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问题和策略

时间:2022-07-13 15:13:56

导语: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问题和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问题和策略

摘要: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是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但是,目前我国在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方面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养老志愿服务队伍管理制度不完善、养老志愿者规模小且时间难以确定等问题。因此,必须从营造爱老敬老助老的社会文化氛围、建立健全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整合扩大社区养老志愿服务队伍等方面,促进社区养老志愿服务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社区养老服务;养老服务志愿者;问题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已经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并明确将构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作为重点任务提出来了。但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口和快速发展的老龄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着为老服务人员数量不足、服务内容单一、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公益性,将其纳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之中,可以补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不足,为社区老人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资源。因此,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是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

1我国社区养老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推动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发展,社区养老志愿者无论是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对于我国庞大的老龄人口以及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多种多样的需求而言,社区养老志愿服务还存在很多问题,难以适应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的需要。

1.1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以立法形式保障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但我国志愿服务立法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在国家层面迄今还未出台一部统一的志愿服务法,仅仅在2017年10月以后由中央到地方制订一个相对笼统、宽泛的《志愿服务条例》。即使在这个条例,也没有专门针对社区养老志愿者权益保护、养老志愿组织发展和维护的专门条款。

1.2社区养老志愿服务队伍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在志愿者招募注册登记、培训、激励等方面缺乏系统规范的制度

(1)养老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不规范,存在着大量重复、交叉注册的现象,有的志愿者甚至没有登记注册。这样就导致一些社区养老志愿者随意性、流动性较大。据某社区调查显示,“经常参加”“常年参加”的志愿者很少,仅5%,绝大部分是偶尔或临时参加。因此,很多社区缺乏开展养老志愿服务的长期规划,养老志愿服务很多时候流入形式和应付,影响到社区老人对养老志愿服务的信任和支持。(2)社区养老志愿者缺乏系统科学化的培训制度。社区养老志愿服务对象往往是需要特殊关爱的老年弱势群体,如空巢老人、失独老人、残障老人。因此,养老志愿服务是一个专业很强的工作,不仅要具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还要具备一定的应急救护、康复理疗、医疗保健、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尽管《志愿服务条例》第22条规定,志愿者接受志愿服务组织安排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应当服从管理,接受必要的培训。但据调查,相当多的志愿者都是抱着单纯的热心公益事业或本着利用业余闲暇时间为社会做贡献的美好初衷参与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对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以及社区老人养老需求不太了解,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因此,很容易出现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水平达不到老人的期望,也不能从根本上回应社区老人的养老诉求,社区养老志愿服务也难以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发挥应有的作用。(3)社区养老服务志愿缺乏规范有效的激励制度。虽然志愿服务倡导自愿与奉献精神,但设置一套规范有效的激励制度是保持志愿者队伍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社区养老志愿者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各异,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内容、付出的时间、精力也不同,因此,对社区奖励方式的心理感受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目前大多数社区采取“一刀切”的激励政策,主要是发放感谢信、荣誉证书等精神激励,忽略了志愿者差别化、个性化的需求,不利于调动广大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1.3社区养老志愿者规模偏小,时间不确定,服务内容单一

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发展迅速,据《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0)》统计。截至2020年3月16日,我国实名注册志愿者总数达到1.69亿人,占到大陆总人口120%以上,但真正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尤其是能为社区居家养老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比例就比较低了。据调查,某些社区几乎没有养老志愿服务内容,只是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如3月5日、端午节、重阳节等组织辖区内的一些单位进行一些诸如理性、义诊、法律咨询等活动来应应景,一些老人称之“走过场”。与此同时,目前参与社区养老志愿服务主要是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志愿者。但是学生学业负担重,时间不确定,流动性比较大,很难固定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多数学生缺乏专业的助老服务知识,大多只能为老人做一些清洁卫生、陪伴聊天等服务,覆盖面比较窄,不能解决社区居家老人的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2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对策思考

(1)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大力营造爱老敬老助老的社会文化氛围。首先,开展人口老龄化的国情和市情教育,形成“人人都会变老,今天的老人就是未来的我们”的社会共识;其次,大力宣传敬老、助老典型,讲好身边为老服务的故事,如可以利用社区的宣传栏、网格群以及小区业主群大力宣传志愿者为老服务的感人事迹以及接受志愿服务老人的真实感受,让为老志愿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在社区筑牢爱老敬老助老志愿服务坚实的社会基础。

(2)建立健全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体系。首先,从国家层面,要加快出台志愿服务立法的进程,进一步明确志愿服务的法律地位、组织框架、责任主体、运行方式、资金保障等内容;其次,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要尽快修改完善各地的“志愿服务条例”,增加有关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条款。在修改和完善的过各中,要广泛听取各个组织、各个社区的志愿者的直接建议和心声,广泛调研志愿者在社区助老服务中遇到的困难,保障志愿者的合法地位,促进社区助老志愿者队伍的蓬勃发展。

(3)充分发挥“社区养老顾问”的作用,挖掘社区各类人才资源,利用“在职党员进社区”的机遇,整合扩大社区养老志愿服务队伍。据悉,上海、武汉等大大城市正在街道、社区推行“养老服务顾问”制度。因此,各社区可以利用养老顾问的专业优势,充分调研社区老人的养老需求,盘活社区各类人才资源,尤其是要利用好“社区在职党员”这一宝贵资源。社区在职党员来源广泛,其中不乏医生、法官、律师、教师等群体。这些人拥有老人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觉悟,同时党组织和所在单位对其又有社区服务的考核任务。因此可以把这批人组织起来,补充到社区养老志愿服务队伍中去,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这样既解决了前面提到社区养老志愿者人数偏少、结构单一的问题,又回应社区老人养老服务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也将“在职党员进社区”这一活动真正地落实到了实处。

(4)完善各项制度,保障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有序有效开展。首先,在社区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立社区养老志愿者管理中心,加强对社区养老志愿者的管理。如百步亭社区在社区内自设志愿者管理中心,将志愿组织管理和社区管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中心除了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意愿为其对接合适的志愿人选,还对志愿者的服务活动、成效进行动态评估监测,保证养老志愿服务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其次,要完善养老志愿者培训制度,以提高服务水平。社区以及相关社会组织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对志愿者进行政策法律、应急救援、自护、医疗、居家安全、服务心理、互助意识等各方面的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最后,针对志愿者群体不同需求,采取人性化、差别化的激励制度。比如,针对大学生养老志愿者群体,除了星级评定、志愿者表彰等精神激励外,学校及共青团组织还可以将志愿养老服务时长、服务内容,作为加分评优的依据,并将星级志愿者作为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行政企事业单位养老志愿者,可以将其参加为老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长及其表现,作为职级晋升和加薪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社区低龄老年志愿者以及其他志愿者群体,可以采用“时间银行”“时间互换”“志愿超市”等多种激励形式,让志愿者真正从中获取福利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养老志愿者中去。

(5)充分发挥低龄老人在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作用,壮大养老志愿者服务队伍。从我国目前老年人年龄结构上看,60-69岁的低龄老人占到了56.1%左右,是社区一支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相对年轻,时间充裕,拥有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和丰富人生阅历,又与高龄老人有着共同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在情感上彼此更容易接近,与其他养老志愿者相比优势更为明显。而且低龄老人参与到社区养老志愿者服务,有利于他们在社区建立新的社会关系,适应从工作岗位退下后一系列角色的转变。为此,我国各地都在探索,如武汉市百步亭社区的关爱空巢老人的“抱抱团帮帮邻”活动,平均志愿者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以退休职工为主,他们利用闲暇时间为社区内的空巢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青和居社区的天天敲门组,也是以社工、物业和低龄退休老人组成的;还有北京市朝阳区望湖社区的“1+1”低龄帮扶志愿服务队也是由以党员为主体的低龄老人志愿者组成的。他们对高龄孤寡老人提供1对1上门日常服务。这些社区养老志愿服务团队,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受到老人的普遍欢迎。因此,我们要充分吸收借鉴这些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多的社区,吸引更多的低龄老人加入养老

(6)整合志愿者资源,建立全市共享的社区养老志愿者信息平台。各个社区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社区内经常性的固定性的养老志愿服务服务项目,或一些特殊的养老服务需求,使志愿者能够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时间和专业特长灵活地选择志愿服务项目。社区养老志愿者还可以利用这个将其在提供为老服务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及时反馈到社区和上级有关部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此外各社区养老志愿者还可以借助这个信息平台交流彼此养老志愿服务经验,不断提高为老服务水平,从而推动社区居家养老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王越英 单位:中共武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