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内控管理现状

时间:2022-07-17 09:03:13

导语:医院财务内控管理现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医院财务内控管理现状

摘要:在现代医院管理服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财务内控管理,财务内部控制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实施对医院财务风险的规避及经营活动的安全运行都具有良好的保障作用。医院在财务内控方面,不仅要对岗位职责等基础工作进行控制,更要对资金的筹划等财务事项的计划实施进行全过程的监控。有效的医院内控管理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文就当前医院财务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提出一些应对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医院;财务管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医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医院要把握当下发展的时代浪潮,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应注重强化医院管理,推进可持续发展,尤其应重视财务内控,依托科学专业的内控方式及方法,及时调整完善医院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同时加快医院信息化技术的建设,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有效运行奠定基础。

一、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概述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指的是医院自身为提高经营管理效率、规范财务制度,采取各项措施来推动医院日常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过程[1]。当前我国医院内部财务控制,主要包含信息控制、资金安全控制、预算控制等方面。信息控制是指与财务信息相关的,在资金流转过程中形成的信息,主要包括的内容有科学设置的财务治理结构、职责的合理分割、财务各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资金安全控制也是医院财务管理中风险控制的主要内容,它强调风险评估及风险预警,主要要求对资金在收支数量以及时间上取得动态的平衡,还要保证医院财务资金平稳运行,避免受到损失或不合理消耗。比如在医院收入的管控上,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实行亮证收费的方法增加医院财务的便利度。实现对各项收费的公开,规范使用票据,做好对财务收入的控制。比如在财务支出的控制上,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做到医院资金使用率的提高,落实好财务支出控制。预算控制是现阶段财务内部控制中最普遍的控制手段之一,医院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将医院的各科室、各部门的在职员工纳入医院预算管理体系,通过由上而下的管理方法将预算管理系统化成为强化医院财务内控的关键举措,其对专业素质有较高要求。有效的医院财务内控能够保证基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降低不必要的人为消耗,降低贪腐概率,减少财务漏洞,提升医院资金利用效率,防范财务风险,增强医院抗风险能力,保障资产安全,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现阶段医院财务内控管理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发展,2014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正式施行,2020年12月《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下发,近年来财政部每年都要求上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报告,故大多数公立医院已初步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框架,但是各地医疗管理水平不一,总体而言,内控建设水平未能达到内控管理标准。医院运行中存在不少财务内控问题,列举如下:在收入方面,医院收费员通过管理漏洞侵吞医疗收入时有发生,也存在私自收费的情况。在支出方面,假公济私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资金流失。在预算方面,目前多数医院虽然已经意识到预算的重要性,但是基于预算管理专业要求较高,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资产控制方面,医院一般科室部门较多,涉及医疗器械资产种类多而繁杂,存在盲目购置、资产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贪腐问题,内控的监管不到位造成医院的损失,等等。通过对现阶段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现状分析总结出医院内控管理的不足之处:

(一)内控管理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

一方面,我国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相对来说,发展起步晚。另一方面,在医疗系统,领导绝大多数是医学专业出身,他们在医院的管理活动中更多关注在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医学研究等医教研活动上,并不重视医院的财务内控管理,甚至某些领导层认为,加大医院内部控制系统建设投入会减少经济效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些医院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是通过接收上级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知晓的,对其认识仅停留在文字层面,甚至有医院制定内控制度是为了应付检查,流于形式,未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及所处环境对其内控制度进行量身定制,往往发挥不了其应有的效应。

(二)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业务流程设计不科学

部分公立医院建立的财务内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存在照搬其他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的情况。权责划分不清,管理职责混淆,没有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管理,如出纳员兼顾审核工作,这为私设小金库提供了可能。授权审批制度有待健全,也存在“人治”现象。大部分医院并未形成健全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甚至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仅仅由财务人员单独完成,无法做到全面预算管理。

(三)医院风险评估体系缺位或不完善

有些医院管理者风险意识薄弱,没有建立起自身的风险评估体系或者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如果医用耗材新增审批批准责任不清晰、标准不明确,存在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而导致医院药物事故;资产配置论证分析不到位、没有编制预算或未按照资产购置标准编制预算,导致资产配置过量,造成医院资金不够稳定;如果没有做好筹资风险评估,出现债务很难及时偿还,等等,以上这些问题给医院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若风险评估体系良好,能够帮助医院更好地规避风险,保持医院稳定的发展。

(四)财务管理队伍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内控管理是一项对专业性及综合素质能力有较高要求的工作,但因地域、医院财力、规模差异、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人员执行能力、专业能力参差不齐,专业能力的欠缺会间接造成医院设置的财务内控制度不科学,也会对于存在的问题未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同时综合业务能力弱会导致日常工作中出现会计信息不真实等问题。

(五)监管审计机制不健全

据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医院依然缺乏对财务的内部审计监管的重视,没有建立健全关于财务内控制度的监管制度和审计机制,没有专职人员或部门对财务进行监管,只有自查体系,没有严格的监管、审计,财务内控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

(六)信息化一体化管理水平不高

当今是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各个方面,医院要发展,必须融入时代潮流,必须在内部管理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但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往往根据医院发展的需求由不同阶段实施,各个业务系统相互独立。内控信息化建设实际上是对各经济业务和控制有关的信息化融合、整合,技术难度高,加上前期投入时间成本、经济成本较高,很多医院更侧重于短期效益的获得而不去推行。

三、医院财务内控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结合医院自身特点,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不仅对规范医院各项财务行为有积极作用,还能有效地规避风险的发生,对漏洞进行及时的修补。财务内控制度可以有效实现对医院财务信息的完整度和精准度的提高,更有助于对医院各项财务活动的监督,是推动医院发展、规避财产损失的有效途径。以下是对医院财务内控管理提出的一系列措施,仅供参考。

(一)深化财务内控意识,优化内控环境

医院要做好财务内控管理,最关键的是必须让医院领导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医院长远发展的意义,通过深入的专题会议、培训等形式让其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知并真正地重视起来,使其提升自身的财务内控意识,引领带动全院职工提升财务内控意识。同时,医院应加大宣传和学习,让全体员工认识到行之有效的内控管理对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要制定并发放相对应的财务内控手册,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成熟的环境是医院内控顺利实施的基础,是保障医院更好更快发展的坚实基石。

(二)健全完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公立医院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现有的财务内控制度进行梳理完善,提高内控水平。首先,要结合实际,对医院各部门职能岗位职责进行明确,解决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的问题,同时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管理,建立起相配套的职务分离管理制度,尤其是财务人员不能够过度地集中财务权,监督、审核和执行要分离开来。将财务内控管理职责落实到个人,确保财务内控制度执行效果,以推动“人”这一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要实行轮岗制度以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其次,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如对业务流程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实地检验风险是否存在,按不同类别分析存在的风险大小并确定关键控制点,通过完善授权审批手续来对风险进行管控,科学设置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的控制既要保证控制效果,也要避免控制环节太多而需要医院承担更多的管理成本,违背了提高优化资源配置的内部控制目标,把业务流程具体化充实到财务内控手册中。再次,公立医院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健全全面预算制度。全面预算管理旨在优化医院的资源配置,预算控制是医院其他业务控制的基础,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各个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制定工作计划,通过相互配合来提升医院整体运营效率。全面预算管理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目标层层分解转为医院各部门、各岗位乃至个人的具体行为目标,是单位开展经济活动的约束条件,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医院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有效助力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加强预算业务控制,规定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与考评是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手段。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预算管理举措,合理控制预算偏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医院目标落实落地。最后,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制定有追责和奖惩的制度,如造成资金或资产流失要追究其责任,表现好的工作人员要实行奖励以达到提升积极性、强化管理的作用。

(三)注重风险评估体系的完善

风险评估是提前研判风险并规避风险的管理过程。医院管理者要增强财务风险意识,医院多元化的发展使其所面临的是更多更复杂的风险。医院应该及时梳理本医院的经营风险点,对风险事件造成医院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以达到防范和管控经济风险的目的。有效的风险评估是查找内控缺陷的有效抓手,比如,评估到医用耗材新增审批中存在问题引发药物事故的风险,那就要通过要求提供医用耗材评估报告以及设置审批规则来规避风险,以评估的结果为导向对管控措施进行完善优化,让医院的财务内控制度不断优化升级。风险评估至少每年一次,对医院层面和业务层面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当外部环境、经济活动或管理要求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对医院层面和业务层面风险进行重新评估。医院可以采取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模式进行风控。

(四)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养

医院任何管理活动的根本均取决于人,把人的创造能力和积极能力培养并发挥出来,才能使各项制度有效结合并加以实施。公立医院要重视财务内控人员的培养,一是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培训,培养既掌握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又熟悉内控管理,同时能紧跟新时代发展要求,深入了解新的国家政策法规的综合型人才。二是要加强人员的道德修养培训,强化职业操守。比如对医院收费人员,要求学习票据管理、退费流程等专业之外,还要求必要的职业道德内容培训,不断提升道德素质。提升专业素养,除了内部培养,也可采用交流外聘形式吸引更多优秀人员壮大财务管理队伍,提升医院财务专业水平及内控管理的效率。财务内控人员也要能根据医院的管理制度和国家政策变化,及时改进、更新财务内控制度,保持与时俱进,提升内控管理质量。

(五)加强内部审计职能及监督机制

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配备专职内审人员,对本医院财务内控相关工作的审计和监督进行管理,明确审计监督管理职责,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实现独立性和公平公正,实现监督工作的科学合理化。加大内部监督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监督和管控职能,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定期开展专项审计,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向领导反馈,出具相关报告。在实施过程中,医院要重视审计人员的培养和教育,让其熟练掌握审计技能,通过丰富的专业知识将审计工作落到实处,并对事前、事中的审计重点进行把控。

(六)推进内控信息化一体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医院各业务模块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医院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将各业务模块接口对接,实现整合和信息共享,比如将业务流程、风险点嵌入,打造高效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改造或升级医院现有内控信息系统,也可选择单独开发或外购专业的内控管理系统。统一由信息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各使用部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对系统功能提出建议并协助信息管理部门做好维护、升级。总之,要避免信息孤岛,切实提高财务内控管理的效率。

结语

医院财务内控的有效管理,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医院财务内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医院要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对内控制度进行创新,积极建立一体化信息系统,提高医院管理质量,提升管理效能,进而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靖.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20(1):122+124.

[2]卢小梅.医院财务内控体制的建设与风险防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2):161–162.

[3]李飞虎.关于医院财务内控体系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12):137–138.

[4]郑沁珠.浅谈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财会学习,2020(9):246–247.

作者:吴楠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