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时间:2022-07-19 14:47:59

导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摘要: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应准确把握“智造”时代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特点,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分析、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定位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全面推进“三教”改革、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创建校企协同共育模式,为“智造”时代源源不断地输送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智能制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随着智能设备与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智能制造”的转型改造与升级。所谓“智能制造”(以下简称“智造”)是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配合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1]。“智造”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企业生产技术与设备改造、生产方式与模式的改革步伐,传统企业生产活动正快速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变,需要有大批同时具备并掌握了专业技术技能与现代自动化、数字信息技术等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体,如何应对“智造”时代对人才的新需求,如何才能培养适应“智造”需求的人才?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单一性、智力(能)技能训练的缺位以及职业综合能力普遍较低等问题,根据“智造”时代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新特点,积极探索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智造”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

智能制造的生产活动是人与智能机器人的合作共事,汇聚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已渗透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研究者指出,“智造”时代的工业生产形式具有三大特点:一是以生产要素高度灵活配置为基础的大规模个性化生产,既能满足个性化定制需要,又能保证大规模生产的高效率;二是客户与企业的合作伙伴广泛参与整个业务流程与价值创造过程;三是智能生产与高质量个性化服务的集成,让整个价值链融为一体[2]。新的生产形式与要求,使对新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及要求也发生巨大变化。

(一)知识方面,从单学科向多学科融合的转变

传统生产模式下,企业员工的工作岗位固定且分工较细,如钳工,可分为装配钳工、修理钳工、模具钳工等工种,各工种都有各自既定的工作内容与任务。其中修理钳工主要负责机器设备的日常检修、清洗与更换或修复,知识要求也只限于本专业岗位领域,即具备机械元件与传动、机械加工、切削与测量常用工具使用、机械拆装与维护以及常用润滑油的种类与用途等与岗位工作及内容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机器设备的深入运用,企业需要的是既掌握且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技术,独立完成智能化目标和任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在智能制造生产活动中,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与周期,即从新产品的设计到研发、投入生产,都被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所覆盖,技术技能人员已不再只是从事本职业岗位专业化和程序化的劳动,而是需与智能机器进行日常互动与对话,即操控工业智能机器人、向机器人发布工作指令与下达工作任务以及机器的日常技术调试与维护等。工作内容与职责从简单、单一型工作向复杂、复合型工作转变,岗位角色不再仅仅是研发者、生产者或操作者,而是兼具管理者、决策者与问题解决者多层的身份,这就要求他们除具备本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具备管理学、决策学、现代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

(二)技能方面,从单一的专门技能向多元的复合职业能力转变

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不仅使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变得复杂,也使企业内各部门间也不再各自独立,实现了部门间的高度协作与融合。如同一个职业团队,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也由原来的垂直化向扁平化转型,这种柔性的生产组织方式使得人才的职责和能力由单一变得全面,综合要求也相对提高[4],对人才需求呈现“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特征。传统的一些简单而重复的工作岗位被工业机器人或“智能化”设备所取代,由此催生出一批新的与智能机器相关的职业岗位。新岗位不再是孤立的,员工所承担也不只是一个工作任务,而是作为团队成员参与企业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只仅限于本专业的技能,还需具备操控智能机器的技术、数据分析、与人沟通协作、协调、发现及解决问题等的综合能力。

二、当前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智造”时代,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用户个性化需求满足等是企业制胜的关键,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品质与声誉。然而,目前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突出,一方面企业招不到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一)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缺失

高职教育是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其主体责任,专业设置的前瞻性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匹配的基础。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在适应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方面明显不足,专业设置仍以传统专业为主,或从招生的角度来设置专业,较少结合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对专业设置进行及时的调整、新增或改造,使现有专业设置与产业的智能改造升级发展不同步,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造成人才供需出现结构性失衡。

(二)人才定位的复合性不够

“智造时代”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岗位工作内容的综合化程度提高,需要技术技能人才具备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将成为常态。然而,当前高职专业教学内容的学科边界及分化明显,范围狭窄,只注重对学生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的软(智力)技能、跨学科技术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如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重点培养掌握汽车修理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5]等,这种单一性的人才培养显然无法满足职业岗位综合化、人才复合化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不足

在教学中,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其教育教学以及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产业与技术进步等的关联性,较少根据产业经济发展与生产模式变革的需求而适时更新或调整教学内容,及时引进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讲授内容源于已出版的教材,而教材的建设期与出版期将导致所授知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相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知识与技术的日新月异变化,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节奏不匹配。

(四)培养过程的开放性不够

目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仍停留在表面,职业院校与企业间缺失深层次的内涵融合与合作。例如,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校本教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向职业院校选派骨干直接参与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动等。职业院校也鲜少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选派优秀教师参与企业的新技术研发、新员工培训等,致使“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再例如,学生的技能学习与训练只能在条件及数量有限的校内实训(验)室进行,学生了解或参与企业生产活动的机会缺失。还有,当今科技进步速度快,老技术不断被新技术所替换,实训(验)机器设备的淘汰速度加快,而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有限,无法及时更新或添置新的、先进的设备,进而使学生无法及时学习并掌握社会及经济发展所需的新技术、新技能。

三、“智造”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改进策略

高职教育肩负着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变革发展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企业“智能”化转型改造进程中,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水平与技术技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应对“智造”时代的新需要、新需求,高职院校亟需全面改革并创新其人才培养模式。

(一)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建立专业设置动态

调整机制高职院校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改造趋势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从2021年教育部发布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目录》中可以看出,国家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新时代产业发展需求融合的改造思路。由此,职业院校应根据“智造”时代产业转型变革的需求,结合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职业等需求变化对现有专业设置采取撤销、新增或改造的方式进行调整,如依据产业智能改造升级的需求对部分现有专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以提升专业设置和定位与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变革、职业岗位变迁的契合度与关联度。

(二)重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应根据新时代经济及产业发展新态势、智能制造时代的人才需求特点,重新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规格,从之前的单一专门型技能人才定位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定位转变。高职院校可以专业群建设为基础,将多学科知识与技术进行融合、交叉,构建专业集群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使培养的学生既精通所学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又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跨学科的多岗位工作,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与迁移能力。

(三)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建立动态的教材建设体系。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推进教材建设改革与创新,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应改变教材选用与建设方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编写与开发教材模式,根据产业转型变革以及技术进步发展等情况,适时更新调整教材内容,及时将企业生产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融入教材,增加教学内容与人才需求的关联度。第二,引入多元化的现代教育技术。职业院校应将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虚拟现实等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引入企业真实岗位工作内容、生产任务与环境,采用项目式、角色扮演式、情景式以及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仿真情境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知识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第三,建立新业态下教师素养的提升机制。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师对经济发展新业态的学习,及时了解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态势,以及知识与技术技能变革的新动态,实施教师专业素养与技能提升计划,让教师及时接触并学习行业新知识与新技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技能。

(四)强化校企间的深度合作,构建校企协同共育模式

企业及工作过程是知识产生的摇篮,知识的转换更多的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转换[6],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育人是职业院校直接对接产业转型发展以及人才市场需求变革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第一,职业院校应深入相关合作企业开展广泛的交流与研讨,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与管理流程、岗位设置与工作内容等,共同商讨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结构、明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标准等,使专业及人才培养定位契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第二,职业院校应聘请企业的管理骨干、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等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直接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实践实训,这样可将企业的最新技术、知识与理念及时传授给学生,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第三,职业院校应积极探索实习实训基地的校企共建模式,可通过“引企入校”的方式,也可采取投资入股企业车间或工作室的建设项目,实现校企共建共享,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设备先进的实训场地,满足实践教学与技术技能训练的需求。综合上述,多元复合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企业实现向“智能制造”转型改造的关键所在。由此,高职院校应准确把握“智造”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特点,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转变人才培养定位、全面推进“三教”改革,兼顾学生硬技能与软实力的培养,以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与质量,为“智能制造”目标的实现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吕铁,韩娜.智能制造:全球趋势与中国战略[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1):6-17.

[2]韦康博.工业4.0时代的盈利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王芳,赵中宁,张良智,等.智能制造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变化的调研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1):18-22,27.

[4]周静.“工业4.0”战略对职业教育的挑战及应对[J].教育与职业,2017(2):16-21.

[5]陈鹏,薛寒.“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使命[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7-83.

[6]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来自瑞士的创新与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4):27-42.

作者:周文清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