着人们对绿色建筑节水技术认识的不断提升,将持续推动建筑节水措施的改进和全面实施,从而推动绿色建筑节水技术的发展。绿色建筑节水技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非传统水源的开发与利用,故绿色建筑节水技术要与海绵城市紧密结合起来设计,实现径流控制与高效雨水资源化利用[7]。绿色建筑节水技术应遵循适应性原则,每个项目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星级预期合理选择绿色建筑节水技术[8]。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绿色建筑节水分析可归纳为两点:第一不论公共建筑还是居住建筑,采用的绿色建筑节水技术基本为入门级适用性技术,能满足绿色建筑节水的基本要求;第二,不论公共建筑还是居住建筑,采用的绿色建筑节水技术是根据绿色建筑星级要求来选用的。4结语本文通过对2018-2020年间株洲地区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的统计,分析了株洲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情况和建筑节水技术应用状况。这些节水技术的实施将有效推动绿色建筑节水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和发展,提高建筑使用品质的同时,推动了节水技术在建筑行业领域中的应用,带动海绵城市建设等一批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其经济效益相当显著,对于整个建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同类绿色建筑的绿色节水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指导和依据,达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节能减排的目的,生态、经济及社会综合效益显著。

作者:刘双娥 陈海燕 周浩 许锋 陈科良 刘建龙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