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技术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路径

时间:2022-07-18 11:54:41

导语:制度+技术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制度+技术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路径

摘要:近几年,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家从战略上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本文从“制度+技术”的角度对新形势下高校如何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究,首先对以“制度+技术”的新理念进行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背景进了简单的分析;其次,阐述了以“制度+技术”进行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最后,对高校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自身财务管理相结合开展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究与思考。

关键词:高校;财务;“制度+技术”;信息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等在各行各业被广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前进,又推动了政府、企事业单位管理的变革。国家对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断提高,同时对“管好钱、用好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摇篮,不论从教学方面还是从高校的管理方面都应当走在时代的前端。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当树立正确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将学校的财务管理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切实做到“管好钱、用好钱”,确保高校资金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1“制度+技术”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分析

财政部推进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也要求以信息化系统落地为成果,将单位六大业务与信息系统相结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资金在各个业务流转中透明,做到按制度办事,减少人为干预,增强监督与制约[1]。最后,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大,主管财务部门对预算、核算以及决算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繁琐,管理越来越精细。其次,自2020年初暴发疫情以来对高校财务传统面对面的工作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高校财务人员开展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财务传统的报销、缴费等业务都需要经办人员多部门、多人员面对面的审批、沟通,这样提高了疫情交叉感染的风险。从目前疫情的发展趋势来看,它将长久的伴随着我们日常的工作与学习。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要采取新的工作模式,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升财务业务运行效率,为高校在疫情之下顺利完成高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财务保障。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初步完成了传统信息化建设及管理涵盖的内容:预算管理和网上报销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弥补了传统财务管理工作模式的短板。但现阶段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主要以便利财务工作为主,只是记录和反映了事后财务信息,没有与高校内部其他部门进行信息交互,没有将管理制度融入到信息系统中,没有参与到事前、事中的管理过程中。随着社会、技术地不断进展,社会各界对高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收费、记账以及报销等,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还需要完成海量数据分析、为高校的各项决策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2]。由此可见,无论是高校内部管理的现实需要,还是外部环境变化以及监管需求,都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时期下如何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当前高校财务人员的一项新课题。

2“制度+技术”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2.1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理体系的建设就是制度体系的建设,而制度的生命力又在于执行,制度执行力的强弱、执行效果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治理能力水平的高低。以“制度+技术”进行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就是以现代信息化手段,将管理制度融入到现代信息系统中,让各项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执行,而不是停留在纸面。过去,由于高校各部门都出台很多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多而杂,也有跨部门的条款规定,可能因为复杂交叉而难以执行。经过梳理相关制度,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融合,经过实际应用检验、信息系统流转后,能够给我们反馈出制度与制度、制度与实际工作情况的各种不足与矛盾,倒逼高校完善制度体系地建设,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3]。切实地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服务能力。

2.2有效推进高校内部控制建设

推进“制度+技术”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也是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过程。在以“制度+技术”理念进行信息化建设,需要对高校整体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要求的六大业务。将高校所有涉财的相关部门、相关管理制度等进行分析,梳理出高校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业务环节,将其以信息化的手段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将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人事管理等等形成信息化系统闭环,通过这个闭环不断地流转、反馈,逐步完善高校各类管理制度,优化高校内部控制环境,保证高校各类经济活动合法合规的运行,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以及资产被有效使用与安全,有效防范舞弊与腐败的产生。

2.3提高高校管理水平,促进财务人员转型

“制度+技术”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再是以往若干分散的信息系统建设,而是经过重新设计、整合的一个信息化平台。财务人员不再需要去判断什么样的业务需要经过什么样的审批流程,完全由信息化平台根据业务分类、管理制度等设置的业务流程自动流转;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公布相关的财务管理办法、财务政策以及学习小视屏等等,向业务经办人提供学习、解惑的新通道,减轻财务人员重复解释工作。由此,财务人员可以从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能力要求不高的、重复性强的初级会计工作中解放出来,将财务工作重心向管理报告、辅助决策转变,让财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财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总结和展示,把大量的财务信息变成有价值的管理信息,让财务管理向业务前段延伸,参与到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去,促进“业财”融合,促进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型,为管理层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支撑,不断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3“制度+技术”进行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现代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再是单纯电算化或者是财务信息简单收集,而是延伸到业务事前、事中、事后整个过程中一体化的信息化建设。《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推进教育治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高校财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需要且有必要探索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3.1完善高校财务制度体系建设

在“制度+技术”背景下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应该紧紧围绕“制度”一词。在梳理财务制度时要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监管原则,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财务部门的管理制度,应该将视野扩宽,比如资产管理部门、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基建管理部门等等。具体的梳理思路可以以资金流转为核心[4]。首先对高校资金流入进行分析,按部门逐一分析是否有业务会产生资金流入、相关管理办法是否健全、管理办法是否可执行,实现“横向到边”全方位的资金流入监控;其次对高校资金流出过程进行分析,按部门按业务逐一分析资金在流转过程中涉及的部门、涉及的管理办法等等,实现“纵向到底”全过程的资金流出监控;最后对梳理出来的相关制度进行统一分析,进行查漏补缺,优化有冲突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使各项制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加强和完善制度体系的建设,再以计算机语言的视角审视梳理的制度,确保制度中的各个业务节点、控制规则等能正确的在信息系统中表现出来并可执行、可流转。

3.2财务业务信息系统化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应该强化顶层设计,不局限于“小财务”,而是整个高校内部的“大财务”,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做到部门全覆盖、业务全覆盖,实现数据集成、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信息孤岛”等现象的出现。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分步实施信息化建设,以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突破口,通过资金流的过程向前延伸向后扩展逐步形成一个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向前延伸有收费模块、银行到账管理模块、项目管理模块,向后扩展有网上报销模块、工资管理模块、其他收入管理模块、采购模块、资产管理模块、合同模块、在线支付模块。这些模块并不是单一独立的,相互之间存在着钩稽关系,比如工资管理模块、其他收入管理模块是网上报销系统的分支功能模块;银行到账管理模块、在线支付模块属于资金流转过程中的“头和尾”;采购模块、资产管理模块、合同模块的历史数据可以作为预算管理模块基础数据等等,在分步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需要具有全局的意识,充分考虑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设计好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与功能模块。

3.3探索财务信息共享体系

在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时,不是推翻重来,而是进行优化整合,需充分考虑现有信息系统,对财务信息共享进行探索,实现财务智能化。财务信息共享一方面是高校内部信息共享,需要做好信息系统统一规划与管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管理系统应该实现有效的数据交互、功能集成,实现“业财”一体化。比如收费模块与教务处教务系统财务信息共享后,可以对学生选课、考试、评优等等进行更精细化管理;收费模块与图书馆科技查新系统财务信息共享后,缴费后直接查看查询结果,省去工作人员登记、查找等等工作。财务信息共享另一方面是高校与外部系统的信息共享与交互,实现区域或行业内大数据平台。比如银行到账管理模块、在线支付模块与银行的数据交互,可以提高支付效率;在线支付模块、财务核算模块与财政预算一体化平台财务信息共享,项目管理模块与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等,通过财务信息共享可以减轻大量工作,实现自动化,提升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服务水平[5]。

3.4提升高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复合人才的培养

在“制度+技术”背景下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高校的管理人员需以制度为准绳,强化按制度办事的意识并积极主动学习信息化知识,定期进行信息化培训,全面提升信息化操作技能,掌握从信息化系统中获取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的能力。复合人才在日常工作及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结合实际出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内部培养为主,因为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不仅要求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需要熟悉高校业务与管理,“业财”融合型的人才可以有效提高沟通效率,如此落地的信息化建设才是符合高校实际管理需求的成果。

4结语

为适应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管理的新趋势、新要求,高校需要积极探索财务信息化建设路径,以“制度+技术”为背景、资金流为主线,制度体系建设和业务信息系统建设为具体工作,实现财务管理转型升级,促进“业财”融合,以提高高校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任薇薇.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02):148-149.

[2]张育志.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投资与创业,2019(7):247-248.

[3]邱永芳等.“新形势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实践与应用——以**高校为例.”教育现代化v.6.57(2019):180-182+194.

[4]王东.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路径分析[J].2022(19).

[5]孙晓夏.(2019).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现代经济信息(7),1.

[6]霍蓉.“高校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路径的探索分析.”商情(2020).

[7]邓凯.“新时期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科技风13(2016):1.

[8]杜凯龙.“基于‘云+数’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路径探索.”(2020).

作者:黄世玉 单位:桂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