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内涵和价值思考

时间:2022-07-13 10:47:23

导语:劳动教育内涵和价值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劳动教育内涵和价值思考

摘要: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劳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作用和价值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是劳动者辛勤劳动的结果,劳动教育在劳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劳动教育;理论来源;主要内容;价值

1劳动教育的理论来源

1.1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过去,人民对生活的需要较为单一,劳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丰衣足食,吃饱穿暖,不挨饿,不受冻;现在较为多元,在劳动教育方面则表现为人民的劳动观需要更加丰富,对劳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里,他经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七年岁月。在这七年中,为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总书记曾说过:“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获得。”

1.2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前,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物质保障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积极性也得到了改善。中国传统工业并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状态和水平,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面临转型和升级。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科技的出现和发展,作为一种延伸的劳动工具,不仅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也将人从脑力劳动当中解放出来,“无人工厂”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只有科技与劳动相结合以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才会创造出更大、更多的社会财富。

1.3的自身成长经历纵观

同志的人生轨迹,可以发现他个人成长的环境以及经历对其劳动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王宪平讲到在打坝的时候,没有任何大型机械,直接用手抓住夯石的绳子,手掌上磨得全都是水泡,不管多累多苦,他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生活条件的艰苦并没有阻挡学习和生活的脚步,“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按时出工,并能带头完成自己每月的劳动任务,从不误工”。他用自己踏实、勤奋的努力得到了老百姓最真诚的欣赏和赞美,赢得了陕北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2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同志历来重视教育对劳动的重要作用,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强化劳动教育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劳动既是国民教育的主要方式,同时也适应了人类的全面发展。

2.1劳动教育培养什么人

在我国,教育的目的是根据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需要以及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所决定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服务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则表现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本质特征。第一,劳动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劳动是人有意识的、自觉改变环境改变世界的活动。在新时代的条件下,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的对传统的劳动观念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体力劳动应有的价值以及被人尊重的社会地位逐步被取代,这直接导致了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软化。一些中小学生的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信念丢失等,这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十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本领,引导以青少年学生为代表的受教育者树立劳动最光荣的价值理念。第二,劳动教育培养的是重视劳动的人。“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统称为“五育”,这其中有着内在关联性。首先,劳动教育作为区别于其他“四育”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劳动教育具有全面的教育性。因此,我们将“五育”关系概括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促美”。“以劳树德”指的是通过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道德品质;“以劳增智”指的是通过劳动教育来提升人的想象力以及思维的创造力;“以劳强体”指的是通过劳动教育来增强人的体力和意志力,减缓衰老;“以劳促美”指的是通过劳动教育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眼光。因此,“劳动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对其他“四育”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支持力和推动力。其次,劳动教育倡导辛勤劳动和创造性劳动。辛勤劳动的人,是通过自己付出自己的劳动获得收获的人,既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又可以引领社会风尚;创造性劳动的人,是通过创新发挥职能,通过创新性劳动获得劳动报酬,意在培养创造性思维,实现创新性发展。

2.2劳动教育怎样培养人

劳动教育强调了孩子从小参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可能性;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广大青少年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一,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首先,注重家风家教的培养。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根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培养一个好孩子、一个优秀的孩子,不仅仅是对家庭负债,更是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正确的教育方法就像是一把精美的工笔,能够镌刻出巧夺天工的艺术品;错误的教育方法则像是一把破败的锄头,每一次耕耘都在破坏事物本身。正如所言,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劳动在一个人价值形成的初期具有导向作用。其次,转变家庭劳动教育观念,让子女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孩子在家庭这个小集体中,应该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当今社会,孩子是一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应该积极参与家庭的建设,比如积极劳动等。孩子在适当年龄,应为家庭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比如下楼倒垃圾,在家中扫地、擦桌子等最为基本的劳动。学习不是孩子不参与劳动的借口和方式,积极参与家庭劳动,这既是学习的一部分,也是必须要学习的内容。第二,发挥学校劳动教育的引领作用。首先,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是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人,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发挥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扬。教师要注重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其一是脑力劳动的充分发挥,学生要积极开动脑筋,做学习主人;其二是发挥自己的体力劳动,如积极参与运动会等体能项目。其次,完善劳动观教育课程。我们所谓劳动教育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劳动教育。因此,劳动教育过程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条件下实践启蒙、劳动认知、实践技能的养成过程。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劳动理论与劳动实践课程相结合,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在实处。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价值观念纷繁变幻。发挥劳动的积极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走进群众、引领群众,可以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劳动者要主动把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一言一行中,融汇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像播撒种子一样播撒在人民群众当中,播撒于中华大地。要主动把核心价值观作为自我追求,带动人民群众主动追求,让核心价值观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地走进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认同核心价值观,并升华为一种踏实、坚定的价值追求。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常为小善、修身立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把价值认同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意志品质。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华大地上迅速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3劳动教育的理论价值

劳动教育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促进了人的劳动方式、劳动技能的提高。

3.1推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劳动教育充分借鉴和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一是重民的理念。“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等都是以人为本得体现。二是惠民的施政方针。在杜甫笔下,要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广阔心胸;在范仲淹眼中,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在张居正心底,要有“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疾苦”的洞察力。这都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思想,都将民生问题看得尤为重要,注重为民务实,把关于百姓生活的事情落到实处、脚踏实地,这也正体现了劳动观的目的与思想内涵,始终如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3.2有利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体力劳动促进了劳动者物质世界的发展,脑力劳动则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作为劳动主体的广大劳动者能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利用自己本身的劳动技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体面劳动,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个人坚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将其转化为内在的、自觉的行动指南,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挥光和热。各行各业都需要劳动投入,劳动者因为自己的本职工作而骄傲。因此,劳动者更加注重自身劳动素养的提升以及劳动觉悟的升华,突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3.3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实现,劳动教育思想夯实了劳动的基础作用,鼓励全体社会成员继续艰苦奋斗,不断弘扬时代精神,向着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努力前行。劳动促进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这一脱贫力度与效率是他国可望而不可即的。劳动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实现真脱贫。另一方面,劳动促进劳动者精神世界的发展。劳动者在积极参与劳动的过程中,自己以主人翁的姿态实现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真正当家做主人,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因此,劳动观不仅保障了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继续接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程凯敏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